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說甚麼》-第二十五品 化無所化分、有教無類、自己的解脫、無我以後、第二十五品偈頌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文章篇篇看,智慧日日開,一定能有體悟。

    若您想看此書,歡迎免費索書: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post/220418959

 

 第二十五品 化無所化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有教無類

 

  金剛經快要做整部的結論了,化無所化,甚麼叫「化」﹖在唐以前,多半的佛經用這個「化」字。唐宋以後用「度人」。度也好,化也好,反正度也度不了,化也很難化。到元明時代,乾脆兩個字合起來,叫做度化。這個度化,實際上就是教育了。化也就是感化人,變化人。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

 

  這也是佛自己講,告訴須菩提,你認為怎麼樣﹖「汝等勿謂」,你們千萬不要講佛說過這個話,說過甚麼話呢﹖「我當度眾生」,認為佛說過,要度一切眾生。

 

  你看佛是很妙的,你仔細把金剛經研究,他的一生許多事情,在金剛經裡通通否認完了。說法四十九年,他在金剛經裡卻說沒有說過一句話!這是他講的啊!這個金剛經擺在我們面前。他本來發願要度眾生,現在又否認了,嘿!你不要搞錯了,你們不要那麼想啊!你們千萬不要那麼想,認為我要度一切眾生。這是文字的解釋。

 

【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

 

  「須菩提,莫作是念」,千萬不可以有這個觀念,上面已經講了,下面還要很肯定的重複,莫作是念,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好了,我們現在記住他的話,你不要磕頭說佛啊,你來度我。他老人家不承認,他現在很忙,在那裡入涅槃,你也莫作是念,不要這樣想。甚麼理由呢﹖「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這個話嚴重了,剛才我們還用笑話的辦法來說,佛一切否認了,下面進一步告訴我們理由,聽得我們都有一點五裡霧中了。甚麼理由啊﹖世界上實實在在沒有一個眾生須要佛來度的。你注意啊!沒有一個人須要佛來度的,這是佛自己說的。

 

  「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拿禪宗裡的話說,這叫做一個棺材兩個死漢,一個說你是被我度的,一個說我需要佛來度。大禪師們會說,這兩個都是沒有悟道的。佛也講嘛!第一,我沒有度過一個人,你不要有這個觀念。甚麼理由呢﹖世界上沒有一個眾生需要佛來度的。這個文字擺在這裡,對不對﹖我們自己研究。還有,佛說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這個佛就不是佛了,而是個非常普通的人,因為這個佛已經是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人了。

 

  所以,我經常告訴大家,不要甚麼頂禮啦!磕頭啦!好麻煩。我一生最怕這個事,碰到人家合掌,我現在都有點馬上出汗,很麻煩,還要答禮,乾脆像現在人眼睛一瞪,注目禮,很好嘛!意思到了就行了。如果說磕個頭,認為我是老師,該受這一拜的話,十八層地獄都不夠。不過不要緊,據說現在地獄裡頭還有地下室,那就該要下地獄的地下室去了。一個人如果自覺有道,足以為人師,如果有這一念的存在,他再有道也不值錢了。真正足以為人之師,真正足以度人,他必定已經證到空的境界了,何以會有自我崇高的觀念呢﹖絕對不會!因為他自己已經沒有這個觀念了﹔而是一切眾生,人我平等。

 

  所以佛說,佛如果有這樣一個觀念,也就不叫做佛了,他處處著相,覺得我是佛,我是老師,你們通通是我的子民,你們都是我的信徒,那他就絕對不是佛了。

 

  說到「信徒」這個名辭,是很難聽的,佛教裡從來沒有這個名詞,只有信眾。用個「徒」字,那只能夠牧師用。牧師翻譯的「牧」字,就是指趕牛的,趕羊的,趕人的,看這一些子民都是他下面的徒眾。徒眾都在下面,佛法不可以這樣。

 

  曾經聽到佛教界有人用「徒眾」這兩個字,聽得我一個頭八個大,連信眾這種說法,都算是很嚴重的了。過去大陸隨便那一個廟子,對信眾都是稱居士的。我在峨嵋山時,老和尚看到猴子出來,就說猴居士出來了。蛇來了,蛇居士來了。從沒有說猴眾,猴徒,蛇徒,沒有這樣說的!老和尚的聲音使人一聽肅然起敬,看一切眾生平等,猴居士,蛇居士,這個是佛法的精神。佛法如果還有統治性,那怎麼會是佛的精神呢﹖希望修正修正,不要犯這個錯誤。

 

  佛現在講,假定他有一個觀念,認為眾生是受他的教化而得道的,這些人是他的徒弟,應該對他如此如彼的恭敬……假如他有這樣觀念的話,完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那不算成佛!

 

  好,佛啊!我們了解啦!你老人家謙虛,不承認自己在度人,實際上我們是受你度的。你謙虛,那是你的嘛!我恭敬我的,各走各的路,沒有錯。但是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你說世界上沒有一個眾生需要佛來度的,這是個問題啊!不過,這個大問題,佛在下面解答。

 

    自己的解脫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他說,所謂人,有眾生就有人,真正的佛法教我們一件事,八萬四千法門只教我們一件事,就是如何證到自己真正無我,那就成功了。這很簡單,修行只修行一件事,修到真正的無我。既然無我了,我當然不須要佛度呀,我本來就是佛嘛!佛有這個度人之相,佛就著了人相,我相。我如果真正能夠悟道,就是無我,就沒有被你可度之處。

 

  所以,佛說的沒有錯,沒有一個眾生須要我度。再徹底的講,佛說了八萬四千法門,把他老人家修道,證道的法門,通通告訴我們了,你依照這個樣子做,你一樣可以成佛。他沒有辦法幫你成佛,要自性自度,他沒有辦法替你修啊!修要自己修,修成功自度了,是你自修自度,自性自度。所以佛說的是老實話,他說沒有一個眾生是需要我度的!我也不能度呀!必須他自己有信心,自修自度,自性自度。

 

  所以他的話,一點都沒有錯。不過他表達的方法是語出驚人,每一句話說出來都很難解﹔其實道理很簡單,人人都要自求解脫,自性自度,自我得救,誰都救不了你。

 

  求上天的保祐,菩薩保祐,保祐不了的,不要迷信啦!只有自助天助,自求多福。你要想菩薩保祐,你要先保祐自己,怎麼保祐自己呢﹖行一切善法,那麼自助就天助了,佛菩薩與你中間的電線、電波就接得上了。你一天到晚去殺人放火,然後說,菩薩保祐我,你自己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佛告訴我們,沒有一個眾生他可以度的,眾生都是自性自度。他說,甚麼叫做我呢﹖一切眾生本來無我,這是佛法﹔佛法三藏十二部經典,總歸起來就是告訴我們這句話。本來無我啊!就是我們做不到,做到了個個成佛。

 

  佛又說,「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凡夫就是一般人,是佛經翻譯的名辭,現在我們一聽到凡夫,好像在罵人。如果我們隨便對朋友說,你是凡夫,他肚子裡頭一定不高興,你好看不起我!一般人,你告訴他無我,他就害怕,因為人都要貪著「我」。究竟那個是我呢﹖佛經告訴我們,人體是三十六樣東西湊攏來,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

 

  拿現在來講更嚴重了,人體上許多的細胞都是我,每一個細胞都不是我,你說我在那裡﹖身體上沒有我,死了以後,我到那裡去了﹖說靈魂是我,你看到靈魂了嗎﹖一聲青磬萬緣醒,就是這個境界。這一聲敲了以後,無我,本來就是甚麼都無我,沒有一樣是我。這個無我的境界,佛只好分析給「我」聽,所以我們學禪啊,打坐啊,求證一個甚麼東西呢﹖就是求證到一個無我,就成佛了。結果大家打起坐來,在裡頭嘀咕,都在玩「我」,不然就玩呼吸來呀,去呀,好像在那裡數錢!一二三四,又數息又觀。第一口呼吸早就跑掉了,你後面數到一千,一口呼吸也留不住呀!在那裡幹甚麼呢﹖所以都在玩「我」,作不到無我,不能證得佛法!

 

 

    無我以後

 

  佛剛才提出一個問題,凡夫之人,以為真有一個我的存在,等到肉體死亡了,抓不住了,還要抓個靈魂。其實那個靈魂也是自己意識境界偶然的存在,還不是真的我,還不是這個。但是凡夫之人,總歸要抓一個有相的我,都抓錯了。真做到四大相皆空,就是人我眾生壽者皆空的時候,可以找到生命本來的自我了。那個自我是假稱的,叫他自我也不對,叫他是佛也不對,叫他菩提也不對,各種名稱都不對。

 

  現在講到這個地方,佛又加以解說,他提出來:

 

【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為甚麼他要加這個尾巴呢﹖因為他說了一個尾巴怕大家又抓住它。我們也看到過很多學佛的,他也不敢承認自己是聖人,那你就當凡夫好了,他肚子裡又不服氣,不肯做凡夫。

 

  所以一般學佛學道的人很可憐,在聖人凡夫之間,就像公園裡小孩子玩秋千,盪過來盪過去,永遠下不了台,掛在空中甩。

 

  佛告訴我們,所謂凡夫者,本來是個假名,沒有真正甚麼凡夫,假名叫做凡夫而已。換句話說,嚴重的講,一切眾生都是佛,只是眾生找不到自己的本性﹔找到了就不是凡夫,個個是佛,眾生平等。所以後世禪宗經典,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即是佛,悟道了,此心即是佛﹔沒有悟道,佛也是凡夫,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三樣平等。

 

  那麼這一品說完了嗎﹖沒有完!還有個重大的問題在裡頭,我們現在再回過頭來看這一品開頭的話。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

 

  重點在這個「我」字上,佛說:我,沒有度眾生。文字是那麼解釋,佛為甚麼那麼講呢﹖全篇的意思告訴我們,人,悟到了真正的無我,修持證到了真正的無我,就是佛了。這個佛,無我,自然無眾生,無壽者,這就是佛境界。所以做到了無我就是佛境界,一切凡夫都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接著一切觀念的執著,都是因為有我而來,那麼真正無我就是佛境界。

 

  但是,無我以後叫甚麼呢﹖注意啊!一般研究佛學的人,聽到無我,下意識給它下一個注解,空的。佛沒有這樣說,他只說無我而已,這個空的是你加的。如果真能把凡夫境界有我的觀念通通放棄了,所謂放下,放下放到無可放處,找到生命本來,勉強才可以叫那個是我們生命的真我,那就是佛境界。但是在本經上,佛不說出一個真我的名字,那麼你就要看全部的佛經了。全部佛經,總歸起來三藏十二部,實際上有些真的,有些假的。所謂假的並不是甚麼假的,是後來佛弟子們自己修持到了,所寫的經典,假托也是佛說的,這很有可能。這些籠統的算進去,佛經大概有五千多部。

 

  過去有些人念經,為了自己念,為了父母念,要念一藏經,一藏經就是五千卷。大藏經佛的這一部分是五千卷。後世弟子們作的論,乃至佛經的注解,未算在內,如果通通把它算在內,連後世的也都加進去,現在一共有一萬三四千捲了,越來越多。

 

  佛說法四十九年,這麼多的經典中,他的幾個要點是,世間一切無常,都靠不住,都要變去,都不屬於我的。人世間一切皆苦,沒有究竟的快樂,沒有究竟的幸福。一切皆空,一切都無法把握,都要變去了,變去了都抓不住,抓不住的那個情況,那個境界定個名辭叫做空,所以無常、苦、空、無我,本來無我,這是所有佛說的都是這樣。

 

  佛在世的時候,許多佛的弟子們,依他所教示的方法修持,都證到了無我的境界,脫離了苦、空、無我的束縛。但是也因此之故,都落於偏空之果,這是我們後世佛學給它加上的,就是偏向於消極的空。

 

  佛到了八十歲,他老人家要請假走路了,請長假了,懶得再教了,快涅槃了,這個時候,他告訴我們相反的四個字,常、樂、我、淨,與他平常所講的完全相反。最後他又告訴我們,真做到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持到一切放下了,連空也空了,空到了最徹底,你找到生命的本源,這個生命的本源永恆不變。

 

  但是這不是像人世間有個不變的東西一樣,那樣了解又錯了,那是屬於真常唯心論,屬於外道的說法。佛說的這個常,是對無常而言,金剛經後面就給我們解釋了。樂,不是苦的,得道的人離苦了﹔一般認為得了道的人,一天到晚都是快樂,那會把你樂死的。譬如我們頭痛,當然很難過了,但是痛個六七天也痛不死,你說頭不痛了,我的頭好快樂啊!快樂的不得了,真這樣快樂的話,這個人不到三天一定發了瘋。苦樂是相對的現象,著了相就會發瘋。所以甚麼是樂﹖無苦即是樂,清淨之樂。清淨沒有境界,所以這個樂不是世間看的樂,是常樂。這個時候是真正的我了,不生不滅,這是不生不滅之我,並沒有像我們現在世俗的觀念,有個我相的存在,所以這個我是乾乾淨淨的。

 

  所謂淨土,沒有一個淨的境界,你說我們的地下很乾淨呀!這不算淨,你說虛空很乾淨,虛空才不乾淨呢!物理科學家都知道虛空裡有很多東西。真正的虛空是看不見的,那個是無善亦無惡,無苦亦無樂,那是真正的樂,那個是佛境界。

 

  本篇所講化無所化,是這樣一個道理,我們了解了這樣一個道理,給它作一個結論偈語:

 

    第二十五品偈頌

 

    同為物化到娑婆 憂樂無端且放歌

    鐘鼓歇時魔舞散 悠然一曲定風波

 

  「同為物化到娑婆」,我們一切眾生都是物化,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老莊的觀念,宇宙是一個大化學爐,我們是其中的化學物質而已。草木、螞蟻、螻蟲,都是宇宙大鍋爐裡所化的一點點,所以叫做物化。中國固有的文化,人死了叫做物化了,就是物質走了。這個身體生命死了而變化,骨頭變成灰呀,肉變成水呀,質能互變,它的能量還是存在的,不過形象變化而已,所以叫做物化。一切眾生都到這個娑婆世界來,都在物化,都在唱戲。

 

  「憂樂無端且放歌」,可是大家忘記了自己是在唱戲,而且更不會自己欣賞,自導自演,結果唱啊唱啊,自己還真掉起眼淚來了。唱到高興的時候,自己把肚子笑痛了,被自己騙了,騙了幾十年。一切憂愁煩惱,一切的痛苦、快樂,都是莫名其妙的事。無端,沒有理由,你看通了這個道理就要逍遙一點,愛跳舞就跳舞,愛唱歌就唱歌,就是解脫了人世間的一切。廟子上打鐘打鼓敲引磬、念經,我們在這個十一樓念金剛經,清清淨淨,隔幾條街有人家還在那裡跳舞蹦擦蹦擦呢!他們同我們也差不多,各有各的境界。我們鐘鼓打完了,他們的歌舞也打烊了,最後大家都回去進入那個黑洞洞的地方去。

 

  「鐘鼓歇時魔舞散」,最後清淨與不清淨,善與惡都了不可得。

 

  「悠然一曲定風波」,你懂得一切了不可得,一切不著相就到家了。定風波本來是古代一首歌曲的名稱,現在我們不講這個歌曲的本身,借這個歌曲的名稱來說明這個意義。一切風波隱定,鐘鼓也不敲,魔舞也不跳,歌舞皆散。

 

學佛就是要善加化解煩惱尋求心靈的安定

學佛就是要善加化解煩惱尋求心靈的安定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記得女兒3、4歲時,曾問我:「媽媽,善良的人長什麼樣子?」我愣了一下,我真的從沒想過這個問題,於是反問她:「那妳覺得善良的人應該長什麼樣子?」她看著我說:「善良的人應該長得像妳一樣吧!」女兒的童言童語讓我驚覺:「父母的身教何其重要,因為孩子的雙眼都在觀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前幾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境中,我走在大街上,被一條蛇纏住,驚慌地趕走牠後,發現自己被咬手指。我趕快跑回家。一開門,看到我的房間內,突然出現好多、好多的蛇,它們從牆縫、地縫鑽出來,床上、地面、牆壁到處都是蛇。一屋子的蛇,場面實在令人害怕。我趕快跑到門外,但發現門外不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鄰居奶奶一輩子都在與人計較,一點點也不讓人,佔到便宜就心情愉悅,吃點小虧就整日罵罵咧咧。年輕的時候,家庭美滿,孩子的學業也不錯,怎知孩子長大後,工作常不穩定,不是失業就是被裁員,連鄰居奶奶自己也身體欠安,健康每況愈下。她天天為家裡的事情唉聲嘆氣,就更愛與人計較了。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記得女兒3、4歲時,曾問我:「媽媽,善良的人長什麼樣子?」我愣了一下,我真的從沒想過這個問題,於是反問她:「那妳覺得善良的人應該長什麼樣子?」她看著我說:「善良的人應該長得像妳一樣吧!」女兒的童言童語讓我驚覺:「父母的身教何其重要,因為孩子的雙眼都在觀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前幾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境中,我走在大街上,被一條蛇纏住,驚慌地趕走牠後,發現自己被咬手指。我趕快跑回家。一開門,看到我的房間內,突然出現好多、好多的蛇,它們從牆縫、地縫鑽出來,床上、地面、牆壁到處都是蛇。一屋子的蛇,場面實在令人害怕。我趕快跑到門外,但發現門外不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鄰居奶奶一輩子都在與人計較,一點點也不讓人,佔到便宜就心情愉悅,吃點小虧就整日罵罵咧咧。年輕的時候,家庭美滿,孩子的學業也不錯,怎知孩子長大後,工作常不穩定,不是失業就是被裁員,連鄰居奶奶自己也身體欠安,健康每況愈下。她天天為家裡的事情唉聲嘆氣,就更愛與人計較了。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從《金剛經》看佛法修行的根本原則(古文經典課 2022/05/18 知識點)。 若是拋開修行的次第(階段)來說,修行佛法最標準的要求(最終的要求),基本上還是來自於《金剛經》。因為《金剛經》畢竟是整個佛教的根本,核心中的核心基本上就在《金剛經》。我們得按正規的東西去要求自己,具備按照這些修行
    Thumbnail
    許多學佛已久的朋友,或許還不明白或覺察到,佛菩薩不是神,更不是救世主,而是引導眾生或搭載眾生,渡過煩惱苦海,到達涅槃彼岸的引渡者。 因此,不少讀者看到《金剛經》中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段經文時,都有點難以消化和理解,甚至心中會有疑慮:
    Thumbnail
    若是拋开修行的次第(阶段)来说,修行佛法最标准的要求(最终的要求),基本上还是来自于《金刚经》。因为《金刚经》毕竟是整个佛教的根本,核心中的核心基本上就在《金刚经》。我们得按正规的东西去要求自己,具备按照这些修行的要求去进行修行,甚至要去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包括意识习惯。 应无所住,而生
    Thumbnail
    本來我以為,《金剛經》的威力,是來自經中,那個「超越」人類頭腦可以思議的,「無上正等正覺」的大智慧,讓人得以覺醒開悟。 因為,「如來」在經中說出了,令人不敢置信的宇宙實相。 然而,十幾年來的讀誦聽聞此經,加上在禪定中,對經文及四句偈的感應,讓我終於明白,為何《金剛經》中會說:「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
    Thumbnail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實相是,這二句,不是說給凡夫聽的。 尤其不是說給那些,還在深度醉夢中,深深執迷於我人眾生和壽者相的凡夫聽的。 因為,這二句後,佛又跟須菩提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顯然是說給菩薩聽的。 如果你沒有修習菩薩道,或有修習,卻連初信位都還沒
    Thumbnail
    許多讀者來信問,為何讀誦《金剛經》多年仍不解其義? 再者,雖不懂經文,仍時時發心讀誦和抄寫,如此是否真的有功德? 為何《金剛經》的真實義,如此難懂呢? 老實說,十幾年前我未覺醒前,即使對《金剛經》有種親切感,讀誦了幾百遍,也是不解其義,看遍諸多專家或大師的註疏,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後來,覺修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不是給醉夢人看的,但有緣的醉夢人,不妨多看幾次,或可在文中嚐到妙法滋味。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段來自《金剛經》的偈語,不少人都已聽到會倒背如流。 然而,我相信大部分人,應該都只了解字面上的意思...
    Thumbnail
    對凡夫而言,在修行的過程中,眼、耳、鼻、舌、身、意所觸及的色、聲、香、味、觸、法,這種種都是虛妄的,主要是要我們破除對「相」的執著,並不是說「相」是虛妄的,這點要釐清。 到了證道,超凡入聖之後,就進入「體相一如」的境界,不只是「體」圓滿,「相」也圓滿,就算有一天吃大虧也圓滿,這才是真正的自在。
    Thumbnail
    它是一張五米長的羊皮紙,由6000字組成。佛經是佛陀言論的文本。佛陀本人將《金剛經》描述為像鑽石一樣鋒利的強大教義,可以切割壞的判斷和幻覺。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從《金剛經》看佛法修行的根本原則(古文經典課 2022/05/18 知識點)。 若是拋開修行的次第(階段)來說,修行佛法最標準的要求(最終的要求),基本上還是來自於《金剛經》。因為《金剛經》畢竟是整個佛教的根本,核心中的核心基本上就在《金剛經》。我們得按正規的東西去要求自己,具備按照這些修行
    Thumbnail
    許多學佛已久的朋友,或許還不明白或覺察到,佛菩薩不是神,更不是救世主,而是引導眾生或搭載眾生,渡過煩惱苦海,到達涅槃彼岸的引渡者。 因此,不少讀者看到《金剛經》中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段經文時,都有點難以消化和理解,甚至心中會有疑慮:
    Thumbnail
    若是拋开修行的次第(阶段)来说,修行佛法最标准的要求(最终的要求),基本上还是来自于《金刚经》。因为《金刚经》毕竟是整个佛教的根本,核心中的核心基本上就在《金刚经》。我们得按正规的东西去要求自己,具备按照这些修行的要求去进行修行,甚至要去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包括意识习惯。 应无所住,而生
    Thumbnail
    本來我以為,《金剛經》的威力,是來自經中,那個「超越」人類頭腦可以思議的,「無上正等正覺」的大智慧,讓人得以覺醒開悟。 因為,「如來」在經中說出了,令人不敢置信的宇宙實相。 然而,十幾年來的讀誦聽聞此經,加上在禪定中,對經文及四句偈的感應,讓我終於明白,為何《金剛經》中會說:「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
    Thumbnail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實相是,這二句,不是說給凡夫聽的。 尤其不是說給那些,還在深度醉夢中,深深執迷於我人眾生和壽者相的凡夫聽的。 因為,這二句後,佛又跟須菩提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顯然是說給菩薩聽的。 如果你沒有修習菩薩道,或有修習,卻連初信位都還沒
    Thumbnail
    許多讀者來信問,為何讀誦《金剛經》多年仍不解其義? 再者,雖不懂經文,仍時時發心讀誦和抄寫,如此是否真的有功德? 為何《金剛經》的真實義,如此難懂呢? 老實說,十幾年前我未覺醒前,即使對《金剛經》有種親切感,讀誦了幾百遍,也是不解其義,看遍諸多專家或大師的註疏,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後來,覺修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不是給醉夢人看的,但有緣的醉夢人,不妨多看幾次,或可在文中嚐到妙法滋味。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段來自《金剛經》的偈語,不少人都已聽到會倒背如流。 然而,我相信大部分人,應該都只了解字面上的意思...
    Thumbnail
    對凡夫而言,在修行的過程中,眼、耳、鼻、舌、身、意所觸及的色、聲、香、味、觸、法,這種種都是虛妄的,主要是要我們破除對「相」的執著,並不是說「相」是虛妄的,這點要釐清。 到了證道,超凡入聖之後,就進入「體相一如」的境界,不只是「體」圓滿,「相」也圓滿,就算有一天吃大虧也圓滿,這才是真正的自在。
    Thumbnail
    它是一張五米長的羊皮紙,由6000字組成。佛經是佛陀言論的文本。佛陀本人將《金剛經》描述為像鑽石一樣鋒利的強大教義,可以切割壞的判斷和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