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素帖(上)

2023/09/24閱讀時間約 26 分鐘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譯版

梅銘子 白話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譯

 

《有助於到達智慧彼岸,能堅定摧毀一切虛妄之相的經文》

大約公元400年左右,五胡十六國的後秦姚興時代,由精通佛教經藏、律藏、論藏的鳩摩羅什法師為主編譯。

 

 

【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須菩提說)如同我親自聽聞到的:那個時候,釋迦牟尼覺者在舍衛國祇陀太子和給孤獨長者共同捐獻的「祇樹給孤獨園」裡面的祇園精舍,和大約一千兩百五十位僧人們聚在一起。這時,為世間眾生所景仰的釋迦牟尼覺者(以下簡稱世尊)用餐的時間到了,他穿上外出的正式架裟,拿著乘飯的容器,走入舍衛國的大城內乞討食物,在城裡面,他按照順序一家一家乞討食物完了,回到原本的處所(祗樹給孤獨園),吃完飯,收拾好衣服和缽,洗完腳,鋪整了一下座位,盤坐下來。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稀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這時,解空第一的須菩提長老,在眾人之中立即站了起來,他披開肩布袒露出右肩,右膝蓋跪在地上,雙掌合十,恭敬地對釋迦牟尼覺者說:真不容易啊,世尊!您一直愛護關心著各位菩薩們,也時時叮囑各位菩薩們。世尊啊!這些具有慧根的先生們和女士們,如果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真心,應該說這個心是要穩定在什麼基礎(法)之上呢?怎麼樣才能讓隨時妄動的意識(假心)不起呢?

釋迦牟尼覺者說:很好很好,須菩提,正如同你所說的,我一直愛護關心著各位菩薩們,也時時叮囑各位菩薩們,你們現在仔細的聽,我會為你們解說。各位先生們和女士們,如果要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真心,就應該按照以下我所要說的,讓自己的心境穩定下來,按照我所說的,讓隨時妄動的意識不起。

(須菩提說)好的,世尊!我們很高興的期待著這些想聽到的內容。

 

 

【不住于相,何降伏其心之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

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釋迦牟尼覺者告訴須菩提:各位大菩薩們,你們應該要按照以下我所說的,讓隨時妄動的意識不起。

所有三界之內的各種生命種類,有的破卵而生、有的胎藏腹中而生、有的依靠水份因緣而生、有的無所依靠就憑自然(業力)而生、有的生命看得到形體(欲界天或色界天)、有的生命看不到形體(無色界天)、有的生命具有「想」念、有的生命不具有想念(存在於色界四禪天之無想天)、有的生命更超越想念與否(無色界天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我都可以讓他們消除煩惱、度脫苦海,進入不生不滅的境界,這樣的讓無法度量、無法計數、而且沒有界限的眾生得以消除煩惱、度脫苦海,但反過來,又可以說:其實並沒有什麼眾生得以消除煩惱度脫苦海!為什麼呢?

須菩提啊,如果菩薩心中還執著於:「本人自己所證到的 (眾生心所證者);透過他人所悟到的 (眾生心悟證者);由本人或經他人都無法證悟,只是迎合大眾想法的 (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已經覺悟到清淨,但不自知業障,最終仍死抱著清淨不放的 (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那就不叫菩薩了呀。

 

【注:上述四相的解釋取自圓覺經】

 

 

【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

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于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亦複如是不可思量。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佛說)另外,須菩提,菩薩不應該執著於自身獲得解脫的方式,要在這種不執著的狀態之下進行無差別的施捨,也就是說,不應該受制於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所現的相(存在感)而去佈施。

(佛說)須菩提,菩薩就應該按照以上所說的去佈施,不應該執著於世間的存在感,為什麼呢?

如果菩薩不執著於這些存在感去佈施,那他就不會被虛妄的存在感限制,因為不受限制,如此產生的福德也因此無限且無法想像。

(佛說)須菩提,你的想法如何,東方無盡的空間是你能瞭解清楚的嗎?(須菩提說)不能,世尊!

(佛說)須菩提,如果再加上南方、西方、北方乃至於這四個方向上下延伸無盡的空間是你能瞭解清楚的嗎?(須菩提說)不能,世尊!

(佛說)須菩提,菩薩不執著於某種存在感而去佈施,所成就的福德也會像四維上下虛空一樣大到無法想像啊!須菩提,菩薩就應該這樣被正確教導「住」的內涵。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須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佛說)須菩提,你的想法如何,你可以只憑藉我肉身的存在,就認為看見真正的我了嗎?

(須菩提說)不是啊,世尊!不可以只憑藉您肉身的存在,就認為看見真正的您。

(佛說)為什麼呢?因為我所說的肉身,也可以說並不存在,

釋迦牟尼覺者告訴須菩提:舉凡這個世間,所有的存在感都是虛妄不實的,如果你能看透這些種種的存在感其實並不存在,那你就看到佛性了。

 

 

【生實信否?】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

 

須菩提對釋迦牟尼覺者說:世尊!有不少眾生得以聽聞您所說的這些內容,他們真的相信嗎?

釋迦牟尼覺者告訴須菩提:不要這樣說,就算我消逝以後又五百年,有持戒修福的人,對於我說的這些章句內容也能產生信心,並且認為是真實的。你要知道,這些持戒修福的人,不只是在一個佛世、兩個佛世或者三四五個佛世,曾經種下信仰的善因,而且早已經在無可計量的佛世都種下了善因,因此一聽聞到這些章句的內容,他們就會很單純的相信了。

 

 

【法如筏喻】

 

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

是諸眾生無複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

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須菩提啊,我完全能知道、完全能看到上述這些眾生所得到的是如此無可計量的福德。為什麼?

因為這些眾生不再執著於「由本人自證的、經他人所悟的、非證非悟但大家公認的、把清淨覺悟當成命根一樣死抱不放」。不執著於某種道理的存在,也不執著於去否定「某種道理的存在」。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眾生如果內心接受虛妄的相,那就受限於「由本人自證的、經他人所悟的、非證非悟但大家公認的、把清淨覺悟當成命根一樣死抱不放」。如果執著于某種道理,那就受限於「由本人自證的、經他人所悟的、非證非悟但大家公認的、把清淨覺悟當成命根一樣死抱不放」。為什麼呢?因為就算否定了某種道理,那也只是另一種執著,也仍然受限於「由本人自證的、經他人所悟的、非證非悟但大家公認的、把清淨覺悟當成命根一樣死抱不放」。

所以,出世間法不應該去肯定某種道理或者否定某種道理,而應該是跳脫框架的束縛,也因為這樣,我常說:你們這些僧人應當知道我所說的道理(法),只是比喻到達智慧彼岸的木筏(交通工具)而己,登上彼岸的前一刻就應該捨棄它。再難得的法(筏),在航行到達智慧彼岸的前一刻,都必須捨棄它才能登上岸,那就更別說有的人在未出航之前,連法(筏)都沒有,那彼岸更遙不可及。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須菩提,你認為怎麼樣,我得到無上正等正覺了嗎?我有說什麼道理嗎?

須菩提說:以我對您所說內容的瞭解,沒有一定的所謂無上正等正覺的道理,也沒有什麼固定不變的道理需要您來說。為什麼這樣說呢?

(須菩提說)您所說的道理都不是實體可拿的,也不是言語所能完整形容,不是去肯定什麼道理,也不是去否定什麼道理。所以,怎麼說呢?所有能達到佛法之賢聖階段的,都是基於「出世間法」,而不受世間法的因緣與自然性的影響,所以賢聖才不同於世間的其他眾生。

 

 

【福德性】

 

須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複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

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須菩提,你認為怎樣,如果有人用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種珍寶去佈施,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會多嗎?須菩提說:很多啊,世尊!

(佛說)怎麼能這樣說呢?有一種福德無漏無量,超過了一般福德的有量有漏的性質,像這樣子,我才認為是真的很多。

又好比有人從這部經中領受、修持,進而能用四句偈等方式為他人解說,那這個人獲得的福德勝過七寶佈施的福德,為什麼呢?

須菩提啊,所有的佛和他們能達到無上正等正覺的道理都來自於這部經的內涵。須菩提,所謂的佛法,就是最終要能感知到諸法名相原本就不存在。

 

 

【以證四果為例】

 

須菩提,于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于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得到聲聞初果的須陀洹能這樣想:「我得到須陀洹果位」嗎?須菩提說:不,世尊!(佛說)為什麼?

(須菩提說)須陀洹這個果位雖然稱為「入流」,但實際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出與入」這種二元概念,正因為沒有掉入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的虛妄陷阱,所以稱為須陀洹。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得到聲聞二果的斯陀含能這樣想:「我得到斯陀含果位」嗎?須菩提說:不,世尊!(佛說)為什麼?

(須菩提說)斯陀含這個果位雖然仍然要再往來一世,但實際上根本沒有所謂「來與去」這種二元概念,所以才能稱為斯陀含。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得到聲聞三果的阿那含能這樣想:「我得到阿那含果位」嗎?須菩提說:不,世尊!(佛說)為什麼?

(須菩提說)阿那含這個果位雖然說不會再來到世間,但實際上根本沒有所謂「不會再來」這件事,看透這種虛妄,所以才能稱為阿那含。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得到聲聞四果的阿羅漢能這樣想:「我得到阿羅漢果位」嗎?須菩提說:不,世尊!(佛說)為什麼?

(須菩提說)實際上,這個阿羅漢法根本不存在。世尊!如果阿羅漢這樣想:「我已經證得阿羅漢道了」,那就是受限於「由本人自證的、經他人所悟的、非證非悟但大家公認的、把清淨覺悟當成命根一樣死抱不放的」。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須菩提說)世尊!您說我已經得到能夠止息雜念、與世無爭的境界,是修行者的最高境界,是遠離欲界天的阿羅漢之中的最高境界,而我從來就不會這樣想:「我是脫離欲界天的阿羅漢」。

世尊!我如果這樣想:「我己經達到阿羅漢的境界」,世尊就不會說我是樂於寂靜修行的人,正因為我忘掉自己在修阿羅漢道,能在沒有名位的心念之下修行,那才是真正的寂靜,才可以說我是真正的樂於寂靜修行的人。

 

 

【佛例一】

 

佛告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于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

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于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

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釋迦牟尼覺者告訴須菩提說:你認為如何,我以前跟隨在燃燈佛那裡修行,有得到什麼能獲得解脫的道理嗎?

(須菩提說)世尊!您在燃燈佛那裡,實在沒有得到什麼。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如何,菩薩的修行能讓佛世界莊嚴嗎?   (須菩提說)不能,世尊!(佛說)為什麼?

(須菩提說)讓佛世界莊嚴這件事,應該是要清淨修行到沒有莊嚴這個名相,才能稱為真正的莊嚴。

(佛說)所以啊,須菩提,各位大菩薩們應該按照以上所說的要義,生起清淨的心,不應該執著在眼所見、耳所聽、鼻所聞、舌所嚐、身所觸、意所感,應該在沒有執著之下起心動念。

須菩提,好比有人的身體高大得像須彌山王,你認為如何,這個身體大嗎?須菩提說:很大,世尊!(佛說)為什麼?

(須菩提說)您的意思應該是:只有擺脫對色身虛妄假相的執著,回到能夠遍滿虛空的法身,才算是真正的大啊。

 

 

【此經的重要】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須菩提,就像恒河之中所有沙的數量,如果有像這些沙那麼多數量的恒河,你認為如何,那麼多恒河總共加起來的沙多不多呢?須菩提說:很多,世尊!僅僅是這些恒河的數量都多到數不清,何況是這些多到數不清的恒河裡面的數不清的沙。

須菩提,我現在很實在的告訴你:如果具有慧根的男女,他們用七寶充滿著像恒河沙如此多的三千大千世界,這樣的佈施,獲得的福德多嗎?須菩提說:很多,世尊!

釋迦牟尼覺者告訴須菩提:如果具有慧根的男女從這部經文和四句偈等有所領受並且修持,進而為他人解說,這樣所獲得的福德勝過前面所說七寶的福德。

另外,須菩提,就算只跟著說這部經文乃至於四句偈等,你要知道,就在當下此處,所有世間的天、人和阿修羅都應當像是在廟塔之中供養佛一樣的恭敬來對待這部經,更不用說有人能夠充分領受、修持、讀誦它,須菩提,你應該知道,這個人所成就的是最上層和最稀有的一種道理,如果有這部經典所在的地方,就要像是佛也在那裡,要像弟子尊重佛一樣,尊重這部經。

 

 

【經名是何?】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須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何以故?

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佈施,若複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這時,須菩提對釋迦牟尼覺者說:世尊!應該如何為這部經命名?我們又該如何信奉修持這部經的內容?

釋迦牟尼覺者告訴須菩提說:這部經的名字叫做「有助於到達智慧彼岸,能堅定摧毀一切虛幻之相」,你們應該從這個名字的含意去領受並且掌握。所以怎麼說呢?須菩提,我說「到達智慧彼岸」,並非「到達智慧彼岸」,因為不應該執著於「到達智慧彼岸」這個名相。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我有說什麼法嗎?須菩提對釋迦牟尼覺者說:世尊!您沒有說什麼。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在三千大千世界中的微小塵粒算多嗎?須菩提說:很多,世尊!

須菩提,那些微小塵粒,我說不是微小塵粒,這才是微小塵粒的真實內涵,我說世界並不是你現在所感受到的世界,這才是世界的真實內涵。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可以用我所具有的卅二相來認識我嗎?   (須菩提說)不,世尊!(佛說)為什麼呢?

(須菩提說)您說的卅二種相其實是虛妄的相,看透這點,回過頭來再感受卅二相,這才是卅二相的真實內涵。

(佛說)須菩提,如果有具有慧根的男女能用恒河沙數量那麼多的法身慧命佈施,又如果有人讀這部經文,進而領受修持,用四句偈等方式為別人解說,那他們的福德真的很多。

 

 

【須菩提悟道】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稀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世尊!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稀有。何以故?

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

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

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這時,須菩提聽聞到世尊所說的這部經,己經深切瞭解其中的含義與方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悲傷哭泣,對釋迦牟尼覺者說:難得啊,世尊!您說的如此精深的經典,我自從過去開了慧眼以來都沒有聽聞過這麼殊勝的經文。

世尊!又如果有人有機會聽聞到這部經,因為有清淨的信心,而出現自性的本來面貌,要知道這個人成就了最稀有的功德。

世尊!這個說出口的實相,也是虛妄的相,能如此去感受,才能算得上您所謂實相的真實內涵。

世尊!我現在有機會聽聞像這樣的經典,從相信、瞭解、領受到修持,對我而言已經不是難事,但如果未來五百年之後,還有眾生有機會聽聞到這部經典,如果也能相信、瞭解、領受、修持,那這個人才是最難得的。為什麼呢?

因為這個人已經不執著於「由本人自證的、經他人所悟的、非證非悟但大家公認的、把清淨覺悟當成命根一樣死抱不放」。所以怎麼樣呢?

「由本人自證的」不是實相,「經他人所悟的、非證非悟但大家公認的、把清淨覺悟當成命根一樣死抱不放的」也不是實相。為什麼?

因為脫離一切種種虛妄的存在感,才能達到徹底覺悟的諸佛境界。

 

 

【佛例二】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稀有。何以故?

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

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

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釋迦牟尼覺者告訴須菩提說:是這樣!是這樣!又如果有人有機會聽聞到這部經,而不會驚訝、不會害怕、不會恐懼,應該知道這種人是少有的。怎麼說呢?

須菩提,我所說的最上乘度脫方法,也不只是最上乘度脫方法這個表面的名相,這才是最上乘度脫方法的真實內涵。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我也說那不只是表面字義上的忍辱波羅蜜,為什麼呢?

須菩提,就像我以前被歌利王割截掉我的身體,我在當時並沒有執著於「由本人自證的、經他人所悟的、非證非悟但大家公認的、把清淨覺悟當成命根一樣死抱不放」。怎麼說呢?

我以前在被節節支解的時候,如果執著於「由本人自證的、經他人所悟的、非證非悟但大家公認的、把清淨覺悟當成命根一樣死抱不放」,那應該會生起憤怒與怨恨。

須菩提,又想到我過去五百世做為忍辱仙人的階段,在那段佛世,也沒有執著於「由本人自證的、經他人所悟的、非證非悟但大家公認的、把清淨覺悟當成命根一樣死抱不放」。

 

 

【菩薩不住相佈施】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佈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佈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所以,須菩提啊,菩薩應該脫離對一切名相的執著,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自性,不應該執著於色相生起的幻心,不應該執著於聲香味觸法所生起的幻心,應該生起的是無所執著的心,如果幻心執著,那就不是穩定在自性之中,所以我說所謂的菩薩心是不應該執著於色相去佈施的。

須菩提,菩薩為了要讓一切眾生獲得利益,就應該以這樣的心念去佈施,我說的一切各種相,也可以說都不是相,它們的真實內涵並不存在,而我說的一切眾生,也可以說都不是眾生。

須菩提,我是說真話的人、說實話的人、說話前後一致的人、不說騙人的話、也不是喜歡唱反調的人。

須菩提,我所得到的「空」法,不是「有」或「沒有」的概念。

須菩提,如果菩薩的心執著於特定模式去佈施,就像是常人進入了暗室,無法看清楚,如果菩薩的心不執著於特定模式去佈施,就像是常人的眼睛在日光的光明照耀之下,能看清各種東西。

 

 

【總結此經功德利益】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佈施,中日分複以恒河沙等身佈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佈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佈施,若複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

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複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須菩提,在未來世,如果具有慧根的男女能在這部經之中領受、修持並讀誦,那用我的智慧判斷,完全能知道這些人,也完全能看到這些人會成就那大到無法計量而且無限的功德。

須菩提,如果具有慧根的男女每天上午六點到十點用恒河沙那麼多的幻身之心力去佈施,每天中午十點到十四點也用恒河沙那麼多的幻身之心力去佈施,每天下午十四點到十八點又用恒河沙那麼多的幻身之心力去佈施,像這樣經過了多到無法計量的百千萬億劫的幻身心力佈施,又如果有人聽聞這部經而深信不疑,那這個人的無漏福德遠比前面那些用幻身佈施所得到的有漏福德要多,更何況如果能抄寫這部經,領受、修持、讀誦並且為別人解說,那他的功德就更多的多。

須菩提,總而言之,這部經含有無法想像、無法稱量的無限功德。我是為了那些發了菩薩道心願的眾生說的,我也是為了那些發了十地菩薩心願的圓滿修行者說的,如果有人領受、修持、讀誦並廣泛的向別人解說,我能完全知道這些人,也完全能看到這些人會成就那大到無法稱量、沒有界限而無法想像的功德,像這樣的人就可以承載我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為什麼?

須菩提,如果只是熱衷於自我的解脫,仍執著於「由本人自證的、經他人所悟的、非證非悟但大家公認的、把清淨覺悟當成命根一樣死抱不放」,那他對於這部經就不能聽聞領受、讀誦進而為別人解說。

須菩提,如果任何地方出現這部經,那是所有這世間的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等三善道所應該供養的,也應該知道當下此處就等同於佛塔,應該恭敬以禮相待,圍繞散佈各種花香以表達虔誠。

另一方面,須菩提,如果具有慧根的男女領受、修持、讀誦這部經,照理說,如果做人輕浮下賤,那他累世的罪業註定他要沉淪惡道,但他如果今世能領受、修持、讀誦這部經,那他累世的罪業就會消滅,應當有機會獲得無上正等正覺。

須菩提,我想起過去無數極長的時間裡,我在遇到燃燈佛以前,還經過了八百四千萬億個那由他的佛,我都供養並承接佛事沒有絲毫差錯,又如果有人在後來的末法時代能領受、修持、讀誦這部經,所得到的功德,相較我供奉諸佛的功德,我的功德只有前者的百分之一啊,甚至可以說只是千分、萬分、億分之一,或者數不清也無法形容。

須菩提,如果具有慧根的男女在以後的末法時代有領受、修持、讀誦這部經,所得到的功德就像我上述具體說明的,或者也有人聽聞這部經就會心情狂亂並且懷疑、不相信,須菩提,應該要知道,這部經的內涵是無法想像的,而它的因果報應該也是無法想像的啊。

 

 

 

 

 

(上半部的通論結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半部開始反覆以否定之否定唯物辯証法來訓練思維)

 

1會員
168內容數
這是自己和自己對話的週記。取名雙塔,有兩層含意,一是指父母,一是指南北兩座工廠,在兩座人生的塔裡,處處都是道場,我希望記錄下來,做為紀念以及終生精進的資糧。這個過程,不乏庸俗與分別心,但願分別過後,實為不二。 雙塔(上)的主軸在於雙親、兩岸與兩廠。而雙塔(下)是從新冠疫情開始,是身與心的探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