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手》 | 一名社畜的職場日常

《殺手》 | 一名社畜的職場日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無所事事讓人疲憊的程度,令人覺得不可思議。若耐不住乏味,這份工作就不適合你。」


擅長懸疑驚悚路線的導演大衛芬奇拍殺手不稀奇,但要拍一個殺手日常就有趣了。如果你對開頭20多分鐘的主角獨白以及日復一日的沈悶日常感到無聊卻又似曾相識,那你可能已經了解這部電影的本質。在Netflix上線的新片《殺手》不是大衛芬奇過往那種有明確節奏的作品,這部電影要切入的角度,從本片的第一句對白就有明確告訴你:這是一個殺手社畜的工作日常。

raw-image

《殺手》由已有四年未推出新作的麥可法斯賓達主演,搭配蒂妲史雲頓客串,講述一名殺手在暗殺失敗後的行動。換句話說,是一名業界專家在一次的成果發表出包,結果還沒遭到資遣,家人就被找碴,想找主管申訴討拍,結果反而被嗆薪水小偷。跟主管翻桌,打趴其他競爭同行,最後鬧到老闆那邊,最後發現人家根本搞不清楚你哪位。如果用職場的方向理解,大抵就是這個概念。

raw-image

用打工仔的角度來看,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開頭如此沈悶,而結局停在一個有點突然的豁然開朗。貫穿本片的殺手獨白,令人想起《鬥陣俱樂部》的教條,用在本片就像是工作心法或是正念冥想,只是理論講得再多,還是難免會遇到突發狀況,這樣的黑色幽默時不時出現在電影裡,每每令人莞爾。

raw-image

開頭儘管步調緩慢,卻讓我們看見鉅細靡遺地記錄一名殺手自律地用餐、觀察、運動甚至是睡眠,是我覺得全片拍最好的地方。大衛芬奇作品向來的陰暗色調、人性漠然、以及突如其來的暴力,在《殺手》也是一個都沒有少,其中「日常感」是本片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卻也因為較為沈悶,勢必需要咀嚼才能獲得樂趣。


▍電影得體指數:★ ★ ★ 

raw-image
avatar-img
得體班傑明的沙龍
33會員
6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得體班傑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忘掉小鮮肉時期的麥特戴蒙、忘掉裘德洛的盛世美顏,風光旖旎的義大利上了黑白濾鏡,長鏡頭拍攝的是斷垣殘壁,既然標題的雷普利都不天才了,放過自己,不需要和1999年的舊版本作比較。 雷普利的故事源自於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小說,敘述默默無名的雷普利因為被造船大亨誤以為是兒子迪基的朋友,被指派去將旅居
金馬六十榮獲最佳導演、男配角、電影音樂及造型設計四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的國片《老狐狸》,近期網路上獲得一面倒的好評,也出現了為什麼沒有獲得「最佳影片」提名的疑問。然而在看完本片以後,也可以理解者這樣的結果,因為本片厲害的不在敘事,而是那個年代的氣氛與角色塑造。 背景在股市擺盪的90年代,11歲的廖
今年很高興認識米亞高斯這位女演員,無論是奇幻影展的《血色珍珠》或是金馬影展的《歡迎來到極樂弒界》,她大殺四方的演技以及沒(眉)毛的詭異造型,被聞老師稱作砍殺界的凱特布蘭琪。其中《弒》片由大衛柯能堡之子布蘭登柯能堡執導,在一片文藝電影掛帥的金馬影展之中,用血漿以及惡趣味成了獨特的存在。 《歡迎來到極
忘掉小鮮肉時期的麥特戴蒙、忘掉裘德洛的盛世美顏,風光旖旎的義大利上了黑白濾鏡,長鏡頭拍攝的是斷垣殘壁,既然標題的雷普利都不天才了,放過自己,不需要和1999年的舊版本作比較。 雷普利的故事源自於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小說,敘述默默無名的雷普利因為被造船大亨誤以為是兒子迪基的朋友,被指派去將旅居
金馬六十榮獲最佳導演、男配角、電影音樂及造型設計四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的國片《老狐狸》,近期網路上獲得一面倒的好評,也出現了為什麼沒有獲得「最佳影片」提名的疑問。然而在看完本片以後,也可以理解者這樣的結果,因為本片厲害的不在敘事,而是那個年代的氣氛與角色塑造。 背景在股市擺盪的90年代,11歲的廖
今年很高興認識米亞高斯這位女演員,無論是奇幻影展的《血色珍珠》或是金馬影展的《歡迎來到極樂弒界》,她大殺四方的演技以及沒(眉)毛的詭異造型,被聞老師稱作砍殺界的凱特布蘭琪。其中《弒》片由大衛柯能堡之子布蘭登柯能堡執導,在一片文藝電影掛帥的金馬影展之中,用血漿以及惡趣味成了獨特的存在。 《歡迎來到極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
《離線找真愛》是Netflix 2025年初推出的日本戀愛實境節目,節目找來個性和氛圍不同的5位男女,記錄他們在法國尼斯度過的10天旅程,呈現人與人相會、邂逅,認識彼此和留下深刻印記的美好過程。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
《離線找真愛》是Netflix 2025年初推出的日本戀愛實境節目,節目找來個性和氛圍不同的5位男女,記錄他們在法國尼斯度過的10天旅程,呈現人與人相會、邂逅,認識彼此和留下深刻印記的美好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