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真相與人生》第二章心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前言:本文由我 2023 年六月貼在 PTT BabyMother 版的舊文稍加修改而成。有人發表了台灣商周文化翻譯出版的《數據、真相與人生》第二章的讀書心得,因為作者引述的研究以美國為背景,而寫心得的人摘錄的語句不太符合我在當地聽到的主流論述,我只好從圖書館借了原版來讀,寫下自己的心得。英文原版書名是 Don't Trust Your Gut: Using Data to Get What You Really Want in Life,直譯是《別相信你的直覺:運用數據獲得生命中的想望》,作者是 Seth Stephens-Davidowitz ,由 Dey Street Books 在 2022 年五月出版。

========

  「先天 vs 後天」 (Nature vs  Nurture) 是人類社會長久以來的大哉問。本書第二章在討論教養 (Parenting) 這種父母後天干涉對於孩子成年後收入的影響。收入並非一切,但好像也沒有更容易拿來比較「父母的成就」的指標了。

  同一對父母生出來的兩個孩子,基因應該相近到他們成年後的收入也會相近,如果這兩個孩子被隨機分給不同家庭收養,而他們的成年收入有顯著差異,那就代表後天教養的影響顯著。本章前二分之一引述了 Sacerdote's Study (2007) ,小結是先天資質對成年收入的影響程度約為後天教養的2.5倍。(P.67)

  父母光是在孩子第一年就要做大約 1,750 個選擇 (P.57) ,孩子脫離父母獨立之前,父母要做成千上萬個教養的選擇,但就算都「選對了」頂多能讓孩子的成年收入增加 26% 。 26% 聽起來不少,但作者的論點是這個增加幅度不足以產生社經階級的變化,遠遠比不上先天資質的重要性。

  後天教養的諸多選擇裡,唯一一個有大型研究支持,能讓孩子成年收入顯著增加的因素是居住地點。要將居住地點這個變因獨立出來建立因果關係其實並不容易,作者介紹了經濟學家 Raj Chetty 在美國主持的大型研究,這部份很有趣。但是如果這篇摘要把書中的簡介再簡介一次,那就是 (拾人牙慧)^2 了!對這個研究計畫有興趣的讀者,請直接上 The Opportunity Atlas 玩玩看互動地圖。

  「住對社區」,可以讓先天條件相近的孩子的收入增加 13% (P.77) 。 Raj Chetty 進一步研究哪些指標可以預測優良社區。一個社區內居民有大學學位、雙親家庭、繳納普查表格(類似台灣的戶口調查)的比例越高,越可能成為充滿機會的優良社區。 Chetty 做了兩個案例研究,其中之一顯示小女孩住的社區內若住有女性發明家,她們長大後成為發明家的機率也會上升。

  為什麼社區裡的大人這麼重要呢?因為小孩子的成長本來就不限於一個原生家庭,小孩子本來就會跟照顧者以外的人接觸。 Asiyefunzwa na mamaye hufunzwa na ulimwengu. (史瓦希利諺語:「靠一個村莊才能養大一個孩子。」) Stephens-Davidowitz 猜想原因在於孩子會將父母以外的大人作為學習對象。親子關係很複雜,孩子不一定會將父母當成楷模,但卻可能願意聽鄰居阿姨的話。而如果鄰居阿姨正好是一個發明家呢?

  雖然好的成長環境對於孩子的成年收入有正面影響,但是後天教養的 +26% 哪裡比得上先天資質的 2.5 倍影響力?本章的結論是:「看過這麼多研究後,我要提出和我的書名相反的建議──在後天教養上,就相信你的直覺吧!」反正你有太多選擇要做,每個選擇其實沒那麼重要。 (P.87)

  如果教養放第二章,第一章該是什麼呢?

  第一章討論的是怎麼利用數據擇偶啊!先天資質!

※ ※ ※

  我查了一下 Parenting 這個字的起源,果不其然是個新字, 1918 年是 Merriam-Webster 追溯這個詞彙第一次在印刷媒體出現的年份。在那之前,父母兩個人對於孩子的養育大概不會有太多的控制。即使在今天的地球上還是有很多地區的預期壽命不到四十歲,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超高,孩子活過第一年後,很可能要由父母以外的人協力帶大。

  將教養的責任單單放在父母 (Parent) 頭上是近代的現象。

  過去兩個世紀經濟發展配合的是用國家力量保障私有財產制,讓每個人可以擁有私人的資產,土地、房屋、馬匹、汽車,再加上金融系統,讓貨幣得以流通,資產可以被儲蓄,再加上不同政權進行過的暴力資產分配,一般家庭逐漸能做到靠著單薪或雙薪來支應孩子的生理需求。滿足了生理需求,孩子還有心理需求,各種將父母作為對象的教養書籍也跟著大量出版。

  這件事是好是壞很難說。但是一百年或兩百年在人類歷史上並不是一段很長的時間,所以我還在一邊養孩子一邊觀望。我長大時家裡有信誼出版的「你的 X 歲孩子」系列教養書,我識字很早,還會指著書頁上的語句對父母說他們哪裡做錯了,非常難搞。我在孩子出生後向我父母道歉。母親趁著我回憶自己有多難搞時,開始說「你以前只要如何如何,就會更快樂。」然後我基於長年與他們相處的習慣,聽到「更快樂」這種價值觀論述,忍不住發起挑戰,不知怎地又展開辯論。當幼兒照顧者真的很難,辛苦各位照顧者了,包括我的。

  底線是不能動用暴力或是違反誠信。

※ ※ ※

  有人將「孟母三遷」作為選擇居住地點的範例,讓我很想重新讀孟母三遷這則大概可以算做中國文化後天教養第一人的故事。典出西漢劉向《列女傳》: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游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游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鄒國孟軻的媽媽,人稱孟母。她住得離墓地很近。孟子小時候,學喪葬業玩耍,孟母說:「這不是我養孩子的地方。」就搬了家,搬到市場旁邊,孟子就學商人行銷,孟母又說:「這不是我養孩子的地方。」又搬到學校旁邊,孟子玩的內容變成學祭祀,見面告退的禮儀。孟母說:「我可以在這裡養孩子啦。」就住下來。等孟子長大,學習禮、樂、射、御、書、數,獲得大儒的名號。有識之人評論孟母懂得利用環境化人。

  不曉得各位讀到了什麼。在下覺得這個故事腦洞有點大,例如:

  • 說搬家就搬家嗎?
  • 學區房這麼好找?
  • 孟子本來一起玩家家酒的朋友呢?搬家後還見得到嗎?
  • 喪葬業不好嗎?商人不好嗎?在廟堂揖讓進退就一定好嗎?
  • 說不定孟子是個做什麼像什麼的孩子,不一定要當大儒,在哪個環境都能出頭天呢。
  • 孟母除了養孩子外,有沒有其他的嗜好呢?
  • 孟母這個狀況該被稱為失去名字,只能當孟軻的媽媽;還是因為孩子有成就,而得到名字?孟軻媽媽自己喜歡被叫孟軻媽媽嗎?


  好希望孟軻媽媽能來發篇文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有相夫教子,我先生也有相妻教子。」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哇,原來是喜歡論語的朋友呀。你知道『齊景公問政』嗎?」
    《玫瑰的名字》的寫作慢工出細活,就連閱讀也要慢工出細活。
    「我有相夫教子,我先生也有相妻教子。」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哇,原來是喜歡論語的朋友呀。你知道『齊景公問政』嗎?」
    《玫瑰的名字》的寫作慢工出細活,就連閱讀也要慢工出細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若你想一窺數據世界的全局及趨勢很適合閱讀此書,這篇文章也會和大家分享幾個有意思的觀點。大數據讓人們對於社會及商業模式有了全新的角度,但數據的複雜性也帶來更大的挑戰。
    Thumbnail
    手、黑道、甜姐....分別進入了這班列車、各懷鬼胎,但將這群看似不相干的人串接在一起的,竟然是愛?本篇前半分享亮點,後半為人物關係整理(有劇透請小心服用)。 列車裡危機四伏,蛇、子彈、酒瓶、手提箱....全是武器,在這高速行駛的密閉空間內,究竟誰會留到終點得知幕後黑手的真相呢?
    Thumbnail
    談到數據調查,以往我們的認知可能是拜託別人做問卷,然後回收再進行量化處理。但在歷經一段這麼辛苦的歷程後,更糟糕的是,所獲得的數據可能也不是最貼近現實的。 因為別人沒有坦誠的動機。
    Thumbnail
    "世上沒有兩段一樣的友誼,也沒有始終如一的自己,每個朋友都是不同的拼圖,結合起來才是你的樣貌。"
    Thumbnail
    以前剖開表皮,見到橘子果肉就心滿意足。現在則是連纖維都不容錯過。
    Thumbnail
    大數據時代來臨,身為數學腦殘的我一直都有種焦慮感,最近感觸更深,比如說前陣子在吵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以及疫苗副作用,為什麼大家資訊理解程度如此不對等,其實一部分就是因為目前社會上會解讀數據的人相當少,不理解數據的人各自解讀、互相爭吵...
    Thumbnail
    小心「誘導統計數據」的陷阱。問題不在於指標本身,而在於過度執著於指標——也就是過度評估和不適當的評估方式。
    Thumbnail
    現代人遇到問題,就會Google。單身一個人住,回到家覺得空虛寂寞、覺得冷,於是上Google輸入:「排解寂寞」。如果喉嚨痛,會打「喉嚨痛」;發現男友出軌,很想知道原因,會打「男友出軌原因」,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包括但不限於:健康、家庭、經濟、政治、職場、生日要送什麽禮物、約炮、旅遊建議、學校功課答
    Thumbnail
    書名全名為:《數據、謊言與真相:Google資料分析師用大數據揭露人們的真面目》。作者以大數據分析自谷歌搜尋蒐集之關於「種族歧視」相關搜尋為開端,探討大眾主觀認知與現實產生落差的肇因,剖析造成刻板印象與真實面間差距的心理學成因,並論及大數據分析之應用領域及可能牽涉的道德問題。
    Thumbnail
    如果,我們說《大數據的關鍵思考》這本書是寫給產業界經營者和管理階層人士看的數據化營運策略指南。那麼,現任紅杉資本合夥人車品覺的新作《數據的商戰策略:建立以數據驅動為核心的營運關鍵》,則是企圖以更宏觀的視野來剖析,企業界在推動數據化的過程中會遭遇哪些困境?並且,試圖提出有效的因應之道。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若你想一窺數據世界的全局及趨勢很適合閱讀此書,這篇文章也會和大家分享幾個有意思的觀點。大數據讓人們對於社會及商業模式有了全新的角度,但數據的複雜性也帶來更大的挑戰。
    Thumbnail
    手、黑道、甜姐....分別進入了這班列車、各懷鬼胎,但將這群看似不相干的人串接在一起的,竟然是愛?本篇前半分享亮點,後半為人物關係整理(有劇透請小心服用)。 列車裡危機四伏,蛇、子彈、酒瓶、手提箱....全是武器,在這高速行駛的密閉空間內,究竟誰會留到終點得知幕後黑手的真相呢?
    Thumbnail
    談到數據調查,以往我們的認知可能是拜託別人做問卷,然後回收再進行量化處理。但在歷經一段這麼辛苦的歷程後,更糟糕的是,所獲得的數據可能也不是最貼近現實的。 因為別人沒有坦誠的動機。
    Thumbnail
    "世上沒有兩段一樣的友誼,也沒有始終如一的自己,每個朋友都是不同的拼圖,結合起來才是你的樣貌。"
    Thumbnail
    以前剖開表皮,見到橘子果肉就心滿意足。現在則是連纖維都不容錯過。
    Thumbnail
    大數據時代來臨,身為數學腦殘的我一直都有種焦慮感,最近感觸更深,比如說前陣子在吵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以及疫苗副作用,為什麼大家資訊理解程度如此不對等,其實一部分就是因為目前社會上會解讀數據的人相當少,不理解數據的人各自解讀、互相爭吵...
    Thumbnail
    小心「誘導統計數據」的陷阱。問題不在於指標本身,而在於過度執著於指標——也就是過度評估和不適當的評估方式。
    Thumbnail
    現代人遇到問題,就會Google。單身一個人住,回到家覺得空虛寂寞、覺得冷,於是上Google輸入:「排解寂寞」。如果喉嚨痛,會打「喉嚨痛」;發現男友出軌,很想知道原因,會打「男友出軌原因」,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包括但不限於:健康、家庭、經濟、政治、職場、生日要送什麽禮物、約炮、旅遊建議、學校功課答
    Thumbnail
    書名全名為:《數據、謊言與真相:Google資料分析師用大數據揭露人們的真面目》。作者以大數據分析自谷歌搜尋蒐集之關於「種族歧視」相關搜尋為開端,探討大眾主觀認知與現實產生落差的肇因,剖析造成刻板印象與真實面間差距的心理學成因,並論及大數據分析之應用領域及可能牽涉的道德問題。
    Thumbnail
    如果,我們說《大數據的關鍵思考》這本書是寫給產業界經營者和管理階層人士看的數據化營運策略指南。那麼,現任紅杉資本合夥人車品覺的新作《數據的商戰策略:建立以數據驅動為核心的營運關鍵》,則是企圖以更宏觀的視野來剖析,企業界在推動數據化的過程中會遭遇哪些困境?並且,試圖提出有效的因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