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台灣經濟

2023/09/1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3 實質GDP成長率程度

2023 實質GDP成長率程度

2023 實質GDP成長率程度:台灣2.1%、南韓1.5%、日本1.3%、中國5.2%、越南5.8%、寮國4%、泰國3.4%、緬甸2.6%、印度5.9%、菲律賓6%

2023名目GDP預估排名(213個國家排名)

2023名目GDP預估排名(213個國家排名)

從上面兩張看下來,台灣的經濟相對於全球經濟裡,排名靠前加上正成長率,表現相對好。

2022年人口金字塔(藍色男生 粉色女生)

2022年人口金字塔(藍色男生 粉色女生)

民國51年到現在的每季經濟成長率走勢圖

民國51年到現在的每季經濟成長率走勢圖

上圖可以看到經濟處於一個良好狀態,但為什麼到民國60年代後經濟成長速率開始消失,在民國63、90和97出現低潮,1970年代也是人口最多的時代,或許可以從1970年代化為一個分隔線。

開始講之前,先說明一下國家的發展過程都是從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科技工業,當然不一定所有國家有錢可以走到最後,這也關於該國家的本身基本建設是否完善和人民教育成度或政府效率等等因素都會讓整個國家的走勢選擇當下最賺錢的方法進化,也與國家與國家之間互動有關,即使有資源,但可能因為國家搶占先機而使後續其他國家工業進化的路變得極度困難。

日治時期-1970年代以前:天時地利人和的奇蹟

日治時期留下許多現代化建築(馬路、廠房和電氣化設施等等)和規則(守時、衛生概念、基礎教育),雖然有進入工業化的資本,但當時日本把台灣人當作廉價勞工的狀態下,沒辦法完全轉換人口結構,大多屬於農業。到了國民黨來台統治,當時國民黨並沒有把台灣當作一個真正國家,更像是把台灣看成中國的一部份,基本上都是想盡辦法把資源會去中國來應付戰爭(國共內戰和世界大戰),再加上228肅清許多知識分子,讓台灣經濟因為資源被搾取過多而產生通膨。

國共內戰失敗,過來台灣後,為了不要犯上次的國共內戰的錯誤,國民黨做了土地改革來拉攏平民,也把貨幣重新做了改革,讓台灣的經濟恢復成之前的樣子。運氣好的是,當時蘇美對抗的時期,美國無條件物資和技術援助台灣,也提供台灣許多定單,台灣政府也為此請許多學者認真規劃國家未來的發展和與其他國家簽貿易協定拉訂單,讓之後美援停止沒有完全停住台灣發展。之後美元停止援助,讓台灣開始了進口替代時期,讓大多數勞力湧入工業製造,開放加工出口區湧入許多外國資金流入台灣,讓台灣的經濟開始繁榮。政府的認真規劃、國外無條件援助和人民勤奮,讓整個台灣發展沒有向南韓那樣財團獨佔市場,也沒有像菲律賓那樣把資源都握在官僚手中,反而是能把資源平均的分散給每個人,這也讓台灣的結構都以中小企業為主。

1970-1980年代:繁榮巔峰

雖然當時遇到能源危機導致通膨,當時政府快速使用基礎建設來創造工作機會,也讓台灣有更好的狀態來進行產業升級,再加上當時與阿拉伯有達成外貿協議,阿拉伯提供石油和資金,台灣提供勞力和技術,使這10年能夠快速發展,在各國經濟衰退的狀況下可以逆勢上漲,這也造成這年代的生育率特別高的原因。

1980年代-2000年代:科技化

中美斷交和能源危機使台灣又再次陷入危機,當時提升匯率和研發半導體科技來讓台灣進行一次工業升級和經濟快速發展,只不過這次美國眼紅,希望台灣開放外匯。這時大量資金湧入台灣,資金多到無法再繼續提升生產力,因此民眾選擇將資金轉到金融商品,這造成了金融市場的泡沫,證交稅和公司法規的確立完善讓市場逐漸回復原來的樣子。

2000年代-現今:

網路的普及讓許多人可以方便接觸資訊,科技產品需求增加,這讓台積電能順利發展,相對的,需要勞力密集的企業則因為台灣勞工薪資高擠壓產品利潤而選擇外移,外移造成的結構性失業台灣經濟成長率維持0-5%這個區間。雖然有外貿的協助,如今台灣的國際身分和產業特性,只能讓半導體在台灣混的風生水起,其他產業則是外移或是保持收支平衡的狀態,台灣想要擺脫製造業的枷鎖,國際地位所帶來的貿易成本和如何越過歐美企業的護城河,會是台灣接下來的挑戰。

在國際分工下,台灣的角色放置在代工的角色,雖然有接單機會但報酬固定,代工本身很適合台灣人的勤奮努力的個性,這也造成大量資源投入在科技業和提供融資的金融業,這樣的代價就是非科技業和金融業的薪資發展大幅僵化,通常只能認命、轉跑道或是創業。這種單一路線的發展也導致除了往科技業外,只能靠投機的方式處理,這也不能理解為甚麼房價會逐年大幅提升。

如果以投資的角度來說,除了科技股和金融股,其他產業真的很吃機運(像航運股那樣),可以考慮最近新科技(AI,電動車,超導體等等)的製作方法,這中間會大量使用半導體或是高階製作技巧,都是我們可以從中反推出一些概念股來投資,換句話說,只要把台灣科技製品整個製造流程摸熟,基本上你就知道要怎麼投資。另外,很不幸台股的資金池中,法人站的部分較多,通常散戶在買會被法人當韭菜割,如果你沒有想把心力放在投資,我會建議買指數型股票,如果你想拚拚看,建議看論文和自學PYTHON來找出自己的分析策略。

在資本主義的助長下,還有重理輕文的狀況下,許多台灣人都習慣用利益的角度來判斷事物,為了得到目標而不擇手段地去達成,達成後用自身的狀態來嘲笑他人,在台灣很容易遇到歧視文科生、工作、房子或是他人行為。我猜可能是因為被多方殖民而導致自我意識模糊,只能藉由這些符號的想像來表示自己是誰,如果可能的話,我會建議政府新增哲學來培養大眾的觀念培養來預防這種不加思索的衝動頻繁出現在社會上(像是:炒房、大人用羞辱方式教育小孩或是賺錢的職業)。當然,台灣目前有在進步是有目共睹的,連續劇推出的主題、討論同婚、追求自我...,能看出不同時代的人的價值觀有逐漸改變。如果台灣要在目前的狀況創造更多價值,努力的方向則是要往資源募集、想法計畫和人才招募這三大點努力,另一方面政府要在創業上投入資金,讓大眾對創業能夠習以為常。在現在充滿許多災難和機遇的世界,我們只能試著在自身理想和現實中碰撞出一片灰色地帶來讓我們繼續前行,等到適合自己的機遇到來。

13會員
39內容數
在滿是既定的線、面、網中,試著衝破既定、挖掘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