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歡快的問候,打造每個人都獨一無二的金剛山村~大阪府千早赤阪村

用歡快的問候,打造每個人都獨一無二的金剛山村~大阪府千早赤阪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千早赤阪村位於大阪府東南部,是大阪府內人口最少,也是唯一的村級行政區劃,擁有豐富的自然風光和歷史,大阪府最高峰,也是近畿地區的著名登山景點金剛山(標高1125m)位於其東南部,是橫斷大阪和奈良邊界的金剛葛城山系的主峰,山頂附近有葛木神社,和鎌倉時代末期,楠木正成抵抗鎌倉幕府軍時所留下的千早成跡就位在登山道附近,還有被選為日本梯田百選之一的“下赤坂梯田”,以及楠木正成的出生地、山城遺址,使得觀光業成為當地的主要產業, 村內的主要農產為花卉及香菇栽種,千早赤阪村也是著名的凍豆腐產地,從這裡經國道309號線到大阪市內約1小時車程,交通便利,吸引了許多人前來觀光。佔地面積37.3 平方公里,總人口4,620人。 https://www.vill.chihayaakasaka.osaka.jp/index.html

圖片來源:千早赤阪村官網

圖片來源:千早赤阪村官網


【千早赤阪村綜合計劃】

為全面系統推動行政財務管理,總體規劃提出了未來社區發展的基本理念和目標,明確了實現這一目標的各項措施。

本村莊2011年(平成23年)制定了第四次千早赤坂村綜合計劃,提出了「大家聚集、共同成長、善待大家、連結大家的千早赤坂村」的未來願景,並致力於發展村莊。

在此期間,由於少子化、人口老化、人口減少等原因,村莊周圍的環境發生了變化,導致當地經濟萎縮,2014年4月,根據《過疎地域自力更生促進特別措施法》,本村是大阪府內第一個被過疎地域發佈公告的市町村,為了擺脫過疎地域的現狀,我們制定了《千早赤阪村過疎地域獨立推進計畫》,採取了人口稀少對策。

未來,我們將繼續準確掌握時代潮流和居民日益複雜多樣的需求,從長遠角度全面、有計劃地推動社區發展,我們將其定位為地方創生的「城鎮、人民、就業創生綜合戰略」,在融入因應時代變遷的舉措的同時,我們決定制定《第五次千早赤坂村綜合規劃(以下簡稱本規劃)》。

*2011年(平成23年)修訂了地方自治法,廢除了製定綜合計劃的基本概念和議會決議的義務,因此市、鎮和村莊在角色和定位方面有自己的責任,包括制定綜合計劃本身。

圖片來源:千早赤阪村官網

圖片來源:千早赤阪村官網


[千早赤阪村綜合計畫的變更]

第1次千早赤阪村綜合計畫(1978年~1990年)

未來願景:打造充滿活力、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村莊

第2次千早赤坂村綜合計畫(1991-2000)

未來願景:我們共同追求的豐富自然.精神和生活方式的金剛山故鄉

第3次千早赤坂村綜合計畫(2001年度~2010年度)

未來願景:人.自然.歷史和平村莊-千早赤坂

第4次千早赤坂村綜合計畫(2011年度~2021年度)

未來願景:大家聚集.大家一起成長.善待大家.連結大家~千早赤坂

第5次千早赤坂村綜合計畫(2022年~2029年度)

未來願景:用歡快的問候,打造一個每個人都獨一無二的金剛山村。

圖片來源:千早赤阪村官網

圖片來源:千早赤阪村官網


[第5次千早赤坂村綜合計劃]

優先措施包含:

千早赤坂村城鎮、人、就業的創生綜合戰略

千早赤坂村城鎮、人、就業的創生人口願景

調整土地使用政策,提高區域復原力等:

千早赤坂村城市規劃總體規劃

千早赤坂村國家復原力區域計劃

從「不讓任何人掉隊」的角度推動相關措施:

SDGs(永續發展目標)

➣每個領域的單獨計劃

avatar-img
喬以思的沙龍
42會員
646內容數
地方創生的重點在於創活, 活得下去才能生生不息! 在微微時代,讓自已活得自在! 每個人只做自己專精的一件事, 只要串聯,越在地越國際,因為小所以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喬以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南山城村位於京都府南部、木津川上游伊賀盆地西緣,村莊沿着河岸散落,分布在海拔60m至500m左右,大部分地區被山林覆蓋,但自古以來就利用這種地形種植茶園,茶田呈縱脊狀分佈,從中間延伸登上山頂彷彿直達天空,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氣候以瀨戶內海氣候為特點,冬季少雨,夏季多雨,年降水量很少,平均降雨量約
和束町位於京都府東南部,和束川流經鎮中心,是一座山城,75%的面積被森林佔據,豐富的森林資源被用作建造寺廟和神社的材料,該地區作為東大寺和興福寺的莊園而繁榮,這裡也是宇治茶的主要產地,約佔京都府種植面積的40%,山腰上分佈的茶田景觀已被選為京都府名勝和京都府名勝文化景觀精選,煎茶產量為京都府第一,這
京都市位於京都府南部,為京都府府治所在,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面積為827.83平方公里,總人口1,436,247人,自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1868年明治天皇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跡,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京都的傳統民俗祭典,
京田邊市位於京都府南部,同時與大阪府和奈良縣接鄰,地處三府縣三角地帶的中心,是一座被豐富大自然包圍的城市,自古以來作為交通樞紐而繁榮,並發展成為南山城地區的行政、經濟和文化中心,自1960年代以來,由於大規模的住房開發、交通網絡的改善以及科學城的建設,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在全國少子老化背景下,人口持續
京丹後市位於京都府北部面向日本海,整個城市海岸線被指定為山陰海岸國立公園和丹後天橋立大江山國定公園,日本海在形成過程中的珍貴地形和地質是是孕育市民生活和文化的土地,已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全球認證「山陰海岸地質公園」。 豐富的大自然不僅提供了美麗的風景,還提供了京都府內最多的時令食材和40處溫泉源
京丹波町位於京都府的中心位置,丹波高原由良川水系的上游,南與兵庫縣接壤,周圍有長老岳(917公尺)等海拔400公尺至600公尺的山脈,南部的山脈構成了分水嶺的一部分,面積303.09平方公里的農山村,其中約83%是森林,耕地散佈著星羅棋布的村莊,丹波地區以須知、蒲生為中心形成有商業店鋪和住宅的市區。
南山城村位於京都府南部、木津川上游伊賀盆地西緣,村莊沿着河岸散落,分布在海拔60m至500m左右,大部分地區被山林覆蓋,但自古以來就利用這種地形種植茶園,茶田呈縱脊狀分佈,從中間延伸登上山頂彷彿直達天空,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氣候以瀨戶內海氣候為特點,冬季少雨,夏季多雨,年降水量很少,平均降雨量約
和束町位於京都府東南部,和束川流經鎮中心,是一座山城,75%的面積被森林佔據,豐富的森林資源被用作建造寺廟和神社的材料,該地區作為東大寺和興福寺的莊園而繁榮,這裡也是宇治茶的主要產地,約佔京都府種植面積的40%,山腰上分佈的茶田景觀已被選為京都府名勝和京都府名勝文化景觀精選,煎茶產量為京都府第一,這
京都市位於京都府南部,為京都府府治所在,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面積為827.83平方公里,總人口1,436,247人,自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1868年明治天皇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跡,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京都的傳統民俗祭典,
京田邊市位於京都府南部,同時與大阪府和奈良縣接鄰,地處三府縣三角地帶的中心,是一座被豐富大自然包圍的城市,自古以來作為交通樞紐而繁榮,並發展成為南山城地區的行政、經濟和文化中心,自1960年代以來,由於大規模的住房開發、交通網絡的改善以及科學城的建設,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在全國少子老化背景下,人口持續
京丹後市位於京都府北部面向日本海,整個城市海岸線被指定為山陰海岸國立公園和丹後天橋立大江山國定公園,日本海在形成過程中的珍貴地形和地質是是孕育市民生活和文化的土地,已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全球認證「山陰海岸地質公園」。 豐富的大自然不僅提供了美麗的風景,還提供了京都府內最多的時令食材和40處溫泉源
京丹波町位於京都府的中心位置,丹波高原由良川水系的上游,南與兵庫縣接壤,周圍有長老岳(917公尺)等海拔400公尺至600公尺的山脈,南部的山脈構成了分水嶺的一部分,面積303.09平方公里的農山村,其中約83%是森林,耕地散佈著星羅棋布的村莊,丹波地區以須知、蒲生為中心形成有商業店鋪和住宅的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