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禁區,我第一時間便想到這是用來形容每個人心底都不想被揭開的傷疤,我把它形容作「潘多拉的盒子」。
潘多拉的盒子一旦被打開,那些不幸的事物便會接踵而來,猶如噴泉般上湧,其威力足以令一口乾涸的泉重新注滿水源。一切的傷痛與苦楚,讓人無法在霎時之間接受,又要人再經歷一次風霜,而那個打開盒子的人又是否居心叵測?是無意還是有意要人彷徨無助?
説來話長,人都是有好奇心的,有些人總會因想滿足心中的那份好奇而不經思量,無論如何都想用特別的手段迫使別人道出其秘密,以為自己深謀遠慮過後的抉擇是正確的,卻未曾想過別人的意願。嘴上說著「我只是想理解你」、「幫助你」,說到底都是為了自己的私慾。我並不認為誰能做到如此無私的表現,因為本身接納別人的不幸與情緒就是一件不堪重負的事情,誰又想自找麻煩呢?
所謂的禁區,說是人類的保護色也不為過。即使如此,還是在心中拉起了一道道封鎖線,容不下一丁點窺探。再說白一些,軀幹外殼,只是他們表面的防護罩,那些未被妥善處理的傷口在四季更迭下開始結痂,再癒合成疤痕,同時,禁區逐漸形成,默認能保護自身的,只有我們自己。
現實不想面對的,最終轉化成內心所想逃避的,可能是不幸的童年,可能是難以啟齒的恐懼,可能是不願再憶起的苦難。這時若一直追問他們禁區的秘密,只會惹來殺身之禍。可在這場殺戮中,只有被僭越禁區的人被傷得體無完膚,宛若受到蜂窩狀風化的石頭。遠看不以為意,只有走近一看時,才驚覺他們的身上早已佈滿了坑洞,讓人想要遠離。若面對的是所愛之人,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被疼痛折磨至千蒼百孔,想要做些什麼卻又無可奈何,亦愛莫能助。
這使他們明白到與其用以卵擊石的力量來抗衡,倒不如沉默應對。本以為等到對方興致全無,自己便能全身而退,卻忘了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初嘗到見所不見的滋味後,只會變本加厲,目不見睫,繼續為了自己那尚未成熟的玩心而企圖再次闖入禁區,可能是同一人,或是新的目標對象。在我看來,所有人都有成為待宰羔羊的一天,包括這些不顧一切都要尋求「真相」的人。其實他們內心也存在著禁區,不過是先發制人罷了,不願被傷害,因而成為害人者。
但作為一個擁有知識與思想的人,應該明白到當某人設立禁區時的根本原因,隨意踰越並不是一件值得學習的事,使人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亦是不能。人或許沒有很大的力量去遏止各人的所為,至少應該明白禁區存在的意義。不必刻意捨棄,設立界線是你的自由,直到最後一刻都應堅守著;不必刻意窺伺,保留別人應有的權利,不窺測也不揭示其痛處。它有好亦有壞,而我堅信,它能在必要時保護你,減免你的傷痛與痛苦。
無可否認,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保持坦誠相對是必須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你要無所保留,把一切的秘密交出,免得被有心之人捉到把柄,儘管他強迫你與之交換。倘若人能做到如孔子般所說的:「克己復禮為仁」,這個世界還有人會無視別人的勸阻繼續闖入嗎?我想不會的,人們收起了貪慾,不再一副自以為是、自私的模樣,還會因為觸犯了別人的禁地而感到悔恨交加,於心不安。
試想想,禁區的記憶好不容易在危難中脫身,安撫過無數次才換來安睡,卻在春天一次又一次的催促下緩緩從冬眠中醒來,沉睡的記憶,應何去何從呢?我想,待冰雪融化,草木盎然,一片生機勃勃時,便是「禁區」決定去向的時刻。
禁區的最後一道防線,終會在找到最佳路線時被收起;潘多拉的盒子,也終將被關上,在時間的洪流中逐漸被遺忘。但請別忘記,盒子也會有再次打開的一天,但願打開盒子的人是真心真意,甘願接納、安撫真實的你。
禁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明日の春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每個人因為生長環境及接觸到的人事物不同,所以都各自擁有不同的價值觀。而自身所珍視的事物,未必就是他人也認同的。如果有不能被碰觸到的事物,那就是自己的底線,就要好好的保護它不然到時被拿出來擺弄,反而會讓自己受不了。既然有這樣的極限,所以需要在心中保有自己的小空間才行,這樣才有喘息的空間。

每個人因為生長環境及接觸到的人事物不同,所以都各自擁有不同的價值觀。而自身所珍視的事物,未必就是他人也認同的。如果有不能被碰觸到的事物,那就是自己的底線,就要好好的保護它不然到時被拿出來擺弄,反而會讓自己受不了。既然有這樣的極限,所以需要在心中保有自己的小空間才行,這樣才有喘息的空間。

當你內在有心靈枷鎖,你會感覺到自己得要保有一個「秘密」,面對一些情境,即便想要開口,也鬱結在心中。
其實源自於內在的自我保護機制,接下來就告訴你,如何消融心靈枷鎖,讓你內在感到輕鬆
不再需要繼續隱藏那個「秘密」,尤其是關於自己脆弱之處的祕密。

當你內在有心靈枷鎖,你會感覺到自己得要保有一個「秘密」,面對一些情境,即便想要開口,也鬱結在心中。
其實源自於內在的自我保護機制,接下來就告訴你,如何消融心靈枷鎖,讓你內在感到輕鬆
不再需要繼續隱藏那個「秘密」,尤其是關於自己脆弱之處的祕密。

潛藏在你心裡的洞穴,它像是一個無底洞,吸取你的生命能量。
這個洞穴是你內在的黑暗,是無名的恐懼。
「別讓這份恐懼吞噬你。」
啟動你內在的靈性智慧,讓這份智慧,穿越你深層的、作用已久的恐懼。
它可能在你的呼吸之間,在你親近自然或淋浴放鬆時出現。

潛藏在你心裡的洞穴,它像是一個無底洞,吸取你的生命能量。
這個洞穴是你內在的黑暗,是無名的恐懼。
「別讓這份恐懼吞噬你。」
啟動你內在的靈性智慧,讓這份智慧,穿越你深層的、作用已久的恐懼。
它可能在你的呼吸之間,在你親近自然或淋浴放鬆時出現。

門檻守護者存在於創傷的邊緣,是心靈世界中的投射和存在。透過對門檻守護者的冥想和理解,我們可以整合內在虛假的自我,並使內在精神的光芒閃耀。瞭解門檻守護者的本質,在精神和物質間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門檻守護者的存在讓我們面對自己的內在矛盾,引領我們通過涵納和理解,獲得生命中穩定的力量。

門檻守護者存在於創傷的邊緣,是心靈世界中的投射和存在。透過對門檻守護者的冥想和理解,我們可以整合內在虛假的自我,並使內在精神的光芒閃耀。瞭解門檻守護者的本質,在精神和物質間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門檻守護者的存在讓我們面對自己的內在矛盾,引領我們通過涵納和理解,獲得生命中穩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