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份在清理中送出的書籍雜誌!整理時突然想到高中最愛讀的張秀亞北窗下,光啟社版,怎知遍尋不著,老婆才說可能被她無意中丟掉了!
整理書房突想起北窗下卻找不到
少時的最愛竟被老婆無意中丢掉
親情至上不敢生氣難免悵然若失
但能夠遺忘五十年又怎好說重要
從一本書可類推到其他東西
衣服鞋子漬物藥酒各種怪奇
為三分鐘熱度上進買的器材
我們擁有的總遠遠超過所需
黑白老相片凍凝清晰莊嚴的樣貌
比容易褪色模糊的彩照更有味道
數位時代快門浮濫一如物慾橫流
那年從百萬圖檔找不出先父遺照
眼也不眨拋卸的一車車多餘
可曾實在填補過生命的空虛
註:
房子決定翻修後,由於需暫時搬出,2021年12月下旬開始大清理,之前思之怯步這是一大原因。老婆小有潔癖,一切井井有條,長物不多;老媽天生率性、愛美、喜吃藥,又興趣廣泛,東西想到就買,也不管家裡是否已有,數十年來累積的雜物極多;我的「大患」則是書、唱片與音響,除了書房、臥室,也侵佔了兒女房間部份櫥架。
我和老媽負責各自的什物,老婆則總理其他。我從國中開始買書、高中開始買唱片,直到耳順有感「來年不多」才住手,但之前有進無出,已填滿所有可用空間;老媽則更嚴重,除了主臥,四樓和室、神明廳,先父逝後的孝親房,乃至客廳矮櫃內外,都被佔據。趁著這次搬遷,拋棄或送人的,車載斗量,離手前或仍有些不捨,但能閒置遺忘那麼多年,和丟掉又有什麼兩樣?其中許多極少用甚至沒用過,想想,不知空耗了地球多少資源!
整理老照片最花時間,兒時長住家裡的顧叔叔玩攝影,我也自高一擁有一台相機,所以數量極多,但保存狀況最好、最有質感及價值感的還是老黑白,尤其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每逢重要時刻,會特地到相館或請來專業攝影師,留下莊嚴的影像,那些古典、認真、具儀式感的時代容顏是無法復刻的。後來的彩色照片,容易褪色模糊,而一機在手,便陶然忘了相館。進入數位時代,按快門更放肆,大量永遠鮮麗的圖檔存在硬碟,懶得沖洗,想待來日再精挑細選,但最近發現老硬碟陸續報銷,卻搞不清哪些該惋惜了!
延伸閱讀:還鄉記5 ─ 惘然記
清理中老媽捨棄的部份什物,送給親朋或古物商。
黑白老相片凍凝清晰莊嚴的樣貌─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每逢重要時刻,會特地到相館或請來專業攝影師,留下莊嚴的影像,那些古典、認真具儀式感的時代容顏是無法復刻的。照片左上:1959年JB出生一百天;右上:1960年JB週歲;左下:1961年老媽與鄰居白媽媽;下中:1961年當時的JB全家福與家庭好友王叔叔;右下 :1958年4月JB爸媽結婚照。
後來的彩色照片,容易褪色模糊,而一機在手,便陶然忘了相館。JB大學時代及婚後1994年初新年家人合影。
後來的彩色照片,容易褪色模糊,而一機在手,便陶然忘了相館。上2張:JB大學時代。左下:1971/11/11服役時在復興崗民族正氣碑,10條好漢在一班。右下:老媽曾跟古箏大師梁在平學習,此合影約於1975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