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唯有四目相接,才算作遇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起了個大早,驅車來此,三年不見,福山植物園。

帶上來自彰化的友人走走,來台北找我遊玩肯定少不了走進戶外。這趟的目標除了找回久違拍攝的手感,也打算放慢長居台北繁忙的步調。

風光明媚。

風光明媚。


繞行入口池畔,望著小鷿鷈潛水覓食,偶爾猜猜牠們即將浮出水面的位置,又或者是否抓到小魚小蝦飽餐一頓;岸上的柴棺龜愜意地曬著太陽,慵懶地放鬆身子,陽光普照,我們也一同沐浴其下;走進林中,涼亭的臺灣葉鼻蝠悄聲棲於屋頂之下,倒吊著的身軀搭上那特殊的口鼻,彷彿因為頭下腳上面目猙獰,實則為自然中的驚異產物。

 


才踏上步道沒多久,就遙遙望見一個小小身影,是山羌,而且是隻特別小特別小的山羌寶寶。正所謂初生之犢不畏虎,這隻山羌寶寶完全不在意人們從旁經過,也許是相信來此的人們都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又或者只是沒經歷什麼大風大浪,還保有那年幼的純真和勇氣。

我將腳架固定,錄了幾段那漫步覓食的可愛模樣,靜坐一旁,就這麼相伴依傍。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山羌寶寶也移動到樹下休憩,我將相機鏡頭自腳架卸下,準備接下來輕裝行走。

「誒誒誒誒⋯⋯」友人出聲驚呼,我轉頭一看,是食蟹獴!

兩隻個體出現在我們面前,十公尺的距離不遠不近。我立刻舉起相機蹲下拍攝。望向一旁腳架,恨不得方才晚個幾秒拆卸收拾,或許便能記錄一些活動的身姿。與小型食肉目的相遇總是如此,現身永遠措手不及,無法事先準備,未有機會彩排,露出身探出頭,彼此對望,還在驚訝的瞬間,便轉身消失在森林之中。

食蟹獴一瞥。

食蟹獴一瞥。

 

環繞園區一周,午時,我們回到山羌平原的涼亭休息,邊吃著午餐邊望著山羌來來去去,也趁著機會多紀錄這些小小赤獸。

也許是下午人群變多,山羌緩緩消失在這片區域。回到入口附近,池塘中的小鷿鷈仍來回游動潛水不止,為平靜的湖面帶來騷動。鴛鴦也現身於此,一羽公鳥在母鳥群中鶴立雞群,斜射的光線閃耀著那美麗羽姿,一舉一動都奪人眼球,就這麼在湖面漫漫舞動直到優雅謝幕。

 

繞回步道,山羌仍在此悠遊閒蕩,獼猴們也現身了,於草地漫步享受陽光,時而互相理毛,時而躺臥歇息,毫不在意我們一行人的存在,僅僅只是度過當下。清風吹拂掠過此地,飄忽在人與獸之間。幾隻山羌在遠處晃悠,穿梭在樟櫟之間。遙望那徐徐步伐,我們此刻就在時間。

 

微風在不知不覺間已然停止,遊客的嘈雜聲也消失在步道盡頭。午後三時,秋日在此,已無夏季飽和之感。柔光灑在那紅棕毛皮之上,宛如鬆餅淋上楓糖,滑順柔和,安然甜美,隨著悠悠步調輕撫大地。

小小赤獸僅僅露出尾巴,在這片次生林我們擦身而過,未能對望,卻也並未害怕躲藏。

raw-image



森林,指的並不只有樹木草蕨,而是於此生在此滅的所有。未被提防的我們尚不歸屬這裡,卻仍被牠們稍稍接納,那麼即便未能相視對望,或許也算作默許來訪。

 

再說,也並非唯有四目相接,才算作遇見。

感動,就留待下次相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enny Wildlife Photography
6會員
42內容數
自然攝影師。 從飛禽走獸到水中游魚,只在自然環境、依循著牠們出沒的時節身影進行拍攝。在森林蹲點靜候、在草原匍匐前進、在水下屏氣凝神,僅為水缸柵欄中無法展現的野性,僅為曾經擦身而過的懊悔,僅為相遇之時,那轉瞬而永恆的感動。 此處紀錄那些邂逅和錯身而過,一張張相片背後的旅途、故事與心境。
2024/01/21
走在未知山徑,溪水流經我們腳下,鬱鬱蔥蔥滿溢和諧,泥濘覆底,綠葉遮蔭。路況未知,路途未知,期遇已久的目標方位也全然未知。 「向上一直走就會和大路相通。」先前嚮導說道。一直走是多遠呢?一公里?五公里?半小時?三小時?在未能知曉路程遠近的情況下,每一步都彷彿即將抵達,卻又宛如登天之遙。   「你們
Thumbnail
2024/01/21
走在未知山徑,溪水流經我們腳下,鬱鬱蔥蔥滿溢和諧,泥濘覆底,綠葉遮蔭。路況未知,路途未知,期遇已久的目標方位也全然未知。 「向上一直走就會和大路相通。」先前嚮導說道。一直走是多遠呢?一公里?五公里?半小時?三小時?在未能知曉路程遠近的情況下,每一步都彷彿即將抵達,卻又宛如登天之遙。   「你們
Thumbnail
2024/01/21
向前邁步的身子躊躇不定,踩上木板的雙腳不切實際,搖擺晃蕩,僅敢直視遠方。果真要置身高處,才會開始懼怕自己不會飛翔。 階梯向上,緩緩步上。大地在我們腳下,翠葉在我們身旁,微風吹襲,眼界開朗,入口抵達。 並非初次踏上像這樣的步道,卻是第一次如此徬徨。雙腳站上的吊橋左右搖晃,行進的步伐踉踉蹌蹌
Thumbnail
2024/01/21
向前邁步的身子躊躇不定,踩上木板的雙腳不切實際,搖擺晃蕩,僅敢直視遠方。果真要置身高處,才會開始懼怕自己不會飛翔。 階梯向上,緩緩步上。大地在我們腳下,翠葉在我們身旁,微風吹襲,眼界開朗,入口抵達。 並非初次踏上像這樣的步道,卻是第一次如此徬徨。雙腳站上的吊橋左右搖晃,行進的步伐踉踉蹌蹌
Thumbnail
2024/01/21
『這種情況,就像拍人像一樣呢。』 看著眼前的畫面,不禁如此想到。   婆羅洲,斗湖,第三日,明天就要離開此處,前往下一個地點探索。 午時,雨滴開始落下,不一會兒便轉為傾盆大雨。我們折返回到住處木屋,想待雨勢漸弱之際再繼續漫步。有人打盹,有人休息整理相片,有人不放棄任何機會,在木屋周圍四處亂晃
Thumbnail
2024/01/21
『這種情況,就像拍人像一樣呢。』 看著眼前的畫面,不禁如此想到。   婆羅洲,斗湖,第三日,明天就要離開此處,前往下一個地點探索。 午時,雨滴開始落下,不一會兒便轉為傾盆大雨。我們折返回到住處木屋,想待雨勢漸弱之際再繼續漫步。有人打盹,有人休息整理相片,有人不放棄任何機會,在木屋周圍四處亂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跟團 / D4 / 台東森林公園 - 正氣路商圈 - 藍皮解憂號
Thumbnail
跟團 / D4 / 台東森林公園 - 正氣路商圈 - 藍皮解憂號
Thumbnail
今年沒跟上賞櫻潮。除了櫻花,春天還有許多其他盛開的花,日常生活中更是充滿著不刻意栽種,不知名的小花。就算是大都會,也可以在佔地不大的公園綠地遇見他們。今天就去大安森林公園,放慢腳步看看花草。
Thumbnail
今年沒跟上賞櫻潮。除了櫻花,春天還有許多其他盛開的花,日常生活中更是充滿著不刻意栽種,不知名的小花。就算是大都會,也可以在佔地不大的公園綠地遇見他們。今天就去大安森林公園,放慢腳步看看花草。
Thumbnail
這裡是舊有的舟山路邊上的水鳥生態池,旁邊有四個水閘,可以看到其中一個水閘門串聯了水工試驗所,水可以由那邊排到這裡。這生態池裡面的有烏龜跟魚,也有水鴨或鵝還有白鷺鷥,因此許多人來這邊看看水鳥的生態。 特別是小孩子,我非常喜歡看他們在這裡一直叫爸爸媽媽你看,讓整個地方都顯得非常有活力。不過我也曾經看過
Thumbnail
這裡是舊有的舟山路邊上的水鳥生態池,旁邊有四個水閘,可以看到其中一個水閘門串聯了水工試驗所,水可以由那邊排到這裡。這生態池裡面的有烏龜跟魚,也有水鴨或鵝還有白鷺鷥,因此許多人來這邊看看水鳥的生態。 特別是小孩子,我非常喜歡看他們在這裡一直叫爸爸媽媽你看,讓整個地方都顯得非常有活力。不過我也曾經看過
Thumbnail
上週228連假,跟著家人一同到了新竹公園賞花,雖然天氣陰陰的,加上櫻花都長葉子了,所以拍的並沒有很好看,不過當我繞了這個公園一大圈,發現不僅自然生態豐富,許多日式古蹟、咖啡廳、運動場也都串連在一起,這才發現這座公園其實是個相當多元化的休閒場地,非常適合一家大小假日同遊喔!
Thumbnail
上週228連假,跟著家人一同到了新竹公園賞花,雖然天氣陰陰的,加上櫻花都長葉子了,所以拍的並沒有很好看,不過當我繞了這個公園一大圈,發現不僅自然生態豐富,許多日式古蹟、咖啡廳、運動場也都串連在一起,這才發現這座公園其實是個相當多元化的休閒場地,非常適合一家大小假日同遊喔!
Thumbnail
2024/02/20,到五股水碓景觀公園看櫻花,隨手拍一拍。
Thumbnail
2024/02/20,到五股水碓景觀公園看櫻花,隨手拍一拍。
Thumbnail
​ 台北市北投區三層崎公園腹地不算大,整個徒步慢走繞一圈,約不到二十分鐘。每年立春之後,獨特花海成為遊客最愛的台北市北投區新興賞花地點。 三層崎公園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秀山路45號 ​電話: 02   2883    2130 ​備註: 公園、旅遊點 豐富人文歷史價
Thumbnail
​ 台北市北投區三層崎公園腹地不算大,整個徒步慢走繞一圈,約不到二十分鐘。每年立春之後,獨特花海成為遊客最愛的台北市北投區新興賞花地點。 三層崎公園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秀山路45號 ​電話: 02   2883    2130 ​備註: 公園、旅遊點 豐富人文歷史價
Thumbnail
一月櫻花盛開,尋花問柳愜意自在,2024依然跟著櫻花的腳步,賞花心花開,真好。 前往寶山二集團賞櫻,是一月快樂事。因為今年的櫻花竟無預警悄悄盛開耶👍 星期天的早晨,在山路蜿蜒裡,迎著滿滿的雲霧前往藤枝寶山二集團。一路上沒什麼車,應該是下午才會湧入人潮。 車子越往高處開,歡喜發現按下車
Thumbnail
一月櫻花盛開,尋花問柳愜意自在,2024依然跟著櫻花的腳步,賞花心花開,真好。 前往寶山二集團賞櫻,是一月快樂事。因為今年的櫻花竟無預警悄悄盛開耶👍 星期天的早晨,在山路蜿蜒裡,迎著滿滿的雲霧前往藤枝寶山二集團。一路上沒什麼車,應該是下午才會湧入人潮。 車子越往高處開,歡喜發現按下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