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收型基金的陷阱:持有越久,損失越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現在有許多投資人會選擇基金類型的投資商品,大部分常見的基金有「共同基金」和「ETF」這兩種。ETF的目標是追蹤某個指數,而共同基金則是依據基金經理人的積極操作來達到打敗大盤的目標。在共同基金方面,我發現到有些台股基金在多頭期間,報酬率打敗大盤,甚至領先大盤許多是很常見的事情。

近年來這些共同基金在臺灣投資市場大鳴大放,加上理專的強力放送之下,也是許多人選擇當作投資標的之一。但是在選擇共同基金的同時,除了觀察績效之外,不知道大家是否瞭解到基金有個收費的陷阱呢?這個現象我就曾經在銀行理專推銷的過程中遇過。

記得十幾年前理專跟家人推銷說,這檔基金就是希望你放長期,長期投資會看得到效果,所以如果一年內贖回,會被收取4%費用,但是從第二年開始,贖回收的手續費就會變少,到了第四年就不用收手續費了,這跟其他基金一買就要付費的機制差很多……吧啦吧啦!剛接觸投資的我決定回來找個資料瞭解,不查還好,一查了才知道事實的真相……

什麼是後收型基金

原來這種商品被稱為「後收型基金」,顧名思義,一般我們申購基金都是在交易的當下就付手續費,但是後收型基金則是依你賣出的時間點來決定手續費!通常是小於一年收3%~4%,一年~二年收2%~3%,二年~三年收1%~2%,三年~四年收0%~1%,四年以上不用收手續費。因此很多理專的話術都是用「基金公司鼓勵大眾長期投資,所以投資人有放長期的話,基金公司就會給予相對的優惠」等等,諸如此類的推銷詞,但是殊不知…

後收型基金卻隱藏著「每年1%的分銷費用」

一般的大家市面上看到九成以上的前收型基金不會有分銷費,這是後收型基金才有的「隱藏性」、「特殊性」收費。所謂的特殊性就是僅在後收型基金身上才會有,所謂的隱藏性就是理專都不跟你講,一堆密密麻麻的條文你也不容易察覺!

圖解前收型基金和後收型基金的差異

raw-image

從上圖我們可以知道,後收型基金在申購手續費(嚴格來說稱為遞延手續費)方面的收費方式多樣,在四年內贖回,被收取的費用頗高。四年後雖然不收手續費,但是每年要收的1%分銷費卻像電玩的主角中毒一樣,每回合都要失血一次,如果回合進行的越多次,光是失血量就足以讓主角致命。你不會想要你的投資標的就像中毒的主角一樣吧?

 前收型基金在申購方面雖然有3%左右的手續費用,但是若是從現在熱門的基金平台入門(例如鉅亨買基金),這些手續費相較於銀行通路來說是可以全數免除,讓你多省一些再投入標的,讓資金發揮更大的賺錢效益。

後收型基金怎麼分辨?

要怎麼樣避免買到後收型基金呢?其實可以從基金後方的「級別」代號去分辨。但是每家基金公司所用的代號繁雜,這邊我引用鉅亨買基金網站幫大家整理的文章,讓大家在投資基金的時候能夠避免買到後收型基金。

「投資雷達》境內外基金級別總整理,再也不會買錯!」

不過,如果你本身就有在鉅亨買基金進行交易的人來說,不用特別去分辨後收型基金的級別代號,因為鉅亨在這方面已經有幫投資人進行把關,換句話說,投資人在鉅亨是買不到後收型基金,所以盡情去挑選適合自己的基金,不用管後收型基金這件事情啦!

如果你還沒有在鉅亨開戶的基金投資人,可以到這邊進行方便的線上開戶喔!希望大家基金投資都不踩雷!

⚡️歡迎追蹤我的【Facebook】【方格子】並留言與我互動⚡️

avatar-img
161會員
213內容數
主持AndyWorld的Andydad是名小資族,Andydad將投資視為通往幸福家庭的途徑,其投資標的以ETF、金融及傳產為主,科技與其他產業為輔,藉由長期持有標的且降低持有成本,來打造領股息也賺價差的投資目的,並在最終達到財富自由的境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ndyworl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8開始在網路上幫大家追蹤基金平台的優惠後,發現基金平台每年的優惠真是越給越大方,甚至有接近0手續費的趨勢,因此當時心中就有種感覺,認為買基金收手續費這項規則有一天應該會在臺灣消失,果不其然,「0手續費」的境界終於在2024年到來! 拜這個優惠所賜,現在到鉅亨、基富通和中租買基金都不用手續費囉!
在臺灣,基金平台最有名的莫過於三大家,也就是鉅亨、基富通與中租。這幾家基金平台為了扭轉投資人多在銀行購買基金的現象,不惜祭出許多優惠來吸引投資人注意,這幾年來甚至競爭到白熱化的階段!至於2023年各家有哪些年度型的優惠呢?請看以下整理分曉~
以下篇章將用:1.平台合法性,和2.金流安全性來讓大家了解基金平台的角色!
獲取配息是許多投資人的目的,雖然股票也是會配息,但是我也會配置一些債券。在股市崩盤的時候要搭配什麼債呢? 以下我們先來對債券有些許的基本瞭解,以下將介紹: 1.債券的運作方式 2.債券與股票的差異 3.亂世中債券的優勢 4.結論
在台灣投資債券基金的人應該為數不少,對於債券基金的名稱,包括投資等級債、高收益債、垃圾債等等,你了解多少呢?哪些適合你呢? 區分這些債券最重要的一個關鍵就是信用評等(Credit Rating),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債券的信用評等!
債券的本質類似一種借貸行為,機構發行債券(借據),像投資人借取資金(本金),在一定的期間內,機構依約給予利息,借據到期後歸還投資人本金,就是這麼簡單的概念! 1.風險 2.持有門檻 3.配息頻率 4.報酬率 5.費用 至於有些投資人在意的費用,我從鉅亨買基金找到一份整理的資料,可以給各位參考:
2018開始在網路上幫大家追蹤基金平台的優惠後,發現基金平台每年的優惠真是越給越大方,甚至有接近0手續費的趨勢,因此當時心中就有種感覺,認為買基金收手續費這項規則有一天應該會在臺灣消失,果不其然,「0手續費」的境界終於在2024年到來! 拜這個優惠所賜,現在到鉅亨、基富通和中租買基金都不用手續費囉!
在臺灣,基金平台最有名的莫過於三大家,也就是鉅亨、基富通與中租。這幾家基金平台為了扭轉投資人多在銀行購買基金的現象,不惜祭出許多優惠來吸引投資人注意,這幾年來甚至競爭到白熱化的階段!至於2023年各家有哪些年度型的優惠呢?請看以下整理分曉~
以下篇章將用:1.平台合法性,和2.金流安全性來讓大家了解基金平台的角色!
獲取配息是許多投資人的目的,雖然股票也是會配息,但是我也會配置一些債券。在股市崩盤的時候要搭配什麼債呢? 以下我們先來對債券有些許的基本瞭解,以下將介紹: 1.債券的運作方式 2.債券與股票的差異 3.亂世中債券的優勢 4.結論
在台灣投資債券基金的人應該為數不少,對於債券基金的名稱,包括投資等級債、高收益債、垃圾債等等,你了解多少呢?哪些適合你呢? 區分這些債券最重要的一個關鍵就是信用評等(Credit Rating),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債券的信用評等!
債券的本質類似一種借貸行為,機構發行債券(借據),像投資人借取資金(本金),在一定的期間內,機構依約給予利息,借據到期後歸還投資人本金,就是這麼簡單的概念! 1.風險 2.持有門檻 3.配息頻率 4.報酬率 5.費用 至於有些投資人在意的費用,我從鉅亨買基金找到一份整理的資料,可以給各位參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債券是一種固定收益的投資工具,由政府、機構或公司發行。購買債券即借出資金給發行者,在一定期限內收取利息。債券的回報率取決於發行者的信用評級和利率。債券價格受利率變動和信用風險的影響。 債券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是交易所交易的基金,追蹤特定債券指數的表現。債券ETF提供購買和出售債券的流動
年輕的時候買過儲蓄險,在懵懵懂懂下存完6年。(太長的話可以直接從第3點開始看) 發現錢沒有變多,反倒被通膨吃掉一些,心得還是很多人說的保險歸保險、理財歸理財才是正途。 1.儲蓄險的優缺點。 優點:強迫儲蓄、鎖住利率、死掉有死亡理賠金。 缺點:解約會賠錢、死亡理賠金不多、期滿才開始有利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長期投資者應該如何看待配息與填息的問題,以及32天填息對長期投資者的負面影響。分析了高股息ETF及不同投資策略的效果,並警示投資者應該考慮長期影響避免忽略短期收益的風險。
其實「單一產業型 ETF」才是真正能夠做到「逢低加碼」、「累積張數」、「微笑曲線」的投資標的。
Thumbnail
近期投資最常討論的話題,還是在於ETF高股息的配息、填息、是否價差等等,而新的ETF一直不斷的出現,已經是一個現代投資人的主流了,那麼~現在有一個問題是,我該續抱還是放棄未填息的ETF,改投資下一家呢?
Thumbnail
基金和銀行通過手續費和管理費賺錢。ETF追蹤指數,費用低且透明度高,長期績效優於主動式基金。主動式基金依賴擇時選股,費用高且常表現不佳。投資者應關注實際績效和成本,選擇費用低的ETF,避免被廣告宣傳迷惑。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有需求的人自然會釋出訊號,不能用自己的立場猜對方的需求。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3年2月22日開始存這檔基金,不定期定額 每個月都挑下跌才買,有時買到後,續跌幾天 但沒多久就又回本,到目前為止也才13個月 我沒有一個申購的部位是賠錢的 而且它是不會配息的 這就是不無腦定期定額的差別 一天只有一個淨值,一個月只申購一次 你連稍微看一下現在的淨值是多少都不願意?
Thumbnail
隨著全球通膨導致各國央行利率不斷上調的同時,各個證券公司不斷發行「高殖利率、高配息率」的ETF(Exchange Traded Fund),吸引幾乎每個股市投資人的目光,瘋狂買進甚至到搶進各種市面上已發行,甚至未發行的高配息ETF。
新年第一篇,討論複利。 目前,在簡中投資理財領域關於複利最多的觀點,就是複利與持倉時間高度相關。 彷彿只要我們肯死抱住持倉,時間就會給我們巨大的回報。 無論是做時間的朋友,還是十年十倍,都是要我們一直相信長期價值,對自己的持倉要有信心,「靜待花開」。 投資要看長期,對價值投資來說似乎沒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債券是一種固定收益的投資工具,由政府、機構或公司發行。購買債券即借出資金給發行者,在一定期限內收取利息。債券的回報率取決於發行者的信用評級和利率。債券價格受利率變動和信用風險的影響。 債券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是交易所交易的基金,追蹤特定債券指數的表現。債券ETF提供購買和出售債券的流動
年輕的時候買過儲蓄險,在懵懵懂懂下存完6年。(太長的話可以直接從第3點開始看) 發現錢沒有變多,反倒被通膨吃掉一些,心得還是很多人說的保險歸保險、理財歸理財才是正途。 1.儲蓄險的優缺點。 優點:強迫儲蓄、鎖住利率、死掉有死亡理賠金。 缺點:解約會賠錢、死亡理賠金不多、期滿才開始有利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長期投資者應該如何看待配息與填息的問題,以及32天填息對長期投資者的負面影響。分析了高股息ETF及不同投資策略的效果,並警示投資者應該考慮長期影響避免忽略短期收益的風險。
其實「單一產業型 ETF」才是真正能夠做到「逢低加碼」、「累積張數」、「微笑曲線」的投資標的。
Thumbnail
近期投資最常討論的話題,還是在於ETF高股息的配息、填息、是否價差等等,而新的ETF一直不斷的出現,已經是一個現代投資人的主流了,那麼~現在有一個問題是,我該續抱還是放棄未填息的ETF,改投資下一家呢?
Thumbnail
基金和銀行通過手續費和管理費賺錢。ETF追蹤指數,費用低且透明度高,長期績效優於主動式基金。主動式基金依賴擇時選股,費用高且常表現不佳。投資者應關注實際績效和成本,選擇費用低的ETF,避免被廣告宣傳迷惑。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有需求的人自然會釋出訊號,不能用自己的立場猜對方的需求。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3年2月22日開始存這檔基金,不定期定額 每個月都挑下跌才買,有時買到後,續跌幾天 但沒多久就又回本,到目前為止也才13個月 我沒有一個申購的部位是賠錢的 而且它是不會配息的 這就是不無腦定期定額的差別 一天只有一個淨值,一個月只申購一次 你連稍微看一下現在的淨值是多少都不願意?
Thumbnail
隨著全球通膨導致各國央行利率不斷上調的同時,各個證券公司不斷發行「高殖利率、高配息率」的ETF(Exchange Traded Fund),吸引幾乎每個股市投資人的目光,瘋狂買進甚至到搶進各種市面上已發行,甚至未發行的高配息ETF。
新年第一篇,討論複利。 目前,在簡中投資理財領域關於複利最多的觀點,就是複利與持倉時間高度相關。 彷彿只要我們肯死抱住持倉,時間就會給我們巨大的回報。 無論是做時間的朋友,還是十年十倍,都是要我們一直相信長期價值,對自己的持倉要有信心,「靜待花開」。 投資要看長期,對價值投資來說似乎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