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到一位講師在網路上分享自己在學校的某場講座反應不如預期的文章,老夫有所感(我並沒有要檢討講者,我也不夠格):覺得現在無論是講座或是在課堂上,比較不建議再用以前我們求學階段那種上對下的講授關係來看待學生。下文是個人關於講座的一些想法。
每個學年度像輔導室、學務處⋯⋯等等各處室都會有上級規定要完成的性平、環境相關議題的講座時數,要能符合相關議題交差、又能讓學生覺得有趣的講師就變得奇貨可居,通常名單來源大概有三種:
一、同業工會中的口袋名單
二、𠄘辦人員自己想辦法邀請來的名單
三、調查學生希望的邀請名單
第一、二種名單的講師通常在學校的演講經驗豐富,若遇到理想的講師比較有機會觸及到學生的心,達成一個講師/學生都滿意的雙贏講座;次一等的則是講師知道學校的需求也明白學生往往是時間到了被規定到特定場合非自願的聽講座,反正總是會有聽的學生,現場別太吵、滑手機或做自己的事都可以接受,順利完成講座就功德圓滿;最糟的狀況是講師覺得自己的講座被無視、學生覺得被臭罵很莫名,弄得不歡而散,講師下次不想再想來這所學校演講、校方也因為尷尬把講師從此從備忘錄名單中刪除。
至於第三種若能邀請到,因為是經過調查後學生喜歡的講師,當然現場的笑聲及掌聲都會是最自然、熱絡的,大概會遇到被批評的狀況就是因為行程或場地限制只提供某個年級聽講,然後沒辦法聽的學生就會覺得說「調查完邀請來又不給學生聽,然後沒有調查的講座卻規定全校都要參加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們也曾經當過學生,也曾經參加過無數場被迫一定要在底下認真聽講的講座。甚至於成年之後很多場合我們根本也沒有很認真地在聽臺上的講者分享什麼。而講師為了想讓場子熱絡而迎合學生也要三思:若本身平常的言行人設就不是那個樣子,硬講些年輕世代用語或爆粗口當有趣也不要覺得學生就一定會吃這一套,只是讓學生更確定聽這場演講是浪費時間,更別提噴水這種互動,在當今非常注重身體自主的年代,就算只是噴幾c c的水,只要學生感到不舒服就是講者理虧。
學生現在接受資訊的管道很多,這種利用綜合活動時間,辦理年級性/全校性強迫融入議題的講座方式是否還有必要繼續?另外像是課程當中也常常要求教師授課要融入性平、人權、SDGs等各種議題的決定是不是也要一併檢討(例如數學課是要怎麼融入性平啦!)?常常覺得只是以前交通安全/反毒宣導/防制校園霸凌海報比賽/演講比賽/作文比賽的另一種形式,這連老師都覺得不有趣了,更別提令學生感興趣。
#厭世教師 偶爾畫這麼潦草的圖也很抒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