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台中梅鏡堂與謝雪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台中進德北路的一條巷子裡,有一棟歷史建築:梅鏡堂。巷弄入口處的巴洛克式瓶型、柚子型柱頭已顯得斑駁,周遭環境也有點雜亂。

走進巷內,看到一棟大門深鎖的閩南式三合院,門楣上嵌著「梅鏡堂」三字,應是出自名家之手。房子看起來有點老舊,但卻是個很有故事的地方。

raw-image
raw-image

梅鏡堂的第一代主人張樹敏,是個富商,他在1918年為一個身世坎坷、被賣為養女的18歲少女贖身,並納之為妾。這個少女名叫謝雪紅。

之後,張樹敏帶著謝雪紅到日本神戶經商,已經在自修日文與漢文的謝雪紅,在日本首度接觸社會主義思想,目睹因米而引起的社會騷動。

1919年,謝雪紅又隨張樹敏到青島,親歷如火如荼的五四運動,打開她的革命視野與抱負,回台後加入台灣文化協會,參與婦女及勞工社會運動。

1924、25年,她又隨張樹敏到上海,在當地投入抗日罷工遊行的五卅運動,然後加入中國共產黨,並被派往莫斯科的東方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受訓,回台後,即開始她往後的革命人生。

我也因而想起聽父親說過,在台北爆發二二八事件後,謝雪紅在台中戲院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說,會後並上街遊行。群眾的滿腔怒火就在台中街頭爆裂開來⋯⋯

雖然謝雪紅說張樹敏像個「採花蜂」,但沒有張樹敏,就不可能有後來的謝雪紅;沒有她,台灣歷史也許不會因此而改變,但謝雪紅個人、還有不少人的人生卻因此而被捲入狂風暴雨中。

那一段故事及故事中人都已隨風飄散,獨留殘存在窗邊牆腳的幾許舊痕供人懷想。

raw-image



avatar-img
934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溢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次來宜蘭的阮義忠台灣故事館,除了看到高信疆《紙上風雲》展外,也看了阮義忠的《映象之旅》展。  我很喜歡阮義忠那些捕捉台灣鄉土及庶民生活的黑白照片,不只勾起我很多兒時的回憶,而且讓某些被我淡忘的生命觀、價值觀又重新回到心中。  他這次展覽,《映象之旅》是在二樓,而一樓則是《阮義忠失落的優雅重現
到宜蘭的阮義忠台灣故事館,意外發現有「高信疆《紙上風雲》& 阮義忠《映象之旅》」聯展。 在我們那個年代,高信疆是台灣文化界的風雲人物,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在他的擘畫下,出現前所未有的新氣象,成了當時華人知識份子、藝文界人士注目的焦點與一展身手的舞台。 看著當年「人間」副刊那熟悉的充實版面、涵蓋面
鄧雨賢是〈望春風〉〈雨夜花〉〈四季紅〉〈月夜愁〉等膾炙人口歌曲的作曲者。 我們來到芎林的「鄧雨賢音樂文化公園」,走在綠樹滿園、鳥語花香的步道上,心中響起那些熟悉的旋律,覺得溫馨而自在。 鄧雨賢,1906年誕生於桃園龍潭,成長於台北艋舺,畢業於台北師範,師事一條慎三郎學習音樂。 畢業後,任教於大
 走出松山市場,白天的饒河街顯得明亮而稀微。我們彎進一條巷子,來到堤防外的基隆河畔。  松山舊名錫口,是凱達格蘭人巴賽族的社名,意為「河流彎曲處」,因基隆河在這裡轉個大彎。1705年泉州人來此開墾後,因淡水河河運發達,貨物集散,形成繁華的錫口街(今饒河街)。日治時期才改名松山,沿用至今。  夜晚
 午後和妻子搭捷運到松山站,走出二號出口,迎面就是松山市場的入口。  市場古典的招牌與造型,和周遭的新穎高樓相較,老舊得可愛。市場比想像小很多,又是公休日,多數商家都沒開,一眼望去,顯得狹窄、暗淡而殘陋。  當年在規劃捷運松山站時,原本想將它拆除,供捷運站出入口使用,但因具文資保存價值,而被留了
從頂茄荖(茄荖溪上游)來到下茄荖,行政劃分上成了彰化縣芬園鄉。 走進路邊的一條小巷,我們看到一道圍牆和深鎖的鐵門裡,兩棟比肩而立、美輪美奐、有著百年歷史的建築物: 右邊是綠瓦紅門、燕尾翹脊的傳統宗祠,名為「崇星堂」;左邊則是圓拱、廊柱林立,氣派雄偉的西式洋樓,名為「玉美堂」。 這是當地望族洪躼
 這次來宜蘭的阮義忠台灣故事館,除了看到高信疆《紙上風雲》展外,也看了阮義忠的《映象之旅》展。  我很喜歡阮義忠那些捕捉台灣鄉土及庶民生活的黑白照片,不只勾起我很多兒時的回憶,而且讓某些被我淡忘的生命觀、價值觀又重新回到心中。  他這次展覽,《映象之旅》是在二樓,而一樓則是《阮義忠失落的優雅重現
到宜蘭的阮義忠台灣故事館,意外發現有「高信疆《紙上風雲》& 阮義忠《映象之旅》」聯展。 在我們那個年代,高信疆是台灣文化界的風雲人物,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在他的擘畫下,出現前所未有的新氣象,成了當時華人知識份子、藝文界人士注目的焦點與一展身手的舞台。 看著當年「人間」副刊那熟悉的充實版面、涵蓋面
鄧雨賢是〈望春風〉〈雨夜花〉〈四季紅〉〈月夜愁〉等膾炙人口歌曲的作曲者。 我們來到芎林的「鄧雨賢音樂文化公園」,走在綠樹滿園、鳥語花香的步道上,心中響起那些熟悉的旋律,覺得溫馨而自在。 鄧雨賢,1906年誕生於桃園龍潭,成長於台北艋舺,畢業於台北師範,師事一條慎三郎學習音樂。 畢業後,任教於大
 走出松山市場,白天的饒河街顯得明亮而稀微。我們彎進一條巷子,來到堤防外的基隆河畔。  松山舊名錫口,是凱達格蘭人巴賽族的社名,意為「河流彎曲處」,因基隆河在這裡轉個大彎。1705年泉州人來此開墾後,因淡水河河運發達,貨物集散,形成繁華的錫口街(今饒河街)。日治時期才改名松山,沿用至今。  夜晚
 午後和妻子搭捷運到松山站,走出二號出口,迎面就是松山市場的入口。  市場古典的招牌與造型,和周遭的新穎高樓相較,老舊得可愛。市場比想像小很多,又是公休日,多數商家都沒開,一眼望去,顯得狹窄、暗淡而殘陋。  當年在規劃捷運松山站時,原本想將它拆除,供捷運站出入口使用,但因具文資保存價值,而被留了
從頂茄荖(茄荖溪上游)來到下茄荖,行政劃分上成了彰化縣芬園鄉。 走進路邊的一條小巷,我們看到一道圍牆和深鎖的鐵門裡,兩棟比肩而立、美輪美奐、有著百年歷史的建築物: 右邊是綠瓦紅門、燕尾翹脊的傳統宗祠,名為「崇星堂」;左邊則是圓拱、廊柱林立,氣派雄偉的西式洋樓,名為「玉美堂」。 這是當地望族洪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位千金大小姐叫做蕭奕芸,沒錯,自己的好閨蜜小芸曾經算是阿澤的一朵桃花。   蕭奕芸是蕭氏集團的千金二小姐,這個身份除了俞笙幾乎沒有人知道,是個極其低調的富家小姐,沒有去讀私立貴族學校反而到普通高中就學,自己搭乘交通工具代步從沒看過專車接送。   俞笙也是跟她變成朋友之後,才偶然從她
Thumbnail
我與明華園之緣起 在少女時代,常聽先母提起明華園無敵小生孫翠鳳老師從嫁入明華園戲劇總團才開始學做戲。 那時的我忙於學業、教書、甚至是結婚生子,因此竟到2023年在臺北藝術大學聆聽林茂賢教授、陳亞蘭視帝《雙金的碰撞》演講後,才觀賞到每個人一生至少要觀賞一次的《超炫白蛇傳》片段水淹金山寺。
Thumbnail
鎏金老師的邀約參加#牯嶺街文化小旅行,這次導覽由專業的中英日導覽何良正老師帶領大家走進歴史,他是牙科主任退休,很早就往自己最有興趣的導覽深耕。 ⚜第一站南門市場 南門市場的歷史,最早成立於1906年,地處日據時代的千歲町。 最初是一座露天市場,如今是台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 日劇
Thumbnail
王安憶的小說《天香》是她榮獲紅樓夢獎首獎的作品,本書描寫上海申府的生活和歷史背景,著重園林中繡畫的女性傳統,反映了晚明華靡頹廢的氣象。《天香》透過描述繡畫技巧和人物離合,呈現了女性的能動性和生命的強韌。作者王安憶的筆觸優雅含蓄,能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上海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Thumbnail
寫在三月某周日,高雄春天藝術節系列活動。 這周日,招了妹妹一家,前往一處未曾造訪的景點「逍遙園」,在一個城市鬧區點,存在一棟被修復的古蹟,其實地方不大,但深究該建築的由來與歷史,還是讓人花不少時間細細咀嚼這棟建築的故事。 逍遙園,1940年建成開園,為日本人大谷光瑞於1939年取得取得台灣製糖株
Thumbnail
京城貴門花府忽遭抄家流放,只剩滿門婦孺,花家長女花芷(張婧儀 飾)不得不展露鋒芒,出面撐起整個家,帶著一眾女眷崛起創業擺脫危機。 話說這位抄她家的就是男主顧宴惜,雖說抄她家也是職責所在,但這部劇真的就是專心在抄家,之中沒有太多不捨及曖昧等等,讓故事少了很多的言情味,卻也因為這樣正經八百的好看起來。
Thumbnail
人間有情却無情,野草無情似有情。許仙背負的情債,青蛇就由她和好友龜殼花聯手索還。有人慘死的房子沒人敢住,這是常識。於是很長一段時間這間房子閒置著。
Thumbnail
這是一篇介紹大臺北城生活的文章,重點內容包括捷運中正紀念堂站章戳介紹、園區內的梅花與櫻花種類,園區建築特色及相關活動,國家兩廳院的歷史與座位選擇,以及南門市場的市場環境與美食廣場營業時間。跟著霉女一起發現臺北的魅力吧!
Thumbnail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前身為「桃園市龍潭國小教職員日式宿舍群」,於西元2012年登錄為歷史建築。鍾老師在此處完成多部重要的作品,這裡不只是他與家人兒女們共同生活的居所,也是台灣作家聚會的重要場域,甚而被稱為是「戰後台灣文學發祥地」。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位千金大小姐叫做蕭奕芸,沒錯,自己的好閨蜜小芸曾經算是阿澤的一朵桃花。   蕭奕芸是蕭氏集團的千金二小姐,這個身份除了俞笙幾乎沒有人知道,是個極其低調的富家小姐,沒有去讀私立貴族學校反而到普通高中就學,自己搭乘交通工具代步從沒看過專車接送。   俞笙也是跟她變成朋友之後,才偶然從她
Thumbnail
我與明華園之緣起 在少女時代,常聽先母提起明華園無敵小生孫翠鳳老師從嫁入明華園戲劇總團才開始學做戲。 那時的我忙於學業、教書、甚至是結婚生子,因此竟到2023年在臺北藝術大學聆聽林茂賢教授、陳亞蘭視帝《雙金的碰撞》演講後,才觀賞到每個人一生至少要觀賞一次的《超炫白蛇傳》片段水淹金山寺。
Thumbnail
鎏金老師的邀約參加#牯嶺街文化小旅行,這次導覽由專業的中英日導覽何良正老師帶領大家走進歴史,他是牙科主任退休,很早就往自己最有興趣的導覽深耕。 ⚜第一站南門市場 南門市場的歷史,最早成立於1906年,地處日據時代的千歲町。 最初是一座露天市場,如今是台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 日劇
Thumbnail
王安憶的小說《天香》是她榮獲紅樓夢獎首獎的作品,本書描寫上海申府的生活和歷史背景,著重園林中繡畫的女性傳統,反映了晚明華靡頹廢的氣象。《天香》透過描述繡畫技巧和人物離合,呈現了女性的能動性和生命的強韌。作者王安憶的筆觸優雅含蓄,能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上海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Thumbnail
寫在三月某周日,高雄春天藝術節系列活動。 這周日,招了妹妹一家,前往一處未曾造訪的景點「逍遙園」,在一個城市鬧區點,存在一棟被修復的古蹟,其實地方不大,但深究該建築的由來與歷史,還是讓人花不少時間細細咀嚼這棟建築的故事。 逍遙園,1940年建成開園,為日本人大谷光瑞於1939年取得取得台灣製糖株
Thumbnail
京城貴門花府忽遭抄家流放,只剩滿門婦孺,花家長女花芷(張婧儀 飾)不得不展露鋒芒,出面撐起整個家,帶著一眾女眷崛起創業擺脫危機。 話說這位抄她家的就是男主顧宴惜,雖說抄她家也是職責所在,但這部劇真的就是專心在抄家,之中沒有太多不捨及曖昧等等,讓故事少了很多的言情味,卻也因為這樣正經八百的好看起來。
Thumbnail
人間有情却無情,野草無情似有情。許仙背負的情債,青蛇就由她和好友龜殼花聯手索還。有人慘死的房子沒人敢住,這是常識。於是很長一段時間這間房子閒置著。
Thumbnail
這是一篇介紹大臺北城生活的文章,重點內容包括捷運中正紀念堂站章戳介紹、園區內的梅花與櫻花種類,園區建築特色及相關活動,國家兩廳院的歷史與座位選擇,以及南門市場的市場環境與美食廣場營業時間。跟著霉女一起發現臺北的魅力吧!
Thumbnail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前身為「桃園市龍潭國小教職員日式宿舍群」,於西元2012年登錄為歷史建築。鍾老師在此處完成多部重要的作品,這裡不只是他與家人兒女們共同生活的居所,也是台灣作家聚會的重要場域,甚而被稱為是「戰後台灣文學發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