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評《倪匡紀念文集——一笑已經風雲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剛剛在書店翻到這本《倪匡紀念文集——一笑已經風雲過》,前半部內容是「倪匡研究專家」鱸魚膾所寫十一篇談倪匡的文章,有輕鬆的散文筆調,也有略為嚴肅的倪匡著作考證。

書的前半部份陷入了一種困境,現今對1950-80年代武俠小說的評論研究著作同樣有這個問題——其評論的作品早已絕版,說它多好多精采都沒用,一般讀者根本無法找到原書來看,即使能找到網上版本,錯字別字也多得難以下嚥。

作者稱倪匡所作的武俠小說總共一百四十餘部。但據我統計目前由兩岸三地所出版的只有四五十部,總數不足一半,其餘沒有出版的,應該就隨着報紙雜誌而腐爛、亡佚了。書的後半部份還有十一篇從舊報紙中挖出來的倪匡著作,主要是倪匡對武俠小說這一體裁的評論。

raw-image

後半部份的閱讀價值比較高,畢竟倪匡身兼創作者和評論者,且其創作量之大,同輩之中可謂名列前茅,從中能一睹倪匡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倪匡銳意在小說的佈局中創新,文筆也能駕馭得住他的創意,只是倪匡寫長篇武俠真的比較弱,他擅佈小局,不擅佈大局。

說創新的話,古龍是在文體、文風和對俠的理解上創新,但古龍在佈小局方面比起倪匡還是略遜一籌。


2023.4.1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心居
33會員
970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天心居的其他內容
2025/02/17
看到《龍吟曲》就會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部書會歸到蕭逸名下?⋯⋯
Thumbnail
2025/02/17
看到《龍吟曲》就會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部書會歸到蕭逸名下?⋯⋯
Thumbnail
2025/02/12
今天試試看手寫評語,感覺還不錯⋯⋯
Thumbnail
2025/02/12
今天試試看手寫評語,感覺還不錯⋯⋯
Thumbnail
2025/02/10
我很享受擔任武俠小說創作比賽的評審,因為在讀不同作品時,就會遇到一些武俠小說創作的問題⋯⋯
2025/02/10
我很享受擔任武俠小說創作比賽的評審,因為在讀不同作品時,就會遇到一些武俠小說創作的問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王錚主編的《倪匡寫武俠》,是一集倪匡短篇武俠小說集,包括〈風雲變幻十三春〉、〈勝者〉、〈在黑暗中〉、〈天龍刀〉、〈秘魔崖〉和〈飛劍手〉⋯⋯
Thumbnail
王錚主編的《倪匡寫武俠》,是一集倪匡短篇武俠小說集,包括〈風雲變幻十三春〉、〈勝者〉、〈在黑暗中〉、〈天龍刀〉、〈秘魔崖〉和〈飛劍手〉⋯⋯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倪學同學研究會」,看了一些對倪匡小說的藏書和版本分享。 其中有一則帖文談到臺灣各版本的倪匡小說封面,內容大概是說遠景版封面最好,其後皇冠出版的封面次之,最後風雲出版的封面又次之⋯⋯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倪學同學研究會」,看了一些對倪匡小說的藏書和版本分享。 其中有一則帖文談到臺灣各版本的倪匡小說封面,內容大概是說遠景版封面最好,其後皇冠出版的封面次之,最後風雲出版的封面又次之⋯⋯
Thumbnail
原來倪匡曾對記者說⋯⋯
Thumbnail
原來倪匡曾對記者說⋯⋯
Thumbnail
《倪匡紀念文集——一笑已經風雲過》由兩部份組成,一是鱸魚膾所寫十一篇談倪匡的文章,二是十一篇從舊報紙中挖出來的倪匡著作,主要是倪匡對武俠小說這一體裁的評論。在閱讀價值上,後者當然更顯珍貴。
Thumbnail
《倪匡紀念文集——一笑已經風雲過》由兩部份組成,一是鱸魚膾所寫十一篇談倪匡的文章,二是十一篇從舊報紙中挖出來的倪匡著作,主要是倪匡對武俠小說這一體裁的評論。在閱讀價值上,後者當然更顯珍貴。
Thumbnail
真的很希望有人能夠編輯一套《倪匡全集》⋯⋯
Thumbnail
真的很希望有人能夠編輯一套《倪匡全集》⋯⋯
Thumbnail
「我逃走咗就算數,但現在的年輕人沒選擇逃,選擇對抗,我很佩服他們。」—倪匡。 倪匡從不避諱觸碰政治,而他對於時勢的體悟與預測,較之他對於科學技術的想像來得更令人欽佩。歲月淬煉,誰跪、誰硬挺,自然禁得起考驗,那是「要留清白在人間」的風骨,不是譁眾取寵流行樂團能企及的項背。祝願香港人皆有風骨,一如倪匡
Thumbnail
「我逃走咗就算數,但現在的年輕人沒選擇逃,選擇對抗,我很佩服他們。」—倪匡。 倪匡從不避諱觸碰政治,而他對於時勢的體悟與預測,較之他對於科學技術的想像來得更令人欽佩。歲月淬煉,誰跪、誰硬挺,自然禁得起考驗,那是「要留清白在人間」的風骨,不是譁眾取寵流行樂團能企及的項背。祝願香港人皆有風骨,一如倪匡
Thumbnail
中學期間,遇上沉悶課堂,書檯上教科書下必然是小說,金庸、梁羽生、古龍與倪匡。第一本讀的倪匡作品,不是《衛斯理》系列,是《女黑俠木蘭花•巧奪死光錶》,長兄書櫃的收藏。
Thumbnail
中學期間,遇上沉悶課堂,書檯上教科書下必然是小說,金庸、梁羽生、古龍與倪匡。第一本讀的倪匡作品,不是《衛斯理》系列,是《女黑俠木蘭花•巧奪死光錶》,長兄書櫃的收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