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早期使用「黃木」作為筆名
avatar-img
天心居

黃易早期使用「黃木」作為筆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隨着部份1980年代《武俠世界》雜誌陸續「出土」,漸漸發現一些新資料。

一般認為黃祖強僅使用「黃易」作為筆名,但1987年末的 《武俠世界》雜誌可見署名「黃木」的《破碎虛空》。對照通行本《破碎虛空》,文句略有出入,但人物姓名、內容大綱基本相同,可以斷定「黃木」即黃祖強早期的筆名,而且使用時間應該比「黃易」更早。

《破碎虛空》是黃祖強第一本武俠著作,在《武俠世界》第29年40期一期刊完,後來在第44期又刊登《飛鷹傳奇》。在臺灣可見的通行本是把兩篇合成一册出版,印象中以前在香港見過分上下兩册的版本。


2023.4.26


avatar-img
天心居
30會員
947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天心居 的其他內容
《七劍十三俠》自一百三十四回後半部開始又再節外生枝,撇開攻打南昌府不提,卻去說狄洪道斬山魈,過程又與《水滸》第五回花和尚打小霸王情節相似。
《倪匡紀念文集——一笑已經風雲過》由兩部份組成,一是鱸魚膾所寫十一篇談倪匡的文章,二是十一篇從舊報紙中挖出來的倪匡著作,主要是倪匡對武俠小說這一體裁的評論。在閱讀價值上,後者當然更顯珍貴。
1980年出版的《神州豪俠》,作者名叫「荊翁」,與「金庸」諧音⋯⋯
1981年出版,同樣是「司馬嵐」的作品《清宮俠影》,其實是另一位作家——蹄風的《清宮劍影錄》 。
《七劍十三俠》自一百三十四回後半部開始又再節外生枝,撇開攻打南昌府不提,卻去說狄洪道斬山魈,過程又與《水滸》第五回花和尚打小霸王情節相似。
《倪匡紀念文集——一笑已經風雲過》由兩部份組成,一是鱸魚膾所寫十一篇談倪匡的文章,二是十一篇從舊報紙中挖出來的倪匡著作,主要是倪匡對武俠小說這一體裁的評論。在閱讀價值上,後者當然更顯珍貴。
1980年出版的《神州豪俠》,作者名叫「荊翁」,與「金庸」諧音⋯⋯
1981年出版,同樣是「司馬嵐」的作品《清宮俠影》,其實是另一位作家——蹄風的《清宮劍影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