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八百萬種死法》無牌戒酒私探馬修.史卡德的十九個人生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無牌戒酒私探馬修.史卡德的十九個人生故事
5、1982年\《八百萬種死法》\Eight Million Ways to Die
1983年夏姆斯獎最佳小說
1983年愛倫坡獎最佳小說入圍
我名叫馬修.史卡德,是個酒鬼。有個我認識的女人昨晚被殺。她僱我保護她的安全,我拍胸向她保證沒問題。殺她的凶手誑了我,而我相信他,結果她死了,現在我做什麼都於事無補。這個念頭不斷的在啃我、囓我,叫我坐立難安。喝酒不能讓她起死回生,但不喝酒也是一樣。他媽的我為什麼得活得這麼辛苦?為什麼?
raw-image

我看到她進來。想要不看到也難。她一頭金髮近於白色,若是長在小孩頭上,會被稱做淡麻黃色。她的頭髮綁成粗粗的辮子盤在頭上,用別針別起來;前額高且光滑,顴骨突起,嘴巴稍嫌過寬。穿著那雙西部馬靴,她看來應該有六呎高,身長主要因為腿長。她穿條名家設計的酒紅色牛仔褲,上身罩了件香檳色的毛皮短外套。那天已經斷斷績續下了好幾場雨,而她卻沒有帶傘,也沒戴帽子。水珠像鑽石一樣,在她的髮辮上閃閃發光。

她在門口站了會兒,四下張望。那是個星期三下午,約莫三點半,是阿姆斯壯酒吧生意最清淡的時段。午餐那群人早走光了,而下班的人潮也不可能這麼早湧來。再過一刻鐘,會有兩個學校老師進來匆匆喝杯酒,然後是羅斯福醫院一些四點下班的輪班護士。不過這個時候吧台只坐了三四個人,另外有兩個人在表演台邊的桌子斟著一大瓶葡萄酒喝,如此而已。除了我,當然,我還是坐在後頭的老位子。

她馬上看到我,而我也越過整個房間截到她眼裡的藍光。不過她還是到吧台先問清楚,然後才穿過重重桌子,走到我坐的地方。

她說:「史卡德先生嗎?我叫琴.達科能,是伊蓮.馬岱的朋友。」

「她打過電話給我。請坐。」

「謝謝。」

她坐在我對面,把手提包擱在我倆中間的桌子上,拿出一包香菸和一個拋棄式打火機,然後手上夾著未點的香菸,問我是否介意她抽菸。我說不介意。

她的聲音和我預期的大不相同:非常柔軟,而且是標準的中西部口音。看了她的馬靴、毛皮外套、有稜有角的臉孔,再加上那麼個異國風味的名字,我本以為她發出的會是自虐狂幻想中的女聲:嚴酷、冷峻,帶著歐洲口音。而且她也比我乍見之下的印象來得年輕。不會超過二十五歲。

她點了菸,把打火機放在香菸盒上。女侍艾芙琳因為在百老匯附近一家戲院找到個小角色,最近兩個禮拜都只上白天班。她看來永遠像是在呵欠邊緣。琴.達科能正在撥弄打火機玩的時候,她來到桌旁。琴點了一杯白酒。艾芙琳問我要不要再添咖啡,我才回了聲要,琴馬上說:「噢,你在喝咖啡啊?那我也跟你一樣好了,不喝酒。可以嗎?」

咖啡送來後,她加上奶精和糖,攪了攪,啜了啜,然後告訴我她沒什麼酒量,尤其現在時候又早。不過她沒辦法學我喝黑咖啡,她永遠做不到。她喝的咖啡非得又甜又營養,差不多跟甜點一樣,不過她還滿幸運的:從來不用擔心體重。她可以開懷暢吃,卻連一盎司體重也不增加。夠幸運吧?

我同意。

我認識伊蓮很久了嗎?好多年囉,我說。呃,她認識她倒沒有那麼久,事實上她來紐約也沒很久,而且和她也不是很熟,不過她覺得伊蓮人非常好。我不同意嗎?我同意。而且伊蓮脾氣溫和,又很講理,滿不錯的,不是嗎?我同意是很不錯。

我讓她慢慢來。她的閒談漫無邊際。她講話的時候面帶微笑,兩眼盯著你的眼睛不放。她不管參加哪個選美大賽,就算不是拿下后冠,也至少會得最佳人緣獎。而且哪怕她得花些時間才能步入正題,我也無所謂。我沒別的地方可去,也沒別的事好幹。

她說:「你當過警察。」

「幾年前。」

「現在你是私家偵探。」

「不完全是。」眼睛瞪大了。艷藍色,很少見的色調,我在想她是不是戴了隱形眼鏡。軟式鏡片有時候會做些奇怪的事:改變某些色澤,加深別的。

「我沒有執照,」我解釋說,「我決定不要警徽的時候,也決定了不要執照。」也不想填表格或者存檔案或者和稅務員打交道,「我做的事都不公開。」

「不過這是你的職業沒錯吧?你以此維生?」

「對。」

「你怎麼稱呼它?你的職業。」

你可以稱它是撈錢,只不過我撈得不多。通常是工作來找我。我拒絕的比接手的多,而我接下的工作又都是我想不出該怎麼拒絕的那些。現在我正在想,不知道這個女人想從我身上撈到什麼,我又該找個什麼藉口回絕。

「我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它,」我告訴她,「你可以說我在幫朋友的忙。」

她的臉亮起來。打從踏進門來,她就一直在笑,不過這笑還是現在才漾進眼裡。「嗯,呸!好極了,」她說,「我是需要幫忙。說起來,我也需要朋友。」

「有什麼麻煩?」

她點上另一支香菸,好再多點考慮的時間,然後垂下眼簾看著自己的雙手把打火機調移到菸盒頂的正中央。她的指甲修剪得非常仔細,長但不奇怪,塗上艷亮的濃紫色。左手中指上戴了枚鑲著方形綠寶石的金戒指。她說:「你知道我是做什麼的。跟伊蓮一樣。」

「我也猜到了。」

「我是妓女。」

我點點頭。她坐直上身,挺挺肩膀,弄正毛皮外套,打開喉嚨上的釦鉤。我聞到她一絲香水味。以前我聞過同樣刺鼻的味道,可是記不得是什麼場合。我拿起杯子,把咖啡喝光。

「我想退出。」

「這種生活?」

她點點頭。「我已經做四年了。我是四年前的七月來這兒的。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四年又四個月。我二十三歲,還很年輕,不是嗎?」

「是的。」

「感覺卻不那麼年輕。」她再一次調整外套,把釦鉤鉤回去。她的戒指亮出閃光。「四年前我下車的時候,一手提了個箱子,一手拎了件牛仔外套。現在我有了這個。是貂皮。」

「很適合你。」

「我願意拿它交換以前那件牛仔外套,」她說,「如果我可以重新活過這四年。不,我做不到。因為如果可以重新來過,我還是會再犯一次,對不對?真希望能回到十九歲,而又知道我現在知道的事情,不過那表示我得從十五歲就開始賣身,這樣一來我現在應該已經死了。我又在胡言亂語了,對不起。」

「不必道歉。」

「我想退出這種生活。」

「然後幹嘛?回明尼蘇達?」

「威斯康辛。不,我不會回去。那兒沒什麼值得我留戀。我想退出並不表示我得回去。」

「好吧。」

「如果朝這方向想的話,我永遠沒好日子過。很多人把一切簡化成兩個選擇:如果A行不通,就非選B不可。不過這樣不對,英文還有其他二十四個字母。」

她走投無路的時候,總還可以教教哲學。我說:「為什麼需要我,琴?」

「噢,我正要說。」

我等著。

「我有個皮條客。」

「他不讓你離開?」

「我還沒跟他提過半個字。我想他可能知道,但我什麼都沒說,而他也什麼都沒說—」

她整個上半身抖了好一會兒,小粒汗珠在她上唇發出亮光。

「你怕他。」

「你怎麼猜到的?」

「他威脅過你嗎?」

「也不算啦。」

「此話怎講?」

「他從來沒有威脅過我,可是我覺得受到威脅。」

「其他女孩有沒有試過離開?」

「不知道。其他女孩我都不太熟。他跟別的皮條客很不一樣,至少跟我知道的那些不一樣。」

他們全都不一樣。只要問問他們旗下的女孩就好了。「怎麼不一樣?」我問她。

「他比較文雅,不那麼張狂。」

當然。「他叫什麼?」

「錢斯。」

「是姓還是名?」

「大家都這麼叫他。我不知道是姓還是名。也許都不是,只是個綽號。過我們這種生活的人,常用假名。」

「琴是你的真名嗎?」

她點點頭,「但我用過花名。在錢斯之前,我跟過一個叫達非的皮條客。他自稱是達非.格林,不過他也叫尤金.達非,而且他還有個偶爾會用的名字,我想不起來。」她回想起什麼,微微一笑,「當初加入他旗下時,我還是一隻菜鳥。他雖然沒在我一下車就逮著我,不過也差不多了。」

「是黑人?」

「達非?當然。錢斯也是。達非把我擺上街,在萊辛頓大道攬客。有時候如果那裡太熱的話,我們會過河到長島市。」她眼睛闔上一會兒。張開時,她說:「我突然想起好多事情,想起流鶯生活是怎麼回事。我的花名叫斑比。在長島市,我們都躲在車裡幹那勾當,嫖客會從長島各處湧來。萊辛頓大道可不同,那兒我們有個固定的旅館可以用。真不敢相信我那麼做過,我以前就是那樣過活。老天,我那時可真夠嫩!倒也不是天真無邪。我知道自己到紐約想要幹嘛,不過我真的是菜鳥一隻。」

「你在街上拉客拉了多久?」

「應該有五六個月。我不太行。我外表可以,而且你知道,也會表演,可是不夠機靈。有好幾次我陷入低潮根本沒法工作。達非給了我一些藥,但是結果只有更糟。」

「藥?」

「你知道,毒品。」

「噢。」

「然後他就把我安置在一個房子裡,那要好多了,可是他不喜歡,因為比較沒辦法控制我的行動。哥倫布圓環附近有個很大的公寓,我到那兒上班,就像你去辦公室工作一樣。我在那個房子待了..不曉得,大概六個月吧。差不多那麼久。然後我就跟了錢斯。」

「那又是怎麼回事?」

「我當時和達非一道,坐在酒吧,不是皮條客酒吧,是家爵士樂夜總會,然後錢斯就來了,在我們那桌坐下。我們三個坐著聊天,然後他們留我一個人坐著,到別的地方去談,然後達非又單獨回來,要我和錢斯一道走。我以為他是要我搞他,你知道,像跟嫖客一樣,那可把我氣壞了,因為那天晚上我們講好要在一起,怎麼突然變卦。你知道,我沒想到錢斯也是皮條客。然後他就跟我解釋,我以後得幫錢斯工作。我覺得自己好像是他剛剛賣掉的舊車。」

「他真那麼做了?把你賣給錢斯?」

「我不知道他做了什麼。反正結果我跟著錢斯沒出問題,要比跟達非好些。他把我帶出那個房子,要我守住一具電話,算算到現在,呃,也有三年了吧。」

「而現在你要我把你救出火坑?」

「辦得到嗎?」

「不曉得。也許你可以自己來。你難道什麼也沒跟他說過?暗示過,談過之類的?」

「我怕。」

「怕什麼?」

「怕他會殺了我,或者在我身上劃兩道,或者什麼別的。或者他會說服我打消念頭。」她往前傾,指尖濃紫的手指覆在我手腕上。這個動作看得出來頗富心機,不過還是很有威力。我吸進她刺鼻的香味,感覺到她強烈的女人味。我並沒有亢奮,也不想要她,可是我不可能不注意到她散發的魅力。她說:「你不能幫幫我嗎,馬修?」然後,馬上,「你介不介意我叫你馬修?」

我忍不住笑,「不,」我說,「我不介意。」

「我在賺錢,可是留不住錢。而且現在賺的也真的不比以前在街上時多。不過我手頭是有些錢。」

「哦?」

「有一千塊錢。」

我什麼也沒說。她打開皮包,抽出一張素白信封,撕開封口,掏出一疊鈔票擺在我們中間的桌子上。

「你可以幫我去看看他。」她說。

我拿起錢,握在手中。眼前提供的機會是要我在金髮妓女和黑人淫媒中間牽線。這種角色我可從來沒有興趣。

我想把錢退回。可是我才出了羅斯福醫院八九天,欠他們一筆醫藥費,房租下個月一號得繳,而且又好久—久到我都不想記得有多久—沒寄半毛錢給安妮塔跟孩子們。我皮夾有錢,銀行有更多錢,可是加起來也沒多少。再說,琴.達科能的錢不比別人差,又比較好賺,至於她錢的來路有必要去計較嗎?

我數數鈔票。全是用過的百元大鈔,總共十張。我在桌上留下五張,把另外五張交還給她。她的眼睛瞪大了些,當時我馬上認定她戴了隱形眼鏡。哪有人眼睛會是那種顏色。

我說:「現在五張,事後五張。如果我把你救出火坑。」

「成交。」她說,突然露齒而笑,「其實你現在就可以全拿。」

「有個動力我也許會積極點。還要不要咖啡?」

「如果你也要的話。另外我想吃些甜的。他們這兒有沒有點心?」

「這兒胡桃派不錯,起司蛋糕也滿受歡迎的。」

「我愛吃胡桃派,」她說,「我甜的吃很凶,可是一點也吃不胖。幸運吧?」

 ——摘自臉譜出版《八百萬種死法》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臉譜出版的沙龍
91會員
452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臉譜出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02
20、2023年\《馬修‧史卡德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MATTHEW SCUDDER 「我究竟記得什麼?當你已經連續好幾年想著某件事情,當你對自己和別人描述這件事的細節無數次時,你想起的究竟是什麼?是事件本身嗎?還是對於那起事件的回憶?」 ——馬修‧史卡德
Thumbnail
2024/05/02
20、2023年\《馬修‧史卡德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MATTHEW SCUDDER 「我究竟記得什麼?當你已經連續好幾年想著某件事情,當你對自己和別人描述這件事的細節無數次時,你想起的究竟是什麼?是事件本身嗎?還是對於那起事件的回憶?」 ——馬修‧史卡德
Thumbnail
2024/04/29
19、2019年\《聚散有時》\A Time to Scatter Stones 早過了退休年齡的史卡德,感受光陰流逝──依舊保持清醒,日復一日──他深知在他最後一次沉淪之後,酒精不再是過日子的唯一理由。伊蓮有天跟他提及,一個姐妹遇到偏執的恩客,不肯讓她脫身,伊蓮建議她尋求另類協助。或許史卡德有辦法
Thumbnail
2024/04/29
19、2019年\《聚散有時》\A Time to Scatter Stones 早過了退休年齡的史卡德,感受光陰流逝──依舊保持清醒,日復一日──他深知在他最後一次沉淪之後,酒精不再是過日子的唯一理由。伊蓮有天跟他提及,一個姐妹遇到偏執的恩客,不肯讓她脫身,伊蓮建議她尋求另類協助。或許史卡德有辦法
Thumbnail
2024/04/28
18、2011年\《蝙蝠俠的幫手》\The Night and the Music 增訂新版集結了十一篇史卡德的短篇作品,從中,你可以回味《酒店關門之後》的故事源頭,可以回到《刀鋒之先》寶拉自17層高樓墜下的現場,還有他和老長官馬哈菲處理一樁舉槍自殺意外的插曲,以及他跟米基•巴魯共處的最後一夜……
Thumbnail
2024/04/28
18、2011年\《蝙蝠俠的幫手》\The Night and the Music 增訂新版集結了十一篇史卡德的短篇作品,從中,你可以回味《酒店關門之後》的故事源頭,可以回到《刀鋒之先》寶拉自17層高樓墜下的現場,還有他和老長官馬哈菲處理一樁舉槍自殺意外的插曲,以及他跟米基•巴魯共處的最後一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10、1992年\《行過死蔭之地》\A Walk Among the Tombstones 2014年改編電影,由主演《即刻救援》的硬漢男星連恩.尼遜擔綱演出 毒梟的妻子遭人綁票,歹徒要求巨額贖金,結果送回的竟是塊塊屍骨。史卡徳受命追索凶手,過程中與凶手一路鬥智,並在最後一刻救出另一樁綁架案肉票。
Thumbnail
10、1992年\《行過死蔭之地》\A Walk Among the Tombstones 2014年改編電影,由主演《即刻救援》的硬漢男星連恩.尼遜擔綱演出 毒梟的妻子遭人綁票,歹徒要求巨額贖金,結果送回的竟是塊塊屍骨。史卡徳受命追索凶手,過程中與凶手一路鬥智,並在最後一刻救出另一樁綁架案肉票。
Thumbnail
8、1990年\《到墳場的車票》\A Ticket to the Boneyard 史卡徳仍幹警察之時,他的妓女兼房地產專家伊蓮被一名完熱愛各種殘酷性虐待遊戲的惡徒纏上,馬修設了個陷阱順利送他入獄。多年之後壞人回來施展全面性報復,揚言要除盡史卡徳所有的女人,並打算把他本人像貓爪下的老鼠般玩弄到最後。
Thumbnail
8、1990年\《到墳場的車票》\A Ticket to the Boneyard 史卡徳仍幹警察之時,他的妓女兼房地產專家伊蓮被一名完熱愛各種殘酷性虐待遊戲的惡徒纏上,馬修設了個陷阱順利送他入獄。多年之後壞人回來施展全面性報復,揚言要除盡史卡徳所有的女人,並打算把他本人像貓爪下的老鼠般玩弄到最後。
Thumbnail
7、1989年\《刀鋒之先》\Out on the Cutting Edge 史卡徳受託尋找失蹤三個星期的女孩,案情毫無進展,這女孩就像空氣一樣的消失無蹤;同時戒酒協會的朋友艾迪,在滿腹心事來不及說出口的狀況下,被史卡徳發現吊死在住處。她到哪裡去了?他有什麼難以啟齒的心事?史卡徳能幫上多少忙?
Thumbnail
7、1989年\《刀鋒之先》\Out on the Cutting Edge 史卡徳受託尋找失蹤三個星期的女孩,案情毫無進展,這女孩就像空氣一樣的消失無蹤;同時戒酒協會的朋友艾迪,在滿腹心事來不及說出口的狀況下,被史卡徳發現吊死在住處。她到哪裡去了?他有什麼難以啟齒的心事?史卡徳能幫上多少忙?
Thumbnail
6、1986年\《酒店關門之後》\When the Sacred Ginmill Closes 本書由三個發生在酒店的案件編織而成,三宗謎題奢侈的全展演在一本書之中,卜洛克的慷慨還不只如此,事實上,他私心關注的焦點是罪案所在的背景:酒店,和酒店中各色各樣滄桑的人們。
Thumbnail
6、1986年\《酒店關門之後》\When the Sacred Ginmill Closes 本書由三個發生在酒店的案件編織而成,三宗謎題奢侈的全展演在一本書之中,卜洛克的慷慨還不只如此,事實上,他私心關注的焦點是罪案所在的背景:酒店,和酒店中各色各樣滄桑的人們。
Thumbnail
5、1982年\《八百萬種死法》\Eight Million Ways to Die 我名叫馬修.史卡德,。有個我認識的女人昨晚被殺。她僱我保護她的安全,我拍胸向她保證沒問題,結果她死了,現在我做什麼都於事無補。這個念頭不斷的在啃我、囓我,叫我坐立難安。他媽的我為什麼得活得這麼辛苦?為什麼?
Thumbnail
5、1982年\《八百萬種死法》\Eight Million Ways to Die 我名叫馬修.史卡德,。有個我認識的女人昨晚被殺。她僱我保護她的安全,我拍胸向她保證沒問題,結果她死了,現在我做什麼都於事無補。這個念頭不斷的在啃我、囓我,叫我坐立難安。他媽的我為什麼得活得這麼辛苦?為什麼?
Thumbnail
4、1981年\《黑暗之刺》\A Stab in the Dark 1982年夏姆斯獎最佳小說入圍 九年前,一個瘋狂的冰錐殺手連續刺殺好幾位女性後逃逸,九年後,紐約警方在偶然的機遇下逮到此人,所有案件他都承認,唯獨芭芭拉的案子。芭芭拉的父親委託史卡徳找出凶手。
Thumbnail
4、1981年\《黑暗之刺》\A Stab in the Dark 1982年夏姆斯獎最佳小說入圍 九年前,一個瘋狂的冰錐殺手連續刺殺好幾位女性後逃逸,九年後,紐約警方在偶然的機遇下逮到此人,所有案件他都承認,唯獨芭芭拉的案子。芭芭拉的父親委託史卡徳找出凶手。
Thumbnail
3、1977年\《謀殺與創造之時》\Time to Murder and Create 1978年愛倫坡獎最佳小說入圍 史卡德的朋友「陀螺」交給他一封封得緊密的信,他告訴史卡德,要是某個星期沒有接到他報平安的電話,就打開信封,所有問題的解答都在裡面。
Thumbnail
3、1977年\《謀殺與創造之時》\Time to Murder and Create 1978年愛倫坡獎最佳小說入圍 史卡德的朋友「陀螺」交給他一封封得緊密的信,他告訴史卡德,要是某個星期沒有接到他報平安的電話,就打開信封,所有問題的解答都在裡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