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課綱的制定和方向乃屬教育專業和政治考量,筆者無能亦無意評論,故以下不會提及課綱是否應當包含古文,以及若課綱包含古文,其相對於其他學習內容的比例應當較多或較少等主題。我只想介紹最基礎的,普通人在學會閱讀之前,如何學會看其他人臉色,學會在人群中生存。
行文現在 ( 2024 年一月) 我家有一位剛滿兩歲的幼兒,他每天醒著的時間,都處於一個沒事找事做的狀態。他有精力,也很好奇,但他的精力和好奇心並非照顧者(我和先生或是 Daycare 老師)能夠有效掌控和利用的對象。我們能做的就是提供安全的環境,觀察他和環境中人事物的互動,推敲他的想法,用淺白的話語解釋事物的現象給他聽。
對兩歲幼兒而言的安全室內環境,不能擺放危險物品,必須裝設閘門和障礙限制幼兒進入危險區域,例如泳池、廚房、階梯、儲存藥劑的空間;環境中的成人,就我個人的安全標準而言,必須沒有傳染病,絕不使用肢體暴力(又稱體罰),不受藥物或酒精影響,個性安定不暴躁。他們不用懂得如何取悅兩歲的幼兒,只要能接受幼兒眼光狹隘頭腦簡單而且不懂進退應對的禮儀,能夠不被幼兒激怒,對我而言就夠是安全的成人。
幼兒與幼兒之間在室內的相處又是另外一回事。基本上只要他們打架或互咬時有大人能拉開他們就好了。我曾經目睹我家幼兒在四天連假後走進月齡 18 到 24 個月的教室,被另一位向來喜歡他的同學迎上來緊緊抱住,我家幼兒滿臉不悅,但沒說不要,況且對方真心一片,也不到肢體衝突的等級。那天晚上我對幼兒解釋了身體界線的概念,他顯然有聽沒有懂。
至於對兩歲幼兒而言安全的室外環境,因為太過複雜,很難以正面表列的方式寫出所有的條件,只能說照顧者必須無時無刻不看著他們,也極度仰賴環境中其他人的行為。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牽著幼兒的手過斑馬線時,我能否期待只要我走在綠燈的斑馬線上,我和孩子就是安全的?我能否期待不論我們走得快或慢,只要綠燈亮著,就不會有動力車輛駕駛人或是腳踏車騎士衝上斑馬線?
假使我們連對綠燈和斑馬線的安全期待都不可求,那我們又該怎麼帶幼兒走出戶外?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心智理論 (Theory of Mind) 指的是人雖然無法用肉眼看見他人腦中的想法,卻能藉由自身的認知和觀察他人的行動,去猜測他人行動背後的動機,包括他人的欲求、信念和偏好,進而形成對於他人想法的理論。
University of Michigan 心理系教授 Henry M Wellman 在 1990 年出版的 The Child’s Theory of Mind 聚焦兒童的心理發展以及心智理論的建構,這本書根據 Google Scholar 的資料,在學術界被引用將近 4,700 次 。 Wellman 在2020 年出版了一本薄薄的科普書籍 Reading Minds: How Childhood Teaches Us to Understand People (在下的非官方翻譯:《讀心:童年如何教我們了解其他人》),前五章簡介了過去三十年間心理學界為了測試表達能力不成熟的幼兒的心理能力而發展出來的實驗和成果,第六章則總結了幼兒建立心智理論的五個階段,以下為筆者的不專業翻譯:
書中用圖畫表達了這五個階段。
研究者在美國、加拿大、澳洲、德國和其他國家用心智理論量表測試了成千上百位學齡前兒童,發現一般兒童是循序漸進地平均從 3 歲起了解「不同的欲望 (Diverse Desire) 」, 3.7 歲左右了解「不同的信念(Diverse Beliefs) 」, 4.4 歲左右了解「有知與無知 (Knowledge – Ignorance) 」, 4.8 歲左右了解「錯誤信念 (False Belief) 」,最終在 5.4 歲左右了解「隱藏心智 (Hidden Minds) 」。
作者舉了他兒子四歲時與他的對話做例子。
四歲的兒子:「你轉過頭去,不要看我這邊。」
作者:「為什麼?」
四歲的兒子:「因為我要做你不喜歡我做的事,我不想讓你看到。」
由這段對話可以觀察到,四歲的兒子已經了解父親不喜歡他做的事(不同慾望),如果父親沒看見他所做之事(父親保持無知),他就能避免責備。但是他還沒有發展出這個計劃要成功,父親必須連他在謀劃都不能知道的「隱藏心智」的概念。
上述是一般孩子的狀況,如果是聽障的孩子,因為聽不到普通人的語言,心智理論發展得較晚,但是等到他們能夠掌握與他人溝通的方法(手語)後,還是有能力達到上述的五個階段,只是比一般孩子晚了大約七年。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研究提到有 5% 的聽障兒童的父母之一也同為聽障人士,他們從小就開始用手語溝通,在那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聽障兒童的「母語」就是手語,他們發展出這五個階段的歲數與一般兒童無異。其他 95% 的聽障兒童的父母聽力正常,通常是在有聽障兒之後才開始學習手語這個新語言。這些聽障兒經常要等到進入聽障學校後才會進入一個大家都使用手語的環境,從而開始發展對他人心智的理解。
聽力正常卻育有聽障兒童的父母對於孩子在聽障/手語族群中找到水平的身分認同,而父母卻無法與孩子產生垂直身分認同的糾結,也是 Andrew Solomon 撰寫《背離親緣》的原因之一。
Reading Minds 這本書裡有許多研究者節錄實驗對象充滿童趣的發言,最近我家的兩歲幼兒也逐漸認識到自己有想法,而他想做的事和我們想做的事不見得相同,經常因此大發脾氣,又很容易被轉移注意力。上一秒還在為了水龍頭被關掉而大哭,下一秒聽到要吃餅乾就開心地跑出浴室。這樣一來一往的過程中,他都在學習,測試他的心智和照顧者的心智之間的界線,逐漸展露讀心的本能。如果他照書裡寫的那樣,在五歲多時了解人大多數人的想法和行為不一定合致,也開始懂得在他人面前適度隱藏自己的想法,不再像今天這樣直率地表達沮喪或喜悅,大家就會視他為成熟、有禮貌的孩子,願意與他進行更為理性的互動,而後孩子又會從那些互動裡獲得更多用來建構複雜心智理論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