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每天清晨五點起床,隨即進廚房燒水煮先生指定的餛飩早餐,煮好端到桌上,時間已經來到五點二十分。金鳳進房間叫先生起床,幫他穿背心穿外套,扶他坐到輪椅推到客廳,接著一口一口吹涼餵先生,餵完又進浴室拿牙刷臉盆幫先生刷牙洗臉,將近六點,兒子已經開車來到樓下,準備載先生去洗腎。
在環保站做分類到十一點,金鳳又趕著回家幫先生理髮,再晚一些,居服員就要來幫先生洗澡了,每天一小時的居服員時間讓金鳳能稍喘口氣。金鳳的先生脾氣火爆,如果被針扎痛,或是餵食太燙,他就會打人罵人,金鳳總是服侍得小心翼翼。有人這樣問金鳳,「妳為什麼不把先生送到養老院,妳也眼不見為淨,反正他年輕時放蕩沒責任感,妳也不欠他什麼。」
其實金鳳想過這個問題,但是最終她還是覺得不管夫妻感情好壞,照顧先生是責任,不能因為別人沒有盡到責任,她就要跟著有樣學樣把責任往外推,責任沒有完成,感情債就沒有結束的一天,天涯海角照樣找到你。金鳳說,雖然先生不好服侍,但是每次要出門做志工,先生都會說好,讓她來去自由,光是這一點,金鳳就覺得很感謝。
晚年要照顧先生,也要去安親班接孫子放學,金鳳依然把握時間做公益,先生跟孫子是責任,做志工是為自己。老智者說,這樣做就對了,一邊吃苦了苦,一邊做福囤福,這是消業障最快的方式,業消福就來。當年的金鳳有一些選擇,第一,拋家棄子,尋找自己的快活日子。第二,帶著孩子跳海,一了百了。第三,忍辱負重,咬牙撐過去。三種選擇都有不同的結局,若是選擇第一,將來也會承受被拋棄、無依無靠的痛苦,若是選擇第二,自殺與殺子的後果無法想像,而且天理難容。
金鳳選擇第三,從結局來看,金鳳認為自己是選對了,孩子有成就,自己也走入公益,雖然照顧先生有點累,但是這是與先生「解冤釋結」,了結彼此因緣的最好方式,有欠就還,還完就沒事了。這是一個簡單的真實小故事,但是有很深的啟示在裡頭,現代人吃了一點苦,受了一點罪就不斷抱怨,呼天搶地,卻不知天下沒有白吃的苦、白受的罪,該承受的不願意受、該負的責任不願意負,人生走到最後,就是苦不盡的結局。
#甘願做歡喜受
#自作自受
#自修自得
#苦盡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