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學生—培養獨立負責的心理素質(4)親情

2024/01/2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所有動物之中,需要被照顧最久才能獨自存活的,大概就是人類了。家庭對每個人的生命早期來說,是如此重要的場所,但每個人卻都無法自主選擇想要降生的家庭環境;無法選擇物質條件的優劣、無法選擇家人親戚的背景,甚至無法選擇家庭會在自己的身體、心裡,留下什麼烙印。

          三代同堂、小家庭、單親、隔代教養、父母離婚再婚、根本不知道父母是誰……家庭的面貌實在太多了,就像複雜多元的社會環境一樣,家庭就是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會遭遇的第一個小型環境,在這個物理和心理的小環境之中,會有許許多多人際關係的第一次,雖然長大之後的我們可能已經記不清楚,但我們卻都會在有意無意間,將家庭中的人際關係當成是接觸日後外在更大環境的參照點。有些人活潑愛冒險,可能是因為他從小有鼓勵他往外探索的家人;有些人拘謹怕生,可能是因為他有個總愛神經兮兮叮三囑四的長輩;有些女生說自己未來挑的對象要像自己的父親一樣,有些男生說自己未來的對象絕對不要跟自己的母親一樣,更多人因為長年觀察體會著自己父母親的互動方式,而對愛情或婚姻生出了期待或排斥之情……

          無論承不承認,早年和家人的互動關係都深深影響著每個人,讓我們不自覺地重複著某些人際模式,像是談戀愛的方式、交朋友的方式、待人處事的方式。如果是理想的模式,那當然是好的重複,但如果是不良的模式,就必須靠自己深刻地去覺察與反思,才能做出改變,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而不會被「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老是這樣」的疑惑給困住。

          沒有人是完美的,父母也是人,當然也不可能完美;雖然沒有完美的父母,但社會上卻總是傳播著一些有關於「家庭」的標準,像是「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姊妹兄弟很和氣,父母都慈祥……」這一類幾乎不可能存在的狀態。比較真實的模樣其實是托爾斯泰說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又或者可以說家庭之中總是幸與不幸同時以變動的比例隨時存在,小時候無法選擇家人、無能力想得太多,但是當大腦的發育日漸成熟、理性思考日漸進展的時刻,就該是成年人為自己作主的時候了。

          家庭有很多種樣子,或者廣泛一點說,每個人的「成長過程」有很多種樣子、很多種故事,其中的感受如人飲水,如果要用相同的標準去要求每個人,其實是殘忍的。在諮商室中最痛苦的人,是那些早期受虐、後期自虐的當事人。他們在過去碰上了不只不完美,甚至是不及格的父母,身心飽受煎熬,卻又在能夠獨立生存的長大成人之後,將「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種一再被重複傳頌的單薄價值觀套在自己身上,將「孝順」的帽子像緊箍咒一樣扣在自己頭上,任憑父母對他們物質勒索、金錢勒索、情感勒索……搞得自己喘不過氣來。

解脫之道就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好好地反思成長過程中的體驗造就了怎樣的自己,重新思考要和家人保持什麼樣的關係,自己又要和下一代創造什麼樣的關係。然後帶著這樣的覺察,描摹理想的人生藍圖並逐步實踐。

5會員
100內容數
本職是諮商心理師。 在這裡放一些以前寫的&正在(想)寫的東西。 現職: 朝陽科技大學兼任諮商心理師 哲石情感心理諮商所特約諮商心理師 台中張老師心理諮商中心特約諮商心理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