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夏天裡的冷氣團:<價崩:氣候危機與大明王朝的終結>讀後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人類這個物種出現在地球上已約20餘萬年,漫長的20餘萬年來,大部分時候人類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並未定居一處,是這個星球上的漫遊著,一直到一萬年前農耕才出現,人類開始定居生活,文明方現曙光。何以如此?因為這20餘萬年來我們的星球大致上是處於冰河時期,乾而冷,直到萬餘年前,進入一個較為溫暖的間冰期,星球變得較為潮溼與暖和後,人類方能發展農業開展文明。所以說人類文明是間冰期的產物,應不為過。

不過間冰期並非是一個永恆溫暖的漫長夏天,仍是冷暖交替的。冷暖交替的氣候影響了人類文明的繁盛與崩解,一個帝國興起,然後又一個帝國滅亡。因為農耕這樣的生活型態,無疑是極度仰賴適當的雨水與溫暖的陽光,不過這兩種都不是人類力量所能準確掌握。因此農耕生活型態其實是不穩定的,尤其在前工業時代。在冷暖交替不已的世界裡,暖期的豐收總是繁衍了過多的人口,到了冷期到來,穀物開始歉收,生產量已養不活暖期所膨脹多出的人口,於是饑饉發生,接續的就是動亂與死亡,帝國潰滅,朝代於焉更替。

傳統的歷史書寫,處理這類朝代交替,卻不外是皇帝失德或朝廷小人當道,乃至黨爭傾軋,因此失去天命。會有這樣的歷史敘事,主要是書寫歷史的人都是在朝代交替混戰中的勝利者,唯有如此敘事,才能彰顯勝利者的勝利是承繼了天命。

明朝於1644年傾覆,「朝廷小人當道,黨爭傾軋不已」,這是常態史書對於明朝滅亡原因的標準答案,這些說法都是事實。但是這些敘事是否就是正確答案?或完整答案?近來的氣候歷史研究,已開始認定,除了人禍之外,極端氣候所造成的天災,也是摧毀明王朝的重要原因。

前面提過,間冰期並非是一個永恆溫暖的漫長夏天。萬餘年來,在這個漫長間冰期間,仍然出現了三次歷時較長的冷期,最近的一次大約開始於14世紀初,19世紀中結束,一般稱這次冷期為「小冰河時期」,不過這段期間並非地質學上定義的冰河期,它僅是一個降溫期,不過僅僅只是降溫,也可能引發人類社會的災難。元。明兩代大致都處於這個降溫期之中,明王朝重農的建國策略,也與元末因氣候劇變引發的災難、戰亂的教訓有關,明朝從建國伊始就著重在防止類似元末飢荒的出現。明太祖幼年深受其害,他知道這樣的災難將會摧毀他的帝國,因此他一即位,就在帝國各處廣建糧倉,儲備好糧食。不過,最終他的帝國仍然消殞了,只是造成他的帝國消殞的原因是人謀不臧,或是其他原因呢?

<價崩:氣候危機與大明王朝的終結>一書獨特之處在於作者從卷帙浩繁的史料文本之中爬梳出大量的物價資料,透過這些物價資訊重建了明朝不同階層之人的消費實況與生活細節,而這些價格資訊中最重要的是糧價。從明王朝建立的1368年到1644年,經歷了多次糧價的上漲波動,這些價格異常波動都是肇因於糧食歉收,糧食需求是剛性的,不易隨著價格上漲而降低。下圖是作者分別以銅、銀不同計價單位所繪出的災荒糧價圖。A是以銅計價(單位為文),B是以銀計價(單位為兩)。

raw-image

明代大部分時間裡,以銅計價的的每斗米價為25-30文,這是承平之時的糧價,遭逢歉收糧價上漲之時,每斗米可以飆漲到100-200文,明朝廣建糧倉的平準政策對付這樣的異常波動,應該是有效的。不過到了1630年以後,每斗米價格波動到1000文以上,甚至有誇張的萬文記錄,這樣的價格已經可以理解連政府的糧倉都已是空了。史書記載此時「極寒,河、湖皆凍」,接踵而來的沙塵暴、蝗災、嚴重乾旱摧毀了農業生產體制,生產端早已失控,市場機制也完全失效。此時萬文糧價意味了有行無市。飢餓引發的求生本能驅使災民叛變蜂起,明帝國終於撐不過糧食價格毀敗的最後一擊,而這正是「小冰期」中一次嚴峻氣候波動對於農業生產的嚴酷考驗。

整個明代人都生活於寒冷期中,一開始執政者就意識到乾與冷的挑戰,也做足了準備,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明代人都撐過來,但撐不過最後一次。依據估計,萬曆年間明帝國人口約為2億,經歷了1630-1640的災變,到了清康熙之時,人口已不足1億。大部分人可能都死於飢餓。

由明朝的例子,可以得知人類文明面臨惡劣環境有其韌性,人類也會提前因應,不過這一切都有極限,到了真正極端氣候來臨,也許就躲不過最後一擊。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溫暖的時代,我們對於能源的掌握力,也讓當代文明較諸前工業化世界更有韌性。寒冷會摧毀一個文明,潮溼與溫暖從來都不是問題,不過如果是過度的溼與熱呢?人類歷史上並無類似紀錄。這或許是當代人類需要嚴肅思考與研究的課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在南方的黃昏裡遇見夕陽的沙龍
5會員
41內容數
主要是記錄自己的讀書心得,一些閱後的個人獨白與絮語。
2024/07/29
約翰‧溫德姆的<三尖樹時代>是一部關於文明崩潰的經典科幻小說,探討人類在文明消失後如何生存的困境。小說描述了文明崩毀後,倖存者面臨的困境與重建文明的可能性,並藉由這些描寫來反思現代文明的價值觀與生存至上的目標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2024/07/29
約翰‧溫德姆的<三尖樹時代>是一部關於文明崩潰的經典科幻小說,探討人類在文明消失後如何生存的困境。小說描述了文明崩毀後,倖存者面臨的困境與重建文明的可能性,並藉由這些描寫來反思現代文明的價值觀與生存至上的目標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2024/03/19
第一次讀完挪威的森林已是多年以前,這次重新把這本小說再翻讀了一次,當然,這並不像從前那樣,一字一句的讀完,只是簡略地翻過一次,雖然只是這樣,也慢慢回想起故事情節來,然後耳邊,其實正確來講應該是心裏,緩緩響起Yesterday Once More的幽緩節奏。
Thumbnail
2024/03/19
第一次讀完挪威的森林已是多年以前,這次重新把這本小說再翻讀了一次,當然,這並不像從前那樣,一字一句的讀完,只是簡略地翻過一次,雖然只是這樣,也慢慢回想起故事情節來,然後耳邊,其實正確來講應該是心裏,緩緩響起Yesterday Once More的幽緩節奏。
Thumbnail
2024/03/13
《風之影》是一部描寫關於西班牙佛朗哥獨裁統治時期的小說,描述了一個少年尋找作者以及作者其他作品的探祕過程。全書充滿著詩意的雋永語句,滿滿是哥德小說的傳奇氛圍。
Thumbnail
2024/03/13
《風之影》是一部描寫關於西班牙佛朗哥獨裁統治時期的小說,描述了一個少年尋找作者以及作者其他作品的探祕過程。全書充滿著詩意的雋永語句,滿滿是哥德小說的傳奇氛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你是否感覺到最近的天氣愈來愈熱,自2023年6月起,13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1.64°C,超過《巴黎協定》1.5°C上限。根據全球經濟論壇《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未來十年的十大風險議題,前四名都是環境風險相關的範疇,分別為:極端天氣事件。地球系統發生重大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
Thumbnail
你是否感覺到最近的天氣愈來愈熱,自2023年6月起,13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1.64°C,超過《巴黎協定》1.5°C上限。根據全球經濟論壇《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未來十年的十大風險議題,前四名都是環境風險相關的範疇,分別為:極端天氣事件。地球系統發生重大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
Thumbnail
自從人類在一萬多年前開始務農之後,就一直在對生態系統發生影響。在大面積的土地上種植單一農作物,會降低當地的生態多樣性,更不用提為了保證收穫而進行的施肥、除蟲與除草了。 而隨著人類從一個地區遷移到另一個地區,人們也會帶著自己的「農業包裹」一起移動。這些植物的移動,對在地植物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自從人類在一萬多年前開始務農之後,就一直在對生態系統發生影響。在大面積的土地上種植單一農作物,會降低當地的生態多樣性,更不用提為了保證收穫而進行的施肥、除蟲與除草了。 而隨著人類從一個地區遷移到另一個地區,人們也會帶著自己的「農業包裹」一起移動。這些植物的移動,對在地植物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發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明朝的興衰一直是歷史爭論的焦點。缺乏準確控制氣候的力量使農業生產難以穩定,而大氣波動引發的災難,終結了明朝。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發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明朝的興衰一直是歷史爭論的焦點。缺乏準確控制氣候的力量使農業生產難以穩定,而大氣波動引發的災難,終結了明朝。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本文探討氣候變化的根源、影響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呼籲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努力以保護地球生態。
Thumbnail
本文探討氣候變化的根源、影響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呼籲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努力以保護地球生態。
Thumbnail
歷史是記錄時間的學問,地理決定了世界的文化與歷史。本文探討了地理如何形塑了不同地區的歷史和文化,以及地理因素對於人類生活、貿易、宗教和藝術的影響。
Thumbnail
歷史是記錄時間的學問,地理決定了世界的文化與歷史。本文探討了地理如何形塑了不同地區的歷史和文化,以及地理因素對於人類生活、貿易、宗教和藝術的影響。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演進與軌跡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最初是由打獵和採集開始。隨著人群的聚集,人們逐漸開始「定居」,建立部落。社會學在日本稱為「群學」。人類文化的傳承主要來自於文字的發明和書寫的開始。在歐洲,城邦逐漸興起。隨後,隨著人類資源的有限性,大航海時代開啟了第二次文明的高峰期。這主要歸因於國際貿易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演進與軌跡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最初是由打獵和採集開始。隨著人群的聚集,人們逐漸開始「定居」,建立部落。社會學在日本稱為「群學」。人類文化的傳承主要來自於文字的發明和書寫的開始。在歐洲,城邦逐漸興起。隨後,隨著人類資源的有限性,大航海時代開啟了第二次文明的高峰期。這主要歸因於國際貿易
Thumbnail
本文探討關於人類歷史和文明的躍進發展,包含人類的發展速度、社會體制、政治力量、資本和宗教體系等方面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同時闡述了人類面臨的挑戰和變遷。
Thumbnail
本文探討關於人類歷史和文明的躍進發展,包含人類的發展速度、社會體制、政治力量、資本和宗教體系等方面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同時闡述了人類面臨的挑戰和變遷。
Thumbnail
由於受到太陽活動的減弱等一系列複雜原因的綜合影響,自東漢開國到西晉末年,整個世界的溫度大約降了1.5攝氏度左右。 上圖兩條紅線之間,是這段小冰河期的大體時間。 跨度為東漢、三國、兩晉和南北朝。 這段時間的中華大地剛好很神奇的出現了第一次異族大侵入和民族大融合。 再往後面的朝代看,這張圖更為直
Thumbnail
由於受到太陽活動的減弱等一系列複雜原因的綜合影響,自東漢開國到西晉末年,整個世界的溫度大約降了1.5攝氏度左右。 上圖兩條紅線之間,是這段小冰河期的大體時間。 跨度為東漢、三國、兩晉和南北朝。 這段時間的中華大地剛好很神奇的出現了第一次異族大侵入和民族大融合。 再往後面的朝代看,這張圖更為直
Thumbnail
人類從距今20萬年前出現,存在着13萬年的空白期。那麼這段期間,人類在哪?如今的文明只消耗了7000多年的時間就發展到了如此地步...
Thumbnail
人類從距今20萬年前出現,存在着13萬年的空白期。那麼這段期間,人類在哪?如今的文明只消耗了7000多年的時間就發展到了如此地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