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面是我的,外面是大家的」城市景觀意識~長野県小布施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小布施町位於長​​野縣北部,是一個自然資源豐富的小鎮,面積只有19.12平方公里,大部分村莊都在方圓2公里以內,晝夜溫差大降雨量偏少和沖積扇組成的肥沃土地長出了美味的果樹,以栗子、蘋果和葡萄聞名,尤其是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出產當地的特產-板栗。

江戶時代,這裡定期舉辦六斎市(每月逢6、10以及除夕開市),作為信濃北部的經濟中心而繁榮發展,江戶時代末期,葛飾北齋、小林一茶等眾多文化名人來到這裡,為當地文化的繁榮做出了貢獻。小布施町已經進行了約40年的城鎮建設,近年來,與鎮內外人士、企業、大學的交流合作活躍,為鎮內發展增添了更多動力,每年有超過100萬遊客前來參觀,這個小鎮無意成為所謂的臨時旅遊目的地,我們希望透過與小鎮居民的互動,讓旅客成為小鎮的粉絲,在未來創業或搬到這裡,現住人口10,998 人。 https://www.town.obuse.nagano.jp/

圖片來源:小布施町官網

圖片來源:小布施町官網

【小布施町的現代城鎮發展】

 明治維新以來,小布施雖然日漸衰落,但仍不忘初心,不斷迎接新的挑戰,但二戰後,人口急劇減少。 從「無名小鎮」變成每年100萬人次參觀的小鎮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我們將解開戰後至今的「小布施的現代城鎮發展」。

[戰後人口下降和城鎮發展的開始]

二戰後,本鎮的蘋果種植迅速擴大,管理也迅速合作化、規模擴大,於1956年成為長野縣產值最高的「蘋果之鄉」,但其繁榮在1960年代末逐漸消退,全職農民的數量逐漸減少。此外,隨著經濟快速成長,人口向城市地區外流,小布施人口從1950年的近11,000人減少到1970年的9,625人。 隨著人口的減少和人口的減少,小鎮的管理也陷入了困境。在這樣的危機中,1969年就任市長的市村郁夫宣布將「文化城鎮」和「農業城鎮」作為城鎮發展的基本方向,利用當時剛頒布的城市規劃法,劃定了城鄉明確劃分的城市規劃區,小布施城鎮開發公司積極開發和出售住宅用地, 結果,在 1972 年人口恢復到 10,000 人,擺脫了人口減少的困境。

[北齋館的建設和遊客的增加]

城鎮開發公司出售住宅用地加上年輕人的湧入,創造了新的剩餘資金,這些資金成為城鎮開發資金的來源。 1976年利用這筆資金建造了北齋館,葛飾北齋在世界享有盛譽,晚年在小布施留下了許多作品。當葛飾北齋美術館​​開館時,這座位於鄉村小鎮的美術館的存在成為了全國性的話題,許多遊客開始參觀這座小鎮,第一年就有 34,000 名參觀者。此外,隨著遊客數量的增加,迎接遊客的新城建設也迅速推進,以栗子糕點店等私人企業為主導的餐廳、商店紛紛開幕。

圖片來源:小布施町官網

圖片來源:小布施町官網

[城市景觀美化計畫和提高景觀意識]

1980 年代,包括政府在內的 6 名土地所有者啟動了一項“城鎮景觀改善項目”,主要以高井鴻山紀念館和小布施堂周圍的場地以及“栗子路”和其他地標為中心,象徵著現在的小布施町的啟動,透過創造一個讓居民和遊客能夠充分利用舊事物度過舒適時光的城鎮景觀空間,同時實現適合現代生活的生活方式,城鎮居民景觀的認識有所提高,「裡面是我的,外面是大家的」的理念在小布施町傳播開來。

[透過政府和居民的合作“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

1990年《美麗城鎮建設條例》頒布,市政廳一直支持創造風景小鎮和豐富生活文化的運動,1992年,「花卉花園小布施」在時任町長唐澤彥三的領導下開業,結合「歐洲花鎮發展培訓」等人力資源發展項目,花鎮發展開始積極推進,這項運動催生了小布施開放花園,該花園於 2000 年啟動,現在有 130 多個私人住宅的花園向遊客開放。

[創造由居民和企業主導的新景點]

隨著城鎮景觀改善計畫的公私合作變得普遍,居民和私人公司發起的社區發展努力變得更加活躍。1993年,社區發展公司「A La Obuse」成立,由當時的工商會區域發展部領導, 以居民為主導的城鎮開發活動以創造當地沒有的東西的精神進行,例如當時很少見的酒店和咖啡館業務。

2003年,「小布施馬拉松」以「在沒有海的小鎮創造一波人潮」為理念,讓參賽者享受小鎮的公路和越野道路, 目前,每年約有8,000名縣內外跑者參加,這是一個培養新小布施粉絲的計畫。

圖片來源:小布施町官網

圖片來源:小布施町官網

[獨立宣言與“協作與交流的城鎮建設”]

隨著居民和政府繼續發揮各自的優勢來發展城市,從2000年左右開始,被稱為「平成大合併」的市政合併活動在全國範圍內開始活躍。2004年,在共同討論未來自治的座談會上,公佈了《小布施町未來獨立願景》,並發表了不選擇與週邊市町村合併的《獨立宣言》,次年,市村良三先生當選為町長,除了著手健全財政和行政改革以實現行政管理的自我維持外,市政府還利用其過去在社區發展方面的經驗,促進「四個(城鎮公民、當地企業、大學和研究機構、以及來自城外的公司)協同合作並創造「交流産業」。

[推動四類合作]

2008年,小布施町建設委員會成立,作為進一步推動與町民合作的機制,它被用作市民自由設定主題並召開小組委員會會議的場所,提出並實施新市鎮發展構想。2009年開業的町立圖書館“町東照Terraso”,經過兩年多的町民參與討論,形成了圖書館的管理理念, 2011年,其設計與管理受到高度評價,榮獲「年度圖書館」獎,備受矚目。在與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合作方面,我們從2005年開始與東京理科大學合作, 町政府內將開設「東京理科大學/小布施町城市建設研究所」,該研究所是日本官學合作的先例,對小布施的氣候和城鎮發展進行了大量研究,後來與信州大學和法政大學以及目前該大學的先進科學技術中心進行了合作,這促成了與慶應義塾SDM/ SFC 的合作。

圖片來源:小布施町官網

圖片來源:小布施町官網

[邁向城鎮發展新時代]

小布施町目前正在重視迄今存在的四種合作類型,同時也正在尋找新的合作方式和城鎮發展願景,特別是,培養和支持承擔下一個時代城鎮建設責任的一代人,是維持和重振與城鎮相連的城鎮建設之火的重大挑戰。另外,隨著人口減少、少子化、老化加劇,我們不僅需要與城鎮居民一起推動城鎮發展,還需要與城鎮外的支持者一起推動城鎮發展,回顧迄今為止政府所扮演的角色,鼓勵更加多元化的合作,還需要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也必須從全球角度推動氣候變遷和日益嚴重的災害等措施。

基於這種問題意識,本鎮於2012年至2018年舉辦了小布施青年會議,支持小布施町內外年輕人的新城鎮開發、創業和政府合作。 結果,小布施青年委員會在城鎮內外誕生了新的行政措施和項目,並且青年委員會的結構和活動已擴展到全國各地,有助於提高年輕一代對小布施的認識。

在與小布施青年會議同時舉行的小布施能源會議上,有關城鎮自然能源利用的研究和討論取得了進展,這一運動促成了2018年小布施松川小型水力發電廠的建設。自2019年以來,我們一直與鄰近的長野市和芬蘭圖爾庫市合作,一場推動環境與經濟平衡的新城市發展的運動正在興起;也以體育角度製定了許多措施,2007年滑板設施「鐵鴉村」開幕。 此後,滑雪板和跳台滑雪設施“Obuse Kings”(現為Quest)開業,浄光寺的“Slackline Park”和利用城鎮公共設施的抱石設施“小布施開放綠洲”等陸續開幕,一個又一個年輕一代基於新情感的企業誕生了,這座城市作為運動小鎮的地位正在不斷增強。

圖片來源:小布施町官網

圖片來源:小布施町官網

avatar-img
41會員
560內容數
地方創生的重點在於創活, 活得下去才能生生不息! 在微微時代,讓自已活得自在! 每個人只做自己專精的一件事, 只要串聯,越在地越國際,因為小所以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喬以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小諸市位於長野縣東部,分佈在雄偉的淺間山南坡,千曲川流經城市中心,地處高海拔約600公尺至2000米,冬季極為寒冷,夏季有許多天濕度較低,全年下雨天很少,該地區擁有日本最晴朗的天氣之一,距離東京約150公里,面積98.55平方公里,是個充滿詩意的高原城市。 小諸市歷史悠久,曾被發掘許多繩文、彌生時
大町市位於長野縣西北部、松本平以北,因峻険的北阿爾卑斯山脈橫貫其西部地區,被譽為「北阿爾卑斯第一大道」,市區北起五龍岳,南至槍岳山頂,是日本最大的城市區域之一, 城市海拔700多公尺,屬典型的內陸氣候,仁科湖和壩湖倒映著北阿爾卑斯山的山脈,溫泉資源豐富,是一年四季的山岳旅遊城市。面積565.15平方
下諏訪町位於長野縣的中央位置,南臨諏訪湖,北臨和田嶺、鷲峰,是從這些山脈流下的河流沖積扇而發展起來的城鎮,下諏訪町在許多遺址中出土了石器時代/繩文時代的狩獵箭頭和陶器,彌生時代在諏訪湖畔的稻米種植和漁業文化蓬勃發展,鎌倉時代發展成為信濃的政治、文化中心,武將雲集於此;戰國時代與武田信玄有著深厚的淵源
上田市位於長野縣東部,北邊是上信越高原國立公園的菅平高原,南邊是八岳中信高原國定公園的美原高原,周圍環繞著2000公尺高的山脈。千曲川(新潟縣的信濃川)發源於佐久盆地,自東向西流經市中心,與發源於周圍山脈的依田川、神川、浦野川等匯合流入長野盆地,城鎮和村莊建在海拔400公尺至800公尺的平地和沿河丘
平谷村位於信州(長野縣)南端,曾經是連接信州和三河的三州高速公路的驛站而繁榮,村中心海拔920m,全村總面積77.37平方公里,森林佔96.7%,山村高原,山勢平緩,古樸氣息猶存,夏季格外涼爽,屬多雨地區,年平均氣溫9.3℃,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是中京地區的避暑和旅遊勝地。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環
南阿爾卑斯市位於山梨縣西側的南阿爾卑斯山麓,是一個被美麗的大自然包圍的地區,總面積264.14平方公里,地勢自東向西伸長,南阿爾卑斯山是日本最大的山脈群,由北岳、仙丈岳、鳳凰三山、甲斐駒岳等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山脈組成的山脈,南北綿延約150公里,橫跨長野、山梨、靜岡三個縣,北岳是日本第二高峰
小諸市位於長野縣東部,分佈在雄偉的淺間山南坡,千曲川流經城市中心,地處高海拔約600公尺至2000米,冬季極為寒冷,夏季有許多天濕度較低,全年下雨天很少,該地區擁有日本最晴朗的天氣之一,距離東京約150公里,面積98.55平方公里,是個充滿詩意的高原城市。 小諸市歷史悠久,曾被發掘許多繩文、彌生時
大町市位於長野縣西北部、松本平以北,因峻険的北阿爾卑斯山脈橫貫其西部地區,被譽為「北阿爾卑斯第一大道」,市區北起五龍岳,南至槍岳山頂,是日本最大的城市區域之一, 城市海拔700多公尺,屬典型的內陸氣候,仁科湖和壩湖倒映著北阿爾卑斯山的山脈,溫泉資源豐富,是一年四季的山岳旅遊城市。面積565.15平方
下諏訪町位於長野縣的中央位置,南臨諏訪湖,北臨和田嶺、鷲峰,是從這些山脈流下的河流沖積扇而發展起來的城鎮,下諏訪町在許多遺址中出土了石器時代/繩文時代的狩獵箭頭和陶器,彌生時代在諏訪湖畔的稻米種植和漁業文化蓬勃發展,鎌倉時代發展成為信濃的政治、文化中心,武將雲集於此;戰國時代與武田信玄有著深厚的淵源
上田市位於長野縣東部,北邊是上信越高原國立公園的菅平高原,南邊是八岳中信高原國定公園的美原高原,周圍環繞著2000公尺高的山脈。千曲川(新潟縣的信濃川)發源於佐久盆地,自東向西流經市中心,與發源於周圍山脈的依田川、神川、浦野川等匯合流入長野盆地,城鎮和村莊建在海拔400公尺至800公尺的平地和沿河丘
平谷村位於信州(長野縣)南端,曾經是連接信州和三河的三州高速公路的驛站而繁榮,村中心海拔920m,全村總面積77.37平方公里,森林佔96.7%,山村高原,山勢平緩,古樸氣息猶存,夏季格外涼爽,屬多雨地區,年平均氣溫9.3℃,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是中京地區的避暑和旅遊勝地。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環
南阿爾卑斯市位於山梨縣西側的南阿爾卑斯山麓,是一個被美麗的大自然包圍的地區,總面積264.14平方公里,地勢自東向西伸長,南阿爾卑斯山是日本最大的山脈群,由北岳、仙丈岳、鳳凰三山、甲斐駒岳等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山脈組成的山脈,南北綿延約150公里,橫跨長野、山梨、靜岡三個縣,北岳是日本第二高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讓人心曠神怡 新竹的芎林田地,這裡真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地方。站在這裡,您可以看見連綿不斷的山脈,這些山脈有時被薄霧環繞,像是一幅美麗的水墨畫。腳下是一片緩緩下坡的菜田,田間的綠色和金黃色相間,隨著微風輕輕搖曳,宛如一片波浪起伏的海洋。 古樸的農家小院 在這片田地的正中央,有一個古樸的農家小院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三芝區位於新北市東北角,緊鄰大屯火山群西北側,擁有肥沃的火山灰土壤以及陽明山清泉灌溉,有茭白筍、甘藷、西瓜以及蜂蜜等多樣農特產品,讓三芝區成為北海岸早期發展的重鎮。新北市三芝區近年來因為櫻花祭而聞名,為了讓更多人看見三芝區的美好。新北市三區農會與在第二號倉庫聯合推出櫻花蛋捲,為當季限定、限量生產
Thumbnail
新竹關西菜園,一個擁有濃厚農村風情的地方,彷彿是一幅寧靜的畫面,悠然自得地展現著大自然的恩賜。這個位於新竹縣的小角落,不僅是農作物的搖籃,更是人們心靈的淨土。 走進菜園,彷彿置身於一片綠意盎然的海洋中。茂密的作物在微風的吹拂下搖曳生姿,一片片翠綠的葉子如同嫩綠的羽毛輕舞,為這片土地增添了生機與活力
Thumbnail
今天下了一整天雨,早上和一起休假的同事們一起去新倉山淺間神社跟小室淺間神社寫朱印帳,之後就回到河口湖跑咖。今天要去的是在Instagram觀望很久的,位在大石公園的甜點咖啡館「葡萄屋」(葡萄屋kofuハナテラスcafé)。
Thumbnail
這裡是人家的果園,小路上有一磚造房屋坐落於果園之中。房屋四周環繞著茂密的果樹,前方有一條蜿蜒的小路通往房屋。房屋的屋頂呈三角形,牆壁呈紅色,門窗皆為白色。房屋前有一塊空地,空地上種植著一些花草。 八分位於苗栗縣大湖鄉,海拔約400公尺,是苗栗縣境內知名的賞景勝地。八分的自然景觀十分秀麗,山上有許多
Thumbnail
位在靜岡的三島市佐野市民農園已有12年的歷史,由注重健康城市概念的市長推動,持續多年。 在可眺望富士山山景的坡地上,有 八十幾個小型園圃可供個人耕作,用有機方式栽種自己喜歡的蔬菜、花卉、作物,還有團體園圃,供團體使用,再加上體驗農園,供夏秋時馬鈴薯、落花生採收讓市民參與大型活動。
Thumbnail
這裡是個充滿著自然風情的地方,每次來到這裡,都感受到了三芝與四淡水的交融之美。這個地方承載著通往陽明山的脈絡,像是一座門戶,將人們引領至山野之中。 在這片土地上,農村的痕跡尚存,保留著那份純樸與自然的氛圍。停車在農家的空地上,看著眼前的風景,心中浮現了畫筆的念頭。或許,可以畫下對面那幾個樓梯
Thumbnail
開出三芝的市區,天也漸漸涼下來了。我需要找到一個方便停車的地點。這裡的眼前就是一片農家村,而前方則是一大片水田。在這裡,我看到了一個穿著大紅色衣服的稻草人。雖然這樣的裝飾有些好笑破舊,但我相信它的嚇鳥功能還是有的。 三芝位於台灣北部,是新北市的行政區。三芝田野以其美麗的田園風光而聞名,擁有廣闊的稻
Thumbnail
林口位於台灣新北市,有些地方還保留一些農家。他們種植各種蔬菜、水果和穀物。林口農家以其勤勞和生產力而聞名。林口農家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氣候變化、土地開發和農產品價格波動。然而,他們仍然致力於為社區提供新鮮、健康的食品。 用粗硬蠟筆畫出的線條粗細不一,有種自然的流動感。加上淡淡的 watercolo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讓人心曠神怡 新竹的芎林田地,這裡真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地方。站在這裡,您可以看見連綿不斷的山脈,這些山脈有時被薄霧環繞,像是一幅美麗的水墨畫。腳下是一片緩緩下坡的菜田,田間的綠色和金黃色相間,隨著微風輕輕搖曳,宛如一片波浪起伏的海洋。 古樸的農家小院 在這片田地的正中央,有一個古樸的農家小院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三芝區位於新北市東北角,緊鄰大屯火山群西北側,擁有肥沃的火山灰土壤以及陽明山清泉灌溉,有茭白筍、甘藷、西瓜以及蜂蜜等多樣農特產品,讓三芝區成為北海岸早期發展的重鎮。新北市三芝區近年來因為櫻花祭而聞名,為了讓更多人看見三芝區的美好。新北市三區農會與在第二號倉庫聯合推出櫻花蛋捲,為當季限定、限量生產
Thumbnail
新竹關西菜園,一個擁有濃厚農村風情的地方,彷彿是一幅寧靜的畫面,悠然自得地展現著大自然的恩賜。這個位於新竹縣的小角落,不僅是農作物的搖籃,更是人們心靈的淨土。 走進菜園,彷彿置身於一片綠意盎然的海洋中。茂密的作物在微風的吹拂下搖曳生姿,一片片翠綠的葉子如同嫩綠的羽毛輕舞,為這片土地增添了生機與活力
Thumbnail
今天下了一整天雨,早上和一起休假的同事們一起去新倉山淺間神社跟小室淺間神社寫朱印帳,之後就回到河口湖跑咖。今天要去的是在Instagram觀望很久的,位在大石公園的甜點咖啡館「葡萄屋」(葡萄屋kofuハナテラスcafé)。
Thumbnail
這裡是人家的果園,小路上有一磚造房屋坐落於果園之中。房屋四周環繞著茂密的果樹,前方有一條蜿蜒的小路通往房屋。房屋的屋頂呈三角形,牆壁呈紅色,門窗皆為白色。房屋前有一塊空地,空地上種植著一些花草。 八分位於苗栗縣大湖鄉,海拔約400公尺,是苗栗縣境內知名的賞景勝地。八分的自然景觀十分秀麗,山上有許多
Thumbnail
位在靜岡的三島市佐野市民農園已有12年的歷史,由注重健康城市概念的市長推動,持續多年。 在可眺望富士山山景的坡地上,有 八十幾個小型園圃可供個人耕作,用有機方式栽種自己喜歡的蔬菜、花卉、作物,還有團體園圃,供團體使用,再加上體驗農園,供夏秋時馬鈴薯、落花生採收讓市民參與大型活動。
Thumbnail
這裡是個充滿著自然風情的地方,每次來到這裡,都感受到了三芝與四淡水的交融之美。這個地方承載著通往陽明山的脈絡,像是一座門戶,將人們引領至山野之中。 在這片土地上,農村的痕跡尚存,保留著那份純樸與自然的氛圍。停車在農家的空地上,看著眼前的風景,心中浮現了畫筆的念頭。或許,可以畫下對面那幾個樓梯
Thumbnail
開出三芝的市區,天也漸漸涼下來了。我需要找到一個方便停車的地點。這裡的眼前就是一片農家村,而前方則是一大片水田。在這裡,我看到了一個穿著大紅色衣服的稻草人。雖然這樣的裝飾有些好笑破舊,但我相信它的嚇鳥功能還是有的。 三芝位於台灣北部,是新北市的行政區。三芝田野以其美麗的田園風光而聞名,擁有廣闊的稻
Thumbnail
林口位於台灣新北市,有些地方還保留一些農家。他們種植各種蔬菜、水果和穀物。林口農家以其勤勞和生產力而聞名。林口農家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氣候變化、土地開發和農產品價格波動。然而,他們仍然致力於為社區提供新鮮、健康的食品。 用粗硬蠟筆畫出的線條粗細不一,有種自然的流動感。加上淡淡的 waterc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