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時報》2000年12月6日:中畫畫價 誰說不能高於西畫?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台灣時報》2000年12月6日:中畫畫價 誰說不能高於西畫?台灣時報第九版 民意最前線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六日

時論

中畫畫價 誰說不能高於西畫?

義雲高畫作拍賣價創新高 應予肯定 莫因民族自卑感作祟產生酸葡萄心態 楊碧君


大陸國寶級畫家義雲高的「大力王尊者」十一月二十六日於台北藝術市場拍賣,以七千二百萬新台幣(折合美金2207912.00元)成交,這在中畫市場是極震撼的新聞,因為在世的中畫家作品從沒有賣到這麼高價的,平均一平方英百六十七美元,一裁是新台幣二百二十五萬元,這麼高的拍價亦足以傲視西畫市場,可以說是中畫在國際藝壇揚眉吐氣為中國人爭光的盛事。

怎奈有些人心態可議,不思進一步了解學習或賞析義大師畫作的優點,反而信口開河找些不相干的理由說這畫價不正常。好像中畫就不可以賣像西畫那麼高的價錢。

中國的書畫藝術數千年來以其固有的技法以及蘊於其中的歷史和文化傳統,成為世界繪畫藝術寶庫中的瑰寶,但是,西畫的價格卻遠遠超過中畫幾十倍甚至幾千倍,這本是極不應該的,也是極不正常的,但這一不合情理的現實卻被某些自卑的華人視為理所當然,以至致當義雲高的中畫傲視國際畫壇時便產生酸葡萄心理,直稱不影響市場運作模式,好像中畫就該永遠低於西畫,其心理正是民族自卑感作祟。

試問,中畫畫價為什麼不能超過西畫?就繪畫而言,中國畫不僅不遜於西畫,反而由於其中蘊涵的五千年歷史及文化,中國畫遠較於西畫富有表現力及內涵,因此中國畫的收藏價值也高於西畫,純粹是由於近代西方經濟發展較快,才導致目前中西畫價格被大大扭曲。

藝術品給人以美感享受,宗教則教人思受和體證解脫,藝術與宗教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退一步說,如果存在所謂的宗教藝術,張大千先生的敦煌佛像和飛天、弘一大師的書畫以及西藏的唐卡,豈不更符合論者的標準,那為什麼這些宗教藝術沒有出現過高價呢?有哪一張作品賣出過百萬美金高價?

義雲高大師不僅是眾所週知藝術大師,也是當今佛教的巨匠大師,但佛教並不能代表藝術,如班禪、達賴、梵蒂岡的教皇、弘一大師、太虛大師他們的書法,又有哪一張宗教東西賣出過高價?

那些專門畫佛菩薩像的畫家們的作品,僅數百或數千元台幣便可隨處買到,試問,這些宗教意義的作品的價格哪一張進入了國際畫壇呢?況且,宗教藝術與義雲高大師的藝術更是毫不沾邊,義雲高大師的書畫藝術是中國書畫藝術的精華所聚,義雲高大師是集多種流派及技法並匯融自我風格於一身的大家,論者若不知義雲高其人或其藝術成就,就該虛心找尋資料來研究;做為自我提升的參考,不知其人其畫而妄言批評,實為道德與知識的墮落。

早在一九八六年,雲高大師即擔任中國教科文國畫研究會會長,當時該研究會的其他領導人如名譽會長、顧問、副會長有謝稚柳、周穎南、吳丈蜀、錢君匋、梁漱冥、萬籟鳴、臧克家等藝術大家,雲高大師在書畫藝術界的地位之高由此可見其證。

不但如此,大師本人所得到的成就也是歷代書畫名家所未曾達到的:

一、 世界上沒有一個畫家拿到四十八個國家和地區五六一二位專家學者定論的唯一的特級國際大師(元首級榮位),其證書由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簽發。義雲高是唯一的。

二、 世界上沒有一個畫家能讓美國加州州政府及舊金山市政府同一天宣布公元二OOO年三月八日列為大師日,義雲高是唯一的。

三、 在全世界,義雲高大師得到九十二所大學頒予博士學位和教授,其中四所大學授予教授職稱。

試想一下,如果義雲高大師不是一位真正的史無前例的道德文章藝術大家,中國政府怎麼會為他修建以大師的名字命名的藝術館呢?

raw-image






3會員
719內容數
歡迎大家完整轉發、刊印、宣傳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網站的內容,以方便利益到不同因緣的一切大眾!對於那些隱藏、扣壓,甚至詆毀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文告的人,無論他是什麼樣的身份、打著什麼樣的名號,佛弟子們一定要遠離,因為這些人一定是私慾貪得、為了個人利益而詐騙行人的妖人或騙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臺灣大案鑑識現場》 警匪對峙還原真相 《臺灣大案鑑識現場》是執業33年的前刑事鑑識中心主任阿善師(謝松善),秉持著薪火相傳、前人種樹的理念,在退休後依然兢兢業業地持續推動科學辦案的進程,生根、深耕刑事鑑定領域,精選經典案件並論述爭議議題,窮盡畢身所學集於一書的嘔心瀝血之作。
Thumbnail
avatar
閱讀不孤單:田羽心的私房書單
2023-04-19
《時事有感》|台積赴美設廠事件,應是台灣人藉由新聞報導好好認識美國的機會這陣子的台灣媒體充斥許多關於台積電赴美設廠的新聞,議題涵蓋政治、經濟、公司前景等諸多面向,筆者謹針對其中關於美國勞工對於到台積工作意願的新聞,提供一點淺見。
avatar
Chih-Yu Chen
2022-12-15
《台灣男子葉石濤》紀錄片觀後感「政治歸政治、文學歸文學」在葉石濤的紀錄片中證實了是某些人極不切實際的幻想。
Thumbnail
avatar
許嘉恬
2022-07-13
《台灣男子葉石濤》:誰是葉石濤?許卉林│2021│Taiwan│122min 觀賞《台灣男子葉石濤》,像是再讀了一遍臺灣文學系。這一方面使我懷念,卻也讓我深深懷疑,片中那些我熟悉的面孔、論述、作家、定位,如何吸引不知道葉石濤是誰的觀眾? 可能是葉老的緣故,讓我的預設期待過高了些吧?
Thumbnail
avatar
FlaneuR
2022-06-21
《台灣男子葉石濤》─每一個人都是特定的,被降下了專屬的文學這片土地,其實無關文學,這片土壤,是以一具具肉身種下的血肉之地。每一個行走的生命都是他自身的文學,他那一輩子面對的課題,而「文學是上帝給特定的人的天譴?」不,每一個人都是特定的,每一個人也都被降下了專屬的文學,文學中專屬的命題,而那個命題就是一次一次生命中起承轉合的天譴。
Thumbnail
avatar
日宣
2022-06-16
《台灣男子葉石濤》寫台灣的筆觸紀錄電影《台灣男子葉石濤》是紀錄一位走過日治時代並且也終能挺過國民政府的戒嚴時期,最後以自我對文字韌性和評論作品、提拔後輩成為台文學界重要的扛鼎作家,葉石濤的生平電影。其中1987年《台灣文學史綱》、1990年《西拉雅族的末裔》都界定葉石濤的理念:台灣文學寫的不是其它,而是台灣這片土地。
Thumbnail
avatar
陸坡 (LUPO)
2022-06-10
《吃的台灣史》,銜接你的食道和認識歷史的管道從小長輩就告訴我們,台灣早期是農業社會,靠牛耕作,基於對牛的感恩,所以不吃牛;等到外省人來了以後,才把吃牛的習慣帶進來。不過,我一直覺得很奇怪,中國自古不是以農立國嗎?為什麼外省人卻要吃牛?讀了《吃的台灣史》,我才恍然大悟……
Thumbnail
avatar
鴻雁
2021-12-10
《民報》是台灣知識份子的理想我當時想很久,在學生時代,我們什麼資源都沒有,辦黨外雜誌時,大家都很窮,還要被抓去關,我們還是在做!現在65 歲,不能說什麼資源都沒有,雖然不是很有氣力,但也有一點點累積,如果連這個都捨不得奉獻出來,我們整日想說要獨立建國那麼遠大的目標,說我們想要看到一個新而美麗國家,怎麼有可能?
Thumbnail
avatar
玉山社出版公司
2020-08-18
《26,980 位台灣人民寫給世界的一封信》集資刊登紐約時報頭版廣告之我見這個專案在短短18小時內,募得1023萬餘元新台幣,總贊助人數達15323人。緊鑼密鼓進行的同時,也有許多不同領域專家提出意見與貢獻,而我則希望由行銷與社會觀察的角度,來談談這次事件的我見,讓更多人能夠開啟具建設性的思考,並能以友善態度來的支持與關心社會議題。
Thumbnail
avatar
我是文案
20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