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心理遊戲的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既然,心理遊戲的結果都是負向的,那有沒有辦法避免進入心理遊戲呢?理論上有方法,但實際上運作困難!因為,心理遊戲之所以讓人著迷及難以拒絕,是因為心理遊戲的結果滿足了雙方的內在/內心(潛意識)需求。

啟動心理遊戲需要「餌」,意即,當有人拋出「餌」時,他/她就像姜太公般耐心地等待著願意上鉤與其進行心理遊戲的人。

什麼是心理遊戲的「餌」?

「餌」指的是「曖昧溝通」,當講到曖昧時,可能容易被聯想為男女之間的曖昧關係。的確,曖昧就是隱晦及不清不楚的狀態,不過,曖昧溝通並不限於曖昧關係中。

曖昧溝通:當說出口的社交訊息與隱而未言的內心訊息不一致時,即,溝通的結果以非語言之內心訊息(內心的OS)為主,而非口語社交訊息所決定之溝通規則。

以前一篇文章中的情境對話來簡單說明:

************

父/母:等等要去寫功課!

孩子:好(眼睛仍盯著電視/手機)。

************

以[等等要去寫功課]這句話為例,曖昧溝通隱藏在哪裡呢?

1、[等等]兩字,有父母希望孩子聽到提醒後主動去寫功課的期待。

2、[等等]兩字,就算父母沒有特別講清楚幾分鐘後,仍希望孩子知道父母的期待。

3、父母內心未說出口的OS可能是:我都提醒了,你最好馬上去寫功課!

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嗎?當然有,因為沒說出口的內心OS反應的是每個說話者當下的狀態,所以會因人而異。

上述任何一種可能的內心OS,都是啟動心理遊戲的「餌」,當孩子的反應是「敷衍地回應、且沒動作」時,心理遊戲即將展開,因為人父母者通常難以接受「被孩子忽略」,故溝通的最後,就會是雙方不歡而散的心理遊戲負向結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ming心理師.談心❣️說情
19會員
36內容數
1. 透過TA溝通分析探討心理遊戲 2. 書寫生活及心情點滴
2025/02/16
本文探討近期心理界熱議的錫蘭影片與ASK課程事件,並分析人們容易落入心靈課程陷阱的原因,歸納出幾種類型:死纏爛打、情緒勒索、權力影響、自身情緒低落、想體驗或比較,以及想拯救他人。文章點出心理遊戲在人際互動中無處不在,並建議提升情緒覺察力,避免上鉤,學習真誠溝通,才能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2025/02/16
本文探討近期心理界熱議的錫蘭影片與ASK課程事件,並分析人們容易落入心靈課程陷阱的原因,歸納出幾種類型:死纏爛打、情緒勒索、權力影響、自身情緒低落、想體驗或比較,以及想拯救他人。文章點出心理遊戲在人際互動中無處不在,並建議提升情緒覺察力,避免上鉤,學習真誠溝通,才能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2024/11/27
本文探討職場霸凌現象,結合心理遊戲的概念來分析受害者與霸凌者之間的關係和角色轉換。透過該分析,指出心理遊戲中的「點券」概念,揭示霸凌過程中情感的扭曲及其潛在影響。文章強調應對職場霸凌的必要性,呼籲受害者尋求外部幫助以避免更嚴重的後果。
Thumbnail
2024/11/27
本文探討職場霸凌現象,結合心理遊戲的概念來分析受害者與霸凌者之間的關係和角色轉換。透過該分析,指出心理遊戲中的「點券」概念,揭示霸凌過程中情感的扭曲及其潛在影響。文章強調應對職場霸凌的必要性,呼籲受害者尋求外部幫助以避免更嚴重的後果。
Thumbnail
2024/11/14
本文探討人際互動中的心理遊戲,深入分析其三個等級,透過具體情境來說明。第一級心理遊戲在社交中常見且無傷大雅;第二級則暗藏不愉快的累積,對親密關係造成影響;第三級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甚至危及人際關係。理解這些遊戲有助於改善溝通與人際關係。
Thumbnail
2024/11/14
本文探討人際互動中的心理遊戲,深入分析其三個等級,透過具體情境來說明。第一級心理遊戲在社交中常見且無傷大雅;第二級則暗藏不愉快的累積,對親密關係造成影響;第三級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甚至危及人際關係。理解這些遊戲有助於改善溝通與人際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