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翻拍成電影的《胭脂扣》、《霸王別姬》的原著作者李碧華的另一作品《秦俑》
也分別在1989年翻拍成電影及2010年翻拍成電視劇。
雖然直至目前為止沒看過原著小說,但隨著安以軒主演的電視劇在某台上演,對這種三世情緣的劇情有興趣的我便隨同鞏俐主演的電影也看了,
一些劇情心得便在此和看倌們分享。
內容一定有雷,慎入。
先描述一下簡略的劇情。
第一世發生在秦朝,男主角蒙天放是秦始皇身畔的郎中令,
女主角韓冬兒則是因為焚書坑儒而家破奔亡,最後因徐福出海尋找不老藥需要500位童男童女而被選入宮。
因兩人偷嚐禁果,女主角不願就此和徐福等人出海,兩人愛情就此揭世,
男主角被塑成泥俑為秦皇守陵,而在死前吃下女主角偷偷從徐福那兒得來的長生不老藥,
女主角則以血祭窯,投身火窟。
第二世則民初,三流演員的女主角朱麗麗誤闖入秦俑,
結果引起了已成泥俑2000年餘的男主角甦醒,
而在一群盜墓者貪婪爭奪下,女主角被槍打死了。
第三世到了現代,兩人終於再度相會。
以上是故事的主線,但隨著翻拍的導演或編劇有不同,其實內容有些不同。
在電視劇版,演了40集,所以在故事劇情更加著重角色間連繫的關係。
甚至創立了第二男女主角,也參與了三世戀情。
雖然聽來,電視劇似乎更有份量,但我則只偏好第一世,
第二世開始不知為何很想快轉,甚至連第三世都懶得看,直接跳電影版。
第一世在電視劇幾乎快佔了一半的份量,但在1小時半多的電影版只有30分鐘左右的份量,
然而第二世,反而在電視劇只寫了一些集數,而卻是電影版著墨的主軸。
第三世,電視劇則花了十集多為了描寫兩人有情人終成眷屬,
而電影版,卻只有一分鐘的匆匆一瞥,留給人無限想像。
若要論第一世,我則喜歡電視版,
電影版一切太匆匆,只能說傳統許多中國戲劇都是這種模式,
女主角因為男主角救她數次,便開始相互生有情愫。
然而,在電視版,男女主角因為長日朝夕相處,漸漸生有好感。
而且,其他角色也很活躍,宮廷朝臣爭鬥也稍有描述,讓女主角的命運更崎嶇。
其中,羅嘉良所飾演的秦始皇不但帥氣,那種不可忤逆的霸氣在豎眉間流露無遺,且不怒則威。
只是,對於中國製的電視劇也有點垢病,
除了用辭誤用了後世才出現的用語(如:借東風、流星)
女主角的部份,可能是太想把她寫得鮮活,不小心就用了太先進的用語,
一度讓人以為還在看像《宮.鎖心玉》那般的穿越劇。
但,對於兩代女主角的描述,其實也透露劇本的時代性不同。
記得,有個國文老師說,
《還珠格格》的兩個女主角個性迥異,但都象徵新舊時代觀眾對女主角形象的喜愛是有所差異。
以前的女主角要有紫薇的婉約、溫柔、嫻淑,簡單來說就是大和撫子形象。
但,現在的女主角多半是小燕子那樣機靈、機智、古靈精怪、調皮逗趣,才夠討喜。
而這個喜好的分隔時代,正是將近1990年代末上演的《還珠格格》作分野,
恰好,這個電影,就在分野的十年前問世,這部電視劇,也在分野的十年後拍攝。
鞏俐演的韓冬兒,就是婉約、嫻淑,甚至柔弱,才夠得鐵漢男主角蒙天放的垂青,
安以軒所以演的韓冬兒,正是機露古怪,一肚子鬼點子,意外吸引了正經八百的蒙天放,
也同時吸引了秦始皇的目光,進而為兩人的戀情設下阻礙。
雖然,是同樣的故事主軸,卻因為迎合時代觀眾的胃口而使主角性情有異,
也意外成了電影和電視劇兩種版本最大的對比點。
也許是第一世鞏俐演得柔弱,又似乎有點不食人間煙火,
所以在演第二世汲營於演電影,但永遠當不成大明星的朱麗麗那種世俗的神態,
很容易讓人區別兩個角色的不同。
而,安以軒的二世朱麗麗也是個世俗的角色,
但因為又多安排個其他角色去疼惜她、或欺負她,使得這個角色較為圓融的讓觀眾接受。
以安以軒的電視版,
一世的韓冬兒雖然個性外放,調皮又古靈精怪,
但,畢竟是書香世家出身,所以聰明的她每每想出好點子解決危困,反而是讓人增加好感。
而,二世的朱麗麗出身於孤兒院,沒受過什麼教育,
雖然也是外放活潑的個性,但面對欺負的處理態度都不是很理性、很有智慧地處理,
即使有用捐錢給孤兒院的事去描寫她的善良,但,就只是很天真很傻氣的鄉下來的小妞。
同為一個人演的活潑角色,卻因為出身或時代差異造成的個性而使得討喜程度有差。
因為同有電視或電影版及前世今生去比較,對女主角的討論竟然可以寫了一大串。
本來想寫更詳細的,但目前先寫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