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

含有「台灣經濟」共 13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台灣雖為小型開放經濟體,卻憑藉半導體、電子製造與創新研發在全球供應鏈中占據關鍵地位。出口高度集中於科技產品,對外貿依存度高。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與綠能轉型,吸引外資並強化國際合作。台海局勢亦牽動全球經濟穩定,未來台灣將持續以技術優勢與多元布局維持全球競爭力。
Thumbnail
台灣經濟數據亮眼,GDP 成長、出口暢旺、股市創高,但基層卻深陷低薪、高房價與高物價的困境。民生壓力壓過政治口號,「抗中保台」逐漸失效。執政超過九年的民進黨,若仍沉迷於政治鬥爭,忽視民生改善,政權合法性將受挑戰。歷史早已提醒:國家積弱,號召無力。
Thumbnail
傑克-avatar-img
2025/08/27
民進黨做了這麼久了,民生方面沒有改善.被選民所拋棄那將會是必然的事.現在我看著賴清德有種看著陳水扁+馬英九的感覺.行政方面像阿扁(立院少數的跛腳總統)輿論方面像老馬(不管做什麼輿論都是被罵爆) 離2028還有三年,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但我在這裡立個flag,2028若藍白還是沒有成功合作,那民進黨或許還是有辦法複製2024的情況再次勝利,不過大概率立院也還是無法過半.若藍白成功合作,民進黨贏的機率就不大了,我現在是想不到民進黨要如何才能贏過合作的藍白兩黨啦.旗就先立在這了.三年後來看我會不會被打臉 藍白執政的話民生能不能更好不知道,要試過才知道(但還是不要抱帶大的期待,畢竟政客嘛...至少沒有期待就不會失望)我比較擔心的是藍白兩黨在兩岸立場上有越來越向中國靠近的趨勢.若他們執政的話可能會帶來不確定因素.但民進黨進續執政的話可能就是繼續延續之前的表現了,沒有什麼改變 不過嘛政治就是一場豪賭,不管壓哪個選項都有風險.你因為風險而不想選,別人也會押他的選項.你也是要接受最多人押的那個選項,結果會是怎樣就到時候再說吧
Mason Chu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7
傑克 只能靜觀其變,我覺得社群平台上的發言都很煽情,很容易就被獵巫,所以才轉到方格子,存放我的觀點評論。如果我的參考資料有憑有據還要被罵,那也無可奈何了。
別再用忙碌欺騙自己:上班族逆轉人生的關鍵行動方案 忙碌的清晨,迷失的靈魂 清晨七點的捷運,車廂裡的臉龐幾乎一模一樣:低頭滑手機、眼神空洞,腦袋裡還在盤算著今天要完成的會議報告、主管臨時交辦的專案,還有堆積如山的待辦事項。 問題是,我們真的在成長嗎?還是只是在用「忙碌」麻醉自己? 根據行政院...
Thumbnail
📍侯硐·瑞三鑛業整煤廠 當你走進這座曾是台灣產煤心臟的整煤廠,你會發現——煤,不只是黑色的,它還藏著黃金歲月、產業榮光,還有成千上萬名礦工們的汗水與身影。
Thumbnail
窮則變   我常在臉書看到一些印度、巴基斯坦的工業生產加工影片,可能因為我看到這類推薦的影片都會點進去看,所以臉書就更常將這類影片推薦給我。不管是廢棄物再利用還是精湛的加工技術,都讓我讚嘆不已。回想小時候台灣經濟起步階段其實也是這樣,只是台灣從十大建設後經濟進步很快,五十歲以下的應該都沒這個印象了
Thumbnail
川普政府以利益為優先,在經濟上對全世界實施不平等對待與壓榨,對台灣加徵遠高於日韓歐等國的疊加關稅,嚴重打擊台灣出口企業,導致訂單減少、營收下滑,影響整體經濟與就業。
Thumbnail
美國對臺課徵高額關稅,衝擊臺灣中小企業生存,引發供應鏈斷鏈及產業知識流失,造成社會動盪、失業潮,甚至危及國家安全。本文探討此危機對臺灣經濟及社會結構的影響,並分析大廠與中小企業面對此困境的策略與挑戰。
Thumbnail
本文聚焦美國關稅政策下台灣半導體產業的 「出走」 困局。背景上,美國對台灣半導體加徵關稅,目的引發對該產業未來走向的思考。在關稅壓力下,以台積電為代表的台灣半導體企業 「出走」 美國已成定局,涉及具體的投資規模和建廠進度。
Thumbnail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台灣🇹🇼稅率20% #多吉懶人包 #國際關稅 #全球供應鏈 #關稅解析 #川普對台灣 #政策分析 #台美貿易 #經濟知識 #每日時事 #政治經濟 #全球觀察 #台灣經濟情勢 #時事科普
Thumbnail
Yo多吉多吉在台北-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1
🙋🏻‍♀️🙋🏻‍♀️🙋🏻‍♀️🙋🏻‍♀️
2025年川普再次執政,實施「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對多國課徵對等關稅,臺灣因貿易逆差被列入32%高關稅名單。本文分析此政策的動機、對臺灣及美國經濟的影響,以及可能的談判結果與臺灣因應策略,預估最終關稅可能落在15%-20%之間,臺灣需透過多元化策略,例如供應鏈多元化、增加對美採購及開拓新市場因應。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