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更事的而立之年 (中)

2023/09/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繼續說故事之前,先簡單聊聊個人職場經歷。北漂前都在台灣電子業裡求生存,窩在品保售服的領域,畢竟自認沒有研發的專業技術,也不具業務PM般的俐落身段,習慣以打嘴砲實事求是的邏輯工作,倒也積累出了一定的經驗值及信用。

乏人問津卻打死不退

前文說到在北京漂浮的日子,遇到生態鏈公司之前,其實經歷了好一段時間的自我懷疑,如今回想,那時遇到的狀況,或許該當機立斷認輸止血,畢竟在人生地不熟的環境重頭開始,所耗費的精力與時間都是事倍功半;死磕著不走,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出於個人的不甘心,不甘心鎩羽而歸,不甘心在當打之年沉潛,不甘心空有一身武功卻無處施展。

北京2014,入秋後的霧霾,濃郁。

北京2014,入秋後的霧霾,濃郁。

北京2014,入秋後的晴朗,舒服。

北京2014,入秋後的晴朗,舒服。

放眼望去,就我一個人是外島來的。

放眼望去,就我一個人是外島來的。

時間事件留下的TAG

所有的不甘心,讓我開始內省,我懂什麼?會什麼?能做什麼…?以前自認為學到的那些(上班族)專業技術,所謂的本職學能,在這樣一個環境裡為什麼無法為自己帶來更大競爭力?而在經歷過生態鏈公司的面談後,才漸漸解讀出那些貼在自己身上標籤的意思。

「轉業失敗就滾吧」

為什麼轉行?轉行不成功?那就回去吧,別在這個地方待了,這不缺打工的。

「也許專業但不夠強大」

既有的專業應該沒問題,你這種條件我們這能挑到很多,還不足以到要挖角你的程度。

「這位哥,年紀不小了吧」

已年過30多?能搾出來的有限了,我們這的年輕人多的是。

「尷尬的台灣身份」

社保,薪資報稅,工作證還有一堆有的沒的流程要跑,太費勁了,本地可選的人多了,沒必要找這樣身份的人啊。

探索各種(不)可能

其實,從來沒想過我竟為了追求理想(夢想?狂想?)而把人生過成這樣,真實體會病急亂投醫的感覺:一方面是不斷的嘗試回到職場的可能,雖然總是碰壁或是石沉大海;另一方面則是翻開臉書微信,把能找的朋友同事都找了一輪,把能參加的社群都加入了個遍,為了只是想在各種機會裡找到適合的浮木。

我都不知道,找我來是出於好奇,還是真心想談?

我都不知道,找我來是出於好奇,還是真心想談?

不斷南來北往,都是為了找尋一個機會

不斷南來北往,都是為了找尋一個機會

書裡的這段文字,曾經鼓勵我繼續走下去

書裡的這段文字,曾經鼓勵我繼續走下去

無奈的是,要錢沒錢,要人脈沒人脈,要專業又不是我擅長的。這種窘境,這輩子我是第一次,還拖著一家子陪我耗著,五味雜陳,十分難受,再多的淚水也只能和著那些不甘心往肚裡吞。

家人一直是我人生迷走時最重要的陪伴。

家人一直是我人生迷走時最重要的陪伴。

36會員
36內容數
中年男人的碎念空間,也許平淡無味,但卻是人生深切的體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