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漫談】文創的起點

【文創漫談】文創的起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茫然無知

有設計科系的同學,向我提到他滿腦袋都是好的想法,也能夠設計出好的作品,可是想到要自己開創企業,就覺得好難。我問他你的煩惱到底是什麼?好像講不清楚,你是要做出好東西就好了,還是想要做出好的東西還能賣錢,賣還了錢還要能夠養家活口,這一切是不搞清楚你自己就會茫然無知。另一個問題是你要替別人做,還是要自己做。替別人做我就等於是幫別人打工也就是上班的意思,上班其實就比較簡單,你只要先聽別人告訴你怎麼做就好了。而自己做其實就是你要創建一門生意,一個企業,由你自己來負責,我們就講要自己做,其中有哪些門道。

有機體

企業是有人用系列的作業方法產生賴以生存的利潤而形成的有機體,例如最簡單的麵攤仔,是由老闆一個人,從麵條店叫麵條加上菜販子買來的韮菜蔥花和借自隔壁住家的自來水管,在街邊架起一個火爐,幾張桌椅一些碗筷就這麼賣將起來。麵五塊錢加上少許蔥花韮菜幾毛錢的成本,煮開水放上麵條,等麵熟了放上韭菜,撈起麵在碗裡灑上蔥花,端上桌給客人用餐,一碗麵賣個30塊錢,下午跟晚上各賣個30碗,每天有1800塊錢的收入,扣掉麵條韮菜蔥花和水成本大約400塊,算下來還有個1400元的毛利,一個月4萬2,一年收入50萬,算下來勉強還行,這就是最微型的企業,度小月就是這麼開起來的。

成長

漸漸的生意越來越好,加上賣些小菜,收入也越來越多,老闆一個人忙不過來,太太來幫忙,太太負責前台給客人點菜上麵收錢洗碗,老闆只負責開賣前的熬湯切菜和現場煮麵,一天可以賣上150碗左右,加上小菜100碟,一天有個5000塊的收入,扣掉1000塊的開銷,小倆口一年可以有150萬的進帳,日子算是可以的。

企業抉擇

企業就是這麼形成的,經營或者管理者要將員工、技術、資金、機器、知識、流程做最適當的應用,以達到企業較好的利潤。企業也跟人一樣不可能一帆風順,不時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需要改善,又在某些節點需要做選擇,這些改善或選擇有的是局部的,有的則影響深遠,需要企業管理者去深入理解並審慎處理的,往往一個決策下去,就是千百萬業績上下,也可能導致員工會怨聲載道或歡欣鼓舞的。

寫下來

上面是一個企業大致的樣貌。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下了這第一個決定,也才知道你後續要怎麼做。文創產業容易嗎?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坑,或是一本百科全書,但你可以找到一些小的手冊,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先假設你自己是個麵店的老闆,在一張A4紙上寫出你所想到的一切,過個一個禮拜再讀一次,你會找到其中的缺點與不足。文創有五到,想到,說到,寫到,做到,最後才能給到。"寫下來"是你創業的第一步,也是日後自我檢討或與人溝通的最好方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463會員
3.2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普普文創 的其他內容
大哉問 文創的客人要什麼?這是個大哉問,簡單的說文創的客人什麼都,要也什麼都不要,這麼說起來很奇怪,但卻實實在在的是事實。因為文創的產品大多數是非必需品,非必需品就需要有合適的環境來創造購買的慾望,不管是商品還是藝術品都是一樣。你要給客人什麼,還是客人跟你要什麼,這就決定了你文創產品的面相。你是要
文化創意產業到底是什麼,沒有人搞得清楚,站在一個輔導行業的立場來看,文化創意產業應該有一個比較顯而易見的標準,那就是你如果要從事這個行業,最少你的收入要能夠支持你個人的生活為最低標準。 因為若你自己都不能支持,你自己就不可能成為產業,因為你不可能為別人帶來工作,一個人就可以
文創生意到底好不好做?這實在很難說,要看你怎麼做,有的人做的得心應手,有的人舉步維艱,那是因為文創的面向太多,要照顧到往往讓人疲於奔命,或者是有的人根本處在困境中而不自知,想知道為什麼嗎?聽一下的舉例 有一次到大陸某省做文化創意產業的研討會,有個40歲左右的中年男人提問到,我從小跟我父親學剪紙,做
最近許多文化創意產業工作者跟我抱怨,文化創意好難做,好辛苦都賺不到錢,我告訴他們:是呀!如果照你現在這樣做,是賺不到錢,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一臉懵懂的樣子,這也難怪,其實他們雖然在做文創,並不了解文化創意產業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有一次展覽,我帶領的團隊中有一個年輕帥氣的陶藝家,手藝非常好,做的茶
大哉問 文創的客人要什麼?這是個大哉問,簡單的說文創的客人什麼都,要也什麼都不要,這麼說起來很奇怪,但卻實實在在的是事實。因為文創的產品大多數是非必需品,非必需品就需要有合適的環境來創造購買的慾望,不管是商品還是藝術品都是一樣。你要給客人什麼,還是客人跟你要什麼,這就決定了你文創產品的面相。你是要
文化創意產業到底是什麼,沒有人搞得清楚,站在一個輔導行業的立場來看,文化創意產業應該有一個比較顯而易見的標準,那就是你如果要從事這個行業,最少你的收入要能夠支持你個人的生活為最低標準。 因為若你自己都不能支持,你自己就不可能成為產業,因為你不可能為別人帶來工作,一個人就可以
文創生意到底好不好做?這實在很難說,要看你怎麼做,有的人做的得心應手,有的人舉步維艱,那是因為文創的面向太多,要照顧到往往讓人疲於奔命,或者是有的人根本處在困境中而不自知,想知道為什麼嗎?聽一下的舉例 有一次到大陸某省做文化創意產業的研討會,有個40歲左右的中年男人提問到,我從小跟我父親學剪紙,做
最近許多文化創意產業工作者跟我抱怨,文化創意好難做,好辛苦都賺不到錢,我告訴他們:是呀!如果照你現在這樣做,是賺不到錢,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一臉懵懂的樣子,這也難怪,其實他們雖然在做文創,並不了解文化創意產業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有一次展覽,我帶領的團隊中有一個年輕帥氣的陶藝家,手藝非常好,做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