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選戰觀察 沒見過的「藍白合」詭異現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正準備下筆的我,發現2024總統大選時刻已經倒數到快剩不到70天了,在各陣營準備進入選戰白熱化之前,過去一、二個月的時間,卻上演一齣十分弔詭的「藍白合」戲碼。從開始談藍白陣營到底「要不要合作」迄今仍無定案,從隔空呼喊到拉下鐵門「喬事情」藍白至今仍各說各話。然而,時間不會等人,指針再轉71天就要開票見真章,這藍白合到底在幹嘛?是絕大多數選民心中的大問號。

沒錯,筆者稱「藍白合」是一場堪比第四台八點黨的連續劇,再也不為過。從選戰初期開始公佈名調後,綠營,也就是現在的執政黨民進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竟穩居第一,且和在野兩大黨,藍營國民黨、白營民眾黨之間有的不小段的落差,這邊先暫且不提起第四位要出來參與選戰的郭董郭陣營了。因為數份名調的公佈結果仍無法扭轉局勢,釀就藍營需要約白營出來協商,力拚2024選情翻轉創造民主的真諦—政黨輪替。

「藍白合」的初衷說是政黨輪替,卻淪為藍營白營之間的政治角力,彼此口水互噴,就是互不讓步。而藍方陣營侯選人侯友宜雖在近期出面喊說「我可以當副的」,稱會和白營黨主席,即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兩人同時印在同一張選票單上。這看似讓步的發言,卻不被柯文哲買單。柯文哲堅持要以全民調參考,藍營卻始終不答應。簡單來說是一個想要趕快先合再來談誰正誰副,一個想要先確定分出誰正誰副再來談合。

寫到這邊,筆者想問兩位候選人:「到底要不要選?」既然要選,既然要合,那為什麼「藍白合」的湯圓可以搓這麼久?相信這時間一久,只會讓更多民眾看得一頭霧水。以筆者角度看這齣藍白合,終究在於雙方並不是真心想要為台灣創造政黨輪替,而是在選前就在想選後究竟「誰是頭家?」

筆者認為,選舉是長期戰爭,在選戰倒數剩快不到70天的情況下,應是快馬加鞭,好好搬出新政見,向選民們訴說新政策,扎扎實實說服民眾來獲取選票。「藍白合」在我眼中,只是互相推延的心理戰,玩弄新聞媒體版面,虛耗而已。身為在野黨,現在並不應該想著「如何找出最優秀的候選人組合」,而是如何提出會引起民眾共鳴的政見,不是嗎?抑或攻擊執政黨政績缺失,找出破口扭轉民眾印象,說服在野黨會做得更加優秀
,這不都是選舉要件之一嗎?怎麼到剩沒多少天了,還在搞「藍白合」。久了,就不新奇,就沒意義了。甚至,被看破了。

「藍白合」就如同賴清德近日所說的「空」,話是空的,合也是空的。請問藍白有沒有試想,既然認為民眾對於執政黨積怨已久,那麼為什麼不好好宣揚自己的政績,力圖拉高自己聲量,在選戰奮力一搏?在選戰一百天前就開始看衰自己,覺得自己打不過口中的「爛政府」,所以要以「1+1>2」的數學方式贏得選舉。筆者看來這不是想耍小聰明,就是對自己本身根本沒自信。沒自信說服民眾自己陣營是唯一選擇,沒自信攻擊執政黨「到底哪裡做不好?」沒自信講出「自己會不會做得比他好」。

筆者寫到這裡不免來個「柯P式抓頭」,這「藍白合」根本被兩陣營搞得太過複雜,演變成權力角力,民主國家選舉,不就是要落實「好好做代誌?」真心為國家著想,應拋開偏見與質疑,讓選民看到各候選人的努力與作為,勤走基層、傾聽民意、力拚選戰,這樣不是才能真正落實本文開頭所說的「政黨輪替」?


筆者為八年級生,近期對於台灣2024總統大選關注許多,希望能以八年級生觀點,闡述一些選民的想法,沒有太多政治立場,只希望以旁觀者角度分析時事議題,讓台灣政治能夠理想地茁壯發展。









avatar-img
3會員
4內容數
生活即政治,由八年級腥青年攜手展開的政治新生活運動。從不一樣的角度挖掘時事新氣象,是輕政治,也是腥政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隨著藍白合即將成形,各黨的不分區名單也紛紛開牌。請各位別忘了還要選立法委員,這次要選出的是第十一屆立法委員 113席,只是目前媒體關注度幾乎都被總統大選吸走了。
某總統參選人在自己出版的漫畫自序寫到「目前在台北市的西門町和華陰街有動漫基地,但是我去參訪時,發現裡面的書架上,擺最多的是來自日本的少女浪漫漫畫」 「還是沒有看到用漫畫來探討重要主題。」
我說真的會關心這場選舉,現在(8/17)會看這篇文章的人,理論上已經有了想法要投給誰,你如此關心,你想知道只有兩件事 1.找尋同溫層,取得更大認同 2.找出其他人的漏洞,證明自己判斷是對的 就這樣,所以真的不需要花更多力氣去寫甚麼分析文了,那都是取暖而已。 我覺得很可憐,因為這是一件很理性的
觀察台灣歷屆總統選舉,20歲至40歲的年輕選民有一特色:勇於在網上表態,但投票率向來不高。
隨著藍白合即將成形,各黨的不分區名單也紛紛開牌。請各位別忘了還要選立法委員,這次要選出的是第十一屆立法委員 113席,只是目前媒體關注度幾乎都被總統大選吸走了。
某總統參選人在自己出版的漫畫自序寫到「目前在台北市的西門町和華陰街有動漫基地,但是我去參訪時,發現裡面的書架上,擺最多的是來自日本的少女浪漫漫畫」 「還是沒有看到用漫畫來探討重要主題。」
我說真的會關心這場選舉,現在(8/17)會看這篇文章的人,理論上已經有了想法要投給誰,你如此關心,你想知道只有兩件事 1.找尋同溫層,取得更大認同 2.找出其他人的漏洞,證明自己判斷是對的 就這樣,所以真的不需要花更多力氣去寫甚麼分析文了,那都是取暖而已。 我覺得很可憐,因為這是一件很理性的
觀察台灣歷屆總統選舉,20歲至40歲的年輕選民有一特色:勇於在網上表態,但投票率向來不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大選已逾兩週,所有選舉激情暫時回歸平靜。選舉過後有許多評論員、媒體透過數據分析各地選情。本篇也即將透過 2024 年大選數據,帶大家回顧這場台灣近十幾年的政治環境中,「三黨」競爭激烈的環境結果為何吧! > 本篇將涵蓋: + 總統大選回顧 + 不分區立委回顧:小黨持續掙扎 + 分裂投票分析 + 整理
Thumbnail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Thumbnail
今天總統和立委大選結果出爐,賴清德組合勝選,國民黨立委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分析選舉結果及可能的未來發展方向。
Thumbnail
臺灣即將就會舉行第十六任總統選舉,在選前最後一個周末,藍白綠三個陣營都在各地舉行大規模的競選造勢大會,把握最後的搶票黃金機會。然而,無論賴清德、侯友宜和柯文哲如何聲嘶力竭,臺灣民眾對民主選舉的亢奮和熱情似乎早已不比以往,擺在面前的,看似有選擇,又似乎如何選都是一樣。
Thumbnail
原本打算先寫一篇〈2023-2024﹕跨年回顧與前瞻〉,再寫一篇臺灣2024總統大選的分析,但落筆遲緩,而大選在即 —— 1月13日星期六 —— 故換一個次序。 一﹕選前預測 我們預測 ❙賴清德❙+❙蕭美琴❙ 將輕鬆勝出,原因有二,一遠一近: (1) 近因: ❙國民黨❙的 ❙侯友宜❙ 和 ❙民
Thumbnail
對於這次總統大選,我不是要預測誰當選,而是要從內政,外交提出對各黨候選人的憂慮。 賴清德 賴清德的個人能力眾所皆知,當過市長,立委,行政院長,副總統,可是我對於民進黨內的派系影響還是有所顧慮。此外,在違建一案中亦未能當機立斷,有失風範。加上民進黨在立法院似乎不可能過半,達致完全執政,所以政府管治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大選已逾兩週,所有選舉激情暫時回歸平靜。選舉過後有許多評論員、媒體透過數據分析各地選情。本篇也即將透過 2024 年大選數據,帶大家回顧這場台灣近十幾年的政治環境中,「三黨」競爭激烈的環境結果為何吧! > 本篇將涵蓋: + 總統大選回顧 + 不分區立委回顧:小黨持續掙扎 + 分裂投票分析 + 整理
Thumbnail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Thumbnail
今天總統和立委大選結果出爐,賴清德組合勝選,國民黨立委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分析選舉結果及可能的未來發展方向。
Thumbnail
臺灣即將就會舉行第十六任總統選舉,在選前最後一個周末,藍白綠三個陣營都在各地舉行大規模的競選造勢大會,把握最後的搶票黃金機會。然而,無論賴清德、侯友宜和柯文哲如何聲嘶力竭,臺灣民眾對民主選舉的亢奮和熱情似乎早已不比以往,擺在面前的,看似有選擇,又似乎如何選都是一樣。
Thumbnail
原本打算先寫一篇〈2023-2024﹕跨年回顧與前瞻〉,再寫一篇臺灣2024總統大選的分析,但落筆遲緩,而大選在即 —— 1月13日星期六 —— 故換一個次序。 一﹕選前預測 我們預測 ❙賴清德❙+❙蕭美琴❙ 將輕鬆勝出,原因有二,一遠一近: (1) 近因: ❙國民黨❙的 ❙侯友宜❙ 和 ❙民
Thumbnail
對於這次總統大選,我不是要預測誰當選,而是要從內政,外交提出對各黨候選人的憂慮。 賴清德 賴清德的個人能力眾所皆知,當過市長,立委,行政院長,副總統,可是我對於民進黨內的派系影響還是有所顧慮。此外,在違建一案中亦未能當機立斷,有失風範。加上民進黨在立法院似乎不可能過半,達致完全執政,所以政府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