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個人遭遇再不順遂,只要還有一念善、一念孝,老天爺都捨不得放棄,想盡辦法從那個人的諸多惡緣中尋找可能的希望,就算只有一點點微光也要想辦法放大光明。「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過去所作所為都過去了,把握今日以後全新的自己,頓悟的當下就是重生。


有一家三口,大兒子六十多歲,眼盲身弱無工作能力,二兒子六十歲,罹患舌癌、皮膚病和關節炎,九十歲老母親雙膝腫大無法久站行走,三人租住在六坪不到的小套房,老鼠、蟑螂不時竄出。這一家三口,全靠六十歲的二兒子照顧日常起居,幫大哥洗澡、拿藥,幫母親洗澡、換尿布,甚至在他身體還撐得住的時候,每個星期從五樓揹母親到一樓搭車到醫院看診。男子說,他想當老萊子天天娛樂母親,讓她快樂,可是想到自己一身病,擔憂自己會先走一步。


苦難人的日常就是在苦中作樂,至少還有一絲活著的希望。這個絕望的家庭被里長舉報給志工,志工走進他們的生活,帶來一縷光明。除了補助生活費,以及日常探望,他們也多方奔走,想為這位九十歲的老媽媽找到一樓的租賃處,讓老媽媽不用為了看診,花三十分鐘從五樓巍顫顫走到一樓,險象環生。


然而,尋找適合的住處是一項艱難的任務,不僅是物件少,房東多半不願意將房子租給低收入戶。縱然如此,在媒合到適合住處之前,志工一群人為他們家大掃除,清出數不清的蟑螂和老鼠,又為他們布置二手家俱,讓長年睡在地上的二兒子有一張舒適的床睡覺。這一家三口,在志工持續關懷下,像重新活在人間。


苦難人總是躲在陰暗處,所以好命人看不到他們的足跡。智者說,面對苦難人,除了付出無所求,還要感謝,若沒有他們示現苦難洗滌我們心中的無明和愚癡,我們又如何經由見苦知福而後提升心性。沒有苦難就沒有神,沒有地獄就沒有菩薩。總之,只要我們還有一念善、一念孝,老天爺就不會放棄我們,祂永遠在找機會拉我們一拔。


#一念善

#見苦知福

#付出無所求

avatar-img
55會員
1.4K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趙先生說,「走到人生的終點,能留下來的,不是我們曾經擁有的,而是我們曾經付出的。」這句話跟佛家說的「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是同樣的道理。一個社會貧富差距過大,富人會貢高我慢,窮人會心生怨恨,富與貧遙遙對峙。不過,如果一個不富有的人,卻有一顆富可敵國的心,物質與心靈取一段平衡,即可達到均富的理想。
古代聖賢這樣說,「夫妻二人,福份要相當,若是婦德差矣,得不到品德高尚的丈夫。若是丈夫德性有虧,自然留不住德馨婦。」接下來這則真實故事可以證明聖賢沒有騙人。 有一位婦人,二十二歲那年嫁給做裝潢的先生,先生手藝很好,也很顧家,廠商介紹的案子常常要排到隔年才做得到。先生顧家,偏偏愛喝酒,工作結束就喝
我們與孩子約莫有三十歲的人生差距,現在人晚婚晚生,恐怕拉距會更大,差個四五十歲比比皆是。孩子三十歲,我們也就六七十歲了,觀念就變成老觀念,在孩子眼中我們就成了那個缺乏與時俱進不思進步的老人。 有一個婦人跟婆婆三觀不合,自從嫁進婆家,每天上演婆媳大戰,她嫌婆婆的裹腳布又長又臭,所以不管婆婆說什麼
病是人生八苦的老三,也是讓三國名將張飛嚇得連退好幾步的天敵。身體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新聞媒體報導有位幾十億身價的名人英年早逝,不免讓人感嘆錢在銀行人在天堂,猶如魚與水不相逢,再有錢也是徒留遺憾。 有位中年婦人,大學時期身體經常不舒服,三天兩頭請假看醫生,被醫院診斷出免疫力系統天生不全症。大學
台灣年齡層老化,獨居的老人越來越多,就算與家人同住,也克服不了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的辛苦。上了年紀的老人或多或少都有腿疾,有的是關節退化、有的是肌無力、有的是骨質疏鬆等等,所以居家安全對老人來說相對重要。 有一群志工,每天挨家挨戶為老人的生活空間安裝簡易扶手,比如浴室出入口、馬桶旁、走廊,或是廚房
凡夫俗子做到「無我」,那是修行的高階,一般人都在「有我」和「無我」之間拉鋸,而且常常是有我佔上風。 有一個女人,三十五歲那年父親中風,隔年母親腦溢血,當時五個兄弟姊妹中,只有她未婚,所以「理所當然」承接起照顧的責任。女人說,幸好自己當時未婚,否則家業與父母之間,她會陷入兩難。女人無微不至照顧兩
趙先生說,「走到人生的終點,能留下來的,不是我們曾經擁有的,而是我們曾經付出的。」這句話跟佛家說的「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是同樣的道理。一個社會貧富差距過大,富人會貢高我慢,窮人會心生怨恨,富與貧遙遙對峙。不過,如果一個不富有的人,卻有一顆富可敵國的心,物質與心靈取一段平衡,即可達到均富的理想。
古代聖賢這樣說,「夫妻二人,福份要相當,若是婦德差矣,得不到品德高尚的丈夫。若是丈夫德性有虧,自然留不住德馨婦。」接下來這則真實故事可以證明聖賢沒有騙人。 有一位婦人,二十二歲那年嫁給做裝潢的先生,先生手藝很好,也很顧家,廠商介紹的案子常常要排到隔年才做得到。先生顧家,偏偏愛喝酒,工作結束就喝
我們與孩子約莫有三十歲的人生差距,現在人晚婚晚生,恐怕拉距會更大,差個四五十歲比比皆是。孩子三十歲,我們也就六七十歲了,觀念就變成老觀念,在孩子眼中我們就成了那個缺乏與時俱進不思進步的老人。 有一個婦人跟婆婆三觀不合,自從嫁進婆家,每天上演婆媳大戰,她嫌婆婆的裹腳布又長又臭,所以不管婆婆說什麼
病是人生八苦的老三,也是讓三國名將張飛嚇得連退好幾步的天敵。身體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新聞媒體報導有位幾十億身價的名人英年早逝,不免讓人感嘆錢在銀行人在天堂,猶如魚與水不相逢,再有錢也是徒留遺憾。 有位中年婦人,大學時期身體經常不舒服,三天兩頭請假看醫生,被醫院診斷出免疫力系統天生不全症。大學
台灣年齡層老化,獨居的老人越來越多,就算與家人同住,也克服不了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的辛苦。上了年紀的老人或多或少都有腿疾,有的是關節退化、有的是肌無力、有的是骨質疏鬆等等,所以居家安全對老人來說相對重要。 有一群志工,每天挨家挨戶為老人的生活空間安裝簡易扶手,比如浴室出入口、馬桶旁、走廊,或是廚房
凡夫俗子做到「無我」,那是修行的高階,一般人都在「有我」和「無我」之間拉鋸,而且常常是有我佔上風。 有一個女人,三十五歲那年父親中風,隔年母親腦溢血,當時五個兄弟姊妹中,只有她未婚,所以「理所當然」承接起照顧的責任。女人說,幸好自己當時未婚,否則家業與父母之間,她會陷入兩難。女人無微不至照顧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苦難的成因,並非全然出於神的管教,而是包含世界敗壞、撒旦攻擊、個人選擇、人際關係、遺傳或咒詛、彰顯神榮耀、神的試煉等多重因素。透過約瑟和以斯帖的例子,說明神使用每個人,即使有缺點,都有其神聖目的和命定,苦難是為了磨練和成就這個命定。
Thumbnail
這篇書摘探討苦難的本質、意義以及在逆境中尋求希望的途徑,涵蓋哲學、神學及不同宗教觀點,並鼓勵讀者個人反思,從苦難中轉化成長。
Thumbnail
當我們陷入低谷,彷彿世界都在對我們說「不」,其實這只是生命換了一種方式在說「是」。那些看似無法跨越的困境,常常是為我們鋪設的台階,讓我們能攀登更高的山峰。苦難化了妝,偽裝成我們的敵人,但其實,它正默默賜予我們力量,讓我們更堅韌、更篤定。 而失敗呢?它並不是終點,而是一場化裝舞會。它用面具遮
Thumbnail
新約聖經羅馬書說:「要與喜樂的人同樂;要與哀哭的人同哭。」「與哀哭的人同哭」,這是我擅長的,因為我嚐過痛苦的滋味,所以看見別人痛苦時,很能夠感同身受,也就很容易跟著掉淚。同理心是上帝給的恩賜,但有時我會希望自己不要這麼有同理心,不要這麼愛哭,因為在別人面前掉淚,實在難為情。
一家三口到處借住別人家,就因為秀媽生意失敗,最後姐姐受不了乾脆靠下海賺錢,如期在兩個月後獨立自主,這個小套房剩下母子兩個,建豪跟媽媽已經連續幾個月靠稀飯度日,就在一個往常的下午,建豪老樣子去公園撿回收,這人瘦到讓人心疼,剛好有一個西裝筆挺的先生看到建豪,大方讓出自己的便當。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Thumbnail
多年的壓力與悲痛下,無法很好的與自己和解的人。包含無法用自己認同的方式喜歡自己、無法滿意自己的付出,帶著遺憾來到老年的人⋯⋯
Thumbnail
耶和華啊,我呼求你; 我早晨的禱告要達到你面前。—詩篇‬ ‭88‬:‭13‬ 若早晨不禱告,又如何能確定夜晚能禱告呢? 其實本篇的作者不只是早晨起來禱告,這對他而言不是一個優良的屬靈紀律而已,而是一個在急難中不停息的呼求。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苦難的成因,並非全然出於神的管教,而是包含世界敗壞、撒旦攻擊、個人選擇、人際關係、遺傳或咒詛、彰顯神榮耀、神的試煉等多重因素。透過約瑟和以斯帖的例子,說明神使用每個人,即使有缺點,都有其神聖目的和命定,苦難是為了磨練和成就這個命定。
Thumbnail
這篇書摘探討苦難的本質、意義以及在逆境中尋求希望的途徑,涵蓋哲學、神學及不同宗教觀點,並鼓勵讀者個人反思,從苦難中轉化成長。
Thumbnail
當我們陷入低谷,彷彿世界都在對我們說「不」,其實這只是生命換了一種方式在說「是」。那些看似無法跨越的困境,常常是為我們鋪設的台階,讓我們能攀登更高的山峰。苦難化了妝,偽裝成我們的敵人,但其實,它正默默賜予我們力量,讓我們更堅韌、更篤定。 而失敗呢?它並不是終點,而是一場化裝舞會。它用面具遮
Thumbnail
新約聖經羅馬書說:「要與喜樂的人同樂;要與哀哭的人同哭。」「與哀哭的人同哭」,這是我擅長的,因為我嚐過痛苦的滋味,所以看見別人痛苦時,很能夠感同身受,也就很容易跟著掉淚。同理心是上帝給的恩賜,但有時我會希望自己不要這麼有同理心,不要這麼愛哭,因為在別人面前掉淚,實在難為情。
一家三口到處借住別人家,就因為秀媽生意失敗,最後姐姐受不了乾脆靠下海賺錢,如期在兩個月後獨立自主,這個小套房剩下母子兩個,建豪跟媽媽已經連續幾個月靠稀飯度日,就在一個往常的下午,建豪老樣子去公園撿回收,這人瘦到讓人心疼,剛好有一個西裝筆挺的先生看到建豪,大方讓出自己的便當。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Thumbnail
多年的壓力與悲痛下,無法很好的與自己和解的人。包含無法用自己認同的方式喜歡自己、無法滿意自己的付出,帶著遺憾來到老年的人⋯⋯
Thumbnail
耶和華啊,我呼求你; 我早晨的禱告要達到你面前。—詩篇‬ ‭88‬:‭13‬ 若早晨不禱告,又如何能確定夜晚能禱告呢? 其實本篇的作者不只是早晨起來禱告,這對他而言不是一個優良的屬靈紀律而已,而是一個在急難中不停息的呼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