永遠要旅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平常在忙碌工作的喘息時間,我總喜歡看看天空。

輕撫雲朵捲曲的形狀,欣賞月象圓缺,還有那偶而劃過蔚藍鏡面的巨型鐵鳥。

我總會想,他將帶旅客航行至何處,同時也期待著下次的旅行,作為面對日常的養料。

巨型鐵鳥劃過天空,這次我們將去哪裡?


對於每個人來說,旅行的意義都是不同的
可能是沉澱休息的空間、出於好奇心對於世界的探索,又或者久別後的再度相聚。

自從2019年疫情發生後,出國旅行就變得艱難,除了要打數劑疫苗、出示證明,更難為的是遊客在出國與返國後的隔離天數,再再降低了民眾出國的意願,所幸在2023年的今天已逐步解封。


但要我認為,出國旅遊是最簡單脫離日常的方法,因為來到全新的環境,迫使我們必須偏離平日裡的「固定格式」,稍微得偏離航道,去重新探索這個世界

因為到了國外,你不可能再去平日的便當店購買「老樣子」便當,也不能走公司與住所間,點到點的最短直線,更不可能仰賴匿於街頭巷尾的便利超商。

從決定出發旅行的那一刻起,就是場獨一無二的冒險,當我們站在陌生的路口,眼裡新奇的景象、不同的飲食、文化的衝擊,都將促使我們拋開過往印象,放下背在肩上的隱形包袱,不再盯著網路,而是去感受生活、感受當下的此時此刻。

旅行中,我們總會重新感受,找回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自己。

出國旅遊是最簡單脫離日常的方法,稍微得偏離航道,迫使我們重新去探索這個世界。


我們在日常中總是會切換到省力模式,因為繁忙的都會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耗盡你我的心力,所以我們明知道現在的模式不好,但差強人意總比不可預期的意外好。

在科技時代,看似無遠弗屆,隨時可以跟人建立交流、觀看過往親朋好友的近況,卻也因社群媒體讓我們承受更多的壓力,相較於傳統村口巷尾、田里間的生活,隨時可以飛往世界各地的今天,我們看似有無數選擇,卻又因此更被怕失去既有階層,被囚錮在僵化思維中。

而旅行這樣強制性的變更,並非僅是使我們肉體離開日常、向外探索,同時也是擺脫習慣、調整心境、既有思維,自我發現的過程。在除去我們的日常,世界中存在太多可能的生活方式,偶爾我們太陷入眼前的問題,甚至無法釐清內心中雜亂的思緒。

旅行其實該是日常生活裡的一環,定期的抽離,在生活裡留一點出走,去體驗更多的驚喜,去認識廣闊的世界,思考更多的可能性,我想這就是人們不辭辛苦也要遠行的目的。

對於想成為寶可夢大師的他來說,更重要的是與夥伴共度、成長的過程

功利化的社會,讓我們習慣於結果導向,太急著蒐集各色成功標章,就像總有人在問《精靈寶可夢》裡的小智何時才要拿到冠軍,但對於想成為寶可夢大師的他來說,更重要的是與夥伴共度、成長的過程

成年的我們過於執著於奔赴終點,卻忘了欣賞沿途的風景、更忘了,真正我們僅能留下的是曾經共同歡笑、痛哭的「經歷」。到頭來可以說,世界上哪有所謂的目的地,我們只是迷茫地在生命中倉皇奔走。一個人暫停日常規律的生活,去找尋自我意義、了解自己為何來到這世界,遠勝於日復一日地在深人靜時擔憂將來要去向何處的反覆煎熬。


要我說,生命本身就是場旅行。我們總在出發與到達之間奔波,而生命也總是充滿不可預測,在期待與失落之間,在別離與重逢之間,在踏上旅途後的每日,我們都在半路上。如果沒有盡情把握每一天,享受沿途風光,那就太可惜來此遊歷一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斯的煉金工房
523會員
337內容數
深度書評、影評、理財觀點與創作筆記,帶你用條理與觀點看懂生活大小事。持續更新,適合喜歡思考與深度內容創作的你。
哈斯的煉金工房的其他內容
2025/04/15
探討AI寫作工具的優缺點與未來趨勢,並分享如何平衡AI輔助與純手工創作,創造兼具效率與獨特風格的文章。
Thumbnail
2025/04/15
探討AI寫作工具的優缺點與未來趨勢,並分享如何平衡AI輔助與純手工創作,創造兼具效率與獨特風格的文章。
Thumbnail
2025/04/10
這篇文章探討電影《米奇17號》的多個面向,包括多元種族下的「地母系」女主角娜夏、馬歇爾的政治邪教、忒休斯之船哲學、醬汁的階級象徵以及死亡的意義。文章深入分析角色性格、劇情安排,並點出導演奉俊昊透過黑色幽默呈現社會議題的獨特風格,最後點出電影並未提供解決方案,而是引領觀眾面對社會的荒謬與無力感。
Thumbnail
2025/04/10
這篇文章探討電影《米奇17號》的多個面向,包括多元種族下的「地母系」女主角娜夏、馬歇爾的政治邪教、忒休斯之船哲學、醬汁的階級象徵以及死亡的意義。文章深入分析角色性格、劇情安排,並點出導演奉俊昊透過黑色幽默呈現社會議題的獨特風格,最後點出電影並未提供解決方案,而是引領觀眾面對社會的荒謬與無力感。
Thumbnail
2025/04/01
想讓寫作更有條理,不再卡稿?如何有效打草稿,從系列內容規劃、文章大綱撰寫 到 SEO 優化,提升寫作效率! 透過事前規劃,你可以避免寫到一半沒靈感的困境,提高創作穩定度!✅ 文章內含草稿示範,並教你如何運用 AI 幫助潤色、生成大綱、優化 SEO,讓內容更有層次、更容易被搜尋引擎收錄!🔍
Thumbnail
2025/04/01
想讓寫作更有條理,不再卡稿?如何有效打草稿,從系列內容規劃、文章大綱撰寫 到 SEO 優化,提升寫作效率! 透過事前規劃,你可以避免寫到一半沒靈感的困境,提高創作穩定度!✅ 文章內含草稿示範,並教你如何運用 AI 幫助潤色、生成大綱、優化 SEO,讓內容更有層次、更容易被搜尋引擎收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這次半自助旅行點燃了體內的旅遊魂,這才發現自己熱愛以自主探索方式去看世界去看人。
Thumbnail
這次半自助旅行點燃了體內的旅遊魂,這才發現自己熱愛以自主探索方式去看世界去看人。
Thumbnail
旅遊是一場安息 旅遊是一場重新開始也重新檢視 旅遊注入新的心力、也沉澱了內心, 旅遊帶來新視野, 旅遊,是遊玩也是關係的建立與重新的開始。 從去年12月開始, 哪來這麼多事情, 在工作上忙不停, 像個陀螺一樣不地打轉。 在心力耗竭的情況下真的很想離開職場。 難得完成一段落,為自己
Thumbnail
旅遊是一場安息 旅遊是一場重新開始也重新檢視 旅遊注入新的心力、也沉澱了內心, 旅遊帶來新視野, 旅遊,是遊玩也是關係的建立與重新的開始。 從去年12月開始, 哪來這麼多事情, 在工作上忙不停, 像個陀螺一樣不地打轉。 在心力耗竭的情況下真的很想離開職場。 難得完成一段落,為自己
Thumbnail
世界那麼大,應該多看一點,所以我們才旅行,看這全世界與我們的世界有何不同,體驗異國文化,了解人文風情,感受最深刻的體會,刻畫在內心的寫照,一五一十全部放在內心的感官中與記憶中。旅行總教我們它本身的意義,但又為了什麼才要旅行?我是說,旅行並不總然是這樣簡單,買了機票,規劃旅程,然後到了當地,開始
Thumbnail
世界那麼大,應該多看一點,所以我們才旅行,看這全世界與我們的世界有何不同,體驗異國文化,了解人文風情,感受最深刻的體會,刻畫在內心的寫照,一五一十全部放在內心的感官中與記憶中。旅行總教我們它本身的意義,但又為了什麼才要旅行?我是說,旅行並不總然是這樣簡單,買了機票,規劃旅程,然後到了當地,開始
Thumbnail
旅行,就是偏離日常軌道的探險,讓自己永遠在重新定位中。旅行既是觀點轉換,又是身分的轉換,地方因為你而有了意義。
Thumbnail
旅行,就是偏離日常軌道的探險,讓自己永遠在重新定位中。旅行既是觀點轉換,又是身分的轉換,地方因為你而有了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