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奧斯汀筆下最浪漫的告白 - 《勸導》(Persuasio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情人節就要讀愛情小說💖說到浪漫愛情小說,怎麼能不提珍奧斯汀!

不知道大家最愛的珍奧斯汀是哪一本呢?

今天就來分享我最喜歡的《勸導》(Persuasion)。


I have loved none but you. Unjust I may have been, weak and resentful I have been, but never inconstant.

在珍·奧斯汀所有作品中,《勸導》(Persuasion)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其中的經典情書場景,更是她筆下的極致浪漫


這是珍奧斯汀生前最後一部小說,寫作當時她健康狀況欠佳,或許是經歷了歲月變遷與世事磨難,故事氛圍相較於其他作品,顯得更加沉穩內斂,甚至帶著一絲哀愁。珍奧斯汀的作品中,女主角往往勇敢表達自我、追求愛情,例如《傲慢與偏見》的Elizabeth機智幽默、《艾瑪》的Emma敢愛敢恨,但《勸導》中的女主角Anne的性格卻與她們大相逕庭—她沉靜、善解人意,總是把別人的需求擺在自己之前,卻不擅長表達情感,習慣忍耐與壓抑情緒


從電影版入門剛剛好

最初認識這個故事,是透過 2007 年 BBC 的改編電影。

Sally Hawkins 飾演的 Anne,將角色內斂的性格、與細膩的情感詮釋得極為動人,尤其是她在故事前段的懊悔與壓抑,以及後來發現 Wentworth 上校並未訂婚的竊喜與故作鎮定,那種克制又忍不住探口風的心情,令人不禁為她揪心。至於 Rupert Penry-Jones 飾演的 Frederick Wentworth 上校,更是完美再現了奧斯汀筆下英國紳士的魅力,滿足喜歡珍奧斯汀與歷史愛情劇的廣大女性書迷影迷(我絕對不會承認,對這部劇一半的好感,來自男主角的帥氣😉)。


然而,影視作品雖然動人,但小說中的心理描寫,才能真正讓讀者感受角色的內心掙扎與成長。

raw-image

圖片來源:Rotten Tomatoes



錯過與重逢:Anne 的成長之旅

Anne 回憶起八年前,因羅素夫人的勸說,而放棄與 Frederick(當時還不是上校)的婚約。她並不後悔,也不怨恨羅素夫人,畢竟當時的她或許確實過於年輕,聽從長輩建議是一種理智的選擇。然而,八年過去,她唯一確信的是:如果當初沒有分開,她一定會更快樂


隨著年歲的增長,Anne 身邊年齡相仿女性大多已成婚,自己仍是孤身一人;在攝政時代,27歲仍未婚的女人如同異類,時刻承受外界的異樣眼光。Anne依然善解人意、溫婉優雅,只是將她的遺憾與哀傷深藏心底。她疲憊又壓抑,卻似乎也接受了一切,想著自己或許就要索然無味的度過餘生


與舊情人重逢,對Anne而言,並非期待,而是既愧疚又痛苦。看著 Wentworth 上校總是被年輕女孩們簇擁,而他對自己卻只有這樣的評語:

“So altered that he should not have known her again.”(她變了好多,讓他幾乎認不出來。)

既內斂又總是忍讓的 Anne,聽到仍然掛心的舊情人,說出這樣傷人的話,又怎麼有勇氣向對方伸出手,試圖挽回這段關係呢?即使重逢了又如何,如果改變不了錯過的結局,還要眼睜睜看著對方與他人步入禮堂,那還不如永不相見。

raw-image

圖片來源:IMDb



解鈴仍需繫鈴人

替Anne修復這段關係的人,仍然是她自己。

家人朋友有難時,總是義不容辭出手拯救;對於失去摯愛的朋友,也溫暖地給予鼓勵陪伴,這些小小的片段,一再的印證Anne的善良與堅毅,也正是這一件件小事,一點一滴改變了Wentworth的想法。Wentworth 漸漸明白,自己也有些偏執,對她誤會太深,她的善良本性從未改變,只是當年的她不夠堅定;而如今的她,已漸漸學會勇敢表達自己的心意


經典情書場景:珍奧斯汀的極致浪漫

小說最動人的,便是那封情書的場景。

Anne和友人在小酒館聊天,而Wentworth正在不遠處寫信。聊到關於婚姻的話題,她終於試著說出埋藏心底已久的想法,雖然既隱晦又委婉,但對 Anne 這樣的性格而言,已是鼓足極大勇氣的行動。而這樣的勇氣,也給了正在不遠處偷聽的Wentworth重重一擊,深深觸動了他,而寫出了一封令人心碎又心動的情書。當時讀到那封信時,內心的激動至今不曾忘記:

You pierce my soul. I am half agony, half hope. Tell me that I am not too late, that such precious feelings are gone forever. I offer myself to you with a heart even more your own than when you broke it almost eight years and a half ago.


若要從珍奧斯汀作品中,選出最動人的告白場景,這封情書在我心中是無可取代的第一位。短短幾句話,道盡了壓抑許久的絕望與痛苦,以及多年來未曾改變的深情,這般極致的感性與浪漫,還得是珍奧斯汀呀!

raw-image

圖片來源:IMDb



那些細碎的小事最撩動人心

《勸導》之所以動人,不僅在於男女主角性格皆成熟討喜,更因為奧斯汀擅長捕捉那些不經意的細節。


例如,一行人出遊時,Wentworth 上校雖沒有與 Anne 交談,卻注意到她疲憊,便安排她坐進姊姊和姐夫的馬車—這份默默關心對方的體貼心意,勝過千言萬語。又或者,他們彼此猜測自己在對方心中的份量,患得患失,卻又故作鎮定的濃濃曖昧氛圍,令人著迷。這些細膩的瞬間,比熱烈的告白更扣人心弦。


但不得不說,摒除這段愛情故事,小說中枝微末節的雜事確實讓人有些不耐煩。例如 Anne 的妹妹 Mary,總是為了雞毛蒜皮的事大驚小怪、喋喋不休,甚至大哭大鬧,讓人忍不住想快轉跳過。不過,或許這正是奧斯汀的巧思—讓 Anne 在這群性格浮躁的親人之中,更顯得穩重而優雅


最終的選擇:勇敢追尋幸福

A persuadable temper might sometimes be as much in favor of happiness, as a very resolute character.(即使是容易被說服的個性,偶爾也能與意志堅定者同樣受到幸福眷顧。)

八年過去,Anne不再是那個輕易受影響的女孩,她終於學會了正視內心真實的想法、勇敢追求幸福。八年前,因為勸導而放棄了愛情;這次,她選擇相信自己的真心

價值觀或許已經在這八年,翻天覆地的改變;然而再次相遇的舊情人,仍與自己契合,甚至成長得更令人心動。

或許,這樣的重逢,就叫做命中註定吧?


這一次,她不再動搖;而他,也終於伸出了手。I am determined.💙


📖 書籍資訊

▸ 書名:Persuasion (勸導)

▸ 作者:Jane Austen (珍奧斯汀)

▸ 出版年份:1818

▸ 購書連結(讀墨):好讀出版 | 木馬文化 | 無限穿越出版(英文)


💬 你最愛的珍奧斯汀

你最愛哪一本珍奧斯汀的小說?或者最喜歡哪個角色或場景?

歡迎留言與我分享!


喜歡以上的心得分享嗎?歡迎透過購書連結購書,同時也能支持我繼續創作!

追蹤 @nga_bookshelf 一起讀更多好書!



avatar-img
19會員
64內容數
我的書櫃堆了太多買來沒看的書,看書的速度永遠跟不上買書的速度,實行書櫃斷捨離之際也想用寫作的方式,重新挖掘這些塵封在書櫃深處的文字價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g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彷彿看到了年少時的自己。那個小心翼翼維繫著友情、害怕被討厭的自己,為了和朋友待在同一個圈子裡,拼命調整自己、壓抑自己,只求「不要成為異類」。當年,分班時能不能和誰同班、分組活動該和誰一組,這些小事都能讓人焦慮好久,彷彿這會決定未來一整年的幸福與否。
年假結束了,大家都好好放鬆了嗎? 原本以為過年期間會讀比較多書,但其實也只慢慢地讀完兩本,其中一本還是勉強讀完的😅 不過,閱讀本來就是這樣嘛,踩雷難免,反而讓下一本好書顯得更有魅力! 這篇就一起回顧去年 12 月和 1 月讀過的幾本書!
冬季的神秘、蕭瑟、與孤獨氛圍,簡直是驚悚懸疑故事的絕佳場景。 想在寒冷季節中,與故事中的角色一起經歷心跳加速、背脊發涼的感覺嗎? 那一定不能錯過以下幾本冬日氛圍滿滿的小說!
去年(其實是上週!)回顧了我的2024愛書,複習了幾本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其中就包括這本《無線人生》。想起第一次聽這個故事時,那份又哭又笑、有點難過卻又被療癒的心情,忍不住重新回味了一次,又再度被感動! 這麼好看的故事不能只有我知道,我竟然還沒幫它寫過心得!新年的第一篇文就決定獻給它了🌟
5/5無線人生
新年快樂!分享幾本2024年讀過很喜歡的小說,或許也有你喜歡的書?
斷斷續續的讀完了這本書,好久不知道該怎麼下筆。 斷斷續續的讀,因為太過殘忍與沉重,那些無論是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視角、冷靜甚至帶點詩意的敘事,描寫的是慘絕人寰的殺戮現場;使我不得不每看到一個段落,暫時跳出故事情節,才能減輕巨大的窒息感。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彷彿看到了年少時的自己。那個小心翼翼維繫著友情、害怕被討厭的自己,為了和朋友待在同一個圈子裡,拼命調整自己、壓抑自己,只求「不要成為異類」。當年,分班時能不能和誰同班、分組活動該和誰一組,這些小事都能讓人焦慮好久,彷彿這會決定未來一整年的幸福與否。
年假結束了,大家都好好放鬆了嗎? 原本以為過年期間會讀比較多書,但其實也只慢慢地讀完兩本,其中一本還是勉強讀完的😅 不過,閱讀本來就是這樣嘛,踩雷難免,反而讓下一本好書顯得更有魅力! 這篇就一起回顧去年 12 月和 1 月讀過的幾本書!
冬季的神秘、蕭瑟、與孤獨氛圍,簡直是驚悚懸疑故事的絕佳場景。 想在寒冷季節中,與故事中的角色一起經歷心跳加速、背脊發涼的感覺嗎? 那一定不能錯過以下幾本冬日氛圍滿滿的小說!
去年(其實是上週!)回顧了我的2024愛書,複習了幾本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其中就包括這本《無線人生》。想起第一次聽這個故事時,那份又哭又笑、有點難過卻又被療癒的心情,忍不住重新回味了一次,又再度被感動! 這麼好看的故事不能只有我知道,我竟然還沒幫它寫過心得!新年的第一篇文就決定獻給它了🌟
5/5無線人生
新年快樂!分享幾本2024年讀過很喜歡的小說,或許也有你喜歡的書?
斷斷續續的讀完了這本書,好久不知道該怎麼下筆。 斷斷續續的讀,因為太過殘忍與沉重,那些無論是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視角、冷靜甚至帶點詩意的敘事,描寫的是慘絕人寰的殺戮現場;使我不得不每看到一個段落,暫時跳出故事情節,才能減輕巨大的窒息感。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愛的藝術》姐妹篇/佛洛姆從社會、宗教、文化直視人性的辨證 因為被列入名人推薦行列中,得做點什麼,以下是我的推薦內容~ 其實這是 1964 年出版的,時間上來說不能稱為新書,算是重版出來。雖然距今已經八十多年,但我覺得他的觀點放現代脈絡也是毫無違和感。 在今年三月起時我辦了六次《愛的
Thumbnail
1984年,由皇冠出版社印行的第二本書是《春衫猶濕》,這是一部書信體愛情小說,當年在皇冠雜誌連載時,曾引起海內外頗大的迴響,甚至收到美國和歐洲讀者的來信。二十餘年後,中國大陸網站居然還有讀者在詢問、傳抄、討論這本濃情蜜意的書,讓我感到十分意外與高興。  此書值得一提的是,許多讀者喜歡這個書名,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書名:勝利,並非事事順利 作者:Gillian Zoe Segal 譯者:李芳齡 出版:天下雜誌   當你會購買以及閱讀一本名人傳記,也許是這個人是現在的火爆話題人物、但更可能是你一直很欣賞這個人,或者他就是你崇拜的偶像。我們企圖從傳記中更加了解這個人的面貌,這當中包含了:他的個性與思
Thumbnail
這本《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是奧地利的小說巨匠史蒂芬.茨威格的中篇小說集。除了〈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外,還收錄了他另外十篇作品。最初是在銅鑼灣書店瞄到這本書。本只想說來讀個經典名著,增增氣質。沒想到看完超驚艷,天殺的好看。雖說這種能流傳百年的作品沒道理會差,但真沒想到會那麼屌(笑)。
Thumbnail
已經袂記得頂一擺讀傲慢佮偏見是佇當時,可能是高中ê時陣?頂一站仔發現這本我足佮意ê文學經典有台語版本,感覺足歡喜嘛足好玄,連鞭買來欣賞。
Thumbnail
王爾德、波德萊爾、珍奧斯汀、狄更斯、海明威、費滋傑羅、喬伊斯、莒哈斯、杜斯妥也夫斯基,文豪界的酒徒比我想像中多。
Thumbnail
首先,我很佩服王安憶的文筆,我已很久都沒讀到如此優美的作品。由具體的故事場景,以至抽象的人物內心,她都描寫得非常精準、細膩且充滿詩意,筆下的萬物皆有情。
一本書的誕生往往來自另一本書。就像慾望,即使是書寫的,也會如同看著他人大快朵頤時跟著垂涎,慾望本身的延燒,慾望的仿效性,在匱乏中突然滋長。讀起這本書的矛盾也在於此,一方面像是空白許久而突然爆破開來如同暴漲氾濫的河水,甚至瞬間席捲的海嘯;另一方面,又像是一本已經寫了許久,甚至寫好許久的手稿,在某個適當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愛的藝術》姐妹篇/佛洛姆從社會、宗教、文化直視人性的辨證 因為被列入名人推薦行列中,得做點什麼,以下是我的推薦內容~ 其實這是 1964 年出版的,時間上來說不能稱為新書,算是重版出來。雖然距今已經八十多年,但我覺得他的觀點放現代脈絡也是毫無違和感。 在今年三月起時我辦了六次《愛的
Thumbnail
1984年,由皇冠出版社印行的第二本書是《春衫猶濕》,這是一部書信體愛情小說,當年在皇冠雜誌連載時,曾引起海內外頗大的迴響,甚至收到美國和歐洲讀者的來信。二十餘年後,中國大陸網站居然還有讀者在詢問、傳抄、討論這本濃情蜜意的書,讓我感到十分意外與高興。  此書值得一提的是,許多讀者喜歡這個書名,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書名:勝利,並非事事順利 作者:Gillian Zoe Segal 譯者:李芳齡 出版:天下雜誌   當你會購買以及閱讀一本名人傳記,也許是這個人是現在的火爆話題人物、但更可能是你一直很欣賞這個人,或者他就是你崇拜的偶像。我們企圖從傳記中更加了解這個人的面貌,這當中包含了:他的個性與思
Thumbnail
這本《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是奧地利的小說巨匠史蒂芬.茨威格的中篇小說集。除了〈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外,還收錄了他另外十篇作品。最初是在銅鑼灣書店瞄到這本書。本只想說來讀個經典名著,增增氣質。沒想到看完超驚艷,天殺的好看。雖說這種能流傳百年的作品沒道理會差,但真沒想到會那麼屌(笑)。
Thumbnail
已經袂記得頂一擺讀傲慢佮偏見是佇當時,可能是高中ê時陣?頂一站仔發現這本我足佮意ê文學經典有台語版本,感覺足歡喜嘛足好玄,連鞭買來欣賞。
Thumbnail
王爾德、波德萊爾、珍奧斯汀、狄更斯、海明威、費滋傑羅、喬伊斯、莒哈斯、杜斯妥也夫斯基,文豪界的酒徒比我想像中多。
Thumbnail
首先,我很佩服王安憶的文筆,我已很久都沒讀到如此優美的作品。由具體的故事場景,以至抽象的人物內心,她都描寫得非常精準、細膩且充滿詩意,筆下的萬物皆有情。
一本書的誕生往往來自另一本書。就像慾望,即使是書寫的,也會如同看著他人大快朵頤時跟著垂涎,慾望本身的延燒,慾望的仿效性,在匱乏中突然滋長。讀起這本書的矛盾也在於此,一方面像是空白許久而突然爆破開來如同暴漲氾濫的河水,甚至瞬間席捲的海嘯;另一方面,又像是一本已經寫了許久,甚至寫好許久的手稿,在某個適當