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於貳零貳參年玖月肆日
「澳門可以去那麼多天喔?」
「不是三天就差不多了嗎?」
「蛤?你去十天要玩什麼?」
在去港澳的前後,不乏聽到這類的疑問。
的確,在六年前的我,可能也被這樣的框架限制,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可能是蘭嶼那次的換宿,也可能是更早之前,我深信每個地方,都不會是短短三天就足夠的。
今天續讀了《隱形澳門》,除了簡單了解澳門的歷史,解答我對澳門地名由來的疑問,還有澳門的英文為什麼叫做Macau的疑惑之外,書裡說「澳門的美,在於它是個可逛的城市。」這可深深的講進我的心坎裡,這也是我為何選擇走路遊澳門的原因,但作者卻是從香港作家陳冠中所寫的〈現在讓我們捧台北〉引用而來。
走在澳門的舊城區街上,抬頭所見的通常還是老舊的住宅或公寓,擁擠且狹小,巷弄曲折歪斜崎嶇,對於身分是遊客的我來說,這就是一種生活感的美,美到我能佇足於此忘卻時光流淌。但總是在沉醉中的瞬煞某刻回想起臺北,我所住的城市,明明也有不亞於此的景色,為何我總是在日常庸碌中選擇忽視這一切呢?
批判自己的同時,會陷入一種無窮無盡卻也無解的比較,例如人行道、街邊公共垃圾桶、都市更新、商業模式、物價通膨……多到數不清,但我想,更不同的是,不管我待在澳門幾天,我終究是個遊客,不是居住於此的居民,而我在臺北,儘管我在南部長大,但依然是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繳這裡的稅、用水用電、每天從高樓層看著相同一片土地,這樣的我,既沒有辦法從澳門居民的視角觀看澳門,也沒有辦法從來臺灣玩的遊客視角看臺灣。這就是事實,也是差距。
我並沒有覺得臺灣不美,臺灣很美,透過每次出外的經歷,也更清楚我喜歡台灣的什麼,也越來越喜歡臺灣,這裡的自由無可比擬,這裡的便利也是。
在路遊澳門的幾天,常常感覺熟悉,或許是六年前的記憶,也或許是某部分它與臺灣就是有著某種相似的氣息,其實當最後一天吃完早茶走路去買伴手禮時,看到葡國路標磁磚的美麗街下面的葡文翻「RUA FORMOSA」 ,我才赫然想起葡萄牙人與臺灣的這段歷史。當我走在澳門街上看著一個個葡國殖民留下來的痕跡想著要去葡萄牙的同時,怎麼會忘記葡萄牙人曾經說臺灣是個美麗之島呢?
回到臺灣後,遇上一個接一個的颱風,看到社群上的人一一發著美麗的晚霞,我卻因為工作時間的關係在室內沒法親眼見到覺得很可惜。我的租屋處在夏季時的傍晚,只要天氣好,夕陽就會直接照進客廳反射到我坐的位置上。夕陽配晚餐,是我最喜歡的時光。
而現在此時此刻,看著桌前這本《隱形澳門》,原本規畫明年去香港的行程,突然又想排個兩天去澳門走走,喔對呀,我在澳門走了四天一共四十個小時,我還是有非常多地方沒有去到,我甚至認為我已經像個急媽子似的踩點,但還是有許多的空白,等著下次去欣賞及感受。
所以不要問我去澳門幾天才夠,可能漫遊一整個月都還不夠,
即便澳門友人說,澳門只有一個內湖區這麼大。
附註:實際Google搜尋,澳門大概是四個內湖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