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恐龍的女孩,最終成為激勵人心的古生物學家》讀後心得

《熱愛恐龍的女孩,最終成為激勵人心的古生物學家》讀後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夢想有如真愛難求

每個人都想夢想成真,而追尋夢想的過程就像找優質伴侶一樣,一定是從「喜歡」開始。但再好的伴侶都會有缺點,真愛就是包容、溝通。就如同夢想也會有挫折與瓶頸,夠愛的話就不會馬上放棄,而是持續探索。不夠愛的話就會離婚,也就如同放棄現在這個夢想。你找到了真愛的夢想了嗎?

最近讀了《熱愛恐龍的女孩,最終成為激勵人心的古生物學家》,這是一本實現夢想的著作。作者木村由莉從小就喜歡恐龍,不是一般的喜歡,而是熱愛,炙熱的愛。

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驚喜

到博物館看化石,一般人可能覺得就是石頭,然而作者卻是想要解開過去生物的秘密;到電影院看《侏羅紀公園》,一般人可能會覺得這科技好炫,作者卻想要研究這觸動她靈魂的生物。恐龍對木村由莉來說不是天方夜譚,而是引領她完成夢想的契機。所以一心嚮往成為傑出的古生物學家,求學過程一路顛簸,披荊斬棘,也堅持不放棄。她將全部的青春都奉獻在恐龍和古生物上, 終於成為古生物學家。

故事的起源與收穫

書中記載了她勇往直前追求夢想的心路歷程,這期間還因數學成績不好,讓他差點上不了理想的大學; 也記載野外調查的辛苦;還有海外留學及做研究的漫長;甚至比同年紀的人晚10年才進入職場的煎熬。除此之外, 書中也提供了一些實際的建議給中小學生、高中生、留學生及家長。 說明了「研究」可應用的範圍,以及升學、就業的人生指南,也可以給正在迷惑的人一些方向及啟發。

夢想的實踐要夠熱愛

而我從小就很羨慕當廣播主持人,但也僅止於想,終究在求學、就業上沒有走這樣的考量。反到中年斜槓才意外的成為podcaster,也完成了我小小的夢想。所以如果夠喜歡,終究在汲汲營營的生活後, 還是會勾起這樣的想望,進而成為這樣的人吧!你是否也想起孩童時的夢想了呢?

我在去年podcast節目中訪問了我一位朋友,她是美人魚尾設計師。這個行業真的很特別,但她會踏進這個行業,卻是因為女兒喜愛「美人魚」,所以她幫女兒從國外訂製了美人魚尾裝,但因成本太高所以乾脆動手設計,卻讓他成為一位專業的「美人魚尾設計師」。甚至原本不會游泳的她,也跟著女兒穿著美人魚裝, 練習潛水,進而取得自由潛水執照。是不是有點類似木村由莉成為古生物學家一樣激勵人心!如果對這集故事有興趣的,也可以聽我第26集的節目喔!

結語

最後,我很有感的是作者給家長的話中,她說「唸書這件事,如果不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是無法長久的。」所以我覺得實踐夢想過程中,有支持的家人當「啦啦隊」是非常重要的。太多的父母只是希望孩子讀好書,而沒察覺孩子的夢想,終究很難成為熱愛的自己。我也期許我在育兒的路上能一直有這樣的智慧,也能與孩子一同學習與探索。

總之, 讓我們就從「喜歡」開始,引領你成為自己。只要你夠熱愛,就能成為我們自己喜歡的人。推薦《熱愛恐龍的女孩,最終成為激勵人心的古生物學家》這本書給熱愛生命的你。

 

🔥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0713124171 (歡迎追踨支持)


avatar-img
思考人生做自己-Carol的沙龍
11會員
24內容數
思考無界限,人生無極限,讓我們一起思考人生做自己,成就想成為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今天想分享一本很實用的書《軟技能》,所謂的「軟」卻是最有彈性的、最有延展性的、最有韌性的。硬技能處理物,軟技能影響人。對於我而言,軟技能就是「創造機會的能力」。  這本書的作者包含了 劉潤, 李笑來, 萬維綱, 吳軍, 劉擎, 薛兆豐等知名人士,共寫了30封信的方式,給讀者許多見解與建議。
當人生沒有選擇的時候,我們還會計較嗎? 我們還會怨恨嗎? 我們還會執著嗎? 最近讀了遠流出版社的這本書《活出真我的中年人生課》,作者是一位日本心理腫瘤科名醫--清水研。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啟發是,中年並不可怕,反而是一個蛻變與成長的美好過程。只要我們願意從內在出發,就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與自由。
󠀠如果你正處於天人交戰、身心俱疲,但又不可自拔的工作中,推薦來看這本《我在Amazon上班,需要紅酒與心理師》這本書。讓生活保有屬於工作以外的樂趣,擁有更多彈性與自在,而不是讓工作吞噬自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界線,最終我們所追求的其實就是心寧的平靜與平淡的幸福。
今天想分享一本很實用的書《軟技能》,所謂的「軟」卻是最有彈性的、最有延展性的、最有韌性的。硬技能處理物,軟技能影響人。對於我而言,軟技能就是「創造機會的能力」。  這本書的作者包含了 劉潤, 李笑來, 萬維綱, 吳軍, 劉擎, 薛兆豐等知名人士,共寫了30封信的方式,給讀者許多見解與建議。
當人生沒有選擇的時候,我們還會計較嗎? 我們還會怨恨嗎? 我們還會執著嗎? 最近讀了遠流出版社的這本書《活出真我的中年人生課》,作者是一位日本心理腫瘤科名醫--清水研。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啟發是,中年並不可怕,反而是一個蛻變與成長的美好過程。只要我們願意從內在出發,就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與自由。
󠀠如果你正處於天人交戰、身心俱疲,但又不可自拔的工作中,推薦來看這本《我在Amazon上班,需要紅酒與心理師》這本書。讓生活保有屬於工作以外的樂趣,擁有更多彈性與自在,而不是讓工作吞噬自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界線,最終我們所追求的其實就是心寧的平靜與平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