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被種種規範束縛著個人觀點 我們必須承認 台灣其實沒有真正的時尚KOL

2024/03/14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陣子在追蹤已久的社群名人徐閉的臉書上看到她寫下這麽一段話:「真的很看不起凡事都要裝中立的人,你沒有立場是當什麼意見領袖?KOL的原文是 Key Opinion Leader,望周知。」頓時有一種找到知音的感動,因為這個問題也是我這幾年一直在思考的—台灣到底有沒有真的「時尚KOL」?

首先我們從「Key Opinion Leader」這點來看,字面上的意思是「關鍵意見領袖」,我的解讀是,這個人必須要有自己的獨立觀點,無論其經營的內容是圖像、文字或是影片,勢必要適時地呈現獨特造型風格、解讀時尚相關資訊能有個人意見,而這些意見不會永遠都只有一種面向,是要能和主流媒體所經營的內容風格有所區分的。

再者,時尚所包含的領域,可從奢侈品、藝文跨到街頭潮流,甚至影視、音樂、生活風格,舉凡在時尚雜誌裡可以看到的內容,應該都算是這領域內的東西。

綜合上述兩個特點,我幾乎可以很肯定地說,台灣其實沒有真正的時尚KOL。以前我會很直接地歸咎於「大家都只敢稱讚、不敢做任何的批判」、「大家都只想經營出某種主流認定的高級感」,但這其實太過偏頗、不公平,仔細探究造成這樣狀況的原因,其實最主要就是因為台灣市場實在太小

台灣有真正的時尚KOL嗎?圖/pexels提供

台灣有真正的時尚KOL嗎?圖/pexels提供

在談論市場之前,我想先簡單介紹時尚KOL的收入來源。以前我還在主流媒體工作的時候,時尚品牌的廣告預算可說是經常幾百萬的給,因為媒體有刊物、有網站,在很多平台有露出的空間,觸及範圍廣,累積受眾有其數量上和範圍的深度與廣度,所以品牌們當然樂於出錢,讓自家商品有大範圍的曝光機會。而時尚KOL相較主流媒體就比較吃虧,目前多半都以社群平台露出為主,所以普遍來說是吃不到品牌們「龐大的」廣告預算的,但零星預算還是有的。

時尚KOL靠什麼維生?大致上是以業配合作案、出席費和代言為主。 所謂業配合作案是什麼?舉例來說,某家品牌最近推出新品,這個新品需要找時尚KOL協助曝光,那就會請他們報價,然後依照品牌制定的發文規範進行合作。出席費則是出席一場記者會或派對的費用,代言的話就跟拍廣告差不多。這幾種合作模式最大比例的是前兩種,因為代言的等級看在廠商眼裡畢竟不是人人都夠格,以台灣的狀況來說,還是偏好以知名度大、受眾範圍廣的人選。

接著,我們來看市場因素在其中能有什麼影響。考量市場大小和整體時尚產業發展的時間長短,台灣的時尚圈放到全球來看其實地位是在中國、香港之後,有些品牌在台灣甚至沒有負責人,而是直接聽命香港或中國的公關。造成這個情況的主因就是市場太小,台灣的奢侈品市場雖然有著不錯的消費力,但是消費人口基數就有先天上的硬傷,扣除經常創造超高業績和買走全球最貴款的珠寶、鐘錶領域,其餘時尚領域的消費總額是不夠力在全球市場上呼風喚雨的。於是在與時尚KOL的合作上,台灣能夠選擇的操作空間,大多趨於保守路線,畢竟市場小,以品牌立場來看,所能承受的變數不大,就會挑安全的路走,他們認為這樣較能走得穩當。

因為上述兩點,就造成了檯面上的時尚KOL們如果是評論類的文字偏保守,大多清一色走「誇獎路線」,正面到不行的書寫角度幾乎和主流媒體在做一樣的事情。而影像路線的時尚KOL端出的作品也變化不大,大多喜歡走類似的高冷風(這是大部分人對時尚兩字的直覺想像)。這樣的模式對品牌來說可能表面上是好事,但對讀者和整體市場的長遠發展來說,未必是好事。我也遇過一些KOL們私下表示覺得在台灣能發揮的空間很小,很多想做的有趣的嘗試都不被品牌允許。大家都被規範要如何如何,久了根本連自己的特色都喪失,變成讓品牌指手畫腳的魁儡。

如果台灣是如此,那麼全球又是怎樣的情況?以我比較熟悉的例子來說,知名KOL雙人組AHALOLO、IG帳號Diet Prada、ideservecouture,他們都是在文字上願意提供正反面評論的代表,而極具個人風格的造型類KOL有早期的Susie Bubble(要特別強調「早期的」)、我個人偏愛的Alexa Chung、秋元梢等等。這些人的時尚點評經常不乏批判性的內容,穿搭也都各有特色(不一定是高冷類型),但卻依舊可以受到時尚品牌的青睞,無論是大小合作專案、受邀參與時裝週等等。


知名KOL雙人組AHALOLO從時尚評論起家,好壞都說,漸漸受到品牌青睞。圖/摘自IG

知名KOL雙人組AHALOLO從時尚評論起家,好壞都說,漸漸受到品牌青睞。圖/摘自IG

Susie Bubble的穿搭風格和形象獨樹一格,和現今普遍流行的高冷風不同。圖/摘自IG

Susie Bubble的穿搭風格和形象獨樹一格,和現今普遍流行的高冷風不同。圖/摘自IG

所以在這樣比較之下,忍不住會讓人疑惑,難道這種先天環境上衍生的差異是否真的無從改變?或者,如果可以改變的話,有什麼辦法?

不靠品牌吃飯 KOL變身KOC

第一種針對收入來源的改變,就是不靠品牌吃飯。經營時尚類型的KOL另尋收入來源,可以不受品牌的喜好和規範束縛,也可以持續分享相關的時尚內容。其實從這點看來,我覺得就是讓KOL變成KOC(Key Opinion Consumer,關鍵意見消費者)的絕佳助力,一旦不靠品牌吃飯,這些人所有對於品牌的認知與觀點都是依照自己消費來的經驗,那麼說服力也就會相較目前已逐漸變成被品牌餵養模式的KOL大了很多。

而KOC也是很適合喜歡分享生活的富二代、貴婦的一種工作,因為他們收入不求品牌給予,他們本來就有消費力成為VIP去接觸更多媒體或KOL才能接觸的事物。當然,前提得是他們本身有興趣、有閒經營社群。

提升藝術鑑賞的能力 拒絕用鄉愿心態看事物

而第二種關於市場規模的部分呢?其實在準備這篇文章之前,我也和許多業內友人討論了這個題目,我們都覺得市場太小這件事除了跟消費人口有直接關聯之外,還受到讀者受眾的眼界、鑑賞能力,還有台灣人較為鄉愿的特質所影響。

眼界和鑑賞力部分,眾所皆知,台灣藝術相關內容從我們求學階段開始一直都不被重視,「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根深蒂固,即便現在分眾市場、職人觀念相較以往有越來越普及的趨勢,但整體環境上看來還是偏向保守的。所以以時尚這個領域,它需要更寬的眼界和鑑賞力去支撐、發展,需要能接受更多的嘗試與可能,如果消費者能有更寬的眼界和鑑賞力,那麼品牌們在行銷上的操作空間絕對會更大,KOL們能做的變化也更多。所以這部分,還是要回到社會觀念的調整、進化和教育面的改革。

鄉愿的部分也不用多解釋,大家習慣講好話,不習慣就事論事的評論。

另外,我也曾懷疑,會不會一切還是跟流量有關呢?前面舉例的AHALOLO、Diet Prada都是在各自發跡的社群平台有著超強人氣,追蹤者多的情況下也許也能解釋為什麼他們能享有「批評的特權」。那如果以台灣為例,被視為代表性KOL的李函、莫莉如果有一天也開始放飛自我盡情做自己想做的造型、說想說的話,那他們會有怎樣的下場?我真的很好奇。

所以統整來看,台灣這種綁手綁腳時尚KOL操作情況,終究源自於先天市場環境、整體社會對時尚藝術的不重視。考量到少子化的現況,市場大小可能無法改變,但試著「重視時尚藝術」這件事應該還是有機會可以再改善,我想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首先從自己做起,不見得要做到研讀的程度,也不見得要擁有多濃烈的熱情,至少學著放寬欣賞美學的視角,發自內心地接受、尊重多元的可能吧!

在這裡可以看到什麼呢?你可以把這個園地想像成是個線上雜誌。有著五花八門各種不同主題的專欄,從時尚專業領域、職場內幕,跨到電影、音樂、藝術......各種和美有關的話題我都想聊一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