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說甚麼》-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愛布施的菩薩、一切法無我、定與忍

更新於 2024/12/09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文章篇篇看,智慧日日開,一定能有體悟。




 




    若您想看此書,歡迎免費索書: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post/220418959




《金剛經說甚麼》總連結頁面: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post/219081525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愛布施的菩薩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金剛經另外有一個特點,除了教授法特殊以外,還有個特點,就是佛善於推銷﹔就像西門町百貨公司的推銷員一樣,自己在那邊吹喇巴就賣起來。當年在上海、杭州、山東青島,經常看到賣梨膏糖的,手裡拉個洋琴,一邊唱:小孩子吃了我的糖啊,讀書考得好呀,老年人吃了我的糖呀,永遠長生不老呀,女人吃了我的糖,又是青春又美麗呀……我們看了金剛經啊,就覺得佛在賣梨膏糖,他說不了幾句,就是這個功德怎麼樣,那個功德又怎麼樣﹔等到你相信了它的功德,他又把功德推翻了,這是佛的教授法。

 

  但是我們要留意,這本經一講到重要的地方,他就吩咐須菩提說,這個經功德怎麼大。前面幾次就是講本經的功德,受持讀誦,功德都非常大。到了這一段,他又告訴須菩提,大乘菩薩們的布施,不是前面兩次所說的一般人們的七寶布施。我們在座的人,與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菩薩,是因地上的菩薩,等於憲法規定年滿十八歲的國民,都具備當選任何公務的資格一樣。一切眾生,只要具備靈性的,都是因地上的菩薩,成就了的菩薩,叫果地上的菩薩。

 

  所以大家可以大膽的承認,自己就是菩薩。以菩薩戒來說,自殺是不準許的,連自己故意破壞自己的身體,也是犯菩薩戒的,等於出佛身上血。因為這個身體是菩薩身,不能隨便破壞。由此我們了解,曾子在孝經上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同樣的道理。孔子也告誡,「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明知道是危險的牆邊,偏要拿身體去靠,這就是不孝。拿佛法來講,也是犯菩薩戒,因為你這個肉身不屬於你的,悟道以後,這個肉身就是肉身菩薩﹔換句話說,就是菩薩的肉身﹔菩薩就是得道的人,有道德的人。

 

  現在說到菩薩要來布施,怎麼菩薩還要來布施呢﹖其實連佛都還要布施,這一點我們特別要注意。在佛的戒律上看到許多地方,佛帶領一般弟子修行,學生中有眼睛看不見的,佛幫忙他做事情,那些弟子說,你老人家怎麼還來幫忙呢﹖他說我也是要培養功德,他說一個人做功德是無窮無盡的。換句話說,做好事是不分尊卑地位的,也沒有夠的時候。不要以為自己至高無上,崇高偉大,好像功德圓滿了,那就算成了佛,也已經不值錢了﹔這種佛我們可以把他拉下來。所以佛的偉大也就在此,他永遠不斷的以身作則,不斷的善行培養功德。一切菩薩修持善果,修持功德,永遠都是無窮盡的。

 

  譬如當年我所參學的那些前輩大師們,尤其在西康西藏,看到的好幾位活佛,他們有很多弟子,自己卻很辛苦出來化緣,供養弟子們。這些弟子們在那裡很舒服,在那裡閉關的閉關,修行的修行。有時候一個地方經常維持四十個修行的學生。

 

  我們看禪宗的語錄,牛頭融禪師沒有悟道以前,在牛頭山入定﹔入定的時候,天人送食,吃飯也不須要自己做,到時間自然有天女來送食。又有百鳥銜花供養,當時還沒有悟道,只是入定而已。後來悟道以後,自己就不入定了,其實他都在定中。所以不在山上打坐,下來辦教育,帶領了很多人修持,通常有五百人跟他學。而他每天要走幾十裡路來回,背米,挑米,古代交通不便,米挑來給學生們吃,給徒弟們吃。

 

  所以看了這樣的精神,我們曉得真正的學佛,要在行為上注意。一般學佛的人觀念錯誤,認為學佛可以偷懶,可以躲避,以為在學佛,萬事不管。這完全是錯誤的態度,不但不夠小乘,就是基本做人的行為都算錯誤的。這是因為我們看到金剛經上提出來,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七寶持用布施,而談到大乘菩薩們的發心。

 

    一切法無我

 

  菩薩們用充滿恆河沙那麼多珍寶財富布施,這個功德當然很大,而他自己本來已經是菩薩了,還要去做功德。假使有一個人所做的比這個菩薩所做的功德還要大,那是甚麼呢﹖「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一個真正果位的菩薩,知道做到,一切法本身無我,這是由般若經講唯識「一切法無自性」而來的,這一點需特別注意。尤其一般青年同學們研究法相,聽過唯識的,特別注意。

 

  後代講唯識學常有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把唯識學的一切法無自性的「性」字,同禪宗明心見性的「性」,當作是一回事,把觀念拉在一起。這可以說是毀謗,也可以說是愚蠢無知。這些人由於對見「性」一字的誤解,因而大罵華嚴宗,天台宗,禪宗等性宗的理論,認為明心見性可以成佛屬於外道,算是真常唯心論,認為是有個東西﹔佛法本來講空,怎麼有個東西呢﹖

 

  我們先要知道,佛經常有心與性兩個字,是要特別小心注意的。譬如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個「心」字是借用的,是講我們意識思想活動的第六意識的這個心,也是心理作用這個心。

 

  有時候講的心純屬一個代號,代表了本體,實相般若那個境界。形而上那個體,有時用心來做代號,有時用性做代號。這是因為過去我們翻譯的工具上,遭遇用字困難的問題,必須要了解。而唯識所講的一切法無自性,是指一切世間出世間事物及一切的理,它單獨的本身,沒有永遠存在的性能,也沒有單獨存在永遠不變的一個性質。

 

  譬如我們剛才講天氣很悶熱,過一會下雨了。但是每一滴雨無自性,雨下來,碰到土地就流失了。千千萬萬點雨下到大海,下到大地,凝結起來又返本還原,所以它無單獨存在的自性。那麼你說,雨沒有單獨存在的自性,最後歸到一個水性對不對﹖也錯了。因為地、水、火、風也是一切法無自性,非空非有,不斷不常﹔所以佛法的最高處就在這個地方。我們一般研究佛學的教義教理,都容易走上或錯解取義,或斷章取義的岐路。這一點要特別小心注意。

 

  我們現在提出來,唯識宗所講一切法無自性,也就是般若宗金剛經這裡所講,「一切法無我」的道理,這兩個是同一道理,只是不同表達的方法而已。所謂一切法,包括了世間的一切,及出世間的一切。甚至證得羅漢境界、菩薩境界,乃至於成了佛,證得無為涅槃之果,也都屬於一切之內。一切包含了一切。知道了一切法本身無我,並沒有告訴你無我以後是空,只有告訴你無我。至於無我以外有沒有真我﹖那是你的事了。

 

  我們研究金剛經從開始到這裡,它只有遮法,是教育的方法,就是把你的方法擋起來,否定了你,但是他沒有告訴你一個肯定的,沒有說甚麼才是對。他沒有承認你,或肯定你那一個才是對,要怎麼樣來肯定。一切法無我,到了這個境界,懸崖撒手自肯承當,要你自悟、自證、自肯。

 

  關於自肯自證的問題,我們要談到玄奘法師到印度留學的事。印度當時還是聯邦政府,幾十個國家,外加多種的外道,為了爭辯一個佛法哲學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大家立了契約,失敗的一方就不能存在了。法師們已經沒法辯論時,剛好碰到玄奘法師去了,聽說這個中國和尚學生智慧很高,就請他做評判。玄奘那時還很年輕,就上高台主持,最後的問題是,既然證到了佛法,最後到達無我相,有一個相也不對,有一個知也不對,那麼如何叫做證得呢﹖怎麼可以證明已經得道了呢﹖玄奘法師就講了一句名言:「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個事情就此做了結論,也保持住了印度當時的佛教。

 

  所以這個自證的部分,等於人喝水一樣,是涼是熱,只有你自己知道﹔告訴你,你也不知道。這個問題回答得很妙,不過如果現在再做科學論辯的話,這個問題還有問題,這裡暫時不多作討論。所以一個人知道一切法無我後,遮住了以後,既沒有說無我就是空,也沒有說無我以後有個真我,我們不要隨便給它加上。像這種地方,般若智慧的成就是要自己參的。

 

    定與忍

 

  知道了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這句話更嚴重,怎麼樣叫忍﹖這個忍在佛法修持裡是一個大境界。我們曉得所謂講得定,是以小乘的範圍來講﹔修大小乘之果,都是以定來作基礎,學佛沒有進入定的境界,是沒有基礎的。不管在家出家,道理是一樣的,沒有基礎就只是一個普通學的人而已,但是定本身並不一定就是佛法。至於大乘的佛法,則必須「得成於忍」。得忍與得定不同,所以說菩薩要得無生法忍,才進入大乘的境界。無生法忍不能當作定來解釋,如果把無生法忍當成是定,那乾脆說無生法定該多好呢!所以這個忍字,要再加研究才是。

 

  再看金剛經的本身,六度成就中講過布施成就,但持戒成就不提,實際上布施的成就之中就有持戒的精神。全部經典都講般若成就,但是卻不提禪定成就,你真正得了般若的成就,自然就是禪定。六度中間,布施、忍辱、般若,這三個成就到了,所謂持戒、精進、禪定自然都到了。關於這一點,我們研究金剛經要反覆去讀去深思,去參究,慢慢的你就可以真懂了。

 

  講到得成於忍,前面佛自己說,過去修忍辱波羅密的時候,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沒有動過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沒有覺得痛苦。這是甚麼境界﹖大家要研究啊!這是定,這是無生法忍,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大家現在學禪,或者讀了些書,看了一首詩,不然聽到青蛙叫,狗兒跳,嗯,我悟了,我們也拿一把刀,也學歌利王割你一刀試試看,看你得成於忍還是得成於恨﹖你悟了嘛!悟了應該有這個境界啊!所以說,此事不要隨便談,禪學可以隨便講,真正的佛法是要求證的,金剛經的榜樣都擺在這裡。

 

  真正知道了一切法無我的時候,達到了無我的境界,自然達到了無生法忍的境界。當然,到達了無生法忍,還只是大乘菩薩初步!只是這個菩薩超過前面所譬喻的菩薩。也就是說,拿無量無數的七寶來布施,有相物質的布施,功德不如無相布施功德的萬分之一。

 

  金剛經講到二十八品,差不多點題了,非常重要。勉強把無生法忍的境界研究研究看,先不談求證,先在理論上找找看。佛沒有告訴我們這是一個甚麼境界,其實佛說過了,只是大家看過去忘記了。佛開頭就說善護念,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無著無相。由於善護,無著,無相,就可以知道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金剛經開頭佛就已經跟我們講了,他在傳法呀!他不是在講經啊!後世所謂講經與說法是不同的。

 

  像這裡佛說的,教你怎麼樣修,你有問題問他,他答覆你,那是說法。像我們現在講經,是根據佛菩薩們所說的加以討論,這個是講經,所以講經是講經,說法是說法。過去在大陸大叢林、廟子裡,有說法堂,有講經堂,各處不同的。說法堂裡大和尚上堂,不帶書本,一個字都不用,就憑自己所證悟的、功夫的、智慧的經驗,隨便討論,這個叫說法。

 

  金剛經開始就告訴我們修持的方法,是善護念,無住,由此而得成於忍,無生法忍。說到這裡我們再舉一個禪宗公案來說明。

 

raw-im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生活中會常遇到考驗,每次心境平靜時,妻子就會化身菩薩來考驗修行的功力。有時因為年紀大了忘東忘西,就常被妻子吐槽「頭腦不靈光」!做過的事又忘了,聽到妻子刺耳的言詞,真想反駁,但心中又升起了《六祖壇經》:「數年山中,竟修何道?」枉向精舍數年,更修何道?若不識眾生,如何契入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些日子以來,閱讀高僧大德們的文鈔,也去看他們的成長歷程故事,自己越看越心生慚愧,修行這麼多年也只是修得皮毛功夫罷了。一個人的修行若是得力,一舉一動皆能令人感到歡喜、安定、祥和、清淨。   佛教從不提倡偶像,因為修行是來自於內心自性中的清淨,而非凡事都向外攀求。最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小兒子國中一年級,進入了青春叛逆期,常想去關心他,卻被他以「妳又想來管教我」的心態,給我難看的臉色和不屑的語氣怨懟。此時容易讓我瞬間起了嗔恨心,常常希望沒有生過這個小孩!為此困擾,請示精舍佛菩薩,開示結果為「相欠債」,但唸完逈向成功之後,並沒有太大的改善。於是聽一位師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生活中會常遇到考驗,每次心境平靜時,妻子就會化身菩薩來考驗修行的功力。有時因為年紀大了忘東忘西,就常被妻子吐槽「頭腦不靈光」!做過的事又忘了,聽到妻子刺耳的言詞,真想反駁,但心中又升起了《六祖壇經》:「數年山中,竟修何道?」枉向精舍數年,更修何道?若不識眾生,如何契入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些日子以來,閱讀高僧大德們的文鈔,也去看他們的成長歷程故事,自己越看越心生慚愧,修行這麼多年也只是修得皮毛功夫罷了。一個人的修行若是得力,一舉一動皆能令人感到歡喜、安定、祥和、清淨。   佛教從不提倡偶像,因為修行是來自於內心自性中的清淨,而非凡事都向外攀求。最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小兒子國中一年級,進入了青春叛逆期,常想去關心他,卻被他以「妳又想來管教我」的心態,給我難看的臉色和不屑的語氣怨懟。此時容易讓我瞬間起了嗔恨心,常常希望沒有生過這個小孩!為此困擾,請示精舍佛菩薩,開示結果為「相欠債」,但唸完逈向成功之後,並沒有太大的改善。於是聽一位師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唸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唸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唸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
    Thumbnail
    從《金剛經》看佛法修行的根本原則(古文經典課 2022/05/18 知識點)。 若是拋開修行的次第(階段)來說,修行佛法最標準的要求(最終的要求),基本上還是來自於《金剛經》。因為《金剛經》畢竟是整個佛教的根本,核心中的核心基本上就在《金剛經》。我們得按正規的東西去要求自己,具備按照這些修行
    Thumbnail
    許多學佛已久的朋友,或許還不明白或覺察到,佛菩薩不是神,更不是救世主,而是引導眾生或搭載眾生,渡過煩惱苦海,到達涅槃彼岸的引渡者。 因此,不少讀者看到《金剛經》中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段經文時,都有點難以消化和理解,甚至心中會有疑慮:
    Thumbnail
    若是拋开修行的次第(阶段)来说,修行佛法最标准的要求(最终的要求),基本上还是来自于《金刚经》。因为《金刚经》毕竟是整个佛教的根本,核心中的核心基本上就在《金刚经》。我们得按正规的东西去要求自己,具备按照这些修行的要求去进行修行,甚至要去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包括意识习惯。 应无所住,而生
    Thumbnail
    本來我以為,《金剛經》的威力,是來自經中,那個「超越」人類頭腦可以思議的,「無上正等正覺」的大智慧,讓人得以覺醒開悟。 因為,「如來」在經中說出了,令人不敢置信的宇宙實相。 然而,十幾年來的讀誦聽聞此經,加上在禪定中,對經文及四句偈的感應,讓我終於明白,為何《金剛經》中會說:「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唸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唸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唸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
    Thumbnail
    從《金剛經》看佛法修行的根本原則(古文經典課 2022/05/18 知識點)。 若是拋開修行的次第(階段)來說,修行佛法最標準的要求(最終的要求),基本上還是來自於《金剛經》。因為《金剛經》畢竟是整個佛教的根本,核心中的核心基本上就在《金剛經》。我們得按正規的東西去要求自己,具備按照這些修行
    Thumbnail
    許多學佛已久的朋友,或許還不明白或覺察到,佛菩薩不是神,更不是救世主,而是引導眾生或搭載眾生,渡過煩惱苦海,到達涅槃彼岸的引渡者。 因此,不少讀者看到《金剛經》中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段經文時,都有點難以消化和理解,甚至心中會有疑慮:
    Thumbnail
    若是拋开修行的次第(阶段)来说,修行佛法最标准的要求(最终的要求),基本上还是来自于《金刚经》。因为《金刚经》毕竟是整个佛教的根本,核心中的核心基本上就在《金刚经》。我们得按正规的东西去要求自己,具备按照这些修行的要求去进行修行,甚至要去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包括意识习惯。 应无所住,而生
    Thumbnail
    本來我以為,《金剛經》的威力,是來自經中,那個「超越」人類頭腦可以思議的,「無上正等正覺」的大智慧,讓人得以覺醒開悟。 因為,「如來」在經中說出了,令人不敢置信的宇宙實相。 然而,十幾年來的讀誦聽聞此經,加上在禪定中,對經文及四句偈的感應,讓我終於明白,為何《金剛經》中會說:「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