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講完農陣與農業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簡單講一下農陣與農業部的錯亂胡扯脈絡好惹:

一,在小英執政,社運跟學界被大吸納之前,早已被中產社運從上而下把持的農運,最入門的認識,就三大議題『農地』『農業』『農村』。這三大議題之間是互相互有利害衝突與立場。農陣基本上,就是大家搞社運都搞和稀泥,把這三塊議題不同立場的中產社運頭人與論述混綁在一起胡說八道,形成一個社運陣營的招牌。

二,大家可以發現,(小英執政前)農運三大議題『農地』『農業』『農村』,最重要就是沒有『農民』啦。這癥結很簡單,在這種資本社會,真正苦哈哈的農民如果可以賣農地換錢當田僑仔,不管是用蓋農舍還是什麼變更地目,絕大多數農民當然是希望賣掉農地的,管你們假仁義假環境那些嘴砲糧食自給率還國土規劃。全台灣農地幾乎要賣光光,那不管農地派農村派農業派這些中產運動頭人的論述與虛假意識跟統治集團之間要騙吃什麼。到這,我們可以看出,假鬼假怪的『農運』,實質利益收割者是中產社運頭人們,實際上從來不屬於也分配不到底層農民階層的啦。

三,所以吳音寧跑去當北農總經理,只能扯她為了要農業產銷。這跟她過去小農派的農運立場,其實就扯很遠掰很大了啦。蔡培慧跑去當小英與老柯的不分區立委,一路過來胡扯胡說八道的話術跟編故事很多啦,因為她小學同學被家人為難不要被嫁到鄉下,她一氣之下才接受小英二度邀請,出任不分區立委之類的鬼話。

四,陳吉仲很詭異。台灣學界本來就假暖暖包假道學假鬼假怪的生態系統。農學院系統是更是台灣學院界最暗黑最古老最擠最髒的鬥爭場域,台大跟中興農學院這兩個最老的學院自是臥虎藏龍的翹楚。台大跟中興農學院派下學閥過去拿瑠公、七星等都會型水利會(地下隱性金控)在玩土地不動產與各基金會轉來轉去的善款,財大氣粗到多粗暴多公開,這根本不是什麼秘密。

陳吉仲任內可以把農田水利會全部公務機關化,收歸國有,成為農業部底下六七座超大金山銀山,外面人還看不懂。在政經想像力與買賣國家的執行力都很不簡單。

(用圖來源:網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詩與回聲
9會員
20內容數
詩的逼視 我的回答 以及詩的回聲。
詩與回聲的其他內容
2023/10/22
藍營藍媒綠營綠媒各頭人到現在還沒搞懂柯文哲肚腸打疊,不打『下架民進黨』訴求的策略。候友宜陣營系列廣告,還傻傻出錢出力幫柯文哲打『新潮流不倒,台灣不會好』,真是魂魄攏乎魔神仔牽去。
Thumbnail
2023/10/22
藍營藍媒綠營綠媒各頭人到現在還沒搞懂柯文哲肚腸打疊,不打『下架民進黨』訴求的策略。候友宜陣營系列廣告,還傻傻出錢出力幫柯文哲打『新潮流不倒,台灣不會好』,真是魂魄攏乎魔神仔牽去。
Thumbnail
2023/10/19
相對於村上春樹講奧姆教說故事的幼稚拙劣,河合隼雄認為奧姆教行銷話術的核心在『素樸(的故事)』+『現代技術』。 我覺得河合『素樸』+『現代技術』的刻畫,更貼切柯文哲在民眾黨內部論述教育+面對媒體論述+群眾場講話的技藝底蘊。
Thumbnail
2023/10/19
相對於村上春樹講奧姆教說故事的幼稚拙劣,河合隼雄認為奧姆教行銷話術的核心在『素樸(的故事)』+『現代技術』。 我覺得河合『素樸』+『現代技術』的刻畫,更貼切柯文哲在民眾黨內部論述教育+面對媒體論述+群眾場講話的技藝底蘊。
Thumbnail
2023/10/04
講個水也很深的。 當年柯建銘不限屆連任不分區立委條款沒過,必須下去選新竹市區域立委時。 柯辦何佩珊找『飯咖團』的姐妹,世新四方報黃某人去跟農陣蔡培慧講,要蔡培慧替柯建銘拍競選推薦影片。
Thumbnail
2023/10/04
講個水也很深的。 當年柯建銘不限屆連任不分區立委條款沒過,必須下去選新竹市區域立委時。 柯辦何佩珊找『飯咖團』的姐妹,世新四方報黃某人去跟農陣蔡培慧講,要蔡培慧替柯建銘拍競選推薦影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情報操作者可以透過炒作民怨,使他想要下台的官員下台。 寫在前面 1. 中共在地協力媒體不會停手,目前只是"節目的檔期"空出來,馬上會放入下一個目標 2. 即使換別黨執政也不會停,因為中共要催毁的是台灣民主政權,不只是民進黨政府 3. 透過這次經驗及觀察稍後的影響,我們每個人從中反省......
Thumbnail
情報操作者可以透過炒作民怨,使他想要下台的官員下台。 寫在前面 1. 中共在地協力媒體不會停手,目前只是"節目的檔期"空出來,馬上會放入下一個目標 2. 即使換別黨執政也不會停,因為中共要催毁的是台灣民主政權,不只是民進黨政府 3. 透過這次經驗及觀察稍後的影響,我們每個人從中反省......
Thumbnail
陳吉仲部長的貢獻 當然遠不只如此 他這些年面對各方勢力與利益的夾擊 面對中國把農業出口當成武器 面對農業專型與老農生計保障的平衡難題 他一步一步地讓台灣農業穩健向前 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甚麼救世主般的劇情 確是非常紮實的在各個層面 提升台灣農業的競爭力 也給予農民更多的保障與更好的收入 政治的鬥爭是一時
Thumbnail
陳吉仲部長的貢獻 當然遠不只如此 他這些年面對各方勢力與利益的夾擊 面對中國把農業出口當成武器 面對農業專型與老農生計保障的平衡難題 他一步一步地讓台灣農業穩健向前 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甚麼救世主般的劇情 確是非常紮實的在各個層面 提升台灣農業的競爭力 也給予農民更多的保障與更好的收入 政治的鬥爭是一時
Thumbnail
黨外時代到民進黨壯大,各縣市地方仕紳或比較『有板』的角頭人物,都在地方有兩個到三個派系競爭下,被迅速吸納。 反而過去地方派系『不要吸納的人』,民進黨成立到崛起後,才有機會加入民進黨當從政跳板。(就像現在各縣市,不少阿沙布魯加入民眾黨的想望)
Thumbnail
黨外時代到民進黨壯大,各縣市地方仕紳或比較『有板』的角頭人物,都在地方有兩個到三個派系競爭下,被迅速吸納。 反而過去地方派系『不要吸納的人』,民進黨成立到崛起後,才有機會加入民進黨當從政跳板。(就像現在各縣市,不少阿沙布魯加入民眾黨的想望)
Thumbnail
然而政黨輪替後,失去政府資源,就得透過商業手段或是資助才能選舉,畢竟出錢的是大爺,總不能得罪金主。因此,政治貴族越來越難混。國民黨的政治高官,目前看到的就兩種,一種是保持政治貴族身分,主要有金融、交通官僚體系支持。另一種則是草莽氣息重,屬於49後地方外省派系結盟者,支持者有產業界人士,地方頭人地主。
Thumbnail
然而政黨輪替後,失去政府資源,就得透過商業手段或是資助才能選舉,畢竟出錢的是大爺,總不能得罪金主。因此,政治貴族越來越難混。國民黨的政治高官,目前看到的就兩種,一種是保持政治貴族身分,主要有金融、交通官僚體系支持。另一種則是草莽氣息重,屬於49後地方外省派系結盟者,支持者有產業界人士,地方頭人地主。
Thumbnail
曹劌是魯國平民,他眼見國家積弱,被趙國入侵,屢戰屢敗。於是挺身而出,自薦為國效力。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肉食者,意即食俸祿的官員。鄙,意即無能的庸才。這裏道出為何一介平民要干預國家大事,除了愛國之心外,更重要的是朝中無人。民進黨政治酬庸的結果就是肉食者鄙。政務次長花敬群,高傲自大,目中無人,不食
Thumbnail
曹劌是魯國平民,他眼見國家積弱,被趙國入侵,屢戰屢敗。於是挺身而出,自薦為國效力。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肉食者,意即食俸祿的官員。鄙,意即無能的庸才。這裏道出為何一介平民要干預國家大事,除了愛國之心外,更重要的是朝中無人。民進黨政治酬庸的結果就是肉食者鄙。政務次長花敬群,高傲自大,目中無人,不食
Thumbnail
為反駁學者批評「蔡英文總統任內是解嚴後土地徵收面積最多的總統」,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近日公開發言「近兩年一般徵收面積大幅降低」,並稱區段徵收與一般徵收本質不同,引發全台反迫遷自救會憤怒......
Thumbnail
為反駁學者批評「蔡英文總統任內是解嚴後土地徵收面積最多的總統」,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近日公開發言「近兩年一般徵收面積大幅降低」,並稱區段徵收與一般徵收本質不同,引發全台反迫遷自救會憤怒......
Thumbnail
現今北農總經理是誰?恐怕沒有多少人能回答得出來,但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前後,大概沒有人不都知道北農總經理是吳音寧!雖然北農對於全台蔬果銷售是重要指標,但農民在中華民國政治史上始終是弱勢,區區一位產銷公司的總經理,如何能夠在短時間成為媒體關注焦點,不管在當時、現今或未來,整個過程都值得仔細研究。
Thumbnail
現今北農總經理是誰?恐怕沒有多少人能回答得出來,但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前後,大概沒有人不都知道北農總經理是吳音寧!雖然北農對於全台蔬果銷售是重要指標,但農民在中華民國政治史上始終是弱勢,區區一位產銷公司的總經理,如何能夠在短時間成為媒體關注焦點,不管在當時、現今或未來,整個過程都值得仔細研究。
Thumbnail
民進黨郭國文為何你要欺騙善良的農民呢? 挺農民是應該的,反共也是應該的!但用政治話術,欺騙台灣人民就是不應該!萊豬民進黨都可以強行配合美國進口了,中國卻不行?這個是甚麼標準啊? 郭國文立委請你跟社會大眾解釋解釋「為何蔡政府做四年竟然更傾中、更賣台」?最後在奉勸一句:水果賣日本可以,別順便進口核食!
Thumbnail
民進黨郭國文為何你要欺騙善良的農民呢? 挺農民是應該的,反共也是應該的!但用政治話術,欺騙台灣人民就是不應該!萊豬民進黨都可以強行配合美國進口了,中國卻不行?這個是甚麼標準啊? 郭國文立委請你跟社會大眾解釋解釋「為何蔡政府做四年竟然更傾中、更賣台」?最後在奉勸一句:水果賣日本可以,別順便進口核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