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感覺來相處,再擴充感覺,可以有條不紊的,往更高維前進。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專欄標題之所以會寫水族的人類,是因為一開始我透過潛水,有掌握到自己為是的水感,透過這種感覺與魚兒們相處後,就成為了魚兒們的學生與弟子,被教導著要尊重水流,不要莽莽撞撞的。 

而擴充感覺是描述客觀事實的存在,實際上的獲得是透過相處,使該物質的本質充盈自身,但說充盈是感受,事實上也只是讓它流經自己而已。 風的感覺與水的感覺,流經自己的方式不同,前者會透過分子與溫度,以及最重要的「經歷」,帶來遠方的訊息,透過訊息的完全接納,便會彷彿同時活在兩個以上的空間,再透過現實將其融為一起,進而完全完整而讓源源不絕的力量得以抒發;後者會透過流速與溫差,以及最重要的「聞」,成就耳鼻喉的一體,透過感官的完全昇華,便會彷彿同時活在無限廣大的空間,再透過現實將其將其定義,進而滋潤身心靈而讓宛如的水族得以擴大。

水的感覺,有別於影片中與魚兒們如同一體的下限,讓水把耳鼻喉融為一體時,就能立刻進入「聞道有先後」 - 聞的境界,不必再透過心如止水的心之所向來讓自己進入狀態,看似用鼻子,實際上是用耳朵,說是用耳朵,卻是在透過嘴巴訴說,因為在「聞道」的同時也想給予自己的有所獲得,來讓大道更加寬廣光明。

體驗過風的感覺以及水的感覺,就會發現那似乎本來就是自己的一部分,人類的萬物之靈,還遠遠不只侷限於生物與生命而已,彷彿風與水也有生命,也是萬物的一部分,於是我們確實在向更高維前進。

23會員
552內容數
心理與心靈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Arduino] 使用類比水位感測器監控水位在本教學中,我們將學習如何使用Arduino和類比水位感測器來測量水位,並顯示結果。這個專案適合初學者,讓我們開始吧!
Thumbnail
avatar
Pochi
2023-10-03
單字查字典知道意思但還是不會用? 教你用CHATGPT增加單字使用語感想真的把單字用出來,我需要更多例子才可以觀察跟歸納使用規則 我先去ChatGPT請他給我更多類似的英文句子,接著ChatGPT給我了幾個例子, 然後我開始觀察這些句子裡 "featured" 的使用情境&規則...
Thumbnail
avatar
凱茜女孩
2023-08-15
槓桿越大越好? 一定要使用槓桿嗎?探討起因 最近我重新創立了一個新的Facebook粉絲專業叫做"槓桿交易團團賺" 今天回家的路上在想,創立這個帳號,希望開始認真經營,並且是屬於自己的,以後如果不再這個行業也可以繼續使用。 那麼問題來了! 取名開頭就是"槓桿" 雖然說槓桿交易就是我的本業,但這名詞可能會讓陌生的路人覺得
Thumbnail
avatar
群益期貨廖梓棋
2023-08-01
推薦你趕快使用 Wifi 6路由器!近期在使用搜尋引擎時, Google 自動推薦的 Wifi 6路由器這個名詞讓我不禁想要多了解一下,想說是不是只是在 Wifi 界中又出了什麼新的規格?然而為什麼要在 Wifi 後面加一個數字呢?原因是早年使用英文字母備註的 a、b、g、n現在都已經替換成數字表達了,而 Wifi 6又會帶來什麼革命
avatar
鄭政峰
2021-11-11
富人使用槓桿其中之一 加值自己的時間每個人一天都只有 24 小時這是上天給予人類 最公平的價值 而富人 懂得如何使用時間槓桿來為自己加值一天的時間 為自己加值 自由的時間 一天24小時 如何加值自己的時間 1. 建立副業增加收入後將收入存入就是買入自己未來的時間    也就是說 計算自己一個月 需要多少生活費    存的越多買
Thumbnail
avatar
Rich新路宸
2021-10-26
2020~2021槓桿工具使用狀況(股票質押)在2020年6月以信貸100W作為放大本金的第一步後,這些資金全數都投入好股票中為我賺錢(006208、0056、0050),而每月薪水入帳後,先撥3W進到儲蓄帳戶(同時也是信貸扣款帳戶),扣完的錢就留存當銀彈。 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確認台股穩定成長後,在8月又大膽上PTT詢問股票質押事宜,最終選定
avatar
劉佳雯
2021-08-02
2020~2021槓桿工具使用狀況(信貸)只是個人單純紀錄,在2020.06~2021.07間,透過使用槓桿工具,達到擴大本金,累積財富的目的。
avatar
劉佳雯
2021-07-28
親身體驗使用Bankee心得感偶然一次聽到朋友在介紹分享他加入社群銀行Bankee心得,覺得這個東西好新奇,數位化的服務,如果推薦朋友加入,還可以領到每月信用卡的回饋金,好像真的還不錯!畢竟現在疫情影響,大家的薪資都縮水了,想要賺一點零用錢就不能錯過任何生錢的辦法!直到我上網查了一下網友們介紹使用Bankee心得後,也嘗試加入了
avatar
科博
2021-06-07
走向「老」的路上—肌肉、身體的感覺和使用平常認為自己「有在」運動的那些運動,像:走路、游泳、走郊山、瑜珈、氣功、甩手功……都太輕了,要加重一點才行,而且使用的肌肉部位也不夠,還有像:走路、游泳、騎腳踏車等是有氧運動,缺少的是重力(阻力)訓練,重訓才會增加肌肉,增強肌力,肌力夠,才能支撐我們身體的重量,跟一般的活動。
Thumbnail
avatar
紀餘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