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人漸漸變老,孩子長大離家工作,老人守著老厝,像風中殘燭,熒熒欲滅。


老人獨居有許多原因,子女失聯、子女工作在外、子女情感疏離不同住、子女定居國外、沒有子嗣、子女早逝等等。獨居的老人如果身體健康,照顧自己起居沒有問題,偏偏許多老人年輕拚過頭,老來堆了一身病,最怕半身不遂中風臥床,如果沒有政府長照政策,老人只有等停止呼吸那一刻才能解脫。


有一位老婆婆,獨居在板橋,身邊沒有子女陪伴,她不說原因,志工也不好探問。婆婆中風多年,行動不便,勉強柱著助行器簡單煮食擦身,婆婆個性火爆,與鄰居多不往來,兩房一廳堆積陳年雜物沒有行走空間,浴廁也因久未洗刷堵塞不通,廚房污垢更是積重難清,整間屋子又暗又髒又雜亂。


居服員也是志工,一星期照顧老婆婆起居兩次,煮食、洗衣、洗澡,可是惡劣的居住環境始終是居服員無能為力之處。有一天,居服員與三十位志工決定為老婆婆整理家園,說服她放下對物品的執著,志工們才順利進屋打掃。


房子清出數不清的雜物垃圾昆蟲,有的人徒手刷洗堵塞的馬桶,有的人處理沾黏的廚房,還有更多人忙著搬走壞掉的床和櫃子,兩天之後,老婆婆的家煥然一新。最後的工作是義剪志工為婆婆剪了一個利落的髮型,婆婆照著鏡子差一點哭出來,她說自己行動不便,已經有一年多沒有出門剪頭髮了。


老婆婆只是這個社會獨居老人的縮影,還有更多更辛苦不為人知的老人家默默承受老苦、病苦、孤獨苦。我常在想,如果沒有志工群撥時間為這些缺乏關心的老人家付出,他們將何去何從?人生際遇說不準,也許現在的我們十分幸福,親情不時圍繞,可未來誰又能斷得準呢,那些老人家年輕時應該沒有想過有一天必須獨自面對這些老去的痛苦。


趁現在我們還年輕,心有餘而力也足,趕緊起而行,把福氣做來囤,為人群付出,廣結善緣。今日為陌生老人家付出關愛,他日倘若自己的父母長輩老病需要幫助,自然會有善因緣來相助,這是善的循環。


#善的循環

#關懷獨老

#行善行孝不能等

avatar-img
54會員
1.4K內容數
留言2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安立格-avatar-img
2024/03/26
1
溫馨,感人👍
1
吳柳蓓-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26
1
安立格 謝謝回饋。
1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自己這一生過得還可以,工作穩定,身體健康,經濟也過得去,孩子長大各自發展,先生對家庭有責任感,一生不長不短,擁有這麼多,過得這麼舒適,如果對人群沒有一點付出,算不算愧對老天爺對我們的疼惜。 有一位老媽媽,住在北台灣濱海鄉鎮,五十歲那年從公家機關退休,從此投入公益二十五年。老媽媽每天開車為獨
每一個城市都有街友,如果有機會深入理解他們,許多刻板印象就會隨著善解而消失。一般人都以為租一間小套房或雅房也不是多困難的事,一個月幾千元就租得到,不可能連幾千元都賺不到,可見一定是懶惰或是怕辛苦,才會淪為街友。 深入探訪街友之後,才發現他們白天都有工作,幾個小時的零工,掃街、粗工、發傳單等等,
從前有一個年輕女孩子問一位出家師父,什麼樣的女人最幸福?師父說,「能將菜籃提得牢牢的女人最幸福。」女孩子糊塗了,她每天負責買菜,買家人要吃的菜、買員工要吃的菜,每天花很多時間想菜色,菜籃提得很辛苦,這種幸福,她壓根也不想要。 什麼樣的女人最幸福,每個人的想法概念要求都不相同,但大體上都是從自身
刑剋是算命界的一種說法,意指六親因命格中的某些因素而相互刑剋,也就是衝撞、衝突、衝擊、矛盾、互斥等等。 有位讀者來信詢問,當我們還是孩童,唯父母命是從,父母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為什麼長大後角色顛倒,父母甚至怕我們,對我們唯命是從,轉戾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這個問題很簡單,每個人都知道,只是
時間是最公平的,它給每一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分秒不差。學生用時間來成就學業,家庭主婦用時間來成就家業,企業家用時間來成就事業,宗教家用時間來成就道業,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時間成就生命中最重要的任務。 有一位先生,年輕時一星期工作六天,星期日在家無聊就想出門花錢,存款比咖啡館的低消還要低。有一天,在
如果自己這一生過得還可以,工作穩定,身體健康,經濟也過得去,孩子長大各自發展,先生對家庭有責任感,一生不長不短,擁有這麼多,過得這麼舒適,如果對人群沒有一點付出,算不算愧對老天爺對我們的疼惜。 有一位老媽媽,住在北台灣濱海鄉鎮,五十歲那年從公家機關退休,從此投入公益二十五年。老媽媽每天開車為獨
每一個城市都有街友,如果有機會深入理解他們,許多刻板印象就會隨著善解而消失。一般人都以為租一間小套房或雅房也不是多困難的事,一個月幾千元就租得到,不可能連幾千元都賺不到,可見一定是懶惰或是怕辛苦,才會淪為街友。 深入探訪街友之後,才發現他們白天都有工作,幾個小時的零工,掃街、粗工、發傳單等等,
從前有一個年輕女孩子問一位出家師父,什麼樣的女人最幸福?師父說,「能將菜籃提得牢牢的女人最幸福。」女孩子糊塗了,她每天負責買菜,買家人要吃的菜、買員工要吃的菜,每天花很多時間想菜色,菜籃提得很辛苦,這種幸福,她壓根也不想要。 什麼樣的女人最幸福,每個人的想法概念要求都不相同,但大體上都是從自身
刑剋是算命界的一種說法,意指六親因命格中的某些因素而相互刑剋,也就是衝撞、衝突、衝擊、矛盾、互斥等等。 有位讀者來信詢問,當我們還是孩童,唯父母命是從,父母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為什麼長大後角色顛倒,父母甚至怕我們,對我們唯命是從,轉戾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這個問題很簡單,每個人都知道,只是
時間是最公平的,它給每一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分秒不差。學生用時間來成就學業,家庭主婦用時間來成就家業,企業家用時間來成就事業,宗教家用時間來成就道業,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時間成就生命中最重要的任務。 有一位先生,年輕時一星期工作六天,星期日在家無聊就想出門花錢,存款比咖啡館的低消還要低。有一天,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專業評估、評估環境、專業指導、您有這些困擾嗎?照顧家人或照顧長輩的困擾,想自己照顧,但是不會照顧、沒有專業的知識,環境是否友善老人、家人的健康。交由照顧管家團隊協助您。專業指導、專業評估、環境協助。 親人、病人的離開 學會獨處、孤獨 認知心靈歷程 面對親人或病人的離開,學會獨處和理解
Thumbnail
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老人獨居戶數量在過去十年增長了近八成。這一趨勢導致「孤獨死」案例的頻繁發生,僅新北市去年就曾在一天內報告了三起孤獨死事件。本文將探討老人獨居現象的原因、社會影響及可能的對策。
扶老 一位同學談起年邁母親安養的問題。論老年人所面臨的不只是健康惡化的問題,還有齡老孤獨的寂寞,兒女都成家立業了。有各自的家庭,當老伴還在時,兩人生活上互持與依託,心靈上還不至於空虛,ㄧ旦ㄧ方離世,那種頓然若失,孤寂感不時的襲來,沈浸在思念與對未來的徬徨。如似禁錮在暗黑牢籠,既無助又絕望,只有日日
鄉下長輩需要長時間的照護,需要提供便利老人家的一些設施,如扶手、安全座椅,保障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這個文章講述了一位同學準備從教職退休,為了滿足媽媽的希望,蓋大房子讓父母住,並提到了鄉下老人入城的難處。讓人們思考了長輩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柔弱的光氣,終歸熄隱了,僅留一片沉寂,以及一顆顆渴望綻放的心。我疲憊地閉藏了眼,浮躁氣就此淡息不再依隨,沒幾分鐘就飛躍出境,直抵古厝,映入眼簾的是一群人走了過來,突然看見佛廳多擺了兩層書櫃,幾個女生對堂姊說了些話,她就一氣之下,把書櫃搬到另一棟客廳,還怒氣沖沖地對公婆說,「我要搬走。」隨即轉身走向大
自由的社會是這樣的 很多看不慣的人就在身邊 很多討厭的言行必須妥協 特別是衝擊到年老力衰 能做的就祇是默默離開 靜靜地如同《百年孤寂》中 那幢殘破老宅 慶幸的是還能守著尊嚴 還能帶著微笑 還能珍惜脊骨硬朗 天高地闊 隨遇而安 安的是心 得的是理 也毋須辨明 更不用說清
Thumbnail
兩個孤零零的人,如同在冬天,靠在一起就暖和了。文章講述一位獨居老太太的故事。文章描寫生活細節,體現了孤獨、陪伴、矛盾等面向。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0 #老年生活 看到國小同學賴群組的訊息,一位同學生病住院治療,孩子都不在身邊,在外工作,家中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只好請看護照顧。同學們也都將近70高齡,單獨生活已是正常,父母大多不在,孩子也長大成人,自立工作生活。 晚年要面對的就是如何照顧好自己,不像
Thumbnail
專業評估、評估環境、專業指導、您有這些困擾嗎?照顧家人或照顧長輩的困擾,想自己照顧,但是不會照顧、沒有專業的知識,環境是否友善老人、家人的健康。交由照顧管家團隊協助您。專業指導、專業評估、環境協助。 親人、病人的離開 學會獨處、孤獨 認知心靈歷程 面對親人或病人的離開,學會獨處和理解
Thumbnail
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老人獨居戶數量在過去十年增長了近八成。這一趨勢導致「孤獨死」案例的頻繁發生,僅新北市去年就曾在一天內報告了三起孤獨死事件。本文將探討老人獨居現象的原因、社會影響及可能的對策。
扶老 一位同學談起年邁母親安養的問題。論老年人所面臨的不只是健康惡化的問題,還有齡老孤獨的寂寞,兒女都成家立業了。有各自的家庭,當老伴還在時,兩人生活上互持與依託,心靈上還不至於空虛,ㄧ旦ㄧ方離世,那種頓然若失,孤寂感不時的襲來,沈浸在思念與對未來的徬徨。如似禁錮在暗黑牢籠,既無助又絕望,只有日日
鄉下長輩需要長時間的照護,需要提供便利老人家的一些設施,如扶手、安全座椅,保障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這個文章講述了一位同學準備從教職退休,為了滿足媽媽的希望,蓋大房子讓父母住,並提到了鄉下老人入城的難處。讓人們思考了長輩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柔弱的光氣,終歸熄隱了,僅留一片沉寂,以及一顆顆渴望綻放的心。我疲憊地閉藏了眼,浮躁氣就此淡息不再依隨,沒幾分鐘就飛躍出境,直抵古厝,映入眼簾的是一群人走了過來,突然看見佛廳多擺了兩層書櫃,幾個女生對堂姊說了些話,她就一氣之下,把書櫃搬到另一棟客廳,還怒氣沖沖地對公婆說,「我要搬走。」隨即轉身走向大
自由的社會是這樣的 很多看不慣的人就在身邊 很多討厭的言行必須妥協 特別是衝擊到年老力衰 能做的就祇是默默離開 靜靜地如同《百年孤寂》中 那幢殘破老宅 慶幸的是還能守著尊嚴 還能帶著微笑 還能珍惜脊骨硬朗 天高地闊 隨遇而安 安的是心 得的是理 也毋須辨明 更不用說清
Thumbnail
兩個孤零零的人,如同在冬天,靠在一起就暖和了。文章講述一位獨居老太太的故事。文章描寫生活細節,體現了孤獨、陪伴、矛盾等面向。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0 #老年生活 看到國小同學賴群組的訊息,一位同學生病住院治療,孩子都不在身邊,在外工作,家中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只好請看護照顧。同學們也都將近70高齡,單獨生活已是正常,父母大多不在,孩子也長大成人,自立工作生活。 晚年要面對的就是如何照顧好自己,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