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識讀】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媒體識讀】看到社群論壇對話。A:「XXX 財經網紅FB粉專到處去名人粉專出沒,貼文下方都看得到他的留言,the 蹭」。B:「大概他之後要出APP或出書了,全是套路」。C:「他FB說他財富自由,對帳單在哪裡呢?」

不可諱言,有些分享者,比較常用聳動的標題,吸引流量,例如睡公園阿,或XX投資不好之類、我用XX歲財富自由退休。有些言詞比較刺激可能讓社會觀感不佳,讓大家覺得就是想出來騙錢。


威利以為願意出來分享,先不論分享內容對錯,至少分享的心是良善,這樣就很好,是不是多給人一點鼓勵?分享的東西是不是自己可以用得上?有學習之處?正向思考對人生比較有幫助。分享者往往也要遭受社會大眾的評論謾罵,屬實不易。


有些分享者是以分享內容為職業,甚至有團隊工作室。像XX兄弟內容也還不錯,對投資小白有很多啟蒙。有些分享信用卡資訊的分享者內容也很好。以分享為職業或志業就一定對社會不好嗎?其實不見得。


大家可能會想到財經網紅投資這麼厲害,為何要出APP、賣書?我以為沒人嫌錢少,或真的有人靠分享知識當本業,投資只是占收入的一部分。這也無妨,這是每位分享者的職涯規劃。


你會因為路邊麵店,積極攬客,就酸老闆這麼認真賣東西嗎?我想不認真才會倒店吧?這是人家的本業,自然認真。


佛光山《人間福報》提到,「以鼓勵代替責備,以讚美代替呵斥。」。「這不但是教育上最好的方法,這也是做人處事最妙的高招。吾人有兩個眼睛,都是用來看人的:看人的過失、看人的錯誤、看人的缺點、看人的不好;但就是看不到自己」。


我們在吸收分享者資訊的時候可以觀察:

1.他是否有分享內容是客觀?有無代言產品?保持獨立思考。

2.他提到財富自由是否合理?若家裡本來就有錢,那這段可以忽略,就針對他提供的其他資訊來吸收即可。

3.是否有持續強調洗腦某個觀念? 如果有,自己要謹慎思考,可以多加考證。

4.是否有些東西內容分享錯誤?如果有可以提醒他,並保持自己學習的能力。

以上培養自身「#媒體識讀」的能力。

#看戲的人不要入戲太深 #財經網紅太多 #多以鼓勵代替批評 #正向思考人生會更好 #威利不紅不是網紅請勿算入


 

Podcast收聽入口|社群入口|節目目錄: https://cutt.ly/AwesomeMoney

威利財經角YouTube

 

投資小白貓之旅,期望用投資新手的觀點看待投資。就像貓咪吃飽睡得很安穩?睏霸吃罐罐,買股的你就該這樣。平時會看投資理財的金融書籍等,也希望與大家分享,這邊主要收錄我的價值投資研究、節目文稿、EXCEL投資工具等、新手投資觀念、讀書心得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媒體識讀:關於土地徵收(區段徵收) part 1 我不是很確定「我們三重人」粉專,放這一篇文的用意為何? 「三蘆未來大翻轉……估6年後完工」?? 但我想談一下媒體識讀及區段徵收,也想吸引民眾對於土地徵收的關注,因為如果區段徵收這一條法律不廢除,「你毋知徵收,底當時著你」(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徵收到你家!)
Thumbnail
avatar
Glueglue
2023-08-10
媒體識讀小辭典這是《媒體素養企劃》正式上線的第一集。 訪談身邊的國高中之後,發現學生們已經意識到了媒體識讀的重要,同意需要辨識接收到的資訊,才不會誤信網路上的錯誤訊息。 但也不難發現學生並不具備媒體識讀的能力。
Thumbnail
avatar
Sharon Tsai
2023-05-19
建立媒體識讀 還有很長路要走本篇文章短文評論針砭八卦媒體,談及媒體識讀重要性,良知查證不可少。
Thumbnail
avatar
蘇穩中
2022-05-02
媒體識讀後的論述,如何寫出論述?在閱讀媒體內容後,我們一般常常會有各式各樣的「論述」,像是常見「總結」、「意見」、「預測」、「推論」,甚至是最近很流行的「通靈」(指與關聯性薄弱的推測)一詞,都算是媒體閱讀後的論述。 但如何讓論述具備觸及他人的能力呢?請看這篇吧。
Thumbnail
avatar
翡翠綠切開來都黑的
2021-06-25
媒體識讀能力漫談為什麼我會寫這篇呢?這一年多來我陸陸續續地寫了些影評。而影評就是利用大眾媒體的內容來創作延伸作品,也是一種媒體識讀後的產出。所以算是梳理一下這些書寫的心得,並且拿來用在更大範圍的媒體識讀上。
Thumbnail
avatar
翡翠綠切開來都黑的
2021-05-28
從媒體識讀角度來看愛莉莎莎事件。愛莉莎莎在影片中介紹民俗療法中的「肝膽排石法」引起醫師們的熱議,其中台大兒科醫師蒼藍鴿也特別為此拍了一支影片來解釋當中的盲區,最後愛莉莎莎釋出道歉影片後,事件這才告一個段落,從整起事件中,我們該如何解析整件事情。 創作者在產製內容的同時,需要經過幾個階段。 一、蒐集資料 在挑選題材之後,創作者需要用
Thumbnail
avatar
鬼才阿水Awater
2021-02-17
媒體識讀的嘗試-中視新聞都報些什麼內容?身處在台灣,民眾多少都會知道各大電視台、報紙背後有各自的政治立場。但是明顯偏向單一政黨立場的電視台,到底會不會影響媒體第四權傳遞真相? 
Thumbnail
avatar
A4紙
2019-02-25
媒體識讀性別練習曲媒體內容所傳達出的各種價值與訊息,是否真有助於促進性別在社會文化、傳統習俗或生活方式上的平等?或強化了性別差異與歧視呢?更多的是,媒體新聞、廣告與節目品質的參差不齊,充斥著性別歧視與刻板印象,阻礙學生個人性別意識的開展,因此,「性別平等與媒體識讀」更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avatar
王晧安
2018-10-15
孩子的媒體識讀素養這是個複雜的世界,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沒有簡單或終極的解答,偏偏現今從網路到傳統媒體的報導都朝向輕薄短小,所以不可避免的會片面化且零碎化,現代人已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瞭解事情為什麼會這樣,前因後果是如何?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17-11-29
孩子的媒體識讀素養現代人早上一起床到晚上睡覺為止,醒著的時間幾乎無時無刻被無所不在的資訊包圍,除了原先的電視、廣播、網路到智慧型手機,現在家長的教養難題已不是害怕孩子訊息不足,反而是如何協助他們不被媒體左右了心智能力。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17-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