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庸小說】父親的歸鄉路(連載00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945年9月9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那年父親17歲,甫從培元中學畢業。要知我父親之所以會心高氣傲昂然彷若不可一世,是有他的時代背景。當時識字者稀,更何況父親來自鄉村,以民生農校學歷已是村中翹楚,更何況來到泉州進培元讀中學,試想當時的農村能有幾未如此,雖還未能進大學之門,也幾近取得門票。如果父親真有心,繼續學業深究,想來在當時對他而言,亦在反掌。更何況當時中國甫戰勝日本,國內正洋溢著勝利的氣氛,一切可以想像的美好。可是,這位心高氣傲昂然彷若不可一世甫從高中畢業的青年,似乎有他自己對未來的另一番謀畫。

  在福建在泉州可以想像,台灣回歸祖國是多麼讓人高興的事情。在地方對於台灣的關注,遠比重慶、上海、南京、北平那些歷戰亂的泱泱大城還多。尤其,閩台兩地自古往來,清季閩人渡海到台灣發展,已經是稀鬆平常,家鄉或多或少有親人在台發展,也形成台閩間無法切割的臍帶。此間或有鄉人從台灣回閩,泉州街頭茶館酒樓飯廳時不時有關台灣的資訊在流通著。其中,日人在台灣的建設,另外台灣在戰禍期間雖有損傷,但比起日本本土可謂是大巫小巫之見。畢竟,台灣雖屬日殖,但對盟軍威脅不大,台灣又原屬中國土地,戰後必歸中國,是所以盟軍對台灣也多屬手下留情。反倒看看日屬沖繩(琉球)就沒那般幸運,又轟又炸搶灘登陸無一不與百戰千回。

  父親聽了許多台灣的傳聞,父親心動了。台灣仿若世一個新世界,一個自古就說是「錢淹腳目」的天堂。男兒立志在四方,衣不榮錦誓不還,父親的壯志野心與夢想漸漸地有了著地處。黃埔軍、泉州城,呵呵,我有個台灣夢。這是父親遙想著光明遠大的夢。

父親記事:

1945年泉州培元中學高中畢業,聞知台灣事。

相片攝于2024.02.21洛陽橋(林素珍)讚留言分享

avatar-img
6會員
48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培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六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七七事變,中日戰起,那年父親9歲。1945年8月14日昭和天皇發布終戰詔書,至此中日戰止,那年父親17歲。父親很幸運,即使在這樣的戰亂時代,窮鄉僻壤的福建丘陵山區,因無地利可圖又非重要軍事據點,反而僥倖地只有在戰事方萌的1938年5月廈門廈門一度淪陷,泉州吃緊外
五   正當父親少年時期,中日戰起,初期砲火從瀋陽、華北、上海而至華中,國民政府已將首都遷往重慶。國共不管政治主張如何分歧,在西安事變後表面上已經是全民全面抗日。在台灣方面日方於西元1937年開始徵用台民當軍伕。   根據家鄉【九都鎮誌】(南安市九都鎮):「民國27年(西元1938年)5月廈門淪
四   就父親遺留下來有關他在大陸時期的史料,在祖父辭世後,家中尚有繼弦的吾祖母林晏(諡柔慈)時年41歲、大哥24歲、二哥21歲、三哥17歲、大姐13歲、二姐11歲、父親4歲。祖母帶著四男兩女共有七人,除父親尚幼之外,其餘都正是投入生產的年齡,雖遭父喪之不幸,卻該是充滿前進的家族。地雖貧瘠,物產不
  我2024年2月27日(二22395)開始撰寫父親的傳記【父親的歸鄉路】,其中參考的文獻是以父親的自傳詩【遺兒孫詩】為主軸,輔以父親參與編撰的【南安縣17都埔頭紫雲黃氏旅臺宗支錄】。真正觸動我動筆的是這次2月21日(三22389)到2月24日(六22392)與家兄、嫂返埔頭參加埔頭良庵大宗祠元宵
靜:分財產中種事情真的如果兄弟姐妹不合,真的是會弄得家庭雞犬不寧。   嗯,家母是沒啥錢分,她是我們兄弟供養的。妻子梅安大器把媽媽給她的房子讓給她二姐,她大姐家又是豪級,根本不在乎媽媽那點遺產,所以,我們家兩邊都順利下莊。 靜:有時候我真覺得:父母留財產給孩子,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
三   父親于民國17年農曆11月17日(西元1928年12月28日)出生於福建省南安縣羅東鎮高塘村許厝西高墘厝,為家中幼子。上有三位兄長大哥黃種和(無傳由吾家祭祀)、黃成器(無傳由吾家祭祀)、黃振作(五女黃玉琴招贅鄭石泉傳祀)是吾祖父黃禝財(諡華亭)長室潘勤娟所生。次有兩位姐姐黃參治(適後洋坑柄
六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七七事變,中日戰起,那年父親9歲。1945年8月14日昭和天皇發布終戰詔書,至此中日戰止,那年父親17歲。父親很幸運,即使在這樣的戰亂時代,窮鄉僻壤的福建丘陵山區,因無地利可圖又非重要軍事據點,反而僥倖地只有在戰事方萌的1938年5月廈門廈門一度淪陷,泉州吃緊外
五   正當父親少年時期,中日戰起,初期砲火從瀋陽、華北、上海而至華中,國民政府已將首都遷往重慶。國共不管政治主張如何分歧,在西安事變後表面上已經是全民全面抗日。在台灣方面日方於西元1937年開始徵用台民當軍伕。   根據家鄉【九都鎮誌】(南安市九都鎮):「民國27年(西元1938年)5月廈門淪
四   就父親遺留下來有關他在大陸時期的史料,在祖父辭世後,家中尚有繼弦的吾祖母林晏(諡柔慈)時年41歲、大哥24歲、二哥21歲、三哥17歲、大姐13歲、二姐11歲、父親4歲。祖母帶著四男兩女共有七人,除父親尚幼之外,其餘都正是投入生產的年齡,雖遭父喪之不幸,卻該是充滿前進的家族。地雖貧瘠,物產不
  我2024年2月27日(二22395)開始撰寫父親的傳記【父親的歸鄉路】,其中參考的文獻是以父親的自傳詩【遺兒孫詩】為主軸,輔以父親參與編撰的【南安縣17都埔頭紫雲黃氏旅臺宗支錄】。真正觸動我動筆的是這次2月21日(三22389)到2月24日(六22392)與家兄、嫂返埔頭參加埔頭良庵大宗祠元宵
靜:分財產中種事情真的如果兄弟姐妹不合,真的是會弄得家庭雞犬不寧。   嗯,家母是沒啥錢分,她是我們兄弟供養的。妻子梅安大器把媽媽給她的房子讓給她二姐,她大姐家又是豪級,根本不在乎媽媽那點遺產,所以,我們家兩邊都順利下莊。 靜:有時候我真覺得:父母留財產給孩子,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
三   父親于民國17年農曆11月17日(西元1928年12月28日)出生於福建省南安縣羅東鎮高塘村許厝西高墘厝,為家中幼子。上有三位兄長大哥黃種和(無傳由吾家祭祀)、黃成器(無傳由吾家祭祀)、黃振作(五女黃玉琴招贅鄭石泉傳祀)是吾祖父黃禝財(諡華亭)長室潘勤娟所生。次有兩位姐姐黃參治(適後洋坑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 爸爸買酒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Thumbnail
據說,當年有指令,如果父親「要逃跑」,可以將他射殺。
我們聽過很多離家的故事。爲了愛情離家出走,討厭家庭離家出走,都是因爲意見和家人不合而離家,永遠的離開了。 但是,你有聽過爲了生存而離家嗎?爲了自己的家人,爲了不再貧窮,爲了讓家人更加幸福而離家出走,最後卻從沒有幸福的結果。 這,就是我父親的故事了。
少年時國中畢業前因誤交損友導致漸漸不愛升學,國中畢業一段時間沒升學就業也是一年換了24個老闆又不想當學徒。後因全家搬家到私立國際商工對面故產生想再升學願景,當年想讀普通高中公立需聯考,而我超爛的英、數化學科使我卻步。其中一個朋友就讀國際商工電子科受其影響及父親堅決男人需習工科所以就讀電子科,讀了一學
Thumbnail
週末回娘家,與家人共度晚餐,在溫馨的閒聊中,我問了父親一個問題:「爸,你記得我國小四年級,考試都考幾分嗎?」父親說:「我怎麼可能記得,那時候整天只想著要怎麼賺錢。」回想國小四年級,那年是父親工作上最失意的一年,猶記雙親開著小貨車,車上載著不知名的礦泉水以及飲料,四處找雜貨店寄賣,未曾當過
我距離畢業剩不到兩個月,也許大家在快畢業的這段日子裡會想到每天盡情的歡樂,把握最後與好朋友相聚的時光,也許是漸漸長成校園裡最年長的學長學姊那份逐漸成熟的驕傲與自信,也許是對於即將升上國中一種不知從何而來的興奮與期待,也許都有⋯⋯但是我想到的是我的爸爸,因為有他讓我學到很多的知識和讀書技巧。
Thumbnail
記得當時年紀小 學校出個作文題為 |我的父親大人介紹| 自認文章寫的呱呱叫 卻讓大家看了哈哈笑 爸爸當時看了也苦惱 怎沒遺傳他的文章好 祂飽讀詩書還嫌少 工作之餘不怕累 每日一定看書報 只為圓祂作家夢 當時投稿稿費沒嫌少 唯一遺憾自傳未了 一屆草民也沒人看 就算廣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 爸爸買酒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Thumbnail
據說,當年有指令,如果父親「要逃跑」,可以將他射殺。
我們聽過很多離家的故事。爲了愛情離家出走,討厭家庭離家出走,都是因爲意見和家人不合而離家,永遠的離開了。 但是,你有聽過爲了生存而離家嗎?爲了自己的家人,爲了不再貧窮,爲了讓家人更加幸福而離家出走,最後卻從沒有幸福的結果。 這,就是我父親的故事了。
少年時國中畢業前因誤交損友導致漸漸不愛升學,國中畢業一段時間沒升學就業也是一年換了24個老闆又不想當學徒。後因全家搬家到私立國際商工對面故產生想再升學願景,當年想讀普通高中公立需聯考,而我超爛的英、數化學科使我卻步。其中一個朋友就讀國際商工電子科受其影響及父親堅決男人需習工科所以就讀電子科,讀了一學
Thumbnail
週末回娘家,與家人共度晚餐,在溫馨的閒聊中,我問了父親一個問題:「爸,你記得我國小四年級,考試都考幾分嗎?」父親說:「我怎麼可能記得,那時候整天只想著要怎麼賺錢。」回想國小四年級,那年是父親工作上最失意的一年,猶記雙親開著小貨車,車上載著不知名的礦泉水以及飲料,四處找雜貨店寄賣,未曾當過
我距離畢業剩不到兩個月,也許大家在快畢業的這段日子裡會想到每天盡情的歡樂,把握最後與好朋友相聚的時光,也許是漸漸長成校園裡最年長的學長學姊那份逐漸成熟的驕傲與自信,也許是對於即將升上國中一種不知從何而來的興奮與期待,也許都有⋯⋯但是我想到的是我的爸爸,因為有他讓我學到很多的知識和讀書技巧。
Thumbnail
記得當時年紀小 學校出個作文題為 |我的父親大人介紹| 自認文章寫的呱呱叫 卻讓大家看了哈哈笑 爸爸當時看了也苦惱 怎沒遺傳他的文章好 祂飽讀詩書還嫌少 工作之餘不怕累 每日一定看書報 只為圓祂作家夢 當時投稿稿費沒嫌少 唯一遺憾自傳未了 一屆草民也沒人看 就算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