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情報員余從義因任務失敗曝光,被囚禁在北京15年,而後刑期屆滿回台,接受國安局的「忠誠測試」。但是余從義這人的行事風格特殊,負責偵訊他的國安局幹員陸陽明決定要查個清楚,「余從義到底想幹什麼?」,追查的過程中,逐漸讓此事件背後的共諜行動、以及國安高層的政治鬥爭浮上檯面。
另一方面,押送余從義從第三地回台灣的軍情局菜鳥幹員賴詠忻,不甘心自己的才能被淹沒在官僚體制與零碎雜事之中,終於在此事件中爭取到施展抱負的機會,目標是找出真正的共諜。各有盤算的兩人,是否能攜手合作完成任務?
那我問妳,現在外頭是不是車水馬龍、深夜時候大家是不是高枕無憂?那我們的努力就不會是毫無意義。
真正的英雄或許沒有超能力,也不會飛天遁地,可是他們每天冒著生命危險,在前線衝鋒陷陣,換得我們歌舞昇平的時光。故事中的幾位情報幹員,對於情報工作充滿熱血與使命感,同時也了解這份工作的風險,隨時可能失去夥伴、失去自由、失去生命。
我們也知道自己幹的不是打卡上下班的活。我們都知道自己隨時準備粉身碎骨。
這是作為情報員的覺悟,帥氣俐落、談笑風生、美女擁戴的007只存在於電影中;現實中的他們其實就和平凡人一樣,也必須和平凡人一樣,為了任務隱姓埋名,才得以在目標對象與人際網路中穿針引線、獲取機密,並且必須時時提防每一個人,包含同袍、長官、親友,並且隨時為自己留後路。
Photo by Sergiu Nista on Unsplash
任務成功了,無法公開表揚,並且出生入死立下的功勞可能整碗被收割;倘若任務失敗,不幸消失或被消失在這世界,「他們的死亡也不會有葬禮跟紀念;更不會有公開的哀悼表示。所有在世的摯愛都只會收到包裝過的謊言,也許在十年後才有機會得到『解密』」。
但是別忘了,他們也是血肉之軀,也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也會為了工作的不順心感到委屈煩躁、放假時也會煩惱該去哪裡旅行、對於至親好友的生老病死一樣會悲傷難過。但是,「更重要的是,當真的有那麼一天戰爭到來時,他們會站在大家的前面。」
小說中的軍情局新進幹員賴詠忻,或許是急於立功、又或是缺乏經驗,曾試著用非常手段取得超越權限的資訊,當時他的同事是這麼回應她的:「我們在行動中的擁有裁量權有多高,事後要面對的責任就有多重。我們用特殊手段捍衛憲政,不代表我們有權力凌駕他。否則,我們跟極權國家有什麼不一樣?」如果這一切行動的核心價值是為了捍衛憲政與國家,卻以違反核心價值的手段達成目的,那我們捍衛的究竟是這些信念、或者是假信念之名的私利?這是作者在此書中想要討論的議題。
而作者並沒有輕易的選邊站,而是拋出了更複雜的情境讓讀者再次思考。如果一向恪守職責、奉公守法,但面對明確且立即性的威脅與風險,而正好手握那些想要威脅自身的對手的把柄與犯罪證據,那麼為了保全自己、避免淪落為政治鬥爭的犧牲者,利用逾越權限的手段對付對手,能不能算是捍衛憲政與保衛國家呢?
對我來說:贏了,才有之後的大是大非。
對方用骯髒的手段對付自己,如果繼續用溫良恭儉讓的方式應對,最後被對方吃乾抹淨,連命都沒了,還談什麼價值、捍衛什麼信念?在故事的尾聲,作者給了一個算是雙方都能接受的結局,算是對這個議題的一個回應。
讀完這本不免聯想到另外一本以同樣事件為骨架的小說 - 李志德的《叛國者》(書評請點我),但這兩本間諜小說的風格大不相同。雖然情報人員的技術與運作模式皆有一套系統,需要具備的技能也是包羅萬象,但《叛國者》給人的感覺更聚焦於心戰與腦力鬥智,對於情感層面的著墨也較多,無論是同袍情誼、對國家的忠誠之心等。而這本《忠誠測試》更像是融合軍事、諜報、與各種打鬥場面的動作爽片,同時也呈現了官場上的勾心鬥角、互相利用、背叛算計種種人性的黑暗與冷血。
兩者各有千秋,無法比較孰優孰劣,畢竟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就我個人而言,更喜歡《叛國者》對於事件描寫的方式,從背景的鋪陳、角色的塑造、劇情的轉折、以及軍事與情報知識在小說文體中的巧妙融合,整體讀完的感覺是更加完整且全面,雖然打鬥與大場面不多,但緊張與刺激感可是一點不少。但無論如何,在台灣書市,這類關於兩岸軍事諜報行動的書實在很少見,願意創作與出版此類書籍的寫作者與出版社,都值得鼓勵與支持。
另外有件事不吐不快。雖然此題材的創作實在少之又少,對於這些創作者與出版社,我都心懷感激與尊敬;但是這本書的錯字與校稿的疏漏,真的多到很難忽視的程度,甚至發生連續同一個錯誤重複出現在不同章節,希望出版社可以再加油,別讓這些小瑕疵壞了讀者們閱讀的興致、甚至錯失日後繼續捧場支持的意願。
喜歡以上的心得分享嗎?歡迎透過以下連結購書,同時也能支持我繼續創作:
🛎️ 我的其他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