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時,國家元首需要透過廣播精神喊話軍隊及人民,凝聚向心力。例如英國喬治六世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對著民眾說出激勵人心的演講,而這演講不單是用以安撫人心也用來激勵士氣。
位於嘉義民雄的國家廣播文物館建置於1937年,其最初目的是為了當時日本政府南進之軍事心戰用途而成立。1945年二戰結束後,由中廣接收管理,直到1980年代仍隸屬國防部。1998年改制為國家電台,1999年成立國家廣播文物館。2004年成為台灣第一座展現台灣廣播歷史與故事的文物館。以上資料都是踏進廣播文物館後隨即被工作人員引導前往視聽室,觀看關於文物館紀錄片的史實。
週六微雨的午後,只有我們一行人入館參觀,隨著導覽員的解說,我們從一樓大型真空冷卻管開始這趟聲音旅程。文物館建築本體仍保留當年許多精巧細節,印象特別深刻的有三處,第一是展示不同時期的收音機展間。第二是廣播劇錄製的播音工作坊。在單一媒體的年代,讓廣播劇的音效加乘故事情節,放送想像力到聽眾耳裡。聲音的魔術師即是如此。
最後讓人讚嘆的是古董發射機展示室,館內陳列9個真空管儀器,還有台灣最大的真空管發射機。踩在時間的刻痕上,從廣播到podcast,從收音機到spotify。聽眾從被動接收訊息到主動選擇訊息,是一個時代的更迭。
離開文物館後,本想造訪開窗韻律及色彩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嘉義美術館,可惜時間不允許,期待下次再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