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應建立政治互信上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俗話說的好:「出來混都是要還的」從近來中國公布貿易壁壘調查結果,認定中華民國是具有貿易壁壘情況的國家,其實這並不意外,長久以來中國採行貿易讓利政治羈彌的對台政策,一直都是大量採購台灣的貨物的情況,而台灣一年賺中國兩兆外匯也是現實情況,而且在民進黨執政下互信不良的氛圍,還能將通商貿易持續迄今,就根本上中國的鴿派思維依然是主流,而將中華民國視為具有貿易壁壘情況的國家,簡單來說中國已經對民進黨的首鼠兩端失去耐心,而反觀民進黨還不反省自己對兩岸經貿管道的政治性破壞,還一直栽贓政敵屬實可悲。

 

經濟貿易本身就是互利互惠的行為,國與國之間的往來本身就必須建立在政治互信上,試想整天炒作抗中保台對中國極盡敵視羞辱之能事,又要對方不要計較,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想也知道不合邏輯,當別人釋出善意保持貿易通暢,民進黨得便宜還賣乖,錢要賺卻還嫌東嫌西,炒作幼稚的中國威脅論,當對方準備翻臉時,檢討的不是自己兩岸政策的稀爛,罵中國怪政敵,完全沒有執政的擔當。

 

我們除了要因應這個事件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外,更要檢視兩岸關係的修補,本身暢通良好的兩岸關係,是互蒙其利的,在政治上降低對抗,軍事上減輕壓力,貿易上互蒙其利,文化上良善交流,民進黨卻不把這些當回事,不思經營卻要享受成果,本身就是一件沒有邏輯性的事情,與其指責對方翻臉,民進黨更該想一想當大賺人民幣時,有給對方良好的善意嗎?,真應了那句俗話「自作孽不可活」,破壞馬政府苦心締造的兩岸關係,如今苦果自己要嚥下去,自己吃鱉不打緊,還把眾多人的經濟利益及生計牽扯進去,如此意識形態當道,不體恤人民生計的政府,試問我們要民進黨何用?如果要別人善意對待,自己就必須釋出善意,這才是經營兩岸關係的合理邏輯,民進黨執政下在兩岸關係的惡行惡狀,付出代價將是全民買單,如果要避免兩岸兵戎相見,及恢復兩岸貿易互利共生的榮景,我們需要一個言行如一的政府,而不是炒作抗中保台卻還要無恥希望對方釋出善意的政府,只有政黨輪替才有機會挽救兩岸關係,減少政治衝突下的經濟損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建宏的沙龍
7會員
212內容數
攀附權貴簡單,但是卻會失去做人的脊梁,不管誰當權,只要有任何的失道寡助,老夫絕對不會視而不見,我腦後的反骨專為當權者而生。
李建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7
當川普不言不慚的告訴台灣,該付美國保護費換取保護,而民進黨這些政客居然爭先恐後的替美國洗白,表示自己都「自費」保護自己,但明眼人看在眼裡其實就是個唾面自乾的荒誕笑話,民進黨政客自稱沒付的「保護費」實際上都一點一滴的從外交軍事上受制於美國強行被綁在抗中戰車上,付出比「保護費」更慘重的代價,卻換不來起碼
2024/07/27
當川普不言不慚的告訴台灣,該付美國保護費換取保護,而民進黨這些政客居然爭先恐後的替美國洗白,表示自己都「自費」保護自己,但明眼人看在眼裡其實就是個唾面自乾的荒誕笑話,民進黨政客自稱沒付的「保護費」實際上都一點一滴的從外交軍事上受制於美國強行被綁在抗中戰車上,付出比「保護費」更慘重的代價,卻換不來起碼
2024/07/27
今年第一個颱風侵襲台灣,同一個颱風映射出許多的現象,有網軍側翼各為其主的口水戰,也有芸芸眾生為了颱風假的小確幸殷殷企盼的社會現象,而不變的地方是不論黨派都沒有從颱風中真正得到教訓,導致災情依舊肆虐,各黨之間互相攻擊的口水戰,每一次颱風肆虐後,一再地重演這樣的政治鬧劇,故治水依舊牛步,水患依舊肆虐,罵
2024/07/27
今年第一個颱風侵襲台灣,同一個颱風映射出許多的現象,有網軍側翼各為其主的口水戰,也有芸芸眾生為了颱風假的小確幸殷殷企盼的社會現象,而不變的地方是不論黨派都沒有從颱風中真正得到教訓,導致災情依舊肆虐,各黨之間互相攻擊的口水戰,每一次颱風肆虐後,一再地重演這樣的政治鬧劇,故治水依舊牛步,水患依舊肆虐,罵
2024/07/27
近日新竹市長的案件甫宣判有罪,引發各界議論,除了信者恆信的政治口水外,其中司法系統的弊端暴露無遺,也讓司法的含金量打了一個相當大的問號,首先檢察官在台灣的司法系統具有相當大的權力,甚至無視刑事訴訟法揭示的「無罪推定原則」的陋習行之有年,往往很多案件是用先射箭再畫靶的邏輯去自由心證,升斗小民的案件尚且
2024/07/27
近日新竹市長的案件甫宣判有罪,引發各界議論,除了信者恆信的政治口水外,其中司法系統的弊端暴露無遺,也讓司法的含金量打了一個相當大的問號,首先檢察官在台灣的司法系統具有相當大的權力,甚至無視刑事訴訟法揭示的「無罪推定原則」的陋習行之有年,往往很多案件是用先射箭再畫靶的邏輯去自由心證,升斗小民的案件尚且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現在中國也仍然在朝統一努力,他們統戰策略也從未停過,試圖在無意間改變人的思想,對此我們所應該做的是明辨是非,在中國無形之手的影響下,確保自己能不被其干擾,在決策上才能做出真正有利台灣的事
Thumbnail
現在中國也仍然在朝統一努力,他們統戰策略也從未停過,試圖在無意間改變人的思想,對此我們所應該做的是明辨是非,在中國無形之手的影響下,確保自己能不被其干擾,在決策上才能做出真正有利台灣的事
Thumbnail
神仙打架, 身為一般的人民又能做些什麼。
Thumbnail
神仙打架, 身為一般的人民又能做些什麼。
Thumbnail
在強調一遍,最重要的點在於中國與台灣之間的貿易體系,包括協定到目前每年近千億的貿易額;這些都是必須要切斷的,不切斷滲透只會持續下去,而中國那邊也知道切斷貿易對統戰是極大的傷害,所以也不遲遲切斷。
Thumbnail
在強調一遍,最重要的點在於中國與台灣之間的貿易體系,包括協定到目前每年近千億的貿易額;這些都是必須要切斷的,不切斷滲透只會持續下去,而中國那邊也知道切斷貿易對統戰是極大的傷害,所以也不遲遲切斷。
Thumbnail
所謂的抗中保台、反攻大陸、保密防諜是不是都是口號的一種。
Thumbnail
所謂的抗中保台、反攻大陸、保密防諜是不是都是口號的一種。
Thumbnail
本來,歐洲人還會在經濟利益與價值觀之間做掙扎,現在看來中國經濟在走下坡,受困於貿易戰與疫情,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大撒幣了,所以,對經濟利益將不再寄予期望,回歸價值觀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Thumbnail
本來,歐洲人還會在經濟利益與價值觀之間做掙扎,現在看來中國經濟在走下坡,受困於貿易戰與疫情,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大撒幣了,所以,對經濟利益將不再寄予期望,回歸價值觀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Thumbnail
本來,歐洲人還會在經濟利益與價值觀之間做掙扎,現在看來中國經濟在走下坡,受困於貿易戰與疫情,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大撒幣了,所以,對經濟利益將不再寄予期望,回歸價值觀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Thumbnail
本來,歐洲人還會在經濟利益與價值觀之間做掙扎,現在看來中國經濟在走下坡,受困於貿易戰與疫情,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大撒幣了,所以,對經濟利益將不再寄予期望,回歸價值觀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Thumbnail
現況:探討台灣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以及對中國觀感辨識 每逢選舉將至,統獨議題討論的激烈程度,時常高過於候選人提出的政見,台灣身為地緣政治關鍵的核心角色,要說出我們是「獨立國家」,需要多少厚實的國際經貿地位及軍事實力,才能勇敢說出來? 再者,想成為獨立國家,如果鄰國掐著經濟命脈會產生什麼後果?
Thumbnail
現況:探討台灣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以及對中國觀感辨識 每逢選舉將至,統獨議題討論的激烈程度,時常高過於候選人提出的政見,台灣身為地緣政治關鍵的核心角色,要說出我們是「獨立國家」,需要多少厚實的國際經貿地位及軍事實力,才能勇敢說出來? 再者,想成為獨立國家,如果鄰國掐著經濟命脈會產生什麼後果?
Thumbnail
這種「和中政策」風險,在台灣並非沒有被質疑過,只是在激烈的言論辯論下往往被打為是不理性的意識形態,被稱為是逢中必反。但是無條件地相信只要台灣先釋出善意,中國一定會善意回應,無視中國的內部情況與信用紀錄,其實更是一廂情願。馬英九與國民黨人還故意忽略一件事,就是台灣可以推動「和中政策」的一個很重要原因,
Thumbnail
這種「和中政策」風險,在台灣並非沒有被質疑過,只是在激烈的言論辯論下往往被打為是不理性的意識形態,被稱為是逢中必反。但是無條件地相信只要台灣先釋出善意,中國一定會善意回應,無視中國的內部情況與信用紀錄,其實更是一廂情願。馬英九與國民黨人還故意忽略一件事,就是台灣可以推動「和中政策」的一個很重要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