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陶瓷老街、陶瓷博物館與新北市美術館的鶯歌,藝術氣息十分濃厚。但在民國70 年以前,鶯歌的天空曾有上百根煙囪,當時家家戶戶幾乎都依賴陶瓷或採礦為生,作家陳映真的童年,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
新北市立圖書館鶯歌分館於2023 年9 月17 日舉辦了「探訪陳映真鶯歌文學路」走讀小旅行。本期特別邀請楊國龍老師,以陳映真小說〈山路〉文本為參照,走讀鶯歌的巷弄、聚落與步道,更貼近文學家的胸懷與心靈。
口述.圖片提供=楊國龍 撰文=駱亭伶 攝影=王弼正(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51期,Cover Story|走地方,識家鄉,讀新北)
受訪者簡介:楊國龍
資深文化工作者,現任新北市環境文教協會總幹事,曾於民國95 年創辦《鶯歌社區報》,發行量多達一萬份。熟悉鶯歌街區的陶藝產業和人文歷史底蘊,長期關注鶯歌文化與環境議題,著有《鶯歌聚落變遷史》等著作。
對五年級生來說,陳映真是一個象徵著靈魂重量的名字。在臺灣雜誌史中,由陳映真所創辦的《人間》雜誌,是臺灣報導文學和紀實攝影的傳奇篇章。儘管只發行了短短四年,卻在臺灣解嚴前後,以一篇篇揭露社會底層和環境傷痕的報導,關注勞工、原住民、雛妓等議題,啟蒙了許多學子投入新聞工作與社會運動。
我在經營《鶯歌社區報》時,採訪過一位歷史老師,他研究爬梳了陳映真以鶯歌為背景的創作。由於我從小就住在鶯歌火車站附近的碳埕(運煤場)旁,父親又是礦工,陳映真短篇小說〈山路〉所描述的自然語彙和運煤臺車,正是熟悉的兒時生活場景,因而引發我規劃這一條結合陳映真故居、陶瓷窯址和臺車步道,大約兩小時的走讀路徑。
「臺車の道の夢を、見たりだよ。」伊用日本話說,夢見了那條臺車道呢!
「嗯!」他笑了起來,想起故鄉鶯鎮早時的那條蜿蜒的臺車道,從山坳的煤礦坑開始,沿著曲折的山腰,通過那著名的鶯石下面,通向火車站旁的礦場。而他的家,就在過了鶯石的山坳裡,一幢孤單的「土角厝」。
「嫁到你們家,我可是一個人,踩著臺車道上的枕木找到了你家的喲。」……這是伊常說,而且百說不厭的往事了。恰好是三十年前的1953 年,一個多風的、乾燥的、初夏的早上,少女的蔡千惠拎著一隻小包袱,從桃鎮獨自坐一站火車,來到鶯鎮。——〈山路〉
陳映真在竹南出生,因過繼給三伯父,九歲時跟著養父母搬到鶯歌,一直到念成功中學時,才隨著家人搬到臺北。他的兒時故居離鶯歌火車站不遠,就在文化路上的東鶯活動中心旁,原本是一幢兩層樓房,五、六年前才改建為大樓。
鶯歌的開發,與陶瓷及鐵路交通很有關係。早期鶯歌交通往來都是靠大漢溪的河運,陶瓷產業在清代就已經開始,日治時期持續發展,鶯歌火車站在1901 年設站,光復後更加興盛。燒製陶瓷的燃料從木材轉換為煤礦,三鶯一帶有8 個礦區,大概20 個礦坑左右的煤礦,全部運送到鶯歌後站旁的炭埕,除了供應在地窯廠,也透過火車運輸到全臺各地。
為何陳映真特別能夠體會勞動階級的辛苦?恐怕跟他小時候在鶯歌住了十年有關係。以前鶯歌四處是煤灰,髒兮兮的,其實是不太適合居住的地方,但當時鶯歌製陶和採礦都需要大量人力,吸引了大批工人,這些工人沒有地方住,業主就借土地給他們蓋房子,估計當時鶯歌可能有八成以上的家庭不是從事搬運、採礦就是陶瓷工的勞動工作。
從陳映真的家是兩層樓房推測,其家境應優於一般人。但可以想像,他每天都會看到推著臺車搬運煤礦或陶瓷的工人從門口經過。尤其途中有一大段上坡路,推起來特別吃力,常有一些婦女過來幫忙。我還記得小時候在窯廠工作的媽媽和阿姨也常去協助推臺車,以賺取外快,貼補家用。
主軸二:故事巷廊道、烘爐窯、老煙囪,有百年歷史的陶瓷聚落
從火車站對面的農會停車場旁的小徑轉進去,就是東鶯里的故事巷,里長搜集了一些珍貴的日治時期老照片, 展示陶瓷聚落的百年歷史。這裡是火車站週邊,很多燒窯廠都聚集在此,以前若是想要學做陶瓷,得先來這裡邊工作邊學,學成技藝後再出去開業,可說是鶯歌的陶瓷大學。但現在都已拆遷,只剩下廢棄的烘爐古窯廠。
過去烘爐窯以燒製碗盤等生活器皿為主,附近還有個小四合院。仔細觀察古厝牆面,一面牆往往使用了不同時期的磚瓦,有的夾著一疊瓦片,有的匯集了紅、黑或是有孔洞等五種不同的磚塊。當時窯廠可能把一些燒壞或成色不均的瑕疵品以較便宜的價格賣給鄰近居民,或是留下來當作整修房子的建材。
另外也有窯廠將燒壞的器皿, 打碎後往大漢溪河岸一帶丟棄掩埋。後人蓋房子挖地基時,發現不少古老的碗、甕,且挖得越深,其年代越久遠。後來故事巷在鋪設步道時,便再生利用,將其鑲嵌於路面,讓老瓷片繼續訴說百年陶瓷聚落的足跡。
高聳的四角老煙囪,也是鶯歌陶瓷業繁盛的見證,鶯歌曾經有上百根煙囪,在民國64 年以後,陸續改用瓦斯窯而沒落;位於文化路上東享瓷器的中興電窯四角煙囪, 是目前僅存的三支之一。一根煙囪的高度相當於三層樓,地底下還埋有半層樓,所以起造煙囪不僅要有很好的技術,且所費不訾。以前聽長輩說,一根煙囪的造價足以蓋一幢透天厝,所以也常有兩家窯廠合建,利用煙道控制,以便於輪流使用。
學校裡沒課的時候,幼小的他,最愛跟著大嫂出煤車。夏天裡,每當車子在那一大段彎曲的下番道上滑走,「吼...... 吼......」的車聲,總要逗出夾道的、密濃的相思樹林中的蟬聲類來,或者使原有的蟬聲,更加的喧譁。在車聲和蟬聲中,車子在半山腰上一塊巨大無比的鶯石下的臺車道上滑行著。而他總是要想起那古老的傳說 :
鄭成功帶著他的部將在鶯石層下紮營時,總是發現每天有大量的士兵失蹤。後來,便知道了山上有巨大妖物的鶯哥,夜夜出來吞噬士兵。鄭成功伊怒,用火炮打下那鶯哥的頭來。鶯哥伊時化為巨石。從那以後,它就不再騷擾軍民了。每次臺車打鶯石底下過,少小的他,仍然不免想像著突然從鶯石吐出伊陣迷霧了,吞吃了他和大嫂去。——〈山路〉
大多數旅客一下火車,便往陶瓷老街去,其實鶯歌石步道的入口,從鶯歌火車站走過去只要十分鐘,非常方便。整個鶯歌有三分之二是山區,鶯歌具備了製作陶瓷的四大元素:技術、陶土、水、火,早年燒陶所需的木材和煤炭,正是來自這片山林。很幸運的是,鶯歌的產業以陶瓷為主,對這片山林少有開發破壞,現在空氣與生態都很好,健行步道有二十多條。
我建議去程可以走鶯歌石步道,回程走孫龍步道。沿途坡度平緩且樹蔭多,即使夏天走起來也很涼爽。從北鶯公園入口,有約十二層樓高、三百多個臺階,慢慢走上去,就可抵達傳說中的鸚哥石。因為鶯歌是在日治時期才改名,途中鸚哥石基部石洞內有塊石碑,特別刻上了這段歷史。
回程的孫龍步道,也就是昔日的運煤臺車道,全程約兩公里,我的父親也曾推過臺車,也可以說有這條步道才有我。走這段路時,我特別有感的是環境對人的影響。求學階段會奠定一個人的價值觀,就算是大人讓孩子去學習各種課程,但潤物細無聲,比起上課的一、兩個小時,無時不刻在教育影響著孩子的,其實是身處的環境。
《新北市文化》季刊
《新北市文化》季刊從1984年6月創刊至今,持續關注在新北和全台灣發生的多樣文化議題,關心藝術潮流,關心影視音創作,關心城市動態,關心常民生活,關心創意科技,關心土地工藝……
加入官方臉書粉絲團「讀新北 Reading Life」文章與活動訊息不漏接
紙本刊物免費索取,請洽新北市化局(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