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業的始祖-埃及人與木乃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埃及人可說是殯葬業的老祖宗,數千年前他們就懂得利用科學的方式來保存及防腐遺體。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認為人死後會復活,復活的靈魂需要回到原先的肉體。因此將肉體作完整保存以供逝者轉世使用非常重要,以下簡單介紹木乃伊的製作過程,也讓大家看看古埃及人的智慧。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1. 淨化屍體:法老在去世後,屍體會被送到淨化遺體的地方。祭司會將遺體清洗後,把松脂塗在屍體的臉上防止變形。之後破壞腦漿避免細菌滋生加速腐敗。腦漿抽出後再填入防腐的藥物,維持頭部的形狀。

2. 內臟防腐:接下來會把遺體切開,把內臟取出,因為內臟是最容易腐爛的地方。將內臟取出後單獨做防腐處理,並把防腐後的內臟放在棺槨周圍。到了埃及的中王國時期,隨著技術進步,防腐後的內臟會重新放回遺體內。在防腐內臟中最重要的必然是心臟的處理,由於心臟被認為是智慧之源,一旦傷到心臟法老便無法復活。祭司在防腐心臟時會有衛兵隨侍在側,倘若一不小心誤傷心臟,衛兵便會將祭司殺死。內臟防腐完成後,遺體會做脫水處理,並進入最後一個環節-化妝。

3. 化妝:最後的步驟便是化妝,當代的化妝師會用牛奶、香料、蜂蠟和松脂來替法老化妝。並替遺體穿戴假髮與華美的服飾,最後會在屍體上塗上松脂,並用亞麻布一層層的包裹。包裹的過程中會有祭司在旁誦唸咒語,完成後便會把製好的木乃伊放入棺材埋葬。

什麼?木乃伊能吃?

公元11世紀,人們開始了一項有點噁心的養生方法-吃木乃伊。其實食用木乃伊是個天大的誤會,真正有醫療效果的是一種稱為Mumia的物質。當時的Mumia僅有中東地區能取得,隨著歐洲人開始與中東交流。歐洲人開始將Mumia誤譯為木乃伊體內流出來的物質(因為木乃伊叫Mummy)。並大量盜取屍體或木乃伊以採集Mumia,更有甚者許多不肖業者會去盜挖剛下葬的犯人屍體,做簡單的防腐處理後直接當作木乃伊販售。一直到19世紀晚期,這種採集Mumia的行為才逐漸消失。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中國的以人入藥

歷史上本就有不少食人療法,不只是歐洲,中國亦然。明朝李時珍著作的《本草綱目》被視為中醫界的聖經。李就在著作中將人藥置於所有藥物的最末。以此強調人藥的價值,事實上有些人藥現代人也持續使用。例如過去被稱作胞衣的胎盤素,或是尿液提煉出的人中白和人中黃,都是使用人藥的著名案例。當然隨著醫學的持續進步,這些讓人感覺稍嫌噁心的人藥也漸漸消失在市場之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麟生命的沙龍
48會員
137內容數
齁-是當你接到一屁股鳥事的時候會發出的嘆息。黑-是在看見人性陰暗時黑化的過程。給自己一個機會記錄下殯葬業的見聞,也讓大家了解這些英挺西裝背後藏著的故事。
金麟生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Thumbnail
2025/04/25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Thumbnail
2025/04/24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Thumbnail
2025/04/24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Thumbnail
2025/04/17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
Thumbnail
2025/04/17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木乃伊為什麼叫木乃伊? 在古埃及文化中,木乃伊是指經過特殊處理和保存死者遺體。當時的埃及人相信死後生命延續,並認為保持身體的完整對來世的尊崇。他們發展出一種複雜的木乃伊製作過程,以防止屍體腐爛、分解。 製作和埋葬方式、不同包裹方式、所配備物品、符號等反映當時宗教信仰、葬禮儀式。
Thumbnail
木乃伊為什麼叫木乃伊? 在古埃及文化中,木乃伊是指經過特殊處理和保存死者遺體。當時的埃及人相信死後生命延續,並認為保持身體的完整對來世的尊崇。他們發展出一種複雜的木乃伊製作過程,以防止屍體腐爛、分解。 製作和埋葬方式、不同包裹方式、所配備物品、符號等反映當時宗教信仰、葬禮儀式。
Thumbnail
National Museum of Egyptian Civilization 這家博物館推薦之一。地下室擺放著22具皇家木乃伊,而且都是埃及史上名氣的法老及皇后的木乃伊。震撼人心的博物館,心裡擁著尊重的態度,此行也讓我體驗到神秘探索。
Thumbnail
National Museum of Egyptian Civilization 這家博物館推薦之一。地下室擺放著22具皇家木乃伊,而且都是埃及史上名氣的法老及皇后的木乃伊。震撼人心的博物館,心裡擁著尊重的態度,此行也讓我體驗到神秘探索。
Thumbnail
踏入令我興奮不已的博物館,埃及博物館,誰能想到自己有機會來到~心裏大聲尖叫 法老外棺、石碑、大量陪葬品,ㄧ個人的旅行是可以看整天,慢慢欣賞古文明。除了某些限定區域。在這裡,遊客可以近距離觀賞許多展品,盡情沉浸其中。
Thumbnail
踏入令我興奮不已的博物館,埃及博物館,誰能想到自己有機會來到~心裏大聲尖叫 法老外棺、石碑、大量陪葬品,ㄧ個人的旅行是可以看整天,慢慢欣賞古文明。除了某些限定區域。在這裡,遊客可以近距離觀賞許多展品,盡情沉浸其中。
Thumbnail
古埃及藝術充滿象徵、寓言和神話,揭示了埃及人對精神生活的理解。象徵成為神祕教義和神話的語言,不僅表達自然法則和普世原則,也含有多重意義。要理解古埃及藝術,需要掌握和解讀其中藏匿的豐富象徵,以及對當時社會和文化的理解。
Thumbnail
古埃及藝術充滿象徵、寓言和神話,揭示了埃及人對精神生活的理解。象徵成為神祕教義和神話的語言,不僅表達自然法則和普世原則,也含有多重意義。要理解古埃及藝術,需要掌握和解讀其中藏匿的豐富象徵,以及對當時社會和文化的理解。
Thumbnail
古埃及可愛的有腳陶碗,約西元前3700-3450年...
Thumbnail
古埃及可愛的有腳陶碗,約西元前3700-3450年...
Thumbnail
埃及人可說是目前可考的殯葬業之祖。當時的防腐技術可說是獨步全球,也誕生出了最神秘的陵墓與安葬技術-金字塔與木乃伊。本文將介紹木乃伊的製作過程,讓各位看看古埃及人的大智慧。
Thumbnail
埃及人可說是目前可考的殯葬業之祖。當時的防腐技術可說是獨步全球,也誕生出了最神秘的陵墓與安葬技術-金字塔與木乃伊。本文將介紹木乃伊的製作過程,讓各位看看古埃及人的大智慧。
Thumbnail
埃及政府最新推動的一項修復計畫,要將埃及最有名的金字塔之一「吉薩金字塔」鋪上原本的石頭表面...
Thumbnail
埃及政府最新推動的一項修復計畫,要將埃及最有名的金字塔之一「吉薩金字塔」鋪上原本的石頭表面...
Thumbnail
沒來過盧克索神殿,別說你來過埃及 我覺得這句話套用在所有埃及的景點 每個神殿、法老王陵墓、沙漠、市集、遊輪、都是不能錯過的 方尖碑 盧克索神殿位於市區中央 神廟大門口就看得到方尖碑 方尖碑是埃及古代常見的一種紀念碑 方尖碑外形呈尖頂方柱狀 由下而上逐漸縮小,頂端尖錐狀 四邊雕刻
Thumbnail
沒來過盧克索神殿,別說你來過埃及 我覺得這句話套用在所有埃及的景點 每個神殿、法老王陵墓、沙漠、市集、遊輪、都是不能錯過的 方尖碑 盧克索神殿位於市區中央 神廟大門口就看得到方尖碑 方尖碑是埃及古代常見的一種紀念碑 方尖碑外形呈尖頂方柱狀 由下而上逐漸縮小,頂端尖錐狀 四邊雕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