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Five Years》
2023.10.04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藍盒子
這回是衝著倫敦西區的團隊去看的,臨時在網上和人湊雙人套票也是頭一遭,坐在藍色盒子的最後一排,是看不到演員表情的距離。舞台架著大大的 L5Y 燈為背景,樂隊在後面,中央是旋轉舞臺和平臺鋼琴,平臺鋼琴竟然是讓沒有唱歌的演員為對方伴奏用的,身為不會演戲只會彈一點鋼琴的人,我非常佩服演音樂劇時要唱歌還要彈鋼琴這件事,更佩服男演員可以再踩著鋼琴用吉他自彈自唱。
我看的是 Surie 和 Lenny 的場。裸看。唯一知道的資訊是男女主角的時間線是相反的,每首歌曲就是兩個角色各自的獨白,兩個角色幾乎沒有交集互動,連自己故事線裡了其他角色也是一人分飾完成;時間線的黃金交叉點在結婚時候,Cathy 和 Jamie 坐在鋼琴前唱著那個做出重大決定的當下,終於對視對唱,他們的互動顯得熟悉又陌生,而後又分開,朝著前進的時序與回顧的過往繼續唱著。也是在這之後,接下來的歌曲跟劇情都無法進入我的腦袋中了。
〈Still Hurting〉是非常好的開場,讓人留下印象的心碎,開頭先講結論的破題。其他有印象的歌曲是〈The Schmuel Song〉和〈A Summer in Ohio〉,〈The Schmuel Song〉的敘事性質增加了整部戲大量獨唱歌曲中的戲劇性,用老爺爺的鐘鼓勵他完成自己的心願來跟Cathy 告白,很喜歡用歌曲講跟劇情毫不相干的古老時候的故事;〈A Summer in Ohio〉跳到 Cathy 在家鄉的炙熱夏日,我覺得演員的詮釋很有畫面感,好像我們真的一個人在無聊的家鄉小鎮,等待著與情人相聚、回到追夢路上的時刻;另外 Audition 那一段表演也很真實,每次看到演員演演員都覺得層次會不會太多,這樣是好演還是不好演?
忽然發現大部分劇本裡的角色都是有夢想的,就是所謂的目標吧。
這就是角色與人不同的地方嗎?
《Last Five Years》的編排方式對我來說很新鮮,不太習慣角色互動這麼少的劇情,第一次看的話對於大部分的內容會比較沒記憶點,因為每首獨唱的獨立性都太高了,比較像演唱會裡的一首一首歌曲,以音樂劇來說似乎沒有到此生必看的地步(也有可能是坐最後一排感受不到的緣故吧)。音樂還是很棒的,鋼琴還是我最喜歡的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