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熱的地方是哪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報道,儘管太陽是我們太陽系中最炙熱的天體,但與其他幾種天體相比,它的溫度卻相形見絀。那麼,宇宙中最熱的地方是哪裡呢?

哈佛大學黑洞計畫研究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丹尼爾‧帕倫博告訴趣味科學網站:「我認為,超大質量黑洞非常接近一個很好的答案,尤其是正在吸積(吞噬氣體)的超大質量黑洞。」他補充說,「攝食黑洞」裡的相對論性噴流——也就是被推進到「非常接近光速」的巨大物質噴流——特別炙熱。

raw-image

帕倫博說,到目前為止,有記錄的宇宙中最熱的地方是類星體3C273,這是一個明亮的區域,圍繞著一個距離地球約24億光年的超大質量黑洞。根據西維吉尼亞州格林班克天文台的數據,該區域的核心溫度約為10兆開爾文(超過華氏10兆華氏度或攝氏度)。但帕倫博補充說,這一估計溫度仍存在不確定性。

超大質量黑洞極為強大,位於大多數(如果不是全部的話)星系的中心。就像任何黑洞一樣,類星體3C273具有強大的引力,以至於任何東西,甚至是光,都無法逃脫它的控制。

儘管這個引力陷阱內部是寒冷的,但圍繞它旋轉的氣體環(被稱為「吸積盤」)卻相反。當分子被高速吸入黑洞時,物質之間碰撞產生的摩擦會釋放出數萬億攝氏度的溫度。相比之下,太陽表面溫度為5500攝氏度。帕倫博說,只有當黑洞的強磁場將附近一些物質鞭打成相對論性噴流時,溫度才會升高,這些噴流可以射向數百萬光年以外的太空。


但黑洞計畫研究中心的庫希卡·查特吉表示,宇宙中最熱的地方是哪裡?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可能取決於何時提問。儘管黑洞可能是穩定狀態下最熱的地方,但他表示,任何「有災難性事件的地方才是最熱的地方」。

當兩個大天體碰撞發生爆炸時,會產生極高的溫度。例如,根據2019年發表在《自然·物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兩顆中子星——大質量恆星坍縮後的核心——相碰撞可以產生8,000億攝氏度的溫度。查特吉說,黑洞與中子星碰撞也會釋放出難以置信的高溫。但就像曇花一現一樣,這些宇宙碰撞往往轉瞬即逝。

帕倫博說,確定宇宙中最熱的地方也很困難,因為“研究非常遙遠物體的溫度是件棘手事,你不能僅用溫度計來測量”,而且有關黑洞的準確溫度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不過,科學家測量了超大質量黑洞釋放的能量,黑洞可以發射明亮的光束、無線電波和X射線。研究人員可以根據考慮到這些來源產生的電磁輻射波長的模型來估計溫度。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太陽研究高級科學家理查德凱利告訴趣味科學網站:「我們讓來自遙遠天體的光線進入我們的望遠鏡。光線進入可以測量輻射能量或波長的感測器,我們建立一個光譜,透過分析光譜我們可以推測溫度。”

凱利說,未來一個名為「X射線成像和光譜任務」(XRISM)的X射線天文台將幫助科學家更精確地測量宇宙中的高溫氣體。隨著更先進的工具不斷被開發出來,科學家可能會發現比類星體3C273更熱的區域。

raw-image

參考資料:

類星體並不是單純的黑洞,噴流、吸積盤和黑洞是一個整體

一個奇怪的現象:整個宇宙在發“低燒”,但科學家卻找不到原因

揭秘黑洞的神奇,每個黑洞也許都是一個小宇宙,我們可能身處其中

恆星:宇宙最亮的明珠


avatar-img
10會員
55內容數
世界各地隱藏著許多夢幻景致值得我們去探索,更是身心靈的一場洗滌之旅,遊走在山林瀑布、童話般的冰川、彩虹、銀河、失落的秘境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書房旅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探索地球的眾多角落時,南極始終保持著它的神秘面紗,吸引著冒險家和科學家的目光。這是一片仍保持著未被玷污的純淨,帶給人類無數的驚奇與疑問。
一天24小時,地球人都知道。但你不知道的是,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地球的一天曾經只有5小時(還不夠睡場大覺)。那時,月球離地球非常近,就像掛在天空中的一個巨大的銀色球體。這一切,都要從一連串的星球暴力碰撞說起。
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透過實驗驗證多重宇宙的存在。除非我們處於宇宙的邊緣,能夠看到另一個宇宙正在向一個方向擴張,然而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到達宇宙的邊緣。——安德烈‧林德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
一項可能引發爭議的新研究顯示,宇宙的膨脹可能是一種幻想。這種對宇宙的重新思考還暗示,暗能量和暗物質之謎有望被解開。科學家認為,暗能量和暗物質佔宇宙能量和物質總量的約95%,但這兩者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近日報道,過去一個月裡,出現了關於宇宙中一些最奇怪恆星的有趣新聞——甚至是那些在我看來根本不應該算是恆星的天體,如「暗星」。
為確保在執行任務時處於最佳健康狀態,太空人需要經過大量訓練和嚴格篩檢,而這樣的人在太空中更容易生病,這或許有些諷刺。研究人員正在努力了解太空人為何生病以及會生什麼病,以盡量降低當下和今後太空探索的風險。
在探索地球的眾多角落時,南極始終保持著它的神秘面紗,吸引著冒險家和科學家的目光。這是一片仍保持著未被玷污的純淨,帶給人類無數的驚奇與疑問。
一天24小時,地球人都知道。但你不知道的是,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地球的一天曾經只有5小時(還不夠睡場大覺)。那時,月球離地球非常近,就像掛在天空中的一個巨大的銀色球體。這一切,都要從一連串的星球暴力碰撞說起。
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透過實驗驗證多重宇宙的存在。除非我們處於宇宙的邊緣,能夠看到另一個宇宙正在向一個方向擴張,然而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到達宇宙的邊緣。——安德烈‧林德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
一項可能引發爭議的新研究顯示,宇宙的膨脹可能是一種幻想。這種對宇宙的重新思考還暗示,暗能量和暗物質之謎有望被解開。科學家認為,暗能量和暗物質佔宇宙能量和物質總量的約95%,但這兩者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近日報道,過去一個月裡,出現了關於宇宙中一些最奇怪恆星的有趣新聞——甚至是那些在我看來根本不應該算是恆星的天體,如「暗星」。
為確保在執行任務時處於最佳健康狀態,太空人需要經過大量訓練和嚴格篩檢,而這樣的人在太空中更容易生病,這或許有些諷刺。研究人員正在努力了解太空人為何生病以及會生什麼病,以盡量降低當下和今後太空探索的風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太陽,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恆星,也是天文學界探索宇宙奧秘的關鍵。然而,即便距離地球約 1.5 億公里,太陽仍然隱藏著許多未解之謎。為了解開這些謎團,NASA 的探測器(如 Parker Solar Probe)正不斷挑戰極限,靠近太陽的炙熱核心。這些探測器不僅讓我們能更深入了解太陽的運作機制,也為
我們禮拜五校外教學去了天文館,我在天文館學到了很多知識,其中讓我最近相深刻的是,黑洞,它是全宇宙最不可思議的天體,它們誕生於大質量恆星生命盡頭的劇烈爆炸,它們能扭曲時空,它們能吞噬恆星,它們能產生重力波。 宇宙中存在著許多大小不同的黑洞,有很快就蒸發殆盡的小型黑洞,也有存在於星系中央,具有數百萬倍太
Thumbnail
耀眼的光芒除了給自己帶來榮耀外,也會灼傷他人,讓自己變得孤獨,這大概就是太陽的“獨孤求敗”吧。
Thumbnail
一顆聲色犬馬的行星,給我們帶來慾望的同時,又令我們被慾望所束縛。既是動力的源頭,又是矛盾的開始。
太陽系的第二顆行星是如何由適居轉變為嚴酷的環境?
Thumbnail
北極星是一顆靜止不動的明亮恒星嗎? 北極星是一顆最靠近北天極的一顆星 它也是比磁羅盤更穩定的導航工具 但今天的北極星不會永遠靜止不動 這是為什麽?北極星實際上不是特定恒星的名稱 它描述了距離地球北天極最近的恒星 北天極是天空中地球自轉軸 與天球相交的兩個點之一 因此 北極星是最靠
Thumbnail
目前地球人類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從而使地球環境推向數百萬年首見的高溫,並且也對生態系統產生長遠的影響。不過就現在碳排放的程度,雖然在未來部分區域可能因為嚴重的溫室效應而不再適合生物生存,但是大部分區域依然是適合居住的。 而隨著太陽越來越老,其體積會越來越大,最終在數十億年之後成為紅巨星並吞噬地球。在
天氣很熱,宇宙卻很冷。地球在發燒,宇宙卻是異常地冷靜,也許有什麼意外,但目前為止還不關地球的事,至少那種電影情節的撞擊地球不會很快就會發生,然後造成了世界末日。至於有沒有「真的」世界末日?我相信是有的,只不過,大概多半都是我們人類自己一手造成的,跟外太空無關,看看最近發生的世界大小事就可以知道:英
Thumbnail
人類一直想要深掘黑洞的秘密,是否該想想也許我們就身處黑洞之中,等待接受考驗
Thumbnail
首先聲明,這篇文章是我提供概念請ChatGPT將本文完成
Thumbnail
太陽,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恆星,也是天文學界探索宇宙奧秘的關鍵。然而,即便距離地球約 1.5 億公里,太陽仍然隱藏著許多未解之謎。為了解開這些謎團,NASA 的探測器(如 Parker Solar Probe)正不斷挑戰極限,靠近太陽的炙熱核心。這些探測器不僅讓我們能更深入了解太陽的運作機制,也為
我們禮拜五校外教學去了天文館,我在天文館學到了很多知識,其中讓我最近相深刻的是,黑洞,它是全宇宙最不可思議的天體,它們誕生於大質量恆星生命盡頭的劇烈爆炸,它們能扭曲時空,它們能吞噬恆星,它們能產生重力波。 宇宙中存在著許多大小不同的黑洞,有很快就蒸發殆盡的小型黑洞,也有存在於星系中央,具有數百萬倍太
Thumbnail
耀眼的光芒除了給自己帶來榮耀外,也會灼傷他人,讓自己變得孤獨,這大概就是太陽的“獨孤求敗”吧。
Thumbnail
一顆聲色犬馬的行星,給我們帶來慾望的同時,又令我們被慾望所束縛。既是動力的源頭,又是矛盾的開始。
太陽系的第二顆行星是如何由適居轉變為嚴酷的環境?
Thumbnail
北極星是一顆靜止不動的明亮恒星嗎? 北極星是一顆最靠近北天極的一顆星 它也是比磁羅盤更穩定的導航工具 但今天的北極星不會永遠靜止不動 這是為什麽?北極星實際上不是特定恒星的名稱 它描述了距離地球北天極最近的恒星 北天極是天空中地球自轉軸 與天球相交的兩個點之一 因此 北極星是最靠
Thumbnail
目前地球人類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從而使地球環境推向數百萬年首見的高溫,並且也對生態系統產生長遠的影響。不過就現在碳排放的程度,雖然在未來部分區域可能因為嚴重的溫室效應而不再適合生物生存,但是大部分區域依然是適合居住的。 而隨著太陽越來越老,其體積會越來越大,最終在數十億年之後成為紅巨星並吞噬地球。在
天氣很熱,宇宙卻很冷。地球在發燒,宇宙卻是異常地冷靜,也許有什麼意外,但目前為止還不關地球的事,至少那種電影情節的撞擊地球不會很快就會發生,然後造成了世界末日。至於有沒有「真的」世界末日?我相信是有的,只不過,大概多半都是我們人類自己一手造成的,跟外太空無關,看看最近發生的世界大小事就可以知道:英
Thumbnail
人類一直想要深掘黑洞的秘密,是否該想想也許我們就身處黑洞之中,等待接受考驗
Thumbnail
首先聲明,這篇文章是我提供概念請ChatGPT將本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