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星星都消失了:<時間迴旋三部曲>讀後(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場末日的祭典

<時間迴旋>是三部曲的首部曲,也是最成功、最動人的一部。它主要描述在某個夜裡眾星驀地沉寂,地球彷彿被包裹在一層看不見的黑紗中,星月俱已無蹤,這個現象被稱做「時間迴旋」。雖然隔日太陽還是昇起,但這個太陽已非昨日的太陽,人們已逐漸了解,原本應該是五十億年後才會發生的太陽走向死亡變成紅巨星吞噬近日行星的末日事件,將在五十年後發生,世界正朝向一個已知的末日未來疾駛而去……。

在這部小說中,小說的敘述者泰勒在他十二歲時與他十三歲的雙胞胎鄰居傑森與黛安,在那個夜晚巧好目睹了時間迴旋的發生,從此時間迴旋成了籠罩不去的陰影伴隨著他們長大,也隨著他們長大,末日愈來愈近。

西方文明有兩個重要的傳統,一個是希臘文明以來的理性主義傳統,另一個是基督教信仰所代表的強調原罪與救贖的道德傳統。兩者構成了西方文明的重要礎石。面對時間迴旋,雙胞胎兄妹傑森與黛安分別代表了兩個不同西方傳統。傑森一如那些一脈相傳的理性主義者,他們堅信世界萬物都有一個運行的原理,無論是宇宙的誕生或是生命的演化,無論是生命的或非生命的皆然,都會遵循這根本的原理,因此他希望能弄清楚時間迴旋是怎麼一回事,去探索人類在末日祭典後是否還有生存的機會。黛安則代表了另一個神學的、形而上的傳統。他們相信人們因為自己的罪,終會走上滅亡,因此面對時間迴旋的末日,面對最終的審判,人們惟有懺悔唯有相信神,才能得到最後救贖。敘事者泰勒則介於兩者之間,他不知道自己是否相信神,他也不知道弄清楚時間迴旋的真相後,最終是否能救得了人類?而絕大部分的人們都像泰勒這樣。

時間迴旋開始,在經歷短暫的混亂後,末日雖已進入倒數計時,但大部分的人還是選擇繼續過同樣的生活,雖說五十億年和五十年不可以道里計,但五十年的時間還是會讓絕大部份人選擇遺忘,假裝世界並未改變,繼續過自己的小日子。其間或者人們持續在神的有無間辯證,在理性與神學各自世界裡尋求慰藉。但是末日既已開始倒數,祭典終將舉行,這個過程將會帶來不同的希望、幻滅到絕望與毀滅。這過程其實是痛苦的,緩慢的。只是末日如果真實的橫在前面,而我們只能寄希望於渺渺的、甚至都不能確定那是否存在的—無論是科學上或是神學上的—救贖,最終審判來臨時就會是一場狂暴的毀滅。整部小說描寫的就是這樣一場漫長而又悲傷的末日迴旋曲。

當然這本書並非天啟式的預言故事,它是在科幻類型的架構下,以一種詩意的節奏娓娓說著「一個人、一個家庭,乃至於一整個世代被捲入一連串令人難以理解的事件。」藉著這些事件,讓我們去思考我們的演化命運與人類終曲。回到現實世界,我們知道太陽系最終會毀滅,有一天地球也會不適於人居,當然在那一切發生之前,很可能人類就已成遺跡,不復存在。因為地球演化出人類這樣的物種至多不超過二十萬年,而事實上衡諸地球歷史,能夠存在超過數千萬年以上的物種其實也不多見,因為生命總是持續演化著、變化著。只是地球最終演化出如我們這樣存在心智或意識的物種,我們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的出現對於地球的意義是什麼?而對於宇宙又是什麼?我們是一整個宇宙演化規則的一部分,所以我們的出現是必然?還是我們只是演化的偶然,意外得到普羅米修斯的天火,意外在銀河系邊緣一隅的一個小星系裡綻放出璀璨的心智之花,而這花只會偶然到朝生夕滅,無人聞問?

當然現在我們才真正要起步去探究我們存在的意義而已,但是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是否會提前吹起熄燈號,終結了我們自己的文明?我們願不願意給我們自己這樣一個機會去探究自己存在的意義。我想我們的生活方式或許不致於滅絕了我們自己,但可能滅絕了我們的文明,如果我們最終滅絕了自己的文明,我想我們就不會有能力再去探究我們存在的意義。

由於物理上的限制,很可能人類終究無法逾越我們生存的這個太陽系,甚至我們都無法逾越我們生存的這個星球,因此到了命運終曲時,或者我們會想辦法寄出一個瓶中信,寄出像小說中描述的馮紐曼式機器,告訴宇宙中的其他心智,我們存在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在南方的黃昏裡遇見夕陽的沙龍
5會員
41內容數
主要是記錄自己的讀書心得,一些閱後的個人獨白與絮語。
2024/07/29
約翰‧溫德姆的<三尖樹時代>是一部關於文明崩潰的經典科幻小說,探討人類在文明消失後如何生存的困境。小說描述了文明崩毀後,倖存者面臨的困境與重建文明的可能性,並藉由這些描寫來反思現代文明的價值觀與生存至上的目標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2024/07/29
約翰‧溫德姆的<三尖樹時代>是一部關於文明崩潰的經典科幻小說,探討人類在文明消失後如何生存的困境。小說描述了文明崩毀後,倖存者面臨的困境與重建文明的可能性,並藉由這些描寫來反思現代文明的價值觀與生存至上的目標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2024/06/14
人類文明的發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明朝的興衰一直是歷史爭論的焦點。缺乏準確控制氣候的力量使農業生產難以穩定,而大氣波動引發的災難,終結了明朝。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2024/06/14
人類文明的發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明朝的興衰一直是歷史爭論的焦點。缺乏準確控制氣候的力量使農業生產難以穩定,而大氣波動引發的災難,終結了明朝。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2024/03/19
第一次讀完挪威的森林已是多年以前,這次重新把這本小說再翻讀了一次,當然,這並不像從前那樣,一字一句的讀完,只是簡略地翻過一次,雖然只是這樣,也慢慢回想起故事情節來,然後耳邊,其實正確來講應該是心裏,緩緩響起Yesterday Once More的幽緩節奏。
Thumbnail
2024/03/19
第一次讀完挪威的森林已是多年以前,這次重新把這本小說再翻讀了一次,當然,這並不像從前那樣,一字一句的讀完,只是簡略地翻過一次,雖然只是這樣,也慢慢回想起故事情節來,然後耳邊,其實正確來講應該是心裏,緩緩響起Yesterday Once More的幽緩節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部小說雖是科幻類型作品,但其實是一部寓言故事,深刻書寫了當人類理性崩潰時一切非理性的瘋狂行為。
Thumbnail
這部小說雖是科幻類型作品,但其實是一部寓言故事,深刻書寫了當人類理性崩潰時一切非理性的瘋狂行為。
Thumbnail
瓶中信最後終於承載到主角的最初的心靈裡,而他將看到未來,並寫下預言,因此他最終將不只改變了自己的未來,或許也改變了另一個(或同一個)時間的未來。
Thumbnail
瓶中信最後終於承載到主角的最初的心靈裡,而他將看到未來,並寫下預言,因此他最終將不只改變了自己的未來,或許也改變了另一個(或同一個)時間的未來。
Thumbnail
我們恐懼死亡,因為死亡意味某種未知力量,終結了我們與世間的一切關聯。源自對於死亡的未知恐懼,所以我們渴望永生。而永生事實不可得,所以我們摸索死後世界。
Thumbnail
我們恐懼死亡,因為死亡意味某種未知力量,終結了我們與世間的一切關聯。源自對於死亡的未知恐懼,所以我們渴望永生。而永生事實不可得,所以我們摸索死後世界。
Thumbnail
<時間迴旋>是三部曲的首部曲,也是最成功、最動人的一部。它主要描述在某個夜裡眾星驀地沉寂,地球彷彿被包裹在一層看不見的黑紗中,星月俱已無蹤,這個現象被稱做「時間迴旋」。
Thumbnail
<時間迴旋>是三部曲的首部曲,也是最成功、最動人的一部。它主要描述在某個夜裡眾星驀地沉寂,地球彷彿被包裹在一層看不見的黑紗中,星月俱已無蹤,這個現象被稱做「時間迴旋」。
Thumbnail
未來的祕密,根植於過去 - 四千年前,近東地區目擊了神和他的兒子所許諾的人間天堂;三千多年前,埃及的國王與人民渴求一個彌賽亞時間(messianic time);兩千年前,猶大的人們想知道救世主是否會出現;直到今天,我們仍然為這些謎團所困惑。預言會成真嗎?完結日.善惡大決戰與回歸的預言
Thumbnail
未來的祕密,根植於過去 - 四千年前,近東地區目擊了神和他的兒子所許諾的人間天堂;三千多年前,埃及的國王與人民渴求一個彌賽亞時間(messianic time);兩千年前,猶大的人們想知道救世主是否會出現;直到今天,我們仍然為這些謎團所困惑。預言會成真嗎?完結日.善惡大決戰與回歸的預言
Thumbnail
前言 死亡/災難/意味著甚麼?應該如何面對?ESCHATON 動機與目的 健忘的人們 / 安居樂道的騙局 / 集中處死的場地 / 未雨綢繆的智者 議題分析 防空避難分布圖 / 民房坑道周圍避難設施/避難疏散路線 預期成果 災前 / 災中 / 災後(第二篇有談過了) 完整版計畫書
Thumbnail
前言 死亡/災難/意味著甚麼?應該如何面對?ESCHATON 動機與目的 健忘的人們 / 安居樂道的騙局 / 集中處死的場地 / 未雨綢繆的智者 議題分析 防空避難分布圖 / 民房坑道周圍避難設施/避難疏散路線 預期成果 災前 / 災中 / 災後(第二篇有談過了) 完整版計畫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