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觀念不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與孩子約莫有三十歲的人生差距,現在人晚婚晚生,恐怕拉距會更大,差個四五十歲比比皆是。孩子三十歲,我們也就六七十歲了,觀念就變成老觀念,在孩子眼中我們就成了那個缺乏與時俱進不思進步的老人。


有一個婦人跟婆婆三觀不合,自從嫁進婆家,每天上演婆媳大戰,她嫌婆婆的裹腳布又長又臭,所以不管婆婆說什麼做什麼,總能引起她的不屑和嫌棄。一、二十年過去,婦人的獨生子長大了,二十歲就出社會跟朋友經營自媒體,觀念新潮又能切中時事,發表的影片總能帶動年輕人爭相模仿,收入頗為可觀。婦人覺得拍片不是正當職業,三番兩次要兒子去大公司上班,或是考公務員領固定薪水有保障 。兒子覺得媽媽思想守舊,腦子清朝製,思考邏輯還在舊石器時代。媽媽被兒子嫌棄,心裡不高興,母子倆你來我往,互不相讓,親子關係傷痕累累。


有一戶楊姓人家,先生年輕時做生意被倒債數百萬,只好賣掉商標和庫存,加上勤跑各大夜市銷貨賺現金,半年後就把債務還清。當楊姓夫妻還在跑夜市,泥菩薩過江的時期,一位朋友的太太揹著孩子到夜市借二十萬,替犯票據法的丈夫保釋。那時的二十萬足以買下一間房子,楊先生於心不忍,硬著頭皮湊錢,讓朋友得以在春節之前全家團圓。


楊先生償清債務後,一時之間不知何去何從。有一天,被保釋的朋友拿錢來還,也引介楊先生做塑膠射出,是朋友也是貴人,十年後,楊先生靠著做塑膠射出東山再起,不僅擁有自己的工廠,還把廠務擴到海外。


楊先生功成名就了,他的乾媽也是親姑姑,遭逢另一半往生悲傷不已,他義無反顧將乾媽接到家中奉養。過了幾年,岳父母年紀也大了,太太是獨生女,楊先生建議太太把岳父母接來家中一起住。再過幾年,楊先生的父母體力漸衰,他也把父母接到家中一起生活,一時之間,家中有五個老人,加起來四百多歲。


楊先生說,父母不是想要天天吃香喝辣、住大房子,而是希望每天都能看見自己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說說話,像小時候那樣親密無間。五個老人家住在一起好不熱鬧,楊先生每天下班回家看到五老坐在客廳看電視、打毛線、看報紙,他的心充滿感謝。


現在少子化,房價居高不下,小家庭當道,有些老人家被擺在老厝等待子女回家,有些老人家被擺在老人院享受子女的血汗錢。如果心有餘而力也足,三代同堂也是一樁好事,我們的一言一行,都看在子女眼裡,我們怎麼照顧長輩,孩子就怎麼學習,就像家風流傳,不是刻意為之。


老人家如果還有照顧接送孫子的功能,還有買菜煮三餐的功能,還有給錢付帳單的功能,就會受到年輕人的歡迎,如果失去這些功能,剩下一身病痛,就是年輕人爭相疏遠和計較的開始。


#孝的意義

#父母是孩子的模

avatar-img
51會員
1.2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病是人生八苦的老三,也是讓三國名將張飛嚇得連退好幾步的天敵。身體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新聞媒體報導有位幾十億身價的名人英年早逝,不免讓人感嘆錢在銀行人在天堂,猶如魚與水不相逢,再有錢也是徒留遺憾。 有位中年婦人,大學時期身體經常不舒服,三天兩頭請假看醫生,被醫院診斷出免疫力系統天生不全症。大學
台灣年齡層老化,獨居的老人越來越多,就算與家人同住,也克服不了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的辛苦。上了年紀的老人或多或少都有腿疾,有的是關節退化、有的是肌無力、有的是骨質疏鬆等等,所以居家安全對老人來說相對重要。 有一群志工,每天挨家挨戶為老人的生活空間安裝簡易扶手,比如浴室出入口、馬桶旁、走廊,或是廚房
凡夫俗子做到「無我」,那是修行的高階,一般人都在「有我」和「無我」之間拉鋸,而且常常是有我佔上風。 有一個女人,三十五歲那年父親中風,隔年母親腦溢血,當時五個兄弟姊妹中,只有她未婚,所以「理所當然」承接起照顧的責任。女人說,幸好自己當時未婚,否則家業與父母之間,她會陷入兩難。女人無微不至照顧兩
有一個女人,古箏彈得非常好,三天兩頭每每從印刷廠下班後就回家換衣服,換上一襲古典罩衫到醫院做音樂志工。女人說,她的手原本是拿筆和彈琴,沒想到最後卻是在印刷廠做粗工養家,十隻手指關節都做到變形了。 女人雖已年過半百,但是清麗的臉龐依舊看得出年輕時的風采。有一天,女人在醫院大廳彈奏古箏,陪病的家屬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不變的愛,也沒有永恆的恨。年輕時,我們對一個人愛得刻骨銘心,甚至用全部心力去愛,多年以後事過境遷,竟也想不起來當時究竟為什麼會愛得如此瘋狂。 愛是短暫的迷情,恨則是因愛而產生的無明,也就是智慧障蔽。有一個女人,生得嬌艷美麗,二十歲那年嫁給富二代,原以為
如果我們住在富人區,富人區的每一戶房子價位都在十億台幣上下,每戶人家都配有司機、管家、廚工、秘書,吃的是山珍海味、睡的是皇家專用金絲床組,就算生病也是小病,吞顆藥就能馬上見效恢復健康。這樣的人生只有諸樂沒有諸苦,也就是經典所說的天上人間。 天上人間沒有眾苦,正因為沒有苦難,菩薩無用武之地。智者
病是人生八苦的老三,也是讓三國名將張飛嚇得連退好幾步的天敵。身體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新聞媒體報導有位幾十億身價的名人英年早逝,不免讓人感嘆錢在銀行人在天堂,猶如魚與水不相逢,再有錢也是徒留遺憾。 有位中年婦人,大學時期身體經常不舒服,三天兩頭請假看醫生,被醫院診斷出免疫力系統天生不全症。大學
台灣年齡層老化,獨居的老人越來越多,就算與家人同住,也克服不了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的辛苦。上了年紀的老人或多或少都有腿疾,有的是關節退化、有的是肌無力、有的是骨質疏鬆等等,所以居家安全對老人來說相對重要。 有一群志工,每天挨家挨戶為老人的生活空間安裝簡易扶手,比如浴室出入口、馬桶旁、走廊,或是廚房
凡夫俗子做到「無我」,那是修行的高階,一般人都在「有我」和「無我」之間拉鋸,而且常常是有我佔上風。 有一個女人,三十五歲那年父親中風,隔年母親腦溢血,當時五個兄弟姊妹中,只有她未婚,所以「理所當然」承接起照顧的責任。女人說,幸好自己當時未婚,否則家業與父母之間,她會陷入兩難。女人無微不至照顧兩
有一個女人,古箏彈得非常好,三天兩頭每每從印刷廠下班後就回家換衣服,換上一襲古典罩衫到醫院做音樂志工。女人說,她的手原本是拿筆和彈琴,沒想到最後卻是在印刷廠做粗工養家,十隻手指關節都做到變形了。 女人雖已年過半百,但是清麗的臉龐依舊看得出年輕時的風采。有一天,女人在醫院大廳彈奏古箏,陪病的家屬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不變的愛,也沒有永恆的恨。年輕時,我們對一個人愛得刻骨銘心,甚至用全部心力去愛,多年以後事過境遷,竟也想不起來當時究竟為什麼會愛得如此瘋狂。 愛是短暫的迷情,恨則是因愛而產生的無明,也就是智慧障蔽。有一個女人,生得嬌艷美麗,二十歲那年嫁給富二代,原以為
如果我們住在富人區,富人區的每一戶房子價位都在十億台幣上下,每戶人家都配有司機、管家、廚工、秘書,吃的是山珍海味、睡的是皇家專用金絲床組,就算生病也是小病,吞顆藥就能馬上見效恢復健康。這樣的人生只有諸樂沒有諸苦,也就是經典所說的天上人間。 天上人間沒有眾苦,正因為沒有苦難,菩薩無用武之地。智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屆齡退休的人,若有孩子,年齡都大概已經二三十歲以上,無論仍舊一起生活或是出去工作、結婚生子在外地定居,關係的品質與維持方式勢必會和從前小時候總是天天黏在一起的生活有些許不同。
Thumbnail
就要三十年過去,你們做父母的議題是不是來到死當的臨界點了。
看到許多我認為仍年輕的人都說自己老了,都自稱大叔、阿姨,如果只是覺得心累了或是自嘲還好,或者只是希望換來“看起來很年輕啊”、“還沒有到老啦”之類的都沒關係,有點跟不上時代的流速也沒關係,隨波逐流也好,不要被時代的漩渦吞噬就好,老派、慢活也是一種人生風景。 年輕人或者青年,一般認為的年輕族群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很久以前我在台灣坐火車時, 有一個婦人看著我說: 小姐, 如果你還沒結婚的話不要結婚, 我懂一點面相學, 妳不適合婚姻, 會剋公婆. 不用擔心,我的婆婆法力無邊, 就算來10個法海老和尚也收拾不了她. 我不知道對方意圖, 如果她真的有神力的話, 倒是希望能把我的功力再加強一下, 10幾年過去了
Thumbnail
婆媳關係,真的是長久以來屬於女性間最難的一項考題,特別是對已婚女性來說,要跟男方媽媽用什麼相處方式真的是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一套固定模式供參考,所以真的很考驗自身的智慧、修養及伴侶的態度。雖然之前有分享過一篇婆媳文化,但婚後生活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事情而有所體悟......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在現代社會對於傳統觀念的評判,以婚姻建立的新家庭作為例子,對於傳統與現代的抉擇提出思考。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在這說老不老、說年輕不年輕的年紀, 眼看身邊越來越好友相繼結婚,甚至有人已體會當媽媽的生活! 仔細回想「三十」這個年紀對我來說意義是什麼? 我想,『是獲得心靈上的自由』。 對於不認同的言論勇敢說不。 對於不適合的情人勇敢放棄。 對於從沒嘗試過的穿搭風格勇於接受。 對於自己的失誤勇於承認
Thumbnail
身為一個90後,成為媽媽之後生活真係有好多變化,逐漸理解到爸媽养育孩子嘅辛苦,但係喺呢個新時代,我同佢哋有啲唔同嘅教育理念。 今日同大家分享下啦: 1.「越懒惰嘅父母越能培养出勤劳嘅孩子」,我發現呢句話真係有道理😂。我啲BB而家一歲三個月,經常同佢講:「你可以幫媽媽扔垃圾桶嗎?你可以幫媽媽搵部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屆齡退休的人,若有孩子,年齡都大概已經二三十歲以上,無論仍舊一起生活或是出去工作、結婚生子在外地定居,關係的品質與維持方式勢必會和從前小時候總是天天黏在一起的生活有些許不同。
Thumbnail
就要三十年過去,你們做父母的議題是不是來到死當的臨界點了。
看到許多我認為仍年輕的人都說自己老了,都自稱大叔、阿姨,如果只是覺得心累了或是自嘲還好,或者只是希望換來“看起來很年輕啊”、“還沒有到老啦”之類的都沒關係,有點跟不上時代的流速也沒關係,隨波逐流也好,不要被時代的漩渦吞噬就好,老派、慢活也是一種人生風景。 年輕人或者青年,一般認為的年輕族群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很久以前我在台灣坐火車時, 有一個婦人看著我說: 小姐, 如果你還沒結婚的話不要結婚, 我懂一點面相學, 妳不適合婚姻, 會剋公婆. 不用擔心,我的婆婆法力無邊, 就算來10個法海老和尚也收拾不了她. 我不知道對方意圖, 如果她真的有神力的話, 倒是希望能把我的功力再加強一下, 10幾年過去了
Thumbnail
婆媳關係,真的是長久以來屬於女性間最難的一項考題,特別是對已婚女性來說,要跟男方媽媽用什麼相處方式真的是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一套固定模式供參考,所以真的很考驗自身的智慧、修養及伴侶的態度。雖然之前有分享過一篇婆媳文化,但婚後生活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事情而有所體悟......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在現代社會對於傳統觀念的評判,以婚姻建立的新家庭作為例子,對於傳統與現代的抉擇提出思考。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在這說老不老、說年輕不年輕的年紀, 眼看身邊越來越好友相繼結婚,甚至有人已體會當媽媽的生活! 仔細回想「三十」這個年紀對我來說意義是什麼? 我想,『是獲得心靈上的自由』。 對於不認同的言論勇敢說不。 對於不適合的情人勇敢放棄。 對於從沒嘗試過的穿搭風格勇於接受。 對於自己的失誤勇於承認
Thumbnail
身為一個90後,成為媽媽之後生活真係有好多變化,逐漸理解到爸媽养育孩子嘅辛苦,但係喺呢個新時代,我同佢哋有啲唔同嘅教育理念。 今日同大家分享下啦: 1.「越懒惰嘅父母越能培养出勤劳嘅孩子」,我發現呢句話真係有道理😂。我啲BB而家一歲三個月,經常同佢講:「你可以幫媽媽扔垃圾桶嗎?你可以幫媽媽搵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