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說甚麼》-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發甚麼願、然燈佛所得甚麼、然燈佛為甚麼授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文章篇篇看,智慧日日開,一定能有體悟。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現在金剛經講到第十七品了,梁昭明太子下了功夫研究,把它分成三十二品,現在已經講完第十六品,剛好是一半。一半就是半斤,半斤就是八兩,二八就是十六了,一半一半。這一半講完了,下面還有十六品,另起爐灶,這個分類是有一個道理的,不能不注意﹔這不像我們現在寫書,高興寫到那裡,拿個數字隨便來標一下就算了,這裡研究的,同易經數理的哲學,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現在第十七品,回轉來,又是一個新的起頭。

 

    發甚麼願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你看,又回頭了!又是老問題,這個須菩提也同我們一樣,夠囉嗦的了!金剛經一開始,他就問佛這兩個問題,佛一路給他講下來,講到了現在,他老哥是等於為我們問話,老師啊!我還沒有懂咧!他說一個學佛的人,剛剛要發大乘心,要想成佛,想明心見性悟道,「云何應住」呀﹖我的心定不了啊,怎麼住﹖住在那裡呀!「云何降伏其心」呀﹖我的思想煩惱多得很啊,怎麼把它降伏下去呢﹖還是這個老問題。你看,很滑稽吧!假使把它當一個劇本,不要當佛經看,這個演員夠囉嗦的了!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還是老話,不過這老話很不同啊!這個話裡頭有骨頭。當金剛經開始的時候,佛對須菩提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善護念」,「應如是住」。這裡答覆的不同了,他告訴須菩提,一個準備開始學佛,想求大徹大悟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當生如是心」。如是心是甚麼心呢﹖這就是佛家講的發願,立一個志向,發願就是立志。立志做甚麼﹖「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我要救世界上一切的眾生,那些在苦惱中的眾生我都要救,滅度他。

 

  甚麼叫滅度呢﹖使他離苦得樂,進入涅槃。所謂涅槃的境界,就是離苦得樂,滅度就是這個意思。你不要看到滅度兩個字,以為是把他砍頭殺了,那還得了!滅度就是涅盤兩個字的翻譯,是形容詞,走入了寂滅、清淨的境界﹔是回頭是岸那個岸。這個境界也就是離一切苦,得究竟的樂。要想學佛,第一個動機,就是要有這個心。

 

  其次,「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事實上,你渡了一切眾生,做了就做了,心裡頭並沒有說,我已經渡了那麼多人了,如果有那種心理狀態就錯了。前天有一位同學告訴我,他媽媽生了他們十六個弟兄。我說這個老太太真偉大﹔但是儘管老太太生了十六個,最後走的時候,實無一可生者,還是等於沒有生嘛!怎麼樣一個人來,還是一個人走,對不對﹖每一個人都是光光的來,光光的走,來的時候很不高興,一出來還大哭一場,走的時候自己來不及哭了,別人幫他哭。更妙的是小孩子生出來就是抓,捏著拳頭抓。個個都想抓一把,抓了一輩子,抓到臨終沒辦法了,只好放手。普通一個人生就是這麼一個境界,做了一輩子的事業,生了一大堆的兒女,最後,實無一事可滅度者,一樣都帶不走。

 

  佛說,由這個人生可以了解到,學佛的人發心渡一切眾生,救了這個世界一切眾生,心中一概不留,認為是應該做的事,這就是菩薩道,是菩薩發心。如果今天幫了人家一點的忙,心裡還念念不忘,還希望人家恭維一下,那就完了﹔不要說學佛不行,做人都不行。所以說,學佛的人,要這樣發心。

 

  他說甚麼理由呢﹖告訴須菩提,一個學佛修菩薩道的人,只要有一點自認崇高,自我的偉大,自覺了不起的話,他已經著在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這樣的人,佛說,完了!「即非菩薩」,這個人夠不上是學佛的人,不是真正行菩薩道的人。中國文化也講大公無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救盡天下蒼生,心中不留一念,這樣才是大公無私,才是菩薩,否則,佛說即非菩薩。

 

    然燈佛所得甚麼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所以者何﹖」這四個字就是說甚麼理由﹖他告訴須菩提,你們天天想悟道,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我告訴你,沒有一法,沒有一個東西叫做道。大徹大悟就是悟到一個沒有東西,你覺得有一個法可學,有個道可得,你就錯了,你已經著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悟道時候的偈子說: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就是這個道理,沒有一法,可以使你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

 

  佛問須菩提:當年我在然燈佛那裡開悟的時候,你想一想,我真的得到一個東西嗎﹖真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多大多小啊﹖這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甚麼東西嘛﹖他說,你想想,我得到一個東西嗎﹖須菩提說:「不也。世尊。」須菩提很懇切的回答,據我所知,你悟道的時候,了無所得。這是真正悟道。

 

【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說,假使我的理解沒有錯的話,我跟你學了那麼久,了解佛所說佛法的道理,佛當時在然燈佛那裡,並沒有得到一個甚麼東西,叫做甚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沒有得到一個叫做甚麼大徹大悟的東西。所以須菩提答的很清楚。但是須菩提說我沒有證道,我的了解是這樣,不知對不對﹖

 

【佛言。如是如是。】

 

  佛就說了,就是這樣,就是這樣。這樣究竟是怎樣﹖所以啊,真正你們要學禪宗,這就是話頭,「如是。如是。」這一句就是話頭,你參通了就對了。天天只要參「如是。如是。」不過也不要搞錯了,明朝末年,有一個名妓叫做柳如是,她姓柳,採用金剛經如是兩個字作名字。「如是」是佛說的,翻成白話文就是這樣,佛這是給你話頭參,這樣就叫大徹大悟。

 

【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告訴你老實話,真正的佛法,並沒有個固定的東西,你如果得到一個固定的東西就是錯了。實實在在沒有一個東西,身體都沒有了,連感覺都沒有了,所以五蘊皆空,連光也沒有,色相也沒有,一切都不可得,這個時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徹大悟。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他說假使佛法到了最高處,有法可得的話,當我悟道時悟到有個東西可得的話,那麼,我那個老師然燈佛啊!當場就不會給我授記說我將來之世會大徹大悟了。授記是佛教專有名辭,悟道的古佛,當弟子悟了道,他就在前面摸摸頂,所謂灌頂,撫摸一下授記,說個預言,過多少年後,你在甚麼世界成佛,打一個標記,這就是授記。

 

    然燈佛為甚麼授記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當釋迦牟尼在然燈佛那裡悟道的時候,實在沒有得到任何一個東西﹔所以然燈佛當時給他授記,你於將來的娑婆世界成佛,你的名號叫釋迦牟尼。我們經常說,不要以有所得之心,求無所得之果﹔大家來學佛,都抱一個有所得的心,求得一個無所得之果,那是基本錯誤。佛就說:當時我得一個無所得的境界,了不可得,所以然燈佛給我授記。好了,現在問題來了。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這是重點啊!大家學佛的人千萬記住!我們學佛都是拜佛,佛也叫如來,天天磕頭求如來保護,為甚麼中文翻譯成如來呢﹖中文翻譯得很妙,如來,好像來了,對不對﹖「如」是好像,如來,好像來了,但是根本就沒有來。如果說沒有來吧!我們看電視的時候,那個電視上的明星,是不是到你前面來了﹖事實上他沒有來,他是如來,好像來了。你打電話的時候,那個人是不是來到耳邊上﹖他沒有來,可是他是如來,好像來了。所以如來在那裡﹖佛在那裡﹖佛就在這裡。你不要另外去找了,你的心中,你的身心內外,隨時有佛﹔只要你自己能夠找到,你就見到了佛,也是見到了如來。

 

  這裡怎麼注解﹖「如來者即諸法如義」,這一句話最重要,學佛法千萬要記住。大家學佛的人,都帶有宗教性,佛在那裡﹖佛在佛堂那裡﹔佛在那裡﹖佛在廟裡﹔或者佛在西天,那就糟了。佛在那裡﹖佛就在你那裡,「即諸法如義」。世間一切法,都是佛法,沒有那一點法不是佛法,任何世間法,正如中庸所講:「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就是如來,都可以到的﹔隨時隨地的任何一顆灰塵,清淨的地方,髒的地方,處處佛在現前,這就是如來,所以叫諸法如義。這一點特別要注意。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他說:假使有人說,佛在菩提樹下七天成道了,證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告訴你,須菩提,真正開悟的那一天,佛並沒有得到一個甚麼東西,所以叫大徹大悟,悟道了。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你說,甚麼都沒有得到,那何必學佛啊!我們本來也是甚麼都沒有得到嘛!人家都說學佛學個空,大家自己都不用腦筋想,如果你用腦筋想,還要去學個空﹖我本來空的嘛!何必還跑到那裡去找個空呢﹖對不對﹖如果說佛法是學有,那跑去學學還有點味道,去學空,學空還跑那麼遠的路,跑到山上,到廟子找,那個廟子又不空!學空又何必找!本來就空的。但是佛告訴你,不是學空的,也不是有的,「是中無實無虛」。無實就是空,無虛就是有,就是普通經典上講的,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金剛經不用非空非有的字眼而已。

 

《金剛經說甚麼》總連結頁面: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post/219081525

 

欣賞別人就是莊嚴自己

欣賞別人就是莊嚴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唸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唸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有好幾天沒有更新文章了,這段時間筆者沉浸在《金剛經》的字裡行間,並且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在《金剛經》〈善現啟請分第二〉裡,須菩提向佛陀請示「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以須菩提的問句作為解答,須菩提如是問,佛陀如是答,請答之間,如出一轍。最後須菩提再白佛言:
Thumbnail
有好幾天沒有更新文章了,這段時間筆者沉浸在《金剛經》的字裡行間,並且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在《金剛經》〈善現啟請分第二〉裡,須菩提向佛陀請示「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以須菩提的問句作為解答,須菩提如是問,佛陀如是答,請答之間,如出一轍。最後須菩提再白佛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