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小學堂】線上兒童性虐待 (Online child sexual abus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Ø 應特別注意此用語的使用方式。

越來越多的兒童性剝削與性虐待在網路上發生,或與網路環境有關。網路性虐待可以是任何形式與網路環境有關的兒童性虐待,且可能會透過社群媒體或其他網路管道以性猥褻及(或)騷擾的形式發生。兒童性虐待也可能具有網路的面向,舉例而言,性虐待的行為可能被拍攝或被錄音或錄影,進而被上傳到網路上供人使用,無論是供私人使用或分享給其他人。每一次重複瀏覽和(或)分享這些錄像都構成對兒童權利新的一次侵害

然而,重要的是須注意到,線上兒童性虐待本身並非性虐待的新型態或特殊形式,而是網路促進了兒童性虐待的不同表現形式,也讓企圖性虐待兒童的人有更多機會接近兒童。

「虛擬兒童性虐待 (Virtual child sexual abuse)」有時會被當作「線上兒童性虐待」的同義詞。但須注意到不可混淆此兩者,因其事實上有不同意義。「虛擬」涉及人工或數位製作的含有兒童性活動的線上影像,這種影像的真實感能使人產生兒童實際上參與性活動的幻覺。

結論:

「線上兒童性虐待」已成為廣泛使用的詞,用來指稱資訊通信科技所促使的兒童性虐待(例如線上誘拐),亦用來指稱雖然兒童性虐待在其他地方發生,但該行為卻透過圖像和影片被重複於網路上分享。而在前者的情境中,通常較傾向使用「網路促使的兒童性虐待 (online facilitated child sexual abuse)」


關於【菲菲小學堂】專題

菲菲小學堂是台灣展翅協會推出的系列專題,將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與大家分享保護兒童免於性剝削與性虐待之專有名詞使用準則,每一篇文章會介紹一個大眾常使用或容易混淆專有名詞用語,透過推廣與澄清相關專有名詞,讓兒少工作者與社會大眾能夠更了解兒少性剝削與性虐待議題,唯有在各界共同合作之下,終止兒少性剝削與性虐待的目標才得以實現。

兒童性剝削與性虐待是對兒童的嚴重性暴力,然而在倡議、推動終結對兒童性暴力的工作中,我們觀察到在描述兒童性剝削與性虐待時,錯誤的用語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像是加深對被害人的傷害、影響政策的規劃,甚至是削弱保護兒童免於性剝削與性虐待的目標。因此,了解並使用正確的用語是非常重要的喔!


🌱 捐款支持台灣展翅協會🌱

每個孩子都應該受到保護,需要你我一起守護

邀請您以實際行動支持展翅

讓我們更有力量,穩定且持續地投入兒少服務工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展翅協會
9會員
86內容數
展翅致力於推動兒少性剝削防制、守護兒少上網安全、協助受害兒少身心復原、提倡兒童人權,致力找回兒少的笑容!
台灣展翅協會的其他內容
2024/05/08
○此用語的意義已具有普遍共識,在使用上不會造成汙名化和(或)對兒童造成傷害。 性侵害 (Sexual assault) 指的是「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強迫其進行性活動的行為;涉及強制性之性接觸的犯罪」或「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帶有強制性的性接觸」。
Thumbnail
2024/05/08
○此用語的意義已具有普遍共識,在使用上不會造成汙名化和(或)對兒童造成傷害。 性侵害 (Sexual assault) 指的是「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強迫其進行性活動的行為;涉及強制性之性接觸的犯罪」或「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帶有強制性的性接觸」。
Thumbnail
2024/04/17
「透過網路攝影機之兒童性觀光」一詞的產生是為了強調犯罪的跨國特性,某人可以坐在電腦前面指定並觀看在其他國家發生的兒童性虐待,而不須親自移動至當地,然而此用語隱藏許多風險。在同樣的脈絡中,會使用較中性的「透過網路攝影機之兒童性虐待」一詞。
Thumbnail
2024/04/17
「透過網路攝影機之兒童性觀光」一詞的產生是為了強調犯罪的跨國特性,某人可以坐在電腦前面指定並觀看在其他國家發生的兒童性虐待,而不須親自移動至當地,然而此用語隱藏許多風險。在同樣的脈絡中,會使用較中性的「透過網路攝影機之兒童性虐待」一詞。
Thumbnail
2024/04/06
兒童性虐待線上直播經常代表兒童受到雙重虐待。然而在一些情況中,兒童性虐待的線上直播已完全成為一種生意,其唯一且明顯的目的就是要從兒童性剝削中賺錢。自從《兒童權利公約》通過後,根據其關於「利用兒童從事色情表演」之規定,直播兒童性虐待已受到國際法的禁止。
Thumbnail
2024/04/06
兒童性虐待線上直播經常代表兒童受到雙重虐待。然而在一些情況中,兒童性虐待的線上直播已完全成為一種生意,其唯一且明顯的目的就是要從兒童性剝削中賺錢。自從《兒童權利公約》通過後,根據其關於「利用兒童從事色情表演」之規定,直播兒童性虐待已受到國際法的禁止。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